英汉语意表达层次的对比研究
边子淇
[摘 要]首先简单介绍了语言理据的定义及研究内容,并在语言理据的研究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语言的语意表达层次的概念,明确了字词在汉英两种语言的语意表达层次上的区别,然后分别详细阐述了汉英两种语言在同一语意下的不同表达层次的改变情况,最后结合认知的神经系统机理的部分理论对汉英字词形成的特点进行了说明,体现了本研究的创新性与实用性。
[关键词]语言学;语言理据;表达层次;字词
[中图分类号] H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4-0082-02
国内外对英汉词汇的对比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积累,目前多集中于对英汉语言理据的分析与探究上。语言理据,即语言结构和语言现象形成的理由和根据。在理解语言理据的基础上分析英汉词汇系统:英语中具有原生符号性质的单纯符号主要是来源于古英语的单音节词,而汉语主要是独体字。英语单纯符号均有残存的语音理据,而基本没有文字理据,即我们常说的英文字母是表音文字;汉语单纯符号有很高程度的文字理据,即我们常说的汉字是象形的、表意的文字。因此英语词汇系统整体的理据性较低,表现为词与词之间联系性不广泛,一词多义或多词一义现象较多;相反,汉语词汇系统的理据程度很高,表现为字与字之间联系紧密,一个字可与多个字搭配构成词汇,表达更为复杂的语意。
一、英汉的语意表达层次及其改变
语言有词汇、短语、句法、篇章等不同表达层次,其中作为语言基本单位的词汇对于理据研究至关重要,特别是单纯词汇(或字),它们通常具有语言的“遗传基因”的性质,并对后起的语言符号有极强的规范和制约作用;它们也是语言的基本粒子和最小表达单位,能够生成数量巨大的其他高级表达层次的语言单位。
从单纯符号的语言最低表达层次来说,英语的最小语言表达单位是词,汉语则为字。这样分类是根据西方对“词”的通行的定义,即语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但“词”却不是汉语自身固有的、天然的语言单位,而是西方语言的概念,是西方语法研究的基本单位。而“字”则是汉语中固有的、明晰的语言基本结构单位,在汉语中想要弃字而用词,实属不易之事。
字词的区分,即为汉英两种语言系统核心部分的区分,亦为表意文字与表音文字在表达层次上的区分。英语中词的概念较为清晰,词与词搭配使用导致的表达层次升级较快,即词+词=短语,表达语意的现象较多。而对于需要经常表达的语意,较高的表达层次不如较低的表达层次使用简便,同一语意下使用词汇较使用短语更为简洁、方便,即人们常说的言简意赅。
从表达层次的不同级别来看,许多英语词汇具有某些短语表达层次的语意,词汇的这一特点起到了降级表达层次的作用,例如“meal”一词有“餐、一顿饭”的意思,“morning”一词有“早晨、早上”的意思。想要表达“早餐”,可以用“morning meal”,但实际情况是人们表达“早餐”使用“breakfast”而非“morning meal”。而从语意的表达层次上分析,“morning meal”是短语,“breakfast”是词汇,前者的表达层次高于后者,对于“早餐”这样的高频用词,使用词汇较比使用短语更为简便,“breakfast”便达到了此效果。不难分析,人们使用“lunch”而不用“noon meal”,使用“dinner”而不用“evening meal”,也是同样原因。
在英语语意的表达系统中,这类现象较为广泛,可举例总结如下表:
和英语等西方语言相比,汉语词和短语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例如,如果参照严格的西方句法标准,“吃饭”、“关心”这样一般人感觉是词的结构都应属于短语,这和我们的语感大相径庭。从语意表达层次的角度分析,汉语中字与字搭配使用导致的表达层次升级较慢,即语意表达结构多为字+字=词。如“餐”字,对应于英语中的“meal”,“餐”可与“早”、“午”、“晚”等字分别搭配使用,构成“早餐”、“午餐”、“晚餐”等词汇。“早餐”这一词汇的表达层次低于“morning meal”,等于“breakfast”,因此作为高频词使用而无需再降级语意的表达层次。
在汉语语意的表达系统中,成语作为一种独特的文体存在,也起到了降级表达层次的作用。成语大多由四字组成,将一则故事或典故隐含于字面语意之中,使句、篇等复杂的语意表达层次降级为四字或非四字等组合的表达形式,达到了言简意赅的效果,被广泛流传与使用,如表2。
二、汉英语意表达层次改变形成的特征
成语的构成形式和特点凸显了汉字的紧密联系性和广泛搭配性,一字可与多字搭配、组合的现象广泛,其搭配规律与组合习惯符合“祖母细胞”网络分布,如图1,“早”字可视作词汇网络中整合语意表达的传递枢纽——“祖母细胞”,词汇网络通过“早”字这样的“祖母细胞”把与“早”有关的各种事物及行为联系在一起,激发以“早”为中枢的词汇网络,使人们对于“早”有了各种各样熟悉的反应。
相较于汉语中一字与多字相配构词的表意形式,英语中具有多层次语意表达功能的词汇往往是一词多义。而一词多义反过来也会产生多词一义,如图2。
汉语的一字与多字搭配现象,英语的一词多义或多词一义现象,都可以理解为两种语言因语意表达层次的改变而形成的特征。这些特点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以及人脑的记忆与遗忘中被改变。从记忆与遗忘的神经系统机理的角度上分析,一个神经网络节点往往会有多条神经通道通过,当其中一条通道工作时它会抑制与之竞争的其他通道。工作的通道加强了同这个神经节点的联系,而这一神经节点与其他通道的联系就将削弱。神经通道的加强使记忆加强,被削弱的神经通道也就产生了遗忘。
例如英文单词“bank”对应的节点有两类意思相去甚远的通道通过,一类是“银行”相关的通道,一类是“河岸”相关的通道。使用“银行”相关通道,在这些通道传递工作波的过程中,“河岸”相关通道将会受到抑制,前者加强,后者削弱。反复如此,久之看到“bank”一词,会立即想到银行,河岸的意思则会淡忘。同理,学生提到“早”字多会想到“早课”,上班族提到“早”多会想到“早班”,老人提到“早”多会想到“早操”、“早市”等。
三、结论
综上,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意表达系统既有显著的不同特征,又有相似的表达层次。对比分析英汉语意表达层次的异同,可以从新的研究视角探究汉英字词在搭配与表义上的关联内涵,这不仅是在语言理据研究上的一种创新,也是更加深刻理解和学习两种语言机理特征的需要。
[ 参 考 文 献 ]
[1] 刘汉辉.认知的神经系统机理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8).
[2] 赵宏.英汉词汇理据对比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4).
[责任编辑:钟 岚]
[摘 要]首先简单介绍了语言理据的定义及研究内容,并在语言理据的研究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语言的语意表达层次的概念,明确了字词在汉英两种语言的语意表达层次上的区别,然后分别详细阐述了汉英两种语言在同一语意下的不同表达层次的改变情况,最后结合认知的神经系统机理的部分理论对汉英字词形成的特点进行了说明,体现了本研究的创新性与实用性。
[关键词]语言学;语言理据;表达层次;字词
[中图分类号] H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4-0082-02
国内外对英汉词汇的对比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积累,目前多集中于对英汉语言理据的分析与探究上。语言理据,即语言结构和语言现象形成的理由和根据。在理解语言理据的基础上分析英汉词汇系统:英语中具有原生符号性质的单纯符号主要是来源于古英语的单音节词,而汉语主要是独体字。英语单纯符号均有残存的语音理据,而基本没有文字理据,即我们常说的英文字母是表音文字;汉语单纯符号有很高程度的文字理据,即我们常说的汉字是象形的、表意的文字。因此英语词汇系统整体的理据性较低,表现为词与词之间联系性不广泛,一词多义或多词一义现象较多;相反,汉语词汇系统的理据程度很高,表现为字与字之间联系紧密,一个字可与多个字搭配构成词汇,表达更为复杂的语意。
一、英汉的语意表达层次及其改变
语言有词汇、短语、句法、篇章等不同表达层次,其中作为语言基本单位的词汇对于理据研究至关重要,特别是单纯词汇(或字),它们通常具有语言的“遗传基因”的性质,并对后起的语言符号有极强的规范和制约作用;它们也是语言的基本粒子和最小表达单位,能够生成数量巨大的其他高级表达层次的语言单位。
从单纯符号的语言最低表达层次来说,英语的最小语言表达单位是词,汉语则为字。这样分类是根据西方对“词”的通行的定义,即语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但“词”却不是汉语自身固有的、天然的语言单位,而是西方语言的概念,是西方语法研究的基本单位。而“字”则是汉语中固有的、明晰的语言基本结构单位,在汉语中想要弃字而用词,实属不易之事。
字词的区分,即为汉英两种语言系统核心部分的区分,亦为表意文字与表音文字在表达层次上的区分。英语中词的概念较为清晰,词与词搭配使用导致的表达层次升级较快,即词+词=短语,表达语意的现象较多。而对于需要经常表达的语意,较高的表达层次不如较低的表达层次使用简便,同一语意下使用词汇较使用短语更为简洁、方便,即人们常说的言简意赅。
从表达层次的不同级别来看,许多英语词汇具有某些短语表达层次的语意,词汇的这一特点起到了降级表达层次的作用,例如“meal”一词有“餐、一顿饭”的意思,“morning”一词有“早晨、早上”的意思。想要表达“早餐”,可以用“morning meal”,但实际情况是人们表达“早餐”使用“breakfast”而非“morning meal”。而从语意的表达层次上分析,“morning meal”是短语,“breakfast”是词汇,前者的表达层次高于后者,对于“早餐”这样的高频用词,使用词汇较比使用短语更为简便,“breakfast”便达到了此效果。不难分析,人们使用“lunch”而不用“noon meal”,使用“dinner”而不用“evening meal”,也是同样原因。
在英语语意的表达系统中,这类现象较为广泛,可举例总结如下表:
和英语等西方语言相比,汉语词和短语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例如,如果参照严格的西方句法标准,“吃饭”、“关心”这样一般人感觉是词的结构都应属于短语,这和我们的语感大相径庭。从语意表达层次的角度分析,汉语中字与字搭配使用导致的表达层次升级较慢,即语意表达结构多为字+字=词。如“餐”字,对应于英语中的“meal”,“餐”可与“早”、“午”、“晚”等字分别搭配使用,构成“早餐”、“午餐”、“晚餐”等词汇。“早餐”这一词汇的表达层次低于“morning meal”,等于“breakfast”,因此作为高频词使用而无需再降级语意的表达层次。
在汉语语意的表达系统中,成语作为一种独特的文体存在,也起到了降级表达层次的作用。成语大多由四字组成,将一则故事或典故隐含于字面语意之中,使句、篇等复杂的语意表达层次降级为四字或非四字等组合的表达形式,达到了言简意赅的效果,被广泛流传与使用,如表2。
二、汉英语意表达层次改变形成的特征
成语的构成形式和特点凸显了汉字的紧密联系性和广泛搭配性,一字可与多字搭配、组合的现象广泛,其搭配规律与组合习惯符合“祖母细胞”网络分布,如图1,“早”字可视作词汇网络中整合语意表达的传递枢纽——“祖母细胞”,词汇网络通过“早”字这样的“祖母细胞”把与“早”有关的各种事物及行为联系在一起,激发以“早”为中枢的词汇网络,使人们对于“早”有了各种各样熟悉的反应。
相较于汉语中一字与多字相配构词的表意形式,英语中具有多层次语意表达功能的词汇往往是一词多义。而一词多义反过来也会产生多词一义,如图2。
汉语的一字与多字搭配现象,英语的一词多义或多词一义现象,都可以理解为两种语言因语意表达层次的改变而形成的特征。这些特点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以及人脑的记忆与遗忘中被改变。从记忆与遗忘的神经系统机理的角度上分析,一个神经网络节点往往会有多条神经通道通过,当其中一条通道工作时它会抑制与之竞争的其他通道。工作的通道加强了同这个神经节点的联系,而这一神经节点与其他通道的联系就将削弱。神经通道的加强使记忆加强,被削弱的神经通道也就产生了遗忘。
例如英文单词“bank”对应的节点有两类意思相去甚远的通道通过,一类是“银行”相关的通道,一类是“河岸”相关的通道。使用“银行”相关通道,在这些通道传递工作波的过程中,“河岸”相关通道将会受到抑制,前者加强,后者削弱。反复如此,久之看到“bank”一词,会立即想到银行,河岸的意思则会淡忘。同理,学生提到“早”字多会想到“早课”,上班族提到“早”多会想到“早班”,老人提到“早”多会想到“早操”、“早市”等。
三、结论
综上,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意表达系统既有显著的不同特征,又有相似的表达层次。对比分析英汉语意表达层次的异同,可以从新的研究视角探究汉英字词在搭配与表义上的关联内涵,这不仅是在语言理据研究上的一种创新,也是更加深刻理解和学习两种语言机理特征的需要。
[ 参 考 文 献 ]
[1] 刘汉辉.认知的神经系统机理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8).
[2] 赵宏.英汉词汇理据对比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4).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