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视角?助力成长

    马珍珍

    〔关键词〕课程设计;心理辅导活动课;生活;切入点

    时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要求各地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全面普及、巩固和深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并提出了“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小学阶段是儿童身心快速发展、不断成熟的时期。一方面,小学生显性的心理问题并不突出,但累积的不良倾向可能在未来发展成真正的心理疾患;另一方面,他们在自我意识、学习能力、情绪调控、人际交往、生活规划等各方面均蕴藏着巨大的发展可能,但限于心智的成熟度,他们对于发展的主体愿望并不强烈。因此,以传授症状自查及自我调解方法为核心内容的“问题预防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显然不适合小学阶段的儿童。而根据儿童的一般心理发展趋势来设计心理辅导课程,又可能脱离学生的具体生活,从而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得心理课堂的主体性和实效性难以

    保障。

    什么样的小学心理辅导课能更好地体现“四结合”的原则?什么样的小学心理辅导课能更适应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运用灵活视角解读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建构基于儿童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或许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一、日常生活的灵活解读

    日常生活的灵活解读就是针对日常生活的具体现象或事件,根据学生当前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需求,选取相应的视角来切入分析、定向引导,从而既在直观上贴近学生的具体生活,又借力理论给予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引导。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相当程度的相似性。根据学生的特点,对相似生活事件选用不同而适切的切入角度,对构建一堂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相似生活的不同构课

    以设置班级服务小岗位为例。担当班级值日生是每个小学生都熟悉的生活经历。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主要的心理需求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视角来灵活解读这一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三种不同的构课思路。

    (一)一年级:谁能帮助我?

    1.引入

    以图片互动的方式,展现学校里有特殊功能的人。图片内容如下。

    教室里的电灯坏了,小红写字有点看不清,电工叔叔马上来换上了新灯管;小明在操场上摔伤了,卫生室的老师来给他处理伤口;小芳回家后发现作业本忘记在课桌里了,当她赶回学校的时候,门卫室的伯伯马上来给她开门……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他们发现学校里还有哪些有特殊功能的人能为大家提供帮助。引导学生感悟“学校里有这么多成年人能帮助我,遇到问题我不怕”。

    2.聚焦

    以情境演绎的方式,切入担任不同班级职务的同学也有特殊功能,可以在同学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大家。情境内容如下。

    中午,班主任黄老师临时有个家长要接待,给大家分完午饭后,他让班长小红坐在讲台上,暂时照看一下同学们。活泼好动的小明边吃饭边翘椅子,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午饭撒了一地,手掌也擦破了。这时,教室里有“超能力”的同学们纷纷发现了这一情况:

    班长发现了,她可以……

    值日生发现了,他可以……

    卫生员发现了,他可以……

    ×××发现了,他可以……

    你在学校里遇到过类似的事

    情吗?

    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充分剖析,引导学生感悟“原来班级里也有这么多有可以帮助大家的‘小超人,遇到问题我不怕”!

    3.拓展

    以互动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探索以下

    问题。

    (1)班级里现在有哪些小岗位?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去找他们帮忙?

    (2)在学校里还有什么问题我不知道要找谁帮忙吗?是否还需要设定新的小岗位?

    在明晰各种小岗位助人职责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学生“在班级中、在学校里有很多人都能为自己提供帮助,遇事不用害怕”的感受,帮助一年级新生尽快适应环境。

    (二)三年级:玩转小岗位

    1.引入

    以故事互动的方式,引起学生对不同沟通喜好的关注,为探讨最适宜的在岗沟通方式奠定基础。故事内容如下。

    小象当上了森林小学的欢迎大使,代表山羊校长站在校门口迎接每一个来上学的动物宝宝。象妈妈和小象勾勾鼻子说:“加油,宝贝!你的问候一定能让所有人开心。”

    小猩猩来了,小象赶紧伸出鼻子表示友好,可是小猩猩想要一个大大的拥抱。小象明白了,小狗来时它赶紧拥抱小狗,可小狗“汪”地一下跳开了,原来小狗喜欢 。小象又明白了,小蚂蚁来时它赶紧 ,可是……当好“欢迎大使”,这里面还真有很多学问呢!

    2.聚焦

    头脑风暴,让学生列出班级中所有的小岗位名称。再针对卫生员一职,创设情境供小组讨论具体的在岗沟通技巧。情境内容如下。

    打过铃后,眼保健操的音乐响了。卫生员小丽走上讲台,开始巡视同学们做眼保健操的情况。她看到小强冲进教室,急急忙忙地在收拾桌子,还没有开始做眼保健操(没空做);小芳很认真地在做操,但手按的位置不对(做错了);小林一边做操一边睁着眼睛东瞧西望(不认真);小华很不耐烦地看了小丽一眼,又继续订正作业(不想做)……

    小丽马上冲过去,冲着小强大声嚷嚷:“快做!快做!”可是小强 。她又跑过去掰开小芳的手,小芳吓了一跳, 。这一切被小林看到了,他嘻嘻地笑了起来,这可把小丽气坏了,“你还笑!做眼保健操这么不认真,看我不把你的名字记下来。”“小华还没做呢。你干嘛不记他的名字?”说完,小林 。小丽忙大声喊“小华,还不快做!”“要你管!”小华 。这可怎么办呢?当个卫生员真不容易!

    (1)互动讨论:小强、小芳、小林、小华当时会怎么想、怎么做?为什么?

    (2)分组选择一个情境,引导学生基于对方的所思所为,讨论具体的沟通方法。

    (3)教师扮演小强等人,各组选派一人扮演卫生员,分别演绎不同的在岗沟通方法。教师表演时要充分展现小强等人行为背后的感受和想法,进一步协助学生从换位思考的角度,发现最适宜的说法和做法,体验在岗沟通技巧。

    3.拓展

    请学生根据先前列出的各种岗位名称,用举例的方式说说承担某个岗位职责时可能会遇到的沟通情境,以及有效的沟通方法。教师在互动中加强对各种具体做法背后“换位思考”元素的挖掘和强调。通过在不同情境中的迁移、演绎,进一步巩固学生“换位思考,有效沟通”的意识和能力。

    (三)五年级:水桶空了以后……

    1.引入

    以“三个和尚”的歌曲开场,引出由于没有确定换水岗位的负责人,班级里的饮水桶空了以后经常没有人更换。

    通过“每个和尚轮流挑水”和故事中“使用升降机运水”两种解决方案的比较,引导学生感悟“合作的效率更高”。再通过“胖和尚下山打水—小和尚摇升降机—大和尚把水倒入水缸”的方案和故事中三个和尚的分工方法,引导学生关注岗位职责和个人特长的匹配性问题。

    2.聚焦

    借鉴三个和尚的运水方法,帮助每个学生发现自己在换水工作中的特长。

    (1)通过互动讨论,将更换饮用水的工作细分为“发现没水”“运送水桶”“抬起新桶”“装入饮水机”四个工作步骤。

    (2)分组讨论每一个工作步骤的具体职责和所需的能力特长。预设所需特长包括热心、腿劲大(采用踢滚的方式运送水桶)、爆发力大、细心……

    (3)采用自我探索和同伴赞扬的方式,引导每个学生发现自己在这几个方面最突出的特长,认同自己在“饮用水更换”上最适合参与的工作步骤。

    (4)通过双向选择,全班学生自行组成四人一组的换水小组,要求组内每个人都能各展所长。

    3.拓展

    商定每个换水小组的名称、口号。商讨换水小组间的竞赛规则:设专栏记录每次完成换水任务的小组名称;每个月奖励换水次数最多的小组;每学期评选明星换水小组,并为其制作大型宣传海报在校园内张贴表扬(海报内容要求体现每个人的特长、分工和工作秘诀)。

    三、理论支撑的灵活视角

    以上三节课都以相似的班级小岗位作为主要的心理辅导载体,但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选用了完全不同的解读视角。让相似的小岗位伴随着学生的成长而萌发出适应当前学生发展不同需要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理念。

    (一)以适应为导向的小岗位

    一年级学生的普遍发展命题是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第一种构课思路将班级小岗位赋予支持系统的意义,在解析小岗位职责的过程中,不仅帮助学生熟悉小学的生活方式,还能激发、储备合理的问题解决策略。从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增强学校生活可控感和可亲度的方面化解一年级学生在幼小衔接适应期可能存在的内心不安,还在一定程度上对由适应不良引起的负性情绪爆发有一定的预防功能。

    (二)以交往为核心的小岗位

    小学阶段也是同伴交往需求不断增强、同伴交往能力高速发展的阶段。良性沟通习惯的启蒙对其一生的人际交往都大有裨益。从心理能力的发展上来说,7~9岁的儿童已经完全能区分自我与他人想法的不同。对他人情绪和想法推测的正确率逐步提高,并具备了发展基于对他人感受的交往策略的基础。然而,独生子女的特点、隔代抚育的现实、高压力社会中家庭不良沟通模式的传导等因素都对当今小学生良性沟通习惯的形成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相关研究也发现,小学阶段同伴交往不良所导致的心理问题的比例虽然不高,但有高危倾向的人数也不少。第二种构课思路抓住“换位思考”这个影响同伴交往质量的关键点,创设机会让学生在各种可重复的小岗位交往情境中反复演练,不仅有助于提升良性沟通习惯的巩固率,而且,用在岗沟通技巧淡化冲突解决策略的负性标签效应,能让学生更乐于参与课堂,在自然地设立良性沟通的常用模板的同时,为小学生课后的迁移、应用提供支架。

    (三)以自信为重点的小岗位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虽然他们还没有到兴致勃勃地追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年纪,但他们已经能用更多反映性格、能力等内部特征的词汇来描述自己。第三种构课思路借助更换饮用水这一具体的问题解决情境,引导学生在热心、细心、力量大等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自我探索。不仅特长发挥的口号能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解决饮用水没人换的实际问题,而且活动本身也是一个发现优势、增进自信的动力场,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自我接纳程度。多元化的评优角度和寻找最适合工种的解决问题方法,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自信心,为预防小初转衔时由可能的学业挫败造成的自信受挫埋下伏笔。同时,整堂课还给小学生展示了一个借助具体事例了解自我特点的方法,为即将到来的青春期“自我探索”奠定基础。

    四、分析与小结

    日常生活的灵活解读法让心理辅导活动课扎根学生的生活,并伴随学生的成长自然发芽。这样的构课思路具有以下特点。

    1.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件作为核心的辅导载体,力求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供心理支持和引导。

    2.紧扣发展心理学,结合最新的调研报告和实际观察,以学生当前的发展命题为辅导切入点。根据学生现实的能力基础,确立具体的辅导目标,不盲目拔高。

    3.以面向未来的发展策略进行积极的心理问题预防,以终身发展观综观学生心理能力的发展过程。在最近发展区内,借助当前的生活事件进行下一阶段顺利发展所需的意识启蒙、策略积累和能力培养,力争未雨绸缪。

    4.用学生自己身上发生的事例激起思考,以教师的选题切入辅导。用结构化的课堂预设为学生提供脚手架,以自然的生成主导课堂的走向。弱化一刀切的辅导目标达成度,更注重切实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充分的体验、探索机会,尊重、赞赏每个学生自主形成的多元感悟,关注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

    综上可见,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灵活解读的构课思路,确立了一种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特点的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并通过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保证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日常生活的灵活解读法让小学的心理课成为伴随学生成长的“活课程”,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构课思路。

    (作者单位: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上海,200032)

    编辑 / 王晶晶 终校 / 于 洪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