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级而上,提升群文阅读有效性

    庄国强

    群文阅读是近几年悄然兴起的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其实践模式具体来讲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并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群文阅读一定不是为了扩大阅读量而扩大阅读量,它更注重文本的质量以及多文本阅读为学生带来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变化。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整合主题、问题引领、交流分享和总结归纳的教学思路,帮助学生在群文阅读体验中形成明晰线索,推动自主探究,激活发散思维,内化认知能力,拾级而上,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提升群文阅读的有效性。

    一、整合主题,形成明晰线索

    群文阅读有一条重要的特质,就字眼来讲,“群文”是相对“单篇”而言的,它不是“单篇”的简单叠加,“群文”组合的机理是结构化,在“群文阅读”的语境中,阅读文本以一定的逻辑关联组合在一起,这种逻辑关联可以外现为一定的“主题”,也可以内隐为一个多元的“议题”,教师要通过整合主题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一条明晰的阅读线索,幫助学生在比较、分析、判断中提升阅读能力。

    例如,教师要设定好群文阅读的主题,并选择出适合的文本,展开具有联系性、类比性的阅读。以作者为线索就是一个思路,以苏轼为线索,教师可以将他的《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这几篇教材中要求学习和背诵的诗文组合阅读。学生可以从群文阅读中对作者、时代背景、人物经历、诗词风格等有整体性的梳理和了解。通过把苏轼的诗词组合,群文阅读的形式,学生能直观的感受到苏轼的诗文内容广阔,风格多样,并且多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并且诗词与作者的经历是分不开的,结合他的经历和诗词题材,学生也进一步分析得出了作者前期的作品代表着他“具体的政治忧患”,而后期作品则将侧重点放在了“宽广的人生忧患”上。就这样,通过组合阅读的方式,学生对苏轼、对他的诗词、风格、心境等多方面建立了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教师在整合群文阅读的主题时,在文本的选择上要进行精心的组合和安排,以教材为基础,又不必局限于语文教材。也就是说,在群文阅读的整合主题的过程中,教师就是“编者”,拥有“选择”的自由和责任。在一定的范围内,教师要善于和敢于结合自己对语文的认识与理解,组合群文,辨识提取,比较整合,体现出群文阅读独有的阅读教育价值。

    二、问题引领,推动自主探究

    在群文阅读中,围绕阅读主题,教师还需要通过问题的引领来进一步推进有效阅读。在精心选择,整合主题的基础上,教师要把握住群文阅读的主线,摒弃那些细枝末节的、琐碎偏离的问题,以主线问题为引领,推动自主探究,抓住重点,突出要点,一步步引导学生触及本质,深刻领会群文阅读主题,提升学生的思想深度。

    例如,以“小说人物宿命的悲欢”为议题,教师选择了《风暴之后归大海》(《平凡的世界》)、《等待明天》(《边城》)、《失败的英雄》(《老人与海》)三个经典作品中的片段来进行群文阅读。由于小说题材的特点,学生在展开阅读时很容易把重点放在直观的人物、故事情节中去,加上缺乏一定的人生经历,很难去深刻领悟到人物和情节背后蕴含的有关人生、人性的思考。教师可通过问题引领的方式,设计分析选段中的主人公正在经历生命中怎样的“劫”与“结”?试从外因和内因的角度探究造成主人公悲剧的原因?作者想要传达什么样的悲剧精神的问题链?以问题为引领,推动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围绕文本进行深度阅读,得出这组群文阅读是悲剧的合集,作者想要传达的悲剧意蕴是悲剧因崇高而更让人刻骨铭心,这种崇高便是让人有力量去思考生命的存在及其终极意义。就这样,学生在分析解答问题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这个议题“小说人物宿命的悲欢”中深刻的内涵。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组合群文的过程也是教师在进行比较、分析、提炼、创新的过程。文本的选择要兼具层次性和整体性,教师要利用好文本之间的共同点或者联系,设计出有效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问题,问题的设置要遵循层次性、比较性、迁移性、冲突性的原则,进而实现以问促学,让学生在回答问题、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有所思、有所感、有所读、有所获。

    三、交流分享,激活发散思维

    群文阅读的过程也是学生在进行比较、思考、分享、交流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地思考、质疑,激活发散思维,鼓励学生交流和分享文本内容引发的联想和思考。以质疑、交流、互动建构起群文阅读的思维路径,帮助学生从深入的思维活动中获得新的质疑点、新的思考点、新的发现点。

    例如,在以“认识李清照”为议题的群文阅读中,教师可以先把李清照的《声声慢》《菩萨蛮》《念奴娇》进行组合。让学生结合作者的作词背景分析李清照的风格,感受词人在长期的漂泊中凄丽沉郁、悲凉凄苦的作词风格。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分享交流自己知道的李清照的其他作品,学生分享了《如梦令》《凤凰台上忆吹箫》,并交流了自己的困惑,这两首词的词风都是轻快明丽、悠闲风雅的,与前几篇的词风有很大的不同。教师再和学生一起分析探讨词人的词风变化,由于金兵入据中原时,李清照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以她的词在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从而帮助学生建构起一个更加完整的词人形象。

    利用交流分享的方式,学生在对阅读进行自主的深加工的基础上,还能在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激活发散思维,拓展更为宽广的阅读视野。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分享时,要结合学生对组合文本的理解和认知程度,适当的给予指点和肯定,推动学生思维向正确的方向纵深发展。

    四、总结归纳,内化认知能力

    从群文阅读的模式来讲,它是指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开展教学的一种策略。也就是说,文本的选择是有它们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捕捉信息,归纳总结,将文本之间蕴含的各种联系进行分析和理解,帮助学生进一步内化认知能力,把握阅读主题,加深阅读理解。

    例如,在以“北平故事”为议题的群文阅读中,教师可以选择《动人的北平》《故都的秋》《四世同堂》片段(第14章、第41章)为文本的组合。这三个文本都是描写北平和作者关于北平的情感,很多动人之处是相似的。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文章构思上描写概括北平特点的关键性词语出发,总结归纳这三篇文章写法上的相似之处。学生总结得出,这三篇文章在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上存在相似的地方,比如修辞上都运用了排比、对比、比喻、拟人等,在表达技巧上都是围绕意象、炼字、色彩等描写的。在总结和归纳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的作者笔下的北平虽然或包容或悲凉或美好,都让我们读到了文人的故园之情。

    对群文阅读中的信息进行总结归纳的具体形式有很多,但这其中蕴含着一个基本的教学思路,点、线、面相结合的思想。每一篇独立的文本是点,文本的组合是线,面则是点和线综合起来的集合体,体现的是整个群文阅读的阅读价值。教师要把握好点线面之间的关联和结构,帮助学生在总结归纳的过程中建构起完整的群文阅读认知体系,提升学生的阅读综合素养。

    总而言之,群文阅读是阅读的新领域,它更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更强调语文课堂的自主性,更彰显语文教学的本质。群文阅读的形式,无论是在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还是阅读教学质量的改进等方面,都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要在群文阅读这条路上继续摸索,大胆创新,真正利用群文阅读推进学生语文学习力的生长,拓展语文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作者通联:江苏宜兴市阳羡高级中学]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