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教研教改项目管理效能提升研究
罗筑华
[摘 要]教研教改项目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载体,加强项目管理对于推动教研教改项目的深入研究和促进教研教改项目建设水平的有效提升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地方高校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教研教改项目管理的逻辑起点,探讨了现阶段教研教改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教研教改项目管理效能提升的有效策略,以期为今后深入推进我国地方高校教研教改项目管理工作提供有益思考。
[关键词]地方高校;教研教改项目;项目管理;效能提升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9)12-0034-04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9.12.006
教研教改项目管理是我国各大高校在教学建设与改革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前不久,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的胜利召开,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建设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了全面繁荣发展阶段,也为我国高校教研教改项目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对地方高校教研教改项目管理的邏辑起点、存在的问题等加以深入研究,并提出今后的项目管理效能提升的有效对策,必将有助于进一步改进教研教改项目管理工作,提升教研教改项目建设水平,助力地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一、地方高校教研教改项目管理的逻辑起点
(一)教研教改项目是地方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载体
教研教改项目是高校教师基于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在亲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主动探寻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效能,为实现“以教研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目标所开展的一类研究项目。教研教改项目对于高校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级别上看,教研教改项目可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项目3种。现阶段我国所有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每年都组织教研教改项目申报工作,立项数量和资助金额巨大,涉及范围非常广泛。教研教改项目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部门的核心工作之一,但遗憾的是,当前绝大多数地方高校在该类项目申报、立项、结题管理等事务性工作上缺乏创新意识,不注意在实际工作中开展经验总结,导致项目管理效能难以提升,难以发挥教研教改项目这个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重要载体应有的作用。
(二)项目管理是提升地方高校教研教改能力的基本手段
我国地方高校,特别是位于非中心城市的非师范类行业地方高校,教师普遍缺乏教育学专业背景,很难在短期内形成各自独特的研究方向和领域,特别是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还不具备进行全面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能力。做好项目管理工作,将有助于更好地为广大教师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指导和服务,提升广大教师的教研教改项目研究能力,也有助于学校整合有限资源,将具有教育学专业背景、拥有教学改革研究经验,且有一定兴趣和爱好的教师集中起来组建项目团队开展项目研究,联合攻关,从而提升学校整体的教研教改能力和水平。
(三)项目管理是提升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路径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与部属高校或“双一流”大学相比,其获得的教研教改研究项目数量与成果级别还有很大的差距。以教育部网站公布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数和国家教学成果获奖数为例,在2010—2019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数量排名数前20位的高校中,地方高校只占40.0%;在2014—2018年高教类国家级教学成果获奖名单中,地方高校没有获得过特等奖,获得一等奖的占比也仅为29.6%,这两个数据与地方高校数量占全国高校总数94.2%的占比相差甚远。高级别项目与成果是衡量一所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在当前高级别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数量与成果级别上不去的实际情况下,地方高校必须要高度重视项目管理工作,以此作为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路径。
(四)现行的教研教改项目管理模式缺乏创新
尽管现阶段教研教改项目得到了国内外高校的高度重视,并将其作为自身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与关键,但目前学界在如何创新教研教改项目管理模式上还缺乏深入研究。已有研究主要包括:教改项目管理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是高校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载体;是各级教学管理部门的核心工作[2];传统手工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高校教研项目管理的要求,需要实现管理的信息化[3];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项目管理运行机制[4] ;其过程管理非常困难[5];各个环节都要充分重视和严格把关[6];要点在于确立质量意识、明确质量标准[7];注重项目管理部门的组织和规划[8];提高教学研究项目的管理能力[9];目前存在着领导重视程度低、教师参与度低、项目管理水平低[10]、研究范围不明晰、项目管理不规范、管理队伍能力不足、成果转化力度不够[11]、过程管理重视不够[12]、管理体系运行与监管以及成果推广机制还需加强[13]等问题。这些研究从教研教改项目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但还不够深入,且取得成果的实用性不强,参考价值有限,导致现阶段绝大多数地方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基本上还是沿用很多年以前的陈旧模式,静态性、机械性、盲目性、被动性、滞后性特征明显,缺乏生机和活力,难以取得实效,已不能满足当前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所需。可以预见的是:这些问题若得不到有效解决,教研教改项目管理模式就难以取得创新发展,最终将影响地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
二、地方高校教研教改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机构建设滞后
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建设中,不太注重运用高等教育理论和研究成果指导实践,有些学校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任务不明确,致使研究人员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14]。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地方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定位不科学。多数机构仍然被定位为行政部门,专门从事事务性管理工作,忽视了对管理工作的深入研究与反思,导致项目管理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升。二是重视程度不够。有些学校领导将其视为可有可无的境地,不愿意加大资源投入;有些机构甚至成了摆设和空架子,相关管理人员由此丧失了工作的基本动力。三是研究队伍不强。研究队伍数量少、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有限已成为地方高校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发展的瓶颈[15]。
(二)研究氛围不浓
教研教改项目研究是高校教师基于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在亲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主动探寻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效能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但目前地方高校还没有形成浓厚的教学改革研究氛围,教师对此普遍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一方面,很多教师思想落后,观念陈旧,还没有树立起“以教研教改促进教学”的正确理念,还没有意识到教研教改对于今后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普遍存在着重科研、轻教研教改的功利主义思想,从而出现只愿意做经济收益高的科研项目,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经济收益低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现象;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管理部门的重科研、轻教研教改思想同样非常严重,其制定出来的激励政策发生严重偏向。以某地方高校校长奖励基金为例,近几年教研教改与科研奖励的金额数量相差5倍。在这种巨大落差下,教研教改无用论、歧视论等消极情绪在广大教师中蔓延,进而无法形成良好的教研教改项目研究氛围。
(三)“关系”思维严重
“关系”思维在我国根深蒂固,认为“只要有关系,就能办好事”的人比比皆是。这种思维在地方高校广大教师中也普遍存在,给项目管理带来了困扰。首先,关系论使得很多教師过于倚重关系,而没有多花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研究中,其撰写的项目申报书常常出现研究目的与意义不明晰、现状分析不到位、目标不明确、内容不充实、思路不清晰、方案不合理、重点难点把握不准确等突出问题。立项项目质量无法保证,项目管理难度加大,管理者对此深感无奈,为此失去信心。其次,关系论使得很多没有获得立项的申请人常常质疑评审的公平和公正性,并将原因归结于“没有到管理部门找关系”,很难认清自身项目申请书质量不过关这一关键因素,进而发出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不仅给自己,也给管理者带来心理困扰,久而久之,管理者动机和动力逐渐消退,导致项目管理效能难以有效提升。
(四)管理能力不足
由于历史原因,唯上论和照搬论(即一切按照上级部门的文件来执行)的惯性思维难以在短期内得以改变,重立项、轻管理的思想与观念在地方高校根深蒂固等现实原因,导致很多地方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不能对当前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全面把握。加之其所学专业与所做工作匹配度不高,因而难以对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科学地引导,提出适应一流本科教育的项目管理思路与创新举措,制订出系统性强、涉及面广、重点突出且兼具时代特色的选题指南,制订出与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要求、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需求和教师自身专业发展诉求相适应的项目培育方案。这从本质上反映出管理人员项目管理能力的缺陷,由此导致地方高校在项目申报立项、成果产出和应用推广中处一劣势之中。
三、地方高校教研教改项目管理效能提升的策略
(一)坚持改革创新
在当前地方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面临诸多困境的实际情况下,地方高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以国家新一轮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契机,扎实推进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建设。同时强化意识、营造氛围,积极探索适应时代潮流的项目管理模式,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一是要坚持机构改革,大力创新项目管理工作,以弥补现有管理模式的不足;二是要注重制度创新,重点修改完善并坚决执行项目评审制度,确保评审的公平与公正,最大程度地消解外界的负面干扰,为项目管理注入新活力;三是要强化队伍建设,坚决引进、培养和启用素质高,能力强、兴趣高、既有教育学背景,又有丰富教育教学研究经验的人员担任机构工作人员。与此相适应,管理人员要尽快适应新角色,提升自身职业素养,提高管理意识,提升管理能力,积极探索管理新路径与新策略,创新管理方式方法,高效组织和实施培育活动。通过以上举措,可以为项目管理注入不竭动力,确保管理效能得以有力提升。
(二)转变“关系”思维
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毋庸讳言,当前存在部分教师,特别是领导的校级教研教改项目立项是通过人际关系而不是依靠质量获得的现象。项目申报前,有些教师习惯于找领导打招呼而不是注重提升项目申请书的质量;项目评审中,管理者常常碍于人情关系让其立项;项目结题时,管理者有时候也会碍于某种情面让其顺利通过。长期以往,必将导致“谁的关系好,谁就可以立项”的关系论在校园内盛行,这种情形是非常危险的,不但给学校项目管理带来了极大困扰,更给高水平教研教改项目质量提升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学校要充分认识到这种“关系”思维的危害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引导教师彻底抛弃这个不良思维,树立“质量至上”的正确思维。
(三)坚持一流标准
教研教改项目区别于传统的科学研究项目,要从专业及课程内容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改革,让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提升教学效果。因此,地方高校要科学引导教师树立质量意识,坚持一流标准,依据选题指南,按照以学生为中心理念撰写项目申请书,制订项目实施方案,深化理论内容和实践路径;在项目完成后还要将研究经验和结论等凝结成高质量的教学改革研究成果并进行应用推广,以扩大教研教改项目研究的内在价值;同时还要依据一流标准开展项目评审,把好质量关,实现项目评审过程公正化和结果精准化。尤其是在结题验收工作中,要组织评审专家就各个项目研究的规范性、数据的可靠性、成果类型和形式的匹配性、成果推广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进行延期整改,对延期整改不到位的要取消立项资格和经费支持。
(四)推行二级管理
现阶段,地方高校每年申报立项的教研教改项目很多,同时还要完成项目结题和成果推广任务,光靠少数几个学校管理人员是难以将该项工作做好的。推行二级管理可以发挥出二级学院在教改研究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是今后教研教改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可较好地破解人力资源不足的困境,有助于提高二级学院在这部分工作中的自由度和积极性,确保项目得以顺利进行并实现预期的研究目标。这一环节的改革可以在现有基础上降低研究项目的推进阻力。该模式下,学校高等教育研究机构需要完成宏观政策的制订、引导与管理等工作,还需要在下达项目指标的基础上对校内各学院的教改研究项目制订考核计划并实施绩效考核。而学院则主要负责教改研究项目立项的规划、过程控制以及结果验收,之后还需要完成绩效考核及成果推广工作,确保相关计划可以切实有效地落实。
四、结语
地方高校教研教改研究项目的落实与实施是提高其教学质量、实现其转型发展的关键。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不断推进,地方高校必须提高对这类项目管理的关注度,并由此着手找到项目管理的立足点和关键点,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相关领域的竞争中获得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助力自身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和发展。以上,笔者对此问题进行了探究,分析了教研教改项目管理的逻辑起点,探讨了现阶段教研教改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策略,希望有助于今后教研教改项目管理效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于永华.提高教改项目管理实效性的研究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40-142.
[2]梁文萍,乔晓娟,刘燕.关于高校中院系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的探讨与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1):102,100.
[3]马瑞娜,武艳艳,张建政,赵洋.高校教学研究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探索及实现[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23):241-244.
[4]朱永江.建立项目管理机制推进高校教学改革[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4(6):53-54.
[5]方宇芳.基于WEB的某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福州大学,2013.
[6]白风.对于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2):30.
[7]代晶晶.推进“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实践与成效——以新建本科院校为例[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28-30.
[8]王骏飞,李孝东,付明,曹景萍.高校教学改革项目规范化管理及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6 (4):195-197.
[9]陆继锋,陈炳霞.高校教学研究项目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10(03):40-41.
[10]裴怀涛.重视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6-8.
[11]张丹,赵光华,纪秉林.基于过程管理的J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项目质量提升策略[J].中国冶金教育,2018(1):111-115.
[12]庞岚,欧阳建平.关于加强高校教学研究项目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2(3):69-71.
[13]谢书培,李芳.高校教学研究項目管理体系实践研究——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 (7):146-148.
[14]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建设的意见[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2-3.
[15]容敏华.地方高校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建设的审视与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1):29-32.
(责任编辑:滕一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