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级管理中善用“羊群效应”
徐茜
〔关键词〕羊群效应;班级管理;班集体建设
当代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的优点颇多:聪明、灵活、大胆……但缺点也不少:贪玩、不爱看书、不爱整洁……如何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着力打造一个良好的小学班集体?笔者根据实践经验,认为发挥“羊群效应”是较有效的一个策略。
一、什么是“羊群效应”
在动物界,羊群是一种相对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人们通常把羊群这种“一窝蜂”的从众行为称作“羊群效应”,并用它来形容某个集体内人们互相影响的现象。在当今小学生群体里,由于生活、学习环境的相似性和生理心理特征的趋同性,“羊群效应”也广泛存在。
现象1:上课铃声刚响,教师走进教室组织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工作。这时,班里的一位学生跑到教师面前说:“老师,我想上厕所。”这时候,教师一方面想阻止他,另一方面又怕学生内急,于是就应了他,这一应,似乎捅了“马蜂窝”。“老师,我也想上厕所……”“老师……”“老师……”学生像事前商量好了一样,一个接着一个去上厕所,场面一片混乱……
现象2:某班有个学生带了一本《笑猫日记》到学校,没过几天,就可以在十个、二十个学生的书包里找到各种版本的《笑猫日记》。
现象3:面对一个不爱吃饭的孩子,家长想尽各种办法都不起作用,但在学校吃饭时,当他看见另一个孩子狼吞虎咽,吃得津津有味时,他也拿起了自己的勺子。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一些小群体会对某些小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有些情况下,他们宁可违反学校、班级纪律,也不愿违背朋友圈子中的一些“规范”。因此,我们在利用“羊群效应”前,要清楚它的两面性。“羊群效应”既能使班集体内人人奋发向上,也能使班集体成员普遍动力不足、不求进取。如何发挥“羊群效应”的积极作用,意义重大。
二、如何利用“羊群效应”
有效发挥“羊群效应”的积极作用,关键在于选好“领头羊”。在实践中,笔者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物色“领头羊”,收到了令人满意的
效果。
1.班主任当好“领头羊”
什么样的班主任,会带出什么样的班集体。这实际上是“羊群效应”起着一定的作用。举个例子,笔者所带的班级学生都喜欢看课外书。为什么?因为我这个班主任喜欢看课外书。只要有空,或者是课上学生做习题的时候,或者是课余学生休息的时候,我就会在教室的一角静静地看课外书。渐渐地,学生也会在做好习题后或者休息时,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专心致志地捧读课外书。开始是一两个学生,接着是三个、四个……越来越多,最后班级氛围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根本用不着班主任三番五次地去教育说服。身教胜于言教,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由此可见,当好班主任这只“领头羊”,对良好班风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班干部当好“领头羊”
在班集体中选拔一些高素质、有威信的班干部充当“领头羊”,对良好班集体的建设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优秀的“领头羊”才能发挥“羊群效应”的积极作用。一个关心他人的班干部,能带出一批乐于助人的学生;一个学习优秀的班干部,能带出一批勤奋学习的学生;一个爱好美术书法的班干部,能带出一批爱画画爱写字的学生……我曾经选了这么一个班干部,她自己酷爱整洁,更乐于把班级的卫生工作做好。在她无声的“指挥”下,班级里逐渐涌现出一批“洁癖”者:到校第一件事就是搞卫生,不是“擦”(擦讲台、桌椅、窗户等),就是“拖”与“扫”(拖扫教室、走廊的地面)。最后班级里几乎人人都成了“洁癖”者,个个都养成了不“污染”环境的习惯。在这种“羊群效应”的作用下,我班的清洁卫生工作每次在学校检查评比中都稳操胜券。
因此,好好培养班干部,让他们分别当好某个方面的“领头羊”,对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有着不可估量的正能量。
3.特长生当好“领头羊”
一个班级里的班干部是有限的,不可能人人都当班干部。为了弥补这种不足,笔者的办法是找特长生充当“领头羊”。笔者曾带过这么一个班级,学生在语文课上很沉闷,不愿意大声朗读,但班中有一个男生在这方面有爱好、有特长,他经常模仿播音员播音、模仿影视演员说台词,并屡屡在各级各类的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中获奖。我有意培养他为“朗诵领头羊”:语文课上、班队活动中,都创造机会让他读、讲,并适时大加表扬。小学生尤其喜欢得到教师的赞赏。他们在“领头羊”不时的刺激下,先是蠢蠢欲动,然后跃跃欲试,继而纷纷登场。班级里敢于、善于朗读的学生越来越多。看来,榜样的力量确实是无穷的。
总之,充分发挥“羊群效应”的积极作用,对创建良好的班集体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后宅中心小学,无锡,214145)
编辑 / 王晶晶 终校 / 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