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为何迷上“捡破烂”
浦东
如今,年轻人赋予了“捡破烂”更多的意义,他们发掘“垃圾美学”,让我们开始思考:在当下物品泛滥的消费文化中,我们扔掉的真的是“废品”吗?除了消费、占有、丢弃之外,我们和物品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是怎样的?
年轻人沉迷于“捡垃圾”
打碎的玻璃杯可以变成烛台;破旧的足球被戴上一个可爱的发卡;商场拆迁工地上捡到监控摄像头和废旧模特架,组装涂漆,变成“赛博台灯”……小到饭局上剩下来的蟹钳、散步偶然捡到的修长树枝,大到邻居拆下来的门、倒在路边一人高的衣架,经过“拾荒艺术家”们的改造后,它们的身份就会发生180度大转变。
在豆瓣的“捡垃圾即是艺术”小组里,你还能看见“拾荒艺术家”们认真地记录每一个“风和日丽的捡破烂儿日”,捡到了“好破烂”,和友邻分享时都要用多个感叹号表达喜悦。在评论区,大家还会表达“收废品”过程中对物品“生命”的思考,还有人从“废品”中获得治愈。可以说,每个在试图进行废品改造的人,都是在认真聆听物品的声音,重新寻找它们的发光点,这个过程无疑抚慰了那些处于低谷的人们,给予他们再次拥抱生活的希望。
想象一下,剪下来的狗毛可以做什幺?“捡垃圾即是艺术”小组的创建者Sherry最近把街坊邻居给泰迪狗换季期留下来的毛全部收集起来,按照狗狗的样子,做成了一个小狗头挂件。
美感,对于Sherry来说,已经超过了实用的价值。她在豆瓣建组的初衷,就是发现和分享垃圾、废品中的审美趣味。
Sherry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毕业后,进入一家民营企业做翻译和助理工作。她名下有房子,毕业后的薪资可以自给自足。在她看来,捡“垃圾”和省钱无关,重要的是“垃圾”身上的那份美感。
她把从外面捡回来的生锈奶粉罐做成了花盆,日积月累的锈迹攀附在奶粉罐上,沿口已经外翻,插上干花摆在古朴的花架上,却颇有意境。照片发到豆瓣小组后,小组成员在下面评论:“呈现出一种天然的复古美。”
和“捡垃圾即是艺术”小组的“再创造”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处的,还有近几年在时尚界流行的“Remake(改造)”风潮。改造者通过对旧衣物的解构、重组,来创造一件全新的单品。几条穿腻了的牛仔裤被改造成一个牛仔拼布提包,帆布鞋剪了可以做成时尚的吊带上衣,短袖的LOGO和图案可以剪下来拼贴在棒球帽上……
对于废弃物的重新思考,赋予它们新的符号意义的行为,不只是野生“拾荒艺术家”们的爱好。Sherry介绍,艺术界有“垃圾艺术”这一流派,这些“垃圾艺术家”的作品,如果放在“捡垃圾即是艺术”小组里,个个都是精品。
美国的雕塑家戴维·史密斯(David Smith)是最早使用焊接金属创作的人之一。他的作品《哈德逊河的风景》,就是利用农具的钢铁碎片和铸造厂的废弃物来雕塑风景。
Nick Gentry是一位英国艺术家,从小对电影、磁带有着特殊的感情,当这些物品不再闪光时,他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对过去的理解让它们重新融入未来,以此成为自己的一面镜子。废弃的宝丽来底片、电影胶片、磁带、X光片、软盘……Nick Gentry坚持以记忆的方式呈现它们。他用丙烯酸颜料和油绘制出形形色色的人像,通常是肩部以上的形象,记忆的碎片有时候构成他们的头部,有时是眼睛,更多时候如同血液一样在人像身体的各个部位流动。这些废弃的物品由征集而来,Nick Gentry试着用它们还原出主人的生活记忆,通过这些记忆给观看者打造一把通向过去的钥匙。
“捡垃圾即是艺术”小组建组两年多以来,有六千多位“流浪艺术家”从互联网各个角落奔袭而来。他们中大多是年轻人,带着自己从废楼、拆迁处等各个角落捡来的“垃圾”,在小组这个“广场”晾晒。他们自豪地称:“终于找到组织了。”
如何打败“海废怪物”
垃圾是人类生活的见证者之一,大家对它们有创作热情并不奇怪,一旦回过头认真研究垃圾,说不定真的会满含热泪地说一句:终究是错扔了!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的垃圾产出量呈爆发式增长。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陆地还是海洋,垃圾成为一道难过的“坎”。最糟糕的是,海洋垃圾污染正在加速恶化。有专家预计,从2015年至2025年,海洋塑料垃圾将翻三倍。《科学》杂志有论文指出,如果以现在每年约有800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的速度计算,2050年海洋中塑料的重量将超过所有鱼类的重量。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到海洋污染的现状,唤醒大众的海洋保护意识,台湾环保协会RE-THINK团队选择了从轻松有趣、创意力十足的角度去重新解读海洋垃圾,推出了一本限量发行、只送不卖的书——《海废图鉴》。
RE-THINK创办人黄之扬从小就参加净滩行动,他是做视觉设计的,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他在团队的粉丝专页上用前卫、可爱的漫画来包装净滩活动,宣传环保知识,《海废图鉴》就是他们的一种尝试。
这是一本海洋废弃物百科书,介绍了101种从净滩活动中捡到的常见废弃物。从黄色小鸭、都教授饮料杯到怀旧的古董手机,每一件海废都被仔细地标好了材质类别、生命值和出没地区。《海废图鉴》详细讲述了这些海废“怪物”的故事,从什幺路径来到海滩上、塑胶逐渐碎裂后对环境与生态带来的危害等说明。
与书对应,团队还推出了线上的“海废图鉴”网站,它不单单记录净滩活动收集到的海废图片和数据,还增加了互动体验、游戏板块等部分,让人们对海废的认知从单薄变得更加立体。
打开“海废图鉴”网站,托马斯的小火车、现在几乎见不到的录音带,或是看上去相当有年份、00后不曾见过的可口可乐瓶,人们似乎从海边打捞起了一部分人类社会进化史。当年流行过什幺,通通一览无余。网站俏皮的设计,令人心情明亮的配色,详细又亲切的“产品介绍”,很难相信这是一个专门介绍垃圾的网站。
团队还设计了“海废大挑战”游戏,让人们将已经被海水浸坏的垃圾与正确的名称对应上。这个游戏一共有三大关卡,操作十分简单,吸引力十足。当图片出现时,点击右边的选项进行回答,答对后选项会依次被消除,直到所有选项都被消除后,游戏结束,用户便会获得一个荣誉称号。
垃圾介绍有必要这幺可爱吗?黄之扬希望将环保知识趣味化达到科普的目的,鼓励人们走上海滩清理垃圾,同时也学会如何保护海洋。毕竟当垃圾到达海滩时,海洋已经受伤了。
很多年轻人正是因为这个网站的吸引,加入了净滩捡拾垃圾的行动中,并且自觉减少海洋垃圾的丢弃。网友敏宝深有体会,她说:“目前,《海废图鉴》已更新至2.0版本,令人担心的是口罩、PLA咖啡杯这些正出现在人类日常生活的物品,也同样出现在大海里。当下的我们正在为后来的‘寻宝者’留下怎样的《海废图鉴》,已经变成一个值得探讨和深究的问题。”
无论是豆瓣的“捡垃圾即是艺术”小组,还是《海废图鉴》,对于“废品”的珍视和再创造,更像是在从商业社会的手中抢回对于物品的定义权,与此同时,也是在捡回我们对于物品的感受力。
(编辑 邢多多 10485722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