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红楼梦》对联翻译中三美的再现

刘秀娟
[摘 要]《红楼梦》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其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而且可研究内容涉及诸多领域,因此被界定为“百科全书”。从文学角度而言,《红楼梦》集多种文学形式于一体,除了中国古典文学创作中常用的诗、词、歌、赋之外,属于民间文化的谜语、对联等在《红楼梦》中也较为常见。特别是对联,常常融入故事情节中,将人物的性格和命运都蕴含于其中。从翻译的角度而言,对联翻译是难点,主要原因在于对联的语言风格在翻译的过程中,很难找到对应物以做到达意。
[关键词]《红楼梦》;对联翻译;音美;形美;意美
[中图分类号] H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4-0070-02
《红楼梦》是中国18世纪的文学经典作品,该作品无论是在文学上,还是在艺术上,都享有崇高的地位,对于研究中国古典历史文化以及文学艺术都具有极高的价值。《红楼梦》已经成为被世界所推崇的文学作品,出现了各种文字的翻译版本,但是全译本只有两个,其中一个翻译版本为中国著名的翻译学家杨宪益与夫人戴乃迭共同翻译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另一个翻译版本为英国的红楼研究学者David Hawkes(翻译前80回)和其女婿John Minford(翻译后40回)共同翻译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译者对《红楼梦》都进行过深入研究,在翻译过程中尊重原著。这两个译本对《红楼梦》中对联的翻译可谓是各有千秋。在中国古典文化中,对联被列为诗歌的范畴,被作为诗歌的特殊形式存在。从语句结构的角度而言,对联与诗歌存在着共性,上联与下联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应;在语言表达上,上联与下联的意思或者相关,或者相反。对联与诗歌存在着不同之处,对联更为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是内涵深刻。由于对联的音韵和谐,格律具有一定的严谨性,因此,对联有其特有的美感。[1]在文学研究领域中,诸多的研究学者都认为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只能够在汉语中产生,原因主要在于汉字写出的对联更为整齐有致,即形美;汉字是单音节,对联的声调更有韵律,即音美;汉语具有意向之美,意合的语言表达使对联的语法更具弹性,即为意美。对联是音美、形美和意美的融合体,在汉语的语言环境中产生,要在翻译中将三美体现出来,就需要翻译语言更为切近原文的同时,还要注重翻译语言表达的风格形式,以做到在译文中保持原语信息。
一、《红楼梦》对联翻译中音美的再现
对联与诗歌一样,讲究韵律,在翻译的过程中要达到音美的效果,就要考虑到音节和押韵。比如,《红楼梦》第五十三回有“勋业有光昭日月,功名无间及儿孙”的对联,杨宪益与夫人戴乃迭翻译如下:
The achievements outshines the sun and moon
Their fame will extend to all their posterity
从上联和下联的音节上来看,上联为十个音节,下联为十二个音节。为了保持音节的相等,可以在不改变含义的情况下,对下联的翻译进行调整,下面为许渊冲先生对这个对联的翻译:
The achievements outshines the sun and moon
Their fame extends to all posterity
可见,对联的翻译要获得不同的效果,翻译语言也可以适当地调整,以保持中国对联的特性。关于对联翻译的修改,许渊冲先生还提出一些公式,即“2+1=2”“2+1=1+2”“2-1=2”等,采用这些公式对《红楼梦》中对联的翻译进行调整,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2]
第二十六回“蜂腰桥设言传密意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里有对联“花魂默默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宪益与夫人戴乃迭翻译如下:
The heart of the flowers were broken
The birds were woken from their senseless dreams
从对联译文的音节上来看,上联的音节为八个,下联的音节为十个。按照许渊冲先生的方法,可对对联翻译的次序稍许调整,使上联与下联读起来就更为押韵。对联翻译调整可如下:
The heart of the flowers were for her broken
From their senseless dreams the birds were woken
两者对这句对联的翻译意义表达没有改变,但是押韵效果却有所不同,保持了对联的音美特点。事实上,对联语言获得音美的效果,除了语言节拍要保持上下一致之外,主要是通过某个音的重复将韵律体现出来。[3]
二、《红楼梦》对联翻译中形美的再现
对联的翻译要注重原文的形式,才是最为恰当的翻译,否则就失去了翻译的意义。由于对联有其特殊的对应形式存在,如果在翻译过程中没有遵守对联特有的形式,就会对原文内涵有所歪曲。对联符合汉语方块字的形式,而英语是拼音构成的文字,单词长短不一,在对联的翻译中,要保持上联和下联的结构形同,才能够将对联的形美体现出来。[4]
《红楼梦》第五十回有芦雪庵即景的情境,有一联句为“坳垤审夷险,枝柯怕动摇”,杨宪益与夫人戴乃迭翻译如下:
Hard the going through gullies and hills
They must not shake the branches hanging low
上联与下联在音律上虽然存在着契合之处,但是在语句形式上没有形成对应,没有将对联的形美体现出来。
从对联的表达内涵来看,这句对联主要描写雪天映衬下少女之美,所以,后面接的一联为“皑皑轻趁步,剪剪舞随腰”,这句更能够深化对前句的理解。
从汉字结构上来看,上联的“坳”与“垤”都是“土”偏旁;下联的“枝”与“柯”都是“木”偏旁。从这一特点出发,在英文翻译上也保持这个特点,翻译如下:
Carefully she treads on the mulde and mound
For fear of touching the branches and bolughs
“mulde and mound”表示“坳垤”,都是“m”开头,与“坳垤”的“土”旁相对应。“branches and bolughs”表示“枝柯”,都是“b”开头,与“枝柯”的“木”旁相对应。如此翻译,可以保持对联的形式美。[5]
三、《红楼梦》对联翻译中意美的再现
中国语言的一个特点就是存在虚实相间的意向之美,通过语言表达激发读者的主观想象力,让读者对语句有耐人寻味之感。对联的意美,所指并不仅仅是内涵相似,还要能够给人以触动心弦之感,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将对联的意美体现出来是非常重要的。[6]
《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在秦可卿的卧房中看到宋代秦太虚的一副对联: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其中的“嫩寒”能够让人感觉到一丝寒意,但是寒冷中还渗透出一点温馨,所以,“嫩寒”给人以美感。“锁梦”用了一个“锁”字,贴切地形容了贾宝玉在秦可卿卧房中休息的心情。这副对联渲染了卧房中的气氛,为贾宝玉梦中遇到警幻仙子做好了铺垫。
杨宪益与夫人戴乃迭翻译如下:
Coolness wraps her dream, for spring is chill
A fragrance assails man, the aroma of wine
这副对联翻译简洁、达意,但是如果对《红楼梦》的内容没有进行深刻理解,读者就很难通过想象达到与原文要表达的含义相吻合。[7]对这副对联可以翻译如下:
Gentle chill of spring detains her in the dreams
Fragrance of wine to everyones nose streams
再比如,《红楼梦》第五十回的芦雪庵即景联句中,有“天机断缟带,海市失鲛绡”,英国的红楼研究学者David Hawkes对这句对联的翻译如下:
Who oer the land the merfolks sild unrolls
Who the white weft from Hedavens loom unties
这句对联的翻译采用意向表达的方式,引导读者发挥想象力。芦雪庵即景联句以雪天为背景,白雪皑皑的景象引发诗意。这句对联就是将此情此景形容为织女天机上垂下洁白的布,又好像是海市的鲛绡。David Hawkes的翻译将这一含义恰当地体现出来,让人读后有意犹未尽之感。[8]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中国的对联不仅需要上联与下联在词句、韵律上相对应,上联和下联还要在含义上存在着衔接性。对联的创作与中国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红楼梦》是中国文学领域中的经典作品,其所涵盖的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值得深入研究。《红楼梦》中的对联翻译,只有保持对联固有的音美、形美和意美,才可以获得形神兼备的效果。
[ 注 释 ]
[1] 何玲.试论对联美感的传译——以《红楼梦》对联为例[J].中国韵文学刊,2014(4):98-101.
[2] 田昌.从美学角度论中国对联英译的审美再现[D].宜昌:三峡大学,2013.
[3] 王爱珍.从结构理论看《红楼梦》中对联在杨、霍译本中的翻译[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0(3):88-92.
[4] 刘春苗.从关联翻译理论看双关语的翻译——以霍译本《红楼梦》为例[D].郑州:郑州大学,2013.
[5] 张惠颖.浅论王国维悲观主义生命美学对人生痛苦的解读——以《红楼梦评论》为例[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
[6] 冯凌.图形背景理论视角下仿拟修辞格的翻译标准探究——《红楼梦》三个英译全译本的对比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3.
[7] 郭挺.基于语境理论的《红楼梦》四个英译本中称谓语误译的比较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4.
[8] 李昕泽.语义——交际翻译视角下《红楼梦》中绰号迻译的比较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4.
[责任编辑:钟 岚]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