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融合研究

孔晶晶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和理念,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是一门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资源学科。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学生具有激励的积极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意识,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要“去取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08-0084-02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的积累和沉淀,它是一门宝贵的学科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必须借鉴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点,它所蕴含的丰富精神文化内容是我们一生都学不完的,思想政治学科能否进行创新和改革,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思想政治教育应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為自身所用。
(一)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几千年的文明积淀传承下来的,它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并且具有育人的功能。中国传统文化比较重视人格的完善、重视人自身的修养,可以这样说,文化是由人类创造出来的,但是文化却又反过来影响人的品行。《大学》开篇有这样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主要指大学教育人的道理在于用每个人所具有的光明品行去影响他人,使每个人都可以去除不好的品格成为一个全新的自己,并且可以保持这种最完美的状态。简单地说就是每个人都要发扬光大自己内心最纯洁的品行,并且可以去影响别人。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拼搏奋斗精神、“厚德载物”的可以包容万物万事具有宽阔胸怀的精神、“天下为公”的以天下为大舍己为天下的无私奉献精神等,这些精神可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进行一定的提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意义深远。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完善品格德性、陶冶高尚情操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传统文化不容小觑的影响。
(二)对于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影响
爱国主义情怀是人们对于祖国所持的支持和关心的态度,爱国主义彰显出了人们对于祖国的爱戴和拥护,是一种集情感寄托,是和思想融于一体的一种社会意识。爱国意识主要表现为当国家在兴盛时为己任的责任感,在国家有难时勇于奉献自我的精神,要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随时为国奉献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国精神特别值得我们去学习,比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国家的忧难到来之前先为国家考虑,为国家的灾难提前做好准备,树立忧患意识;在天下人享乐之后再享乐,在国泰民安之后再静下心来享受生活。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树立崇高理想。
(三)对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重要影响
人文素养是一个人通过知识水平和行为举止所表现出来的内在品质,主要以“人为中心”为研究对象,国民素养对于国家整体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下,科技越来越发达,人们的生活层次也不断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功利主义的现象,国民的人文素养亟待提升,伦理道德观念与之前相比越来越薄弱。国民人文素养的提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将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寓于国民素质教育中去。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是一种必然的存在,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人本主义特点,以人为本,重视人本身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者面临的严峻任务就是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养。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凡事具有两面性,中国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不利的影响。我们在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时不能以片面的眼光去看待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而是以正确的态度辩证地对待问题的两面性。
(一)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在熏陶人们心胸宽广、包容万物的同时,个人心理可能会产生与其相斥的矛盾心理。这是个人心理同传统文化碰撞所产生的内心冲突。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人心理疾病不仅与现代文化中所存在的矛盾有着紧密关系,同时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关。从个人价值取向方面入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人要服从于整体,这个服从于整体与当代社会的服从是不一样的,传统文化中的服从等于淹没于国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一些诸如强迫症、心理恐惧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随之出现。
(二)容易造成大学生缺乏竞争意识
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更加重视的是和谐相处,传统文化提倡人与一切万物和谐相处。在这样的思想的影响下,学生可能会为自己的懒惰寻找理由和借口,可能会导致大学生不思进取、不求奋进的消极现象。从孔子的“以和为贵”到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再到老子的“不争之德”,这些都充分反映出了传统文化中特别重视人与人的和睦相处。纵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些思想更加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建设、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睦,但是片面的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而导致了人们之间缺乏竞争意识,严重制约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容易使人原地踏步、不思进取,导致大学生缺乏竞争意识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三、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对策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既有我们需要汲取的精华部分,也有我们需要剔除的糟粕部分,而如何去克服传统文化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则是我们在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的道路上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勇于探索,积极的寻求相应的对策,使我们的传统文化能够为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出一份力。
(一)建设校园红色网站,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除了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主渠道外,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也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兴途径。《网络意见》指出:“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学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网络技术优势,主动承担起利用校园网宣传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责任,在此过程中同时注意剔除负面的消极的不利于大学生发展的信息。高校可以在校园网站上构建出一个专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红色网页或网站,在网页上放一些比较吸引学生的红色故事或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历史事件,供学生在网页上互相讨论互相学习。
(二)利用大众传媒宣传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大众传媒以其传播速度快、传播内容广泛、信息量大等特点被人们接受和喜爱,它主要的传播媒介包括电视、广播、电影、报刊等。我们可以利用大众传媒这个平台主动对一些关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文化具有渗透性,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文化的渗透性特点,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園文化生活中,如利用校园广播、校报等,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和熏陶,将大众传媒的优势与校园文化完美的相结合,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在思想政治课堂上播放一些反映历史题材的正能量电影,如《开国大典》《建党伟业》等,利用电影的表现形式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于其中的情节和片段也会记忆得更加牢固;另外,学校可以创办专门的刊物或者报纸,内容主要包括优秀的古典诗歌以及文章,对于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学生增加了学习的渠道和途径,也可以刊登一些红色小故事,让学生可以接触到平时在课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大学生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能提高自身修养、增加自身文化内涵,还可以陶冶情操,培养高雅的兴趣和爱好。
(三)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要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应用。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积淀和传承下来的,我们要去除其糟粕部分,将精华部分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特有的时代精神,是被全体成员都认同的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比如改革开放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让大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好新时代的“四有青年”。
参考文献:
[1]陈戍国.论语·季氏[M].长沙:岳麓书社,1998.
[2]李书有.儒家与社会文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5.
[3]石峻.胡适论学近著[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4]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选集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5]陆挺,徐宏.从“大讲座”到“讲演录”//人文通识讲演 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褚永慧]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