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机关党组织服务人才工作有效途径的研究①
杜周杰,步文捷
[摘 要] 高校机关党组织是党的组织系统中的基本单位组织,同时是联系高校人才工作中的桥梁和纽带。针对高校机关党组织在服务人才工作中面临的困难进行研究,为高校机关党组织服务人才工作提供了有效途径。
[关 键 词] 高校机关党组织;服务;人才工作;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4-0081-01
一、高校机关党组织服务人才工作的现状与困难
(一)领导者思想观念不能较好适应人才发展需要
在意识上,没能把人才工作摆在应有的位置,缺乏责任感和紧迫感;在胸襟上,只想到自己的三分责任田,担心引进的人才分了自己的“羹”,甚至担心影响到自己的位置,不能从战略全局上认识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在思路上,不能充分认识“国际化战略”的重大意义,对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海外博士发挥的作用认识还不够。
(二)体制机制不能较好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在引进人才方面,引进机制、激励机制、服务机制还比较僵硬,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彻底;在培养人才方面,由于制度障碍,各类人才流动的渠道不畅通,人才培养与晋升的常态化机制不完善;在评价人才方面,人才分类管理评价机制不完善,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不起来。
(三)文化氛围不能较好支撑人才优先发展
在思想理念上,对“人才强校”战略、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投资是效益最好的投资理念等的认识还不到位;在环境氛围上,扎实推进人才培养工作,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文化氛围的力度还不够;在竞争意识上,“同行评价、非升即走”的竞争意识还不够。
二、高校机关党组织服务人才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强化机关党组织对人才服务工作的有效引领作用
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对人才服务工作的有效引领作用,提高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加强校院两级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在学校治理体系中的关键作用,赋予二级单位更大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权力,发挥学校战略谋划、统筹协调功能,建立有利于发挥学校整体竞争优势、有利于发挥二级单位办学积极性的学校管理体系。根据学科规划和人才专业队伍建设需求,服务于学校师资培育计划。以中青年骨干人才为重点,分年龄、分领域、分类型,完善人才梯队服务体系。
(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机关党组织人才队伍
紧紧围绕学校改革发展大局,服务人才工作,加强重点培养,强化岗位培训,建设一支掌握高等教育规律、熟悉国家科技和产业发展政策的机关党组织人才队伍。坚持党管人才、服务人才,加大二级单位和学校机关党组织之间的交流力度,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机关党组织人才队伍。设立机关党组织干部进修培训班,提高机关党组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三)优化并创建“开放、宽容、发展、共享”的人才发展环境
遵循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区别基础研究、专任教学、应用研究、行政管理等不同类型,改革完善教师分类设岗、分别评价和职称评聘的政策制度,创建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重视创新,改革人才评价中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的倾向,建立以创新质量、创新贡献、创新效率为导向,体现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的分类评价体系。支持人才到企业和相关单位实践锻炼,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完善并服务于人事分配制度与考核评价制度
高校机关党组织应以人事分配制度及考核评价制度为核心服务于学校综合改革,激发二级单位和人才的创新活力。改革人才评价分配机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高端人才服务方针政策,建立相应的岗位和分配服务体系。以提高学校办学活力为目标,在经费使用、选人用人、职称评审、薪酬分配、资源配置等方面,机关党组织应向二级单位下放权力,加强院系及学科专业建设。
(五)发挥机关党组织优势,积极探索人才集聚机制
创新人才引进机制,设立人才特区。以高峰高原学科建设为抓手,引进社会影响力强、学术声誉高的海内外高水平人才,政策服务采取一事一议措施,创造条件,增加投入,优化学校软硬件配套设施,提高高水平人才的生活待遇,改善高水平人才的工作条件等服务待遇,吸引和凝聚高层次人才。建立机关党组织服务各级各类人才长效培养机制,完善人才培育服务体系。不断提升人才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创新实践、国际交流等各方面的能力。机关党组织应积极建立并落实学校人才和行业企业、科研机构高技术专门人才和研究人員的双向流动机制,打通顶尖人才流动通道,促进人才队伍的优化配置,全方位服务于人才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燕.高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研究[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1(2):59-62.
[2]王凯.高校机关组织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服务人才培养工作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1(36):50-52.
[3]陈从志.关于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17):42-44.
[4]孙马,姚晓霞.关于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思考[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