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张红英+沈苏林+丁宗胜


[摘 要]课程衔接是实现中高职衔接的落脚点。按旅游企业调研、岗位及任务分析、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框架的顺序,结合层次化、模块化的要求,构建了以基础素能、核心素能和拓展素能三大模块为中心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并就10门衔接的主干课程进行了衔接分析。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4-0184-03
目前,中职和高职院校对职业人才的培养不同程度存在错位培养、岗位针对性不清、课程边界模糊、职业资格证书等级要求串位等问题。为建立衔接流畅的中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现代旅游职业教育体系,江苏省教育厅组织开展2014年首批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立项课题建设(苏教职【2014】21号),其中立项的《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牵头高职院校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研究的院校为: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南京浦口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高淳中等专业学校、南京江宁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和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2015年2月该课题中期研究成果获省教育厅专家组鉴定“优秀”等第。本文把课题研究成果之一——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归纳、总结和提高,以此对同类院校中高职课程体系构建提供实践指导。
一、概念界定
中高职衔接是根据区域产业发展需要,按照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进一步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在学制、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定位等方面建立中职与高职教育的承接关系和合作对接机制,充分发挥中职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础性作用和高职教育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系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特别是高端技能型人才。[1]
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各个构成要素排列组合,使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是中高职衔接中的一个局部的子项目衔接,着重强调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标准等方面的衔接。[2]
二、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分析
(一)调研旅游企业人才需求,厘清中高职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
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旅行社、旅游景区和饭店的职业岗位设置进行调研,结合中高职院校的就业反馈统计情况,分析旅游管理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厘清中高职毕业生各自的主要职业岗位,并对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详见表1。旅游管理专业中职阶段侧重于旅游饭店企业的前厅、餐饮和客房岗位及任务,定位于酒店管理,而高职阶段侧重于旅行社、饭店和景区,定位于大旅游的概念,这样既对接了旅游企业对中高职旅游人才的不同需求,也避免中高职人才重复定位的现象。
(二)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规格
从中高职就业的旅游企业和就业岗位情况看,高职比中职毕业生就业岗位种类覆盖面更广,就业岗位涉及的工作任务更多、难度更大。因此旅游管理专业高职教育应该在中职教育的基础上纵向与横向同时发展,在培养规格上有不同的定位。
1.中职旅游人才培养规格
(1)专业素质。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具备人文素养,形成稳固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生活态度;具备吃苦耐劳、积极进取、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意识;具有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勇于创新的精神。
(2)专业知识。掌握中国旅游地理知识、旅游礼仪与沟通知识、客源国概况、导游基础知识、饭店服务与管理知识等。
(3)专业能力。具有人际沟通、组织协调等基础能力;具有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业务操作的能力;掌握饭店餐饮服务、客房服务、前厅服务技能。
2.高职旅游人才培养规格
(1)专业素质。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强烈的法制意识和相关法律知识,能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具有丰富的人文修养;具备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的职业素质;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具有自主学习、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素质。
(2)专业知识。掌握旅游资源知识、人文地理知识、中英文语言知识、旅游法规知识、导游业务知识、景区服务知识、旅游企业管理原理、旅游营销策划知识。
(3)专业能力。具有酒店前厅、餐厅、客房服务与管理能力;具有导游服务能力,计调操作能力;具有旅游企业(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市场营销策划能力;具有旅游电子商务操作与管理能力。
总体是中职注重经验层面的单一技能培养、专业通用基本能力的培养,高职注重管理层面的复杂技能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三)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框架
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的衔接是整个中高职衔接的核心和基点,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设置既要满足学生的就业需要,又要满足学生的升学需求;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要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5]考虑到旅游行业的迅速发展,便于实时更新教学内容,课程结构设计采用模块化设置,将中职、高职的课程结构体系设计为基础素能模块、核心素能模块和拓展素能模块三个模块。
旅游管理专业中职课程突出中职培养目标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要求的职业能力培养,注重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和饭店服务技能操作训练,尤其是职业规范和职业意识的养成,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高职课程以高职培养目标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要求的职业能力为基础,注重旅行社、景区和饭店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适当考虑职业岗位拓展与跨专业学习的需求,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可持续发展。
三、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
坚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为中心,以工作过程为主导,以校企合作为途径,融合国家职业标准”的构建原则,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分为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对应三个课程模块:基础素能模块、核心素能模块和拓展素能模块,按照中职课程、高职课程和衔接的主干课程构建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基础素能模块的课程是为提升基本素质和职业基本能力开设的课程,中职阶段主要是为升学需要开设的基础课程和为职业发展需要开设的基础课程;高职阶段则主要是面向职业发展和职业基本能力开设的基础课程。
核心素能模块课程是为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开设的课程,基本围绕岗位开设。中职阶段主要是围绕旅游饭店的前厅、餐饮和客房的服务岗位而开设课程;高职阶段则主要是针对旅行社、景区和饭店开设的经营管理岗位而开设的课程。
拓展素能课程是为培养学生修养、品味等综合素质,为未来进行职业拓展培养相关能力的课程和提升人文素质的课程。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在江苏省实施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项目培养学生近四年之久,不断优化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在培养旅游人才过程中的成效显著。通过中高职衔接教育前后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中高职衔接的学生基础知识更加扎实、基本素质不断得到提升,学生的技能训练由浅入深,由单一到复杂。实践证明,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对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发挥着核心和关键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2] 周长春.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综述[J].教育与职业,2013(20):117-118.
[3] 崔戴飞,徐云青.中高职衔接的现实问题及应对策略——以浙江省五年制中高职衔接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4(11):5-9.
[4] 柳燕君.构建“能力递进、纵横拓展、模块化设置”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7):56-60.
[责任编辑:陈 明]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