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贴标签”了吗?

    晁粉芳

    “老师,我有强迫症,用了很多办法都没用,怎么办啊?”一个学生见到我就急切地问。我先让她稳定情绪,然后问她为什么说自己有强迫症。原来这是她曾咨询过的一位心理老师告诉她的。她自己也买了书,对照强迫症的症状,觉得自己很多症状都符合,但采用治疗强迫症的方法后没有什么效果。在聊天中我发现其实她并不是强迫症,只是经历了一些事情,情绪控制上有些障碍,加上性格比较内向,平时也比较少与同学交往,喜欢想东想西,但听别人讲她有强迫症,就开始在生活中找一些证据证明自己有强迫症,因此陷入了痛苦的漩涡中。

    在心理咨询时,有些咨询师似乎不给出一个名目就难以说清问题,不定义一种症状就证明不了自己的高明。一位心理专家讲,大部分孩子遇到的问题都不是问题,都是在成长道路上必经的困惑。我们应该做的是倾听,和他们一起共同面对,而不是告诉他你是什么症状,这种症状应该用什么疗法就完事。

    这种贴标签的现象在生活中也很常见。父母或老师觉得孩子学习成绩差,事情没做好,往往没有多加考虑就将一个消极标签贴在孩子身上:“你怎么这么笨”“你一点也不如某某”等,孩子听了后往往不会去思考怎样做得更好,而是会自我否定:“我做不好,不用白费力气了。”有些学生在标签的影响下甚至开始自暴自弃。这种消极标签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危害很大。

    其实不仅是消极标签,贴积极的标签也要适可而止,盲目地肯定也容易对孩子造成误导,过分或不当的夸奖会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觉得自己就是最好的,自己做事永远不会错,当受到其他人的批评时,会很受不了。在心理学中,有一个词叫“心理暗示”,即人或周围环境以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识中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作出一定的心理或行为反应。我们贴的各种标签就是给孩子的心理暗示,孩子接受了标签的诱导,就会作出与标签一致的行为。而教师、家长的威信也会加大标签对孩子的心理暗示效果。所以,作为师长,我们每天都应问自己:今天我“贴标签”了吗?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厦门,361009)

    编辑/黄才玲 终校 / 于 洪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