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提示语”,让课堂走向高效
叶国炎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每篇课文正文前都有一段“提示语”。它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文中心内容的提示或教学重难点的呈现,是编者精心设计和着意安排的。它为教师的教提供了依据和准则,更为学生的学提出了目标,指明了方向。因此在平日的课堂阅读教学中,如能巧用文前“提示语”,会使教学环节更加紧贴课文,能使教学内容形成目标聚焦,便于重难点的突破,从而使课堂教学走向高质与有效。
那如何才能巧用文前“提示语”,笔者在平日的语文课堂中做了如下尝试:
1.巧用原话,提炼文本主旨。
感知文本的主要内容,是课前教师要求学生预习课文的一个主要目的。但很多学生往往是一目十行,过后不得要领。教师就应该在学生预习之前,指导他们不要忽略文前的“提示语”。因为有些文前“提示语”本身就是对文本内容的概括,而且概括得很到位,无须学生再搜肠刮肚去归纳。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提示语”,然后再通过预习阅读,从而准确地提炼文本的主要内容。
请看:王家新先生的《在山那边》一诗前的“提示语”:
童年时代,谁都有过美好而朦胧的“梦”。这首诗叙述了一个山区孩子童年的幻想——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依然不停地追寻它。
当教师要求学生从诗中提炼出关于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时,他们立刻就能找到“提示语”中的“叙述了一个山区孩子童年的幻想—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依然不停地追寻它”这一句。的确,文前这句“提示语”,正是全篇诗文所展示的内容。
再看:沈从文先生的《云南的歌会》一文前的“提示语”:
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游戏传情。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含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自然引发了作者浓厚的兴趣与由衷的赞赏。
这一“提示语”, 恰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学生会轻而易举地发现这一“提示语”中的“提示”,从而准确地摄取到了概括主要内容的信息,从而形成答案:“文本写了云南一些少数民族在集会或节日时,举行各种形式的歌会,来传承民间文化,表达了作者的赞赏之情。”
2.巧寻踪迹,梳理文本情节。
在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有些教师煞费苦心地设计教学过渡语,但往往不尽人意。其实一些文本的阅读“提示语”可以直接拿来运用从而让教师巧寻踪迹,快速理清文本的故事情节,使教学环节自然转换,使教学流程酣畅淋漓、一气呵成。
请看:鲁迅先生的《雪》一文前的“提示语”:
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北国的雪则“如粉”“如沙”,随着旋风蓬勃奋飞。作者以鲜明的形象,展现了两幅各具特色的画面,营造了两种不同的情感氛围。
带着这一“提示语”中的提示,去阅读文本,发现文本中就写了“北国”、“南国”这两个地方的雪,而且发现文本前半部分写得就是“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后半部分写得就是“北国的雪则‘如粉‘如沙,随着旋风蓬勃奋飞”。于是文本的结构就已经一目了然了,而且这两部分的雪的特点也已经明确无疑了,至于文中“对比”的写作手法也就呼之欲出了。
再看:鲁迅先生的《社戏》一文前的“提示语”:
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这段江南水乡的童年生活经历,不仅铭记在作者的心里,也会给每个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课堂上,老师提问,文中找出“我” 这段江南水乡的童年生活经历都经历了哪些事?并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语段。
学生立刻就能从“提示语”中得到提示:分别是“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等等几件事。同时,老师也能在第一课时从宏观上把握全文架构的教学任务。然后,教师可以紧扣这几个精练的概括语而展开全文的课堂教学,让课堂的教学环节的衔接更为自然、流畅。
在课堂阅读中,其实,有时我们会发现学生的概括能力不强,他们不可能归纳出与教参或是与我们期待中的内容一模一样,所以这个时候,教师不妨从文前“提示语”中寻觅行文的踪迹,而不是让学生生硬地归纳出我们期望的标准答案。
3.巧设问题,进入文本情境。
很多文前“提示语”,都会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却往往没有给出确定的阅读目标,这就给学生理解课文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请看: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前的“提示语”:
鲁迅没有专文写过自己的母亲,却写了这篇怀念保姆的文章。这位保姆不识文断字,又有些愚昧迷信,甚至连真名实姓都不为人所知,实在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那么,鲁迅为什么要写她呢?她是个怎样的人呢?
文前“提示语”中的两个连问,让学生顺着问题对文本内容、对“阿长”展开思考,然后把思考中的无法理解的问题化为阅读课文的动力,通过阅读课文去寻找答案、去解答疑惑。
再看:李森祥先生的《台阶》一文前的“提示语”:
这位父亲是怎样生活和劳作的?他有什么追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去叙述父亲的故事的?
这一连串的问题启发学生去思考,去进入作品的境界,了解“父亲”生活和劳作的方式,了解“父亲”的追求,真正在心目中勾画出“父亲”形象,感受作者叙述时满怀的深情。
可见,教材的文前“提示语”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对问题的逐步探索中,洞察文章的内涵,感受作者的情感,从而自然地融入文本的情境,真正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意。
4.巧摘背景,加深文本理解。
每一篇作品都有一定的社会与时代背景,可是,这社会与时代背景在文本中有的呈现出来,有的却并不提及,这就给学生的预习、对文本的解读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这个时候,“提示语”中出现的社会和时代背景的资料就成了学生解读文本的“指示灯”,使学生一下子能抓住文本的重点,从而引导学生对文本到位的理解。
请看: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一文前的“提示语”:
这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初那个特殊年代里感人至深而又发人深省的往事。
基于这一“提示语”,教师再作适当地引申,学生会立刻明白了文章的历史背景是“20世纪初那个特殊年代”,学生清楚那是清朝末年、民国初期那一段屈辱的历史,于是就很能理解鲁迅在文本中传达出来的对国人的失望至极以及对藤野先生永久怀念之情。
再看:端木蕻良先生的《土地的誓言》一文前的“提示语”:
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
只要老师稍作引导,学生便会自然想到因为战火,他们无家可归;为了抵抗侵略,夺回每寸土地,他们吼出了保家卫国的铮铮誓言。学生就能更为自然地融入文本,融入到作者的情感之中,让“土地的誓言”演绎成“学生的誓言”,“爱国恨敌”之情将喷涌而出,一发不可收。
总之,“提示语”中涉及的背景介绍,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扫清预习障碍,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家常课”的课堂教学轻松而高效。
5.巧挈文眼,提炼文本主旨。
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都相对容易理解,一篇文章,要么是展示一种观点,要么是体现人物的精神品质,或是通过叙事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而这些关键的“点”,在文前“提示语”中都往往可以找到,这就告诉教师,要紧扣这些“点”进行预习、讲解和复习,可使学生的体会更深刻、记忆更清晰、课堂更高效。
请看:吴敬梓老先生的《范进中举》一文前的“提示语”:
这一突如其来的命运变化,引出了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悲喜剧。
教师在执教过程中,可以紧紧抓住这句话,并从中扣住了“突如其来的命运变化”、 “啼笑皆非”、 “悲喜剧”这三个短语,进而展开对文本的解读。
比如,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利用“突如其来的命运变化”这个短语,引导学生去感知小说内容——老童生范进在垂老之年意外捞到了功名,激动之余竟发了疯,后来老丈人一个耳光将其打醒。
再扣住 “啼笑皆非”这个词,引导学生找到课文中令人发笑的细节,看看人物的前后变化,想想笑的背后隐含着什么,反映了当时怎样的众生相。感兴趣的还可以选择文中最典型最鲜明的一处读出来,读得夸张、形象些,感受文章的讽刺艺术。亦可想象范进中举后会发生什么,用讽刺的笔调写出来。从而引领学生去感受吴敬梓老先生的讽刺魅力。
最后,再抓住“悲喜剧”这个词,启发学生去思考:“范进中举,喜极而疯,后被打醒,这是喜剧?还是悲剧?”从而引领学生去感悟作品意义,真切地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细细想来,学生之所以能很好地把握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文前那段“提示语”巧妙的提示。
不难看出,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独具慧眼,培养学生善感的心,从而善于从“提示语”中去抓住“文眼”,寻找到准确的切入点,然后紧扣这个“文眼”、这个“切入点”,单刀直入,干净利落地教,让学生对文本主旨的理解更到位。
新版教材的文前“提示语”,它既能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发挥想象、展开联想,也能让学生创造性地、个性化地阅读课文,更能帮助学生尽快地融入到文章的情感世界中去,从而带领学生走进文学的殿堂。由此看来,文前“提示语”,绝不是无用的摆设,只要教师能充分地用好、用巧它,就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预习、复习,也能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教学,从而打造出我们期盼已久的高效的语文课堂。
(作者单位:绍兴县湖塘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