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作业如何张扬个性
刘云霞
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独特功能,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作业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必须在课改精神的引领下,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转变作业设计理念,构建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作业体系,让语文作业成为学生发展个性、发挥潜能的重要平台。
一、拓展作业内容,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空间。
语文学科本来就是涵盖面非常广的学科,也是非常有趣的学科。设计个性化作业首先要在作业内容上改革创新,以提高学生对作业的兴趣,使学生有发挥其个性的可能。
1.关注社会生活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教师也应该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语文时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因此,高中语文作业应该关注现实生活,让作业成为沟通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桥梁。
①关注身边的点滴。高中语文课程,要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社会上的凡人小事,地方的风土人情,都是取之不尽的作业资源。教师可以布置观察日记、周记等作业,让学生记录生活。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观察、感悟的习惯,又能使他们获取生活素材,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化发展打下基础。
②关注社会的热点。未来社会要求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语文作业应该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时收看“新闻周刊”“焦点访谈”等节目,了解新闻人物和热点事件,写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这样利于学生把握时代脉搏,发表独到的见解,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照顾个性差异
多元智力学说通过扩大学习的内容领域与知识表征方式,促进智能的开发,充分发掘每个人身上的巨大潜力。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作业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长,给其充分的选择空间。如人教版必修教材的“表达交流”“梳理探究”等板块的作业,就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内容,擅长的形式来完成;另外,教师还可创造机会让学生展示才艺,使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园地。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差异。教师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去设计多梯度作业,区分作业的难度和数量,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既满足优生的求知欲望,又兼顾差生的接受能力。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优化作业形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平台。
如果每次作业的形式雷同,学生的兴趣就会逐渐消耗殆尽,视作业为负担。因此,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不断变换作业的形式,让语文作业的设计张扬个性,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1.趣味型作业的设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因此教师的作业设计应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如在学了《雷雨》之后,学生对故事很感兴趣,教师可适机鼓励学生阅读全书,引导学生自由选择角色,组织表演小组,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课本剧表演,最后由学生评出最佳创意、最佳演员、最佳编剧等奖项,尽量让每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通过角色表演活动,引导学生把丰富的学习资源内化为自身的财富,从而激活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发展他们多样的个性。
2.实践型作业的设计。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型作业能成为连接课堂与社会生活的桥梁。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并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加强生活体悟、表达,缩短文字与情感的距离,浅化难点,学用结合。可以尝试让学生体验老师、记者、演员等角色,参加学校文学社等各种活动;同时积极搭建平台,开展诸如参观、演讲、论坛、手抄报等活动,使学生在完成实践性作业的过程中,运用新知识、新理念去理解、解决各种问题,从而增加语文知识,增长语文才干。
3.开放型作业的设计。语文教学要坚持以生为本,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多元、综合学习的机会。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的需要,教师可设计开放型作业。
①想象性作业。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锻炼学生的书面、口头表达能力。
②专题搜集性作业。专题搜集是指围绕某一专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收集整理信息,在去伪存真、认真筛选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物化形式,表达、传递信息。它是学生相互启发、合作交流、共同提高的学习过程,体现课内外、校内外、学科间的相互融合。
③自主性作业。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强调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实现由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过渡。教师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自主型作业,让学生针对自身情况选择,以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精神。
4.探究型作业的设计。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挖掘自身的创造潜能。学生都懂得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而语文能力差的学生往往缺乏阅读的兴趣,这时如果设计一些研究性作业,或许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如在学了《祝福》、《窦娥冤》之后,可以布置给学生一道研究性问题:造成祥林嫂和窦娥悲剧的根源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待古代的宗法制度和节烈观念?在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充分相信学生,为学生指明探究的方向,提供研究的时间、空间,把学生们的眼光引向知识的海洋,启迪了思维,激发了想象。
总之,语文作业应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多种多样的形式。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应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积极建构新知识”的主动学习的过程。语文作业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使学生的生命得到发展。
(作者单位 :廊坊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