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组织策略

    摘 要:课程游戏化是近年来学前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幼儿园以游戏作为主要活动,把精神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中,既符合幼儿的成长发育规律,又是有效提高幼儿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有效方式。本文从理论和实际措施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阐述了游戏与教学、游戏与课程之间的内在关系,分析了课程游戏化的可行性;二是从教师角色观念转变、教学场地变革、教学安排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具体组织策略和课程案例。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课程游戏化;组织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18-0053-02

    引 言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游戲活动,包括体育游戏、音乐游戏、语言游戏、科学游戏、创造性游戏等;二是在非游戏活动中加入游戏因素和游戏特征。幼儿能在游戏中自觉地表现出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主体性素质,且收获了乐此不疲的游戏性情绪体验[1]。

    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现状

    1989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首次明确提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随后多部指导文件颁布使“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广为业界所知。但是,目前一些幼儿园还没有将教学与游戏二者融会贯通,没有在教学中体现游戏精神。主要体现在。

    1.工具化

    游戏没有和教学合二为一,只是被教师用来作为一种吸引幼儿注意力和兴趣的辅助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模式仍然是“填鸭式”,这种情况下,游戏与教育是对立的状态。

    2.主体错位

    游戏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幼儿,因此幼儿的游戏精神、个性特点、创造性和主动性都没有彰显出来。

    3.实践经验不足

    虽然教师有意识地组织幼儿开展了游戏化课程,但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甚至整个教学设计不贴近幼儿生活,因此教学过程变成了教师的自编自演,幼儿没有参与认同感和游戏性情绪体验。

    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组织策略理论基础

    1.游戏与教学的关系

    游戏有教育性,是一种独立的教学实施与组织形式。游戏也是以幼儿为主体的,其功能和作用是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因此游戏是围绕幼儿的兴趣和表现来开展的。

    因此,游戏因素与教学因素不同程度地融合构成了幼儿园教育活动。认清了二者关系,就会杜绝幼儿园教育“教师不作为”和幼儿园教育“课程类小学化”两个极端。

    2.课程与游戏的关系

    课程是规范化、系列化的游戏,游戏则是生活化、结构化的课程。游戏课程是一种整合课程的理念,是各领域知识的融合,同时也是目的与手段、形式与内容的融合。游戏与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是同一个过程。

    3.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组织策略

    (1)更正“幼儿学习围绕知识”和“课程类小学化”理念,强调幼儿课程的趣味性。以前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主要就是五大领域的课程,教学目的主要是教授幼儿知识和技能,教学任务和方式比较严格,比较“课程类小学化”。笔者认为幼儿系统的学习应该是从小学开始,在幼儿园的学习应是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创造性,帮助他们形成探索、学习新知识的方法,重点培养他们的儿童逻辑思维能力和正确的世界观。

    (2)更正幼儿“学习依附教师”的心理,强调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以前幼儿园的教学活动都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幼儿在教学中要做什么、学什么等都是在教学教案上提前规划好的。教学的主导是教师,幼儿只能被动地接受,对幼儿来说这种被动的感觉是不舒服的。笔者认为,既然幼儿园教育是为了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那么应该按照幼儿的思考行为方式、兴趣爱好、活动需要安排教学内容,教师可从旁观察、支持和辅助幼儿,让幼儿去探索找到各自的兴趣点,从而能自主地思考、学习、理解、创造,这样才能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使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懂得更多的道理。

    (3)更正“游戏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将游戏看作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以前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偏重于教授知识,因此,即使教学内容有一些游戏,也是作为一种引起幼儿注意力的工具来使用的,并不受重视。

    笔者认为,幼儿园是进入小学学习知识前的重要准备时期,需要幼儿做好学习的准备,包括学习品质、学习专注性与持久性、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思考和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同伴的社交能力、解决困难的能力等。

    三、具体的组织策略

    1.教师角色观念转变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主体是幼儿,因此教师的角色就要从课堂主体者转变为引导者。教师作为游戏课程的辅助角色要起到三个作用。

    (1)观察。教师要“眼到、耳到、心到”,重点观察游戏课程中的幼儿个体行为,以及游戏的开展质量,包括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度和满意度、游戏中幼儿之间交流互动的情况、游戏材料的使用效率和不足等。

    (2)思考与支持。课程游戏化旨在培养幼儿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并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性、创造性,因此,教师在游戏课程进行前、进行中、进行后都要思考如何促进幼儿的个性化素质发展,充分考虑每位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激发幼儿兴趣的基础上给予其适度的支持。

    (3)介入。教师在游戏课程中扮演辅助者的角色,因此介入游戏也要考虑是否适宜,不能干扰到幼儿。一般来说,教师可在合适的时机尝试生成一些活动时介入,如围绕幼儿感兴趣的点提出集体讨论的话题等。

    (4)维护。教师在游戏课程中还要保护、照顾好幼儿,确保幼儿的行为规范、人身健康安全等,从而使游戏课程顺利进行。

    2.教学场地变革

    (1)户外环境成为幼儿学习的主要场地。户外环境能让幼儿在更宽阔的空间里活动,同时在户外环境中开展游戏课程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这样幼儿学习、探索的兴趣和积极性会更高,有创意的想法更多,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也会更频繁。

    教师要依据幼儿的需要创设适宜的游戏场地,包括幼儿园内部和外部的空间,并关注场地的挑战性和延伸性,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游戏场地,让幼儿与环境充分交流互动,产生多种体验感受。

    (2)教室内的教学活动更加轻松、愉悦。教师应以游戏课程为主,减少知识类五大领域教学内容,开展一些听故事、手指游戏等活动,这样教室内的教学活动对幼儿来说更加轻松。同时,幼儿园还可创设功能室,面积相对要小一些,分为音乐、美术、乐高玩具、图书馆、角色扮演体验等功能室,不同班级轮流使用功能室,更适宜、更便利的活动环境有助于提高课程游戏化的教学效果。

    3.课程游戏化教学安排

    幼儿一日的教育活动应以游戏为主,在户外、功能室、区角开展。同时,在课程衔接、场地交换时,也要以游戏作为过渡,教师可以利用儿歌、故事、歌唱活动等,维持幼儿的良好情绪和饱满的精神状态,使其自发地遵守纪律。

    (1)户外游戏。教师应尽量多利用户外游戏场地资源,减少游戏材料数量,利用户外场地资源开展的教学活动如下:

    操场:体育游戏、追逐游戏、玩气球、推箱子;水池:打水枪、捞玩具、“沉浮”游戏;小树林;观察虫子、花草角色扮演、荡秋千;菜地:种菜、走迷宫、野炊;沙池:运沙、堆碉堡。

    例如,在操场上玩“追逐”游戏时,教师可以让幼儿自由组队,可以两两一队,也可以多人一队,然后派出代表追逐其他幼儿,被抓到的幼儿淘汰,最后看哪队剩下的人数最多则获胜,这个活动能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同时,使幼儿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交能力都得到增强。

    我们还为幼儿准备了一些蔬菜种子开展“种菜”游戏,引导幼儿自己翻土、播种、浇水、施肥,然后观察自己的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过程。在这个活动中,幼儿不仅收获了劳动的喜悦,还懂得了要珍惜粮食。

    (2)主题游戏。教师应不断深化主题游戏,提高游戏质量,深挖游戏课程的价值。当幼儿在自由游戏时,就会根据自身的游戏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主选择、展开游戏活动。但是经过观察,教师会发现过一段时间幼儿会产生新的想法和需要,这时教师就要提供輔助和支持,满足幼儿新的游戏愿望和需要,让游戏的深度层层递进,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游戏到高级游戏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游戏体验会更加深刻、丰富,游戏课程的质量和价值也会更高。

    例如,在“沉浮游戏”中,第一次玩这个游戏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自由游戏,提供小黄鸭等塑料玩具,意图是让幼儿熟悉周边环境,了解幼儿想怎么玩、会怎么玩;在幼儿产生需求——想让小黄鸭在水上“游泳”时,教师要提供帮助。这样既可以满足幼儿游戏的愿望,又能使其感知水的“沉浮”特性。

    当第二次玩这个游戏时,教师可以在原有基础上提升游戏的难度,引导幼儿让小黄鸭在水上“游泳”,使其逐步感受水的温度、浮力、阻力等特性。有名幼儿在水中扔了一块石头,发出了很大的声音,也溅起了很大的浪花,但是石头“咕咚”一声就沉入水底。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想一想什么样的东西能在水上“游泳”(漂浮),以此满足幼儿的探索需求,引导幼儿主动探索与思考,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由于幼儿看到的、想到的物品有限,在理解什么物品能在水上“游泳”时,大多数幼儿说得较为片面,如树叶、皮球、积木等。这时,教师可以进一步提供游戏材料,如一块大木头,让幼儿猜猜木头会不会在水上“游泳”。当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挑战的需要,游戏难度加大时,能进一步了解更多物品的特性。

    结 语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以培养幼儿的学习品格、学习兴趣、创造性和儿童逻辑思维能力等为主要目的,重点彰显游戏精神,使幼儿在轻松愉快、主动自发的环境和课程中提高综合能力和掌握应用知识。

    幼儿园管理者和幼儿教师要在园区管理、教学指导等方面发扬课程游戏化的精神,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理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方式,重视每位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各项组织策略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黄芳.小班幼儿角色游戏初探[J].成才之路,2010(32):75.

    作者简介:姜晓倩(1993.9—),女,江苏昆山人,二级教师。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