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互联网+”时代下高职学生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殷正阳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效进行学生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广大教育者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鉴于此,广大高职教育者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在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也能为推动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实现高职教育深化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高职 学生管理 信息化建设
一、“互联网+”时代下高职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目标,如何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学生管理工作中已经成为广大教育者的首要任务。在这种管理需求下,高职教育者必须要加快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将其作为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管理方案,从而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所谓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就是教育者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多样化的学生管理平台,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也能推动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发展。为了实现此目标,高职院校必须要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完整的学生信息资源。要想实现高职学生的信息化管理,高职院校首先需要具备完整的学生信息,具体要涵盖学生的个人信息、家庭信息和学籍信息等,便于教育者能够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搜集、整理和应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管理的系统性和一体化。第二,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在高职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网络技术作为其中的有效工具,直接影响着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大对先进网络技术的投入,将信息化建设作为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便更好的实现高职学生的高效管理,从而为提高人才培养的整体效果创造良好的条件。第三,科学的信息化管理制度。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开展学生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为此,高职院校必须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从而将学生信息化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为提高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互联网+”时代下强化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提高学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在传统的高职学生管理模式中,管理者主要是通过人工管理开展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管理成效,但是从长远来讲,很难实现学生管理工作质的飞跃。一方面,传统的管理模式较为滞后,在管理的过程中很容易因交流不善或沟通不及时造成管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学生管理的方式和渠道较为单一,在降低管理效率的同时,也未能满足学生的给个性化发展需要,这对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而信息化管理恰好能够解决传统管理模式中出现的问题,将网络技术应用于学生管理工作中,不仅能够加快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与交流,而且还能拓宽交流渠道,促使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不断向着多元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进一步为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提供可靠的保障。如在对高职生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管理者可以通过构建网络平台开展德育工作,如QQ群、微信群等,在及时获取学生动态信息的同时,也能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意识,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即时性。
2.有利于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趋势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推进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应经成为迎合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期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互联网+时代下,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教育等事业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强化各项事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我们的首要任务,这既是我们工作的根本目标,又是我们实现长远发展的前进方向。”鉴于此,高职院校作为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必须要承担起信息化建设的艰巨任务,以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为立足点,对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进行积极的探索,在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同时,也能响应国家的号召,从而更好的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趋势,进一步推动高职教育事业的深化改革。此外,在“互联网+”时代中,高职院校的竞争重点已经由传统单一的师资力量转变为师资力量与信息技术的双重因素,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以便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三、“互联网+”时代下强化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对策
1.转变传统的学生管理理念,坚持与时俱进的管理原则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要想推动高职学生管理信息还建设的快速发展,管理者必须要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坚持与时俱进的管理原则,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管理优势,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从而真正落实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要求。首先,学校领导要加强对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的管理计划,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以便更好的满足实际工作的开展要求。如为了尽快实现学生的信息化管理,高职院校需要加大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出,不断为管理者提供丰富的学习和培训机会,强化管理者的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如聘请专家讲座、与先进院校进行经验交流等,为管理者提供更多完善自我的机会和空间。此外,学校还需要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入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将其应用于学生管理的工作当中,从而促进信息化建设与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其次,高职院校还应该设立专门的信息化管理部门,从学校挑选出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和学生管理人员,按照一比一的比重对学生管理部门进行重组,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为信息技术人员提供更加广阔的上升平台,以此调动管理人员和教育人员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信息化学生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2.采用创新的学生管理方式,提高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
为了全面推动高职学生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管理人员除了要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以外,还需要不断创新管理方式,以便将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落到实处。一方面,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多样性的学生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将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学生管理的过程中,明确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和义务,不断提高学生管理的针对性和专业性,从而促进管理质量的提升。如针对德育教育工作,学校可以建立德育交流平台,选择思想政治教育人员担任该平台的负责人,全面负责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而针对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学校可以建立信息化的档案管理体系,选择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作为该平台的负责人,不断提高学生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为其他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抗风险体系,切实保护好学生管理信息,不断提高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全面提高高职学生信息化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如管理者可采用身份识别和指纹识别等强化管理工作的安全性,通过设置密码装置来抵御风险因素的入侵。与此同时,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因素的不良影响,高职院校还需要进行有效联合,建立完善的危险来源追踪体系,在抵御危险来源的同时,也能强化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内在联系,这对高职学生管理全面实现信息化建设是十分有利的。
3.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体制,优化学生管理的工作流程
首先,高职院校需要将学生管理涉及的各个部门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中,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密切联系,以便实现学生管理信息的资源共享,在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支出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管理的系统性和一体化,从而为尽快实现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如高职院校可以将招生部门、学生档案部门、就业部门和教务部门等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招生部门将获取的学生信息进行分类和整理,供学生档案部门、就业部门和教务部门等使用;档案部门通过信息化管理为其他部门的查阅和搜集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就业部门和教务部门可以针对学生的发展情况不断完善其个人信息,最终为档案部门的有效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其次,管理人员需要针对学生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建立多样性的管理体系,以便实现学生管理的层次性管理和目的性管理。如管理者可将学生管理分为基本信息管理、学习信息管理和就业信息管理等。针对入学初期,主要以基本信息管理为主,管理人员需要全面登记学生的个人信息和家庭信息;针对学习阶段的学生,管理者应将学习信息管理作为主要工作内容,将学生的学习情况、考勤状况、奖惩情况等进行全面核查并记录;针对实习阶段的学生,管理者應将学生的就业情况作为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通过分块管理模式,不仅能够优化工作流程,而且还能为早日实现高职学生的信息化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就要求广大管理者和教育者必须要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充分发挥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构建多样性的学生管理平台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和多样性,从而推动学校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发展。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还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不断优化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流程,借助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强化学生管理各部门之间的密切联系,进而提高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只有这样,才能迎合时代发展的潮流趋势,进一步为实现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程鹏.“互联网+”时代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04).
[2]王永鑫.基于以生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1).
[3]马妙明.“互联网+”形势下的高职教学改革的研究——基于“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管理工作的视角[J].辽宁高职学报,2016,(09).
[4]王永杰.“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