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青天”及《故都的秋》中“碧绿的天色”
林晓敏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是在讲授《故都的秋》一文中,由学生的提问引发自己对于色彩的一些理解,在现实生活容易将颜色的分类和颜色的象征混淆,文章主要对二者的区分进行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青天 《故都的秋》 碧绿的天色
在讲授郁达夫《故都的秋》时,有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天空怎么会是“碧绿”的呢?“青天”又如何理解呢?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先从颜色说起。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棱镜成功地分离出彩虹中的各种颜色,成为最早利用科学实验来解释颜色的先驱。这种对颜色“纯科学”的解释在19世纪时就遭到德国文学家歌德的批驳。歌德在其《色彩论》中这样说:
我们从未充分考虑过这个问题:严格来说,语言只是象征的和比喻的,它从来不能直接地表达事物,只能间接地反映事物。古往今来,概莫能外。颜色尤其如此,它只能不完全地表露出来,供人观察。或许我们更应称之为“属性”,而非“物质”。属性在自然中变动不息。属性变动不息,而我们又有必要描述它们。因此,我们极力寻找其中的规律,至少也要对其进行象征性的描述。
在这段话中,歌德表明了颜色是人类视觉的产物,是大脑对外来信息处理的结果,除了表述颜色本质之外,还牵涉到颜色的象征和比喻。研究颜色词时所遇到的困难,可能是由语言本身引发的。
在传统文学中,我们会经常发现颜色词的混乱使用。这种混乱使用往往会造成读者的困扰,例如“碧绿的天色”。不同的作者和注解家对同一个颜色词往往有着不同的理解,同一个人对同一个颜色词的理解也常常是因文而异。
分析这种混乱状况可从两个方面入手:颜色的分类和颜色的象征。
首先,从颜色分类方面,同一个颜色词在不同时代所指的颜色范围并不相同,颜色的内涵与外延也会因时因地而异。当我们解释古代的颜色词时需要非常谨慎,因为我们无法确定现代人和古代人对同一个颜色词的界定是否一致。比如有学者指出,黑、白、黄、红四种颜色在我国商代的甲骨文中就已出现,且沿用至今。但是,在甲骨文中,这四种颜色的外延比现代汉语中的外延要广泛得多:在甲骨文中,“黑”并不指纯黑,还包括黑灰色,“白”并不指纯白,包括浅灰色和浅黄色,“黄”包括褐色,“红”则包括黄色和橙色。常见的情况是,颜色词本身我们仍在使用,可是所指的颜色已有不同。
“青”字亦是如此。
现代汉语中使用“青”字,往往指“深蓝色”或“接近黑色(脸色发青)”,但是同时又包含绿色。必修三《劝学》中有“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在这里注解为靛青。百度百科中认为靛青就是靛蓝,所以此处的青则指深蓝色。
除了《劝学》,人教版必修教材中关于“青”的语句还有如下一些:《荷塘月色》“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故都的秋》“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孔雀东南飞》“新妇入青庐”,《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滕王阁序》“不坠青云之志”等。在这里,用青字来形容的事物涵盖服饰、植物、器用等,由此推论,青往往表现的是蓝、绿、黑以及另外的一些颜色。然而其中的关键并不在于色素,不在于颜色的本质,而在于一种浓度和光亮度。例如,“青冢”表现的是青草的繁茂,“青雾”表现的是月色下薄雾的浓淡,“青衿”表现的是服饰颜色的纯正,而“青天”则呈现的是晴空万里,蓝幽幽的天空,而并非白云缥缈或阴云密布的天空。“青”字在这里并不是一种限定,而是一种修饰,是颜色的外延。
除了青天,古代还常常用“苍”来形容天空。仅以必修五《逍遥游》为例,文中有“绝云气,负青天。”有意思的是文中还提出了个问题:“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这里的“苍”和“青”应该是同义词,都指深蓝色,但又是浓度和明暗度不同的两个词语。天空的色彩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每一个人对同样一片天空的浓度和明暗度也会出现不同。所以,这种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导致天空颜色出现了多种描述,同一个颜色出现了两个不同的词语来指称。同时,也因为古今词语的内涵与外延的不同,天空才有了“青天”“苍天”“蓝天”的不同表述。
古代与现代在颜色表述上出现不同的原因除了颜色的分类,还有颜色的象征。所谓颜色的象征性,是指颜色对人的心理作用。颜色作为一种造型手段,除了完成造型任务之外,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利用色彩进行表情达意,表人物和作者之情,达作品之意。基于人们对生活经历的总结,绿色是植物的色彩,所以绿色往往象征着生命和成长,希望与和平,安详与充实。
众所周知,颜色常常用来表达或象征人的感情和情绪,而这种象征又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颜色象征吉祥,有点颜色代表警示。人类对颜色的感知,常常通过类比与某种自然现象联系起来。例如红色使人们联想到火和血,往往象征着警戒;绿色则唤起人们对树木和自然的记忆,往往象征的和谐。但是,这种象征却并非简单纯一。如红色在一些场合又被认为是一种喜庆与祥和,绿色在某些观念里又代表着阴冷和恐怖。因此,要充分理解颜色的内涵和象征,必须进入到具体的文化语境中。
人教版必修教材中关于“碧”和“绿”的语句很多:《荷塘月色》“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孔雀东南飞》“绿碧青丝绳”,《林黛玉进贾府》“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沁园春·长沙》“漫江碧透”,《边城》“三十只绿头长颈大雄鸭”,《小狗包弟》“在绿草如茵的时节”,《故都的秋》“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以上事例中,“碧”和“绿”分别形容水色、天色、服饰、动物及器用。值得注意的是,提到“绿”字,常常指称具体的颜色,而提到“碧”字,往往有着象征和比喻的意味在里面。
“碧”字在许慎《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石之青美者,从玉,从石。其实,碧就是一种玉。贺知章《咏柳》中写道:碧玉妆成一树高。此处的碧玉既用来指称春天里新柳吐绿时的绿意盎然及玉一般的温润莹透,同时还象征南朝宋汝阳王的名叫碧玉的小妾。一个“碧玉”既写出新柳的颜色,还写出新柳的娉婷姿态。在这里,“碧”字兼具颜色和象征义。再看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此处用“碧”形容出晴空万里的景象。玉一样的天空,并非颜色的表现,而是温润平和的天气,表达出对好友出行时一帆风顺的美好祝愿。
回到《故都的秋》: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理解这段关于秋天故都的景色描写,关键在最后的“感觉到十分的秋意”。作者笔触的重点不是描摹秋景,而是“感受秋意”,是对秋天的感觉。那么,由此得到的是,所谓“碧绿的天色”并不是色彩的实际指向,而是那种“碧”一样象征着宁静祥和的感受,这种感受正是郁达夫不远千里,从嘈杂纷繁的南方赶往故都所要追寻的那种“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秋意。
颜色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在眼花缭乱的色彩面前,一种视觉疲劳往往令我们对颜色的反应正在失去灵魂的触动。然而,在面对文学作品中的一些颜色词时,我们必须让视觉回复到心灵,用心灵去揣摩百年前、千年前的某个诗人对于颜色的触动。本文的探究只是一个开始,由于颜色还常常具有一种超强的认知性,颜色还可以进入到精神领域,或是表示某种感性上的理念,或是上升到象征性的高度,所以对文学作品中颜色的鉴赏还应该进一步深入。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是在讲授《故都的秋》一文中,由学生的提问引发自己对于色彩的一些理解,在现实生活容易将颜色的分类和颜色的象征混淆,文章主要对二者的区分进行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青天 《故都的秋》 碧绿的天色
在讲授郁达夫《故都的秋》时,有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天空怎么会是“碧绿”的呢?“青天”又如何理解呢?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先从颜色说起。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棱镜成功地分离出彩虹中的各种颜色,成为最早利用科学实验来解释颜色的先驱。这种对颜色“纯科学”的解释在19世纪时就遭到德国文学家歌德的批驳。歌德在其《色彩论》中这样说:
我们从未充分考虑过这个问题:严格来说,语言只是象征的和比喻的,它从来不能直接地表达事物,只能间接地反映事物。古往今来,概莫能外。颜色尤其如此,它只能不完全地表露出来,供人观察。或许我们更应称之为“属性”,而非“物质”。属性在自然中变动不息。属性变动不息,而我们又有必要描述它们。因此,我们极力寻找其中的规律,至少也要对其进行象征性的描述。
在这段话中,歌德表明了颜色是人类视觉的产物,是大脑对外来信息处理的结果,除了表述颜色本质之外,还牵涉到颜色的象征和比喻。研究颜色词时所遇到的困难,可能是由语言本身引发的。
在传统文学中,我们会经常发现颜色词的混乱使用。这种混乱使用往往会造成读者的困扰,例如“碧绿的天色”。不同的作者和注解家对同一个颜色词往往有着不同的理解,同一个人对同一个颜色词的理解也常常是因文而异。
分析这种混乱状况可从两个方面入手:颜色的分类和颜色的象征。
首先,从颜色分类方面,同一个颜色词在不同时代所指的颜色范围并不相同,颜色的内涵与外延也会因时因地而异。当我们解释古代的颜色词时需要非常谨慎,因为我们无法确定现代人和古代人对同一个颜色词的界定是否一致。比如有学者指出,黑、白、黄、红四种颜色在我国商代的甲骨文中就已出现,且沿用至今。但是,在甲骨文中,这四种颜色的外延比现代汉语中的外延要广泛得多:在甲骨文中,“黑”并不指纯黑,还包括黑灰色,“白”并不指纯白,包括浅灰色和浅黄色,“黄”包括褐色,“红”则包括黄色和橙色。常见的情况是,颜色词本身我们仍在使用,可是所指的颜色已有不同。
“青”字亦是如此。
现代汉语中使用“青”字,往往指“深蓝色”或“接近黑色(脸色发青)”,但是同时又包含绿色。必修三《劝学》中有“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在这里注解为靛青。百度百科中认为靛青就是靛蓝,所以此处的青则指深蓝色。
除了《劝学》,人教版必修教材中关于“青”的语句还有如下一些:《荷塘月色》“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故都的秋》“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孔雀东南飞》“新妇入青庐”,《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滕王阁序》“不坠青云之志”等。在这里,用青字来形容的事物涵盖服饰、植物、器用等,由此推论,青往往表现的是蓝、绿、黑以及另外的一些颜色。然而其中的关键并不在于色素,不在于颜色的本质,而在于一种浓度和光亮度。例如,“青冢”表现的是青草的繁茂,“青雾”表现的是月色下薄雾的浓淡,“青衿”表现的是服饰颜色的纯正,而“青天”则呈现的是晴空万里,蓝幽幽的天空,而并非白云缥缈或阴云密布的天空。“青”字在这里并不是一种限定,而是一种修饰,是颜色的外延。
除了青天,古代还常常用“苍”来形容天空。仅以必修五《逍遥游》为例,文中有“绝云气,负青天。”有意思的是文中还提出了个问题:“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这里的“苍”和“青”应该是同义词,都指深蓝色,但又是浓度和明暗度不同的两个词语。天空的色彩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每一个人对同样一片天空的浓度和明暗度也会出现不同。所以,这种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导致天空颜色出现了多种描述,同一个颜色出现了两个不同的词语来指称。同时,也因为古今词语的内涵与外延的不同,天空才有了“青天”“苍天”“蓝天”的不同表述。
古代与现代在颜色表述上出现不同的原因除了颜色的分类,还有颜色的象征。所谓颜色的象征性,是指颜色对人的心理作用。颜色作为一种造型手段,除了完成造型任务之外,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利用色彩进行表情达意,表人物和作者之情,达作品之意。基于人们对生活经历的总结,绿色是植物的色彩,所以绿色往往象征着生命和成长,希望与和平,安详与充实。
众所周知,颜色常常用来表达或象征人的感情和情绪,而这种象征又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颜色象征吉祥,有点颜色代表警示。人类对颜色的感知,常常通过类比与某种自然现象联系起来。例如红色使人们联想到火和血,往往象征着警戒;绿色则唤起人们对树木和自然的记忆,往往象征的和谐。但是,这种象征却并非简单纯一。如红色在一些场合又被认为是一种喜庆与祥和,绿色在某些观念里又代表着阴冷和恐怖。因此,要充分理解颜色的内涵和象征,必须进入到具体的文化语境中。
人教版必修教材中关于“碧”和“绿”的语句很多:《荷塘月色》“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孔雀东南飞》“绿碧青丝绳”,《林黛玉进贾府》“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沁园春·长沙》“漫江碧透”,《边城》“三十只绿头长颈大雄鸭”,《小狗包弟》“在绿草如茵的时节”,《故都的秋》“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以上事例中,“碧”和“绿”分别形容水色、天色、服饰、动物及器用。值得注意的是,提到“绿”字,常常指称具体的颜色,而提到“碧”字,往往有着象征和比喻的意味在里面。
“碧”字在许慎《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石之青美者,从玉,从石。其实,碧就是一种玉。贺知章《咏柳》中写道:碧玉妆成一树高。此处的碧玉既用来指称春天里新柳吐绿时的绿意盎然及玉一般的温润莹透,同时还象征南朝宋汝阳王的名叫碧玉的小妾。一个“碧玉”既写出新柳的颜色,还写出新柳的娉婷姿态。在这里,“碧”字兼具颜色和象征义。再看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此处用“碧”形容出晴空万里的景象。玉一样的天空,并非颜色的表现,而是温润平和的天气,表达出对好友出行时一帆风顺的美好祝愿。
回到《故都的秋》: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理解这段关于秋天故都的景色描写,关键在最后的“感觉到十分的秋意”。作者笔触的重点不是描摹秋景,而是“感受秋意”,是对秋天的感觉。那么,由此得到的是,所谓“碧绿的天色”并不是色彩的实际指向,而是那种“碧”一样象征着宁静祥和的感受,这种感受正是郁达夫不远千里,从嘈杂纷繁的南方赶往故都所要追寻的那种“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秋意。
颜色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在眼花缭乱的色彩面前,一种视觉疲劳往往令我们对颜色的反应正在失去灵魂的触动。然而,在面对文学作品中的一些颜色词时,我们必须让视觉回复到心灵,用心灵去揣摩百年前、千年前的某个诗人对于颜色的触动。本文的探究只是一个开始,由于颜色还常常具有一种超强的认知性,颜色还可以进入到精神领域,或是表示某种感性上的理念,或是上升到象征性的高度,所以对文学作品中颜色的鉴赏还应该进一步深入。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