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的力量
孙琴干
五名印度孩子的“自拍照”获得了国际摄影大赛金奖。与一般的自拍照不同,这群孩子目光所对的并不是镜头,而是一只拖鞋。照片中,为首的这个孩子面带微笑高高举起一只拖鞋,后面站着的四个孩子都朝着“镜头”露出开心的笑容。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面对这张照片,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对于我们这些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人来说,看到这张照片立马就可以判断孩子们是在进行角色扮演游戏,他们模仿现实生活中成人用手机自拍的情景,把拖鞋当手机,以物代物。这种对游戏材料的假想表明孩子们已经摆脱了具体事物的束缚,处于表征思维水平,同时体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按理说,孩子们这种“以物代物”的角色扮演游戏不足为奇,他们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把三角形积木当枪使,把笤帚当马骑,把雪花片当菜炒,把纸条当面条煮,等等。为何这张照片一经发布就引起网民们的极大关注呢?我也在问自己,究竟是什么震撼了我?从周围的环境设施以及孩子们的穿着打扮来看,他们的物质生活极度匮乏,但从孩子们的动作、表情、神态来看,他们的精神又是无比愉悦的。毫无疑问,这就是游戏的力量。
这张震撼世界的照片生动且深刻地诠释了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与价值。提及游戏的价值,我们往往习惯从游戏对儿童发展的工具价值去阐释,即游戏不仅有利于儿童动作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发展,还能促进儿童言语、思维、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然而,我们也常常忽视作为儿童精神存在的游戏的本体价值,即游戏既是儿童内在的精神需求,又是儿童精神成长的沃土。在游戏中,儿童可以体验到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因为游戏是自由自主的,“玩什么、怎么玩、和谁一起玩”,完全遵从儿童内心的声音,他们可以自由思考、自由表达、自由体验。正是这份自由自主让儿童获得自我存在感和价值感,这是其他类型的活动难以替代的。说教和训练也许能够让儿童获得知识,习得能力,但这种强加或诱导的活动往往会遮蔽儿童真实的自我感受与体验;为了赢得成人的肯定或屈服于成人的权威,儿童也许会认真严肃地做好一件件事,其身心各方面能力也自然会得到发展,但最大的遗憾可能就是儿童始终不能享受做这些事情带给他们的精神愉悦。这种重视外在塑造而忽视内在引导的教育无疑是危险的。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最终能否获得幸福,并不取决于他在成长过程中占有的知识、习得的技能,而在于他是否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早在1795年,哲学家席勒就在其《审美教育书简》中给出了答案:“人在现实生活中,既要受自然力量和物质需要的强迫,又要受理性法则的强迫,是不自由的。而审美活动则不一样,它是一种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自由活动,通过这种审美的自由活动,人就能充分摆脱束缚获得自由,成为发挥自己意志的主动精神的‘理性的人,而这种审美的自由活动,叫作游戏。”所以,在孩子幼年期,即使孩子有学会的可能,也不要急于向孩子灌输知识或急于对他们进行技能训练,而应当给他们充足的游戏时间,让他们在游戏中全情投入、自由酣畅、物我两忘。正是在这种看似没有获得什么知识的游戏中,儿童的内在精神在静悄悄地生长。
当前,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越来越意识到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但有时仍然更为关注游戏的工具价值,将游戏视为促进幼儿身心各方面发展的有效手段,而对作为幼儿精神存在的游戏的本体价值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譬如,看到一个男孩特别喜欢扮演奥特曼,乐此不疲地像奥特曼那样“战斗”,教师试图干预、引导他玩更有价值的游戏。后来通过对这个孩子的深入了解,教师发现了扮演奥特曼对他个人的独特意义:在日常生活中他是一个生性胆小的男孩,唯独在扮演奥特曼时,他似乎彻底忘记了自己的胆小和懦弱,他需要借助奥特曼这个角色给自己力量与勇气。可见,游戏能满足幼儿内在需要,我们不要急于从成人视角否定幼儿的游戏价值,而应当在了解、尊重、满足幼儿游戏中的自我诉求的前提下,再设法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发展。
儿童在许多方面的确不如成人,需要向成人学习。但成人也有许多不如儿童的地方,需要向儿童学习。成人究竟应当向儿童学习什么呢?一言以蔽之,就是孟子所言的“赤子之心”:像孩子一样对世界充满好奇与想象,拥有一颗率真、赤诚之心,没有偏见与成见,不计利害得失,热爱生命,与世界融为一体。这种“赤子之心”预示了旺盛的生命力,也是人类最高智慧的体现。比如,孩子总是去拥抱这个世界,而我们总是想占有这个世界;孩子常常全情投入过程,无所谓结果,而我们常常更在意结果,而忽视了过程;孩子往往发自内心、身心合一,而我们往往身不由己、身心分离;孩子经常真情流露,而我们经常虚情假意;孩子容易满足,而我们患得患失;孩子自己就是目的,而我们把自己变成了手段……我们都曾经是孩子,但在后来的成长道路上弄丢了上天赋予我们的天性和智慧。我们学习了很多的知识和技能,却失去了孩提时代的好奇与想象;我们拥有丰富的物质生活,却丧失了感受力与共情力。钱钟书说:“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食物符合你的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怎样才能做到心中没有挂碍呢?向孩子学习,拥有一颗“赤子之心”。正如周国平所言,我们久已生活在一个功利的世界里,只做“有用”的事情,而“有用”的事情是永远做不完的,哪里还有工夫和兴致去玩,去做“无用”的事情呢?直到孩子生下来了,在孩子的带引下,我们才重新回到那個早被遗忘的非功利的世界,心甘情愿地为了“无用”的事情而牺牲掉许多“有用”的事情。所以,的确是孩子带我们去玩,去逛公园,去跟踪草叶上的昆虫和泥地上的蚂蚁,孩子更新了我们对世界的感觉。也许只有我们找回那颗“赤子之心”,才能真正认同游戏对儿童精神成长的本体价值。
总之,游戏是儿童的精神食粮,是儿童的天性与本能。儿童最需要的是在游戏中自由地尝试、自由地体验、自由地表达,而不仅仅是为他们预先设计教育目的和精心准备丰富的材料。正如照片中的儿童,哪怕只是一只拖鞋,也能带给他们因自由想象、自由创造、自由表达而获得的精神愉悦与满足。这就是游戏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