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主体意识 提升就业能力
金冬梅++杨小燕++孟繁宾
摘 要: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是个体发展就业能力的前提。当前,大学生主体意识发展不够充分,影响到就业能力的发展。高校可从开发大学生主体意识入手,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其教育教学途径有:一是尊重和强调大学生的主体性;二是强化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主体意识;三是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关键词:大学生 主体意识 就业能力
自1999年实行高校扩招政策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1]。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迅速蔓延,我国经济发展遇到很大的阻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加突出[2]。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80万人,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总体就业率为89.6%,约70.72万人处于失业状态[3]。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大学毕业生毕业时“已确定单位”的比例为43.5%,“升学”与“出国/出境”的比例合计为16.8%[4]。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727万,他们的就业压力空前加大[5]。近年来,国家采取了平衡经济增长结构、开发中西部经济和进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措施,努力为大学生提供有利于其就业和职业发展的社会和教育环境。
众多调查表明,我国高校扩招后培养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令人担忧,很多组织有职位空缺,但因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不理想而无法进入。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作为承受巨大就业压力的就业主体,为实现顺利就业并取得职业发展,必须努力提升就业能力。鉴于此,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成为高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们认为,促进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充分发展是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是个体发展就业能力的前提
人的本质是主体性。主体性是指个体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能动和创造等特性。主体意识是个体对其主体性的确认,亦即个体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区别于他人和客体的主体,把自己作为独立自主、能动、有价值的人看待[6]。个体的主体意识对其主体性的发展起到启动和调节的作用。
就业是绝大部分成人协调自己与社会、文化、自然和他人的关系,实现和表达自身主体性的主要方式。就业能力是当今社会个体就业和发展职业的必备条件。国际劳工组织(ILO)将就业能力定义为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和生活中变化的能力。研究表明,就业能力有3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就业的基本胜任力,包括阅读、写作、计算、沟通等能力以及善良、可信赖、自信、勤奋等个性品质。第二层面是个体的发展潜能,包括思维能力(问题解决、创造性思维)、群体效应(人际技能、团队工作、协商能力)、影响力(理解组织文化、分享和领导)、个人适应性以及战略反应和战略思考的元认知能力。这些能力关系到个体的未来职业发展。第三层面是个体向市场表达自身就业能力的能力。[7]
从就业能力的各个层面来看,就业能力的第一层面—就业的基本胜任力的获得所要求的社会—教育环境较简单,对个体主体意识的发展水平要求也不高。而第二和第三层面的就业能力属于复合型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它们的获得需要复杂的社会—教育环境背景,并且需要个体发挥很强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说,个体只有具备强烈的主体意识,才可能在复杂的社会—教育环境中找到并珍惜发展较高层面就业能力的机会,才可能将简单的能力整合成为复合型就业能力,因此个体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是切实提高其就业能力层次和水平的前提。
当前大学生主体意识发展不充分影响到就业能力的发展
当前大学生主体意识发展不充分是一种普遍现象。主体意识发展不充分,亦即对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没有清晰的认识,没有强烈提升它们的愿望,在活动中对自身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重视不够。很多大学生在就业方面没有清晰的想法和主张,心理和思想上消极、被动和依赖,有较强的茫然感和盲目感,从众行为多,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没有强烈的主体意识。有调查发现,自愿性不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占到没有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总体的20%[8],他们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很少受到委屈,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大学毕业后闲置在家,不肯面对现实,长期寄生在父母身边,成为“啃老一族”。从上述调查可以看出,这些自愿性不就业的大学生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主体意识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具体表现为渴望独立自主的欲望不强,没有工作愿望,缺乏能动性。例如,小杨大学毕业2个月,换了3份工作,第4份工作做了不到10天,又辞职不干了。他妈妈硬把他拉去看心理医生。“根本不像一个20多岁的人,光想玩不想工作,心理这么幼稚。”妈妈这样向心理医生诉苦。第一份工作是叔叔安排的,干了一周就觉得无聊便走了。随后,他加盟一家游戏网站,开始觉得很新鲜,有点创业的感觉。然而,不到一个月,网站让他去做大量的推广工作,他感到“太烦”,于是又离职了。随后,小杨又去了一家保险公司,但因旷工被炒。接着,他尝试帮朋友销售珍珠,没过几天嫌公司太小,又不想干了。这次小杨告诉妈妈,不打算再找工作了,而是想先给自己放假一年,小杨说“我就喜欢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 [9]。从小杨的经历可以看出,他的独立自主意识水平很低,他对自身的主体地位没有忧患意识,没有实现主体价值的强烈愿望,因而也没有提升主体能力的紧迫感。
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不充分,严重影响了其就业能力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3个过程之中:一是大学专业学习过程。很多大学生因主体意识发展不充分,不能从实现主体性的角度来看待大学学习,学习动力主要来自于考试、获取学位等外部压力,学习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学到的知识、技能不广不深。而能力是知识和技能的广泛迁移,是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活学活用,很多大学生因为所学知识、技能有限,其就业能力的提高受到限制。二是社会实践过程。很多大学生没有意识到社会实践是很好的发现和提升其主体价值和主体能力的活动,从思想上不重视社会实践,对学校布置的社会实践采取应付的态度,甚至没有参加社会实践,而是开具假证明来换取学分,从而失去了提高就业能力的机会。三是求职过程。很多大学生由于没有强烈的主体意识,没有强烈的想通过工作发挥自己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愿望,造成求职动机不足,不能积极主动地寻求与珍惜就业机会,也经受不住求职带来的挫折,最终在求职过程中得到的实质性锻炼少,就业能力鲜有机会得以提升。
开发大学生主体意识以提升其就业能力的教育教学途径
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主体意识对其主体性的发展起到越来越强的影响作用,强烈的主体意识会促使个体努力提升自身能力以实现独立自主和自我价值。因此,高校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除了要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做好就业服务以外,还需特别重视大学生自身主体意识发展问题。高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促进大学生主体意识充分发展以提升其就业能力。
1.尊重和强调大学生的主体性
大学生处于生理发育成熟、心理和经济上渴望独立的阶段,他们普遍具有实现自身主体性的强烈愿望。但是因为实现完全独立的过程较艰辛,需要迎接巨大的挑战和付出艰辛的努力。所以很多大学生在追求独立的同时,又在回避独立,宁愿躲在父母的羽翼之下、淡化自己的主体意识,因此高校要创设尊重和强调大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和教学环境,推动大学生努力实现主体性。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独立个体看待大学生,为他们提供足够的能自主安排的时间和空间,采取平等沟通方式,避免将学生置于从属、顺从的地位。不要将大学生视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要充分发挥和调动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多创设强调大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环境,如多设计需要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多布置需要学生自己设计、规划的作业,多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多设置实验课。只有在尊重和强调大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和教学氛围里,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得到充分的强化和发展。
2.强化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主体意识
与国外大学生相比,我国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主体意识形成和发展相对滞后。大学生在就业方面主体意识的强弱,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他们的就业情况,因此需要强化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主体意识。高校可通过教育和教学让大学生从成人的角度认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激发他们对国家、社会、家庭和自身的责任感,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就业意识。高校可组织大学生观看反映工作、职业的纪实片,宣传职业对成人的意义,访谈职业成功的校友,从情感上唤起他们的成人感和就业愿望。同时,应在大学一年级就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强化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他们选择职业的自主性和发展职业的规划性。另外,高校应该配备职业发展规划指导教师,自入学起就开始帮助学生寻找自己的职业方向,并提供职业咨询服务,使大学生在校期间积蓄强烈的就业意识,并初步形成能付诸行动、实现主体价值的职业生涯规划。
3.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社会阅历少,不了解国情和社会,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能够认识和体会到自我存在的社会价值,因此社会实践活动是增强大学生主体意识的有效途径。高校需要将社会实践活动贯穿高等教育的全过程,探索产学研合作、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把社会实践作为‘第二课堂纳入教学计划,大力开展课外学术活动、科技活动和创新创业,确保学生参与有质量、有内容的社会实践”[10]。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抓落实。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思想上不重视社会实践,还有一些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困难很多,不愿意吃苦,采取回避态度。学校要向学生强调社会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并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鼓励和推动学生勇敢地迈出校门到社会上闯荡,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体验、比较、思考和探索,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增强主体意识。
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和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尤其是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从2008年起,我国教育部和科技部为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每年联合举办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11]。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西南大学构建了校学生创新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和大学生科技竞赛等三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平台,鼓励在校本科生在实践中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培养和提升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12]。中国海洋大学大力实施本科生研究发展计划(OUC-SRDP),吸引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在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等方面取得良好实效[13]。
本文系北京市人才强教骨干教师项目(PHR201008253)
参考文献:
[1]孙长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11):87-88.
[2]肖鸣政,陈昊,肖全英.从人力资源开发视角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中国人才,2009,(7):19-22.
[3]中国教育在线,http://career.eol.cn,麦可思,2012.11.02.
[4]大学生就业调查:2013年大学生就业状况究竟怎样,光明日报http://gov.rednet.cn/c/2014/01/28/3263682.htm 2014.1.28.
[5]中国新闻网 http://news.xinhuanet.com/yzyd/edu/20140127/c_119149442.htm.
[6]韩美兰,吴俊清.高校德育主体教育模式基本特征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4,(5):62-63.
[7]张进.提升就业能力: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7,(12):37-41.
[8]廉瑛.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成因及心理分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5):48-50.
[9]不想长大,大学毕业生找工作两个月换4单位.钱江晚报,2013(8).
[10]刘延东.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J].求是,2012,(10):3-9.
[11]教育部科技部联合举办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中国教育报,2012-11-26.
[12]华禹教育网,http://www.huaue.com,西南大学探索“五分”人才培养体系改革—让学生成为“不一样的人”,2013.9.28.
[13]教育部门户网站,http://www..edu.cn,中国海洋大学实施本科生研究发展计划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2013.4.9.
(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
[责任编辑:李艺英]
摘 要: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是个体发展就业能力的前提。当前,大学生主体意识发展不够充分,影响到就业能力的发展。高校可从开发大学生主体意识入手,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其教育教学途径有:一是尊重和强调大学生的主体性;二是强化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主体意识;三是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关键词:大学生 主体意识 就业能力
自1999年实行高校扩招政策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1]。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迅速蔓延,我国经济发展遇到很大的阻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加突出[2]。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80万人,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总体就业率为89.6%,约70.72万人处于失业状态[3]。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大学毕业生毕业时“已确定单位”的比例为43.5%,“升学”与“出国/出境”的比例合计为16.8%[4]。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727万,他们的就业压力空前加大[5]。近年来,国家采取了平衡经济增长结构、开发中西部经济和进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措施,努力为大学生提供有利于其就业和职业发展的社会和教育环境。
众多调查表明,我国高校扩招后培养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令人担忧,很多组织有职位空缺,但因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不理想而无法进入。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作为承受巨大就业压力的就业主体,为实现顺利就业并取得职业发展,必须努力提升就业能力。鉴于此,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成为高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们认为,促进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充分发展是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是个体发展就业能力的前提
人的本质是主体性。主体性是指个体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能动和创造等特性。主体意识是个体对其主体性的确认,亦即个体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区别于他人和客体的主体,把自己作为独立自主、能动、有价值的人看待[6]。个体的主体意识对其主体性的发展起到启动和调节的作用。
就业是绝大部分成人协调自己与社会、文化、自然和他人的关系,实现和表达自身主体性的主要方式。就业能力是当今社会个体就业和发展职业的必备条件。国际劳工组织(ILO)将就业能力定义为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和生活中变化的能力。研究表明,就业能力有3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就业的基本胜任力,包括阅读、写作、计算、沟通等能力以及善良、可信赖、自信、勤奋等个性品质。第二层面是个体的发展潜能,包括思维能力(问题解决、创造性思维)、群体效应(人际技能、团队工作、协商能力)、影响力(理解组织文化、分享和领导)、个人适应性以及战略反应和战略思考的元认知能力。这些能力关系到个体的未来职业发展。第三层面是个体向市场表达自身就业能力的能力。[7]
从就业能力的各个层面来看,就业能力的第一层面—就业的基本胜任力的获得所要求的社会—教育环境较简单,对个体主体意识的发展水平要求也不高。而第二和第三层面的就业能力属于复合型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它们的获得需要复杂的社会—教育环境背景,并且需要个体发挥很强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说,个体只有具备强烈的主体意识,才可能在复杂的社会—教育环境中找到并珍惜发展较高层面就业能力的机会,才可能将简单的能力整合成为复合型就业能力,因此个体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是切实提高其就业能力层次和水平的前提。
当前大学生主体意识发展不充分影响到就业能力的发展
当前大学生主体意识发展不充分是一种普遍现象。主体意识发展不充分,亦即对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没有清晰的认识,没有强烈提升它们的愿望,在活动中对自身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重视不够。很多大学生在就业方面没有清晰的想法和主张,心理和思想上消极、被动和依赖,有较强的茫然感和盲目感,从众行为多,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没有强烈的主体意识。有调查发现,自愿性不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占到没有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总体的20%[8],他们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很少受到委屈,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大学毕业后闲置在家,不肯面对现实,长期寄生在父母身边,成为“啃老一族”。从上述调查可以看出,这些自愿性不就业的大学生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主体意识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具体表现为渴望独立自主的欲望不强,没有工作愿望,缺乏能动性。例如,小杨大学毕业2个月,换了3份工作,第4份工作做了不到10天,又辞职不干了。他妈妈硬把他拉去看心理医生。“根本不像一个20多岁的人,光想玩不想工作,心理这么幼稚。”妈妈这样向心理医生诉苦。第一份工作是叔叔安排的,干了一周就觉得无聊便走了。随后,他加盟一家游戏网站,开始觉得很新鲜,有点创业的感觉。然而,不到一个月,网站让他去做大量的推广工作,他感到“太烦”,于是又离职了。随后,小杨又去了一家保险公司,但因旷工被炒。接着,他尝试帮朋友销售珍珠,没过几天嫌公司太小,又不想干了。这次小杨告诉妈妈,不打算再找工作了,而是想先给自己放假一年,小杨说“我就喜欢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 [9]。从小杨的经历可以看出,他的独立自主意识水平很低,他对自身的主体地位没有忧患意识,没有实现主体价值的强烈愿望,因而也没有提升主体能力的紧迫感。
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不充分,严重影响了其就业能力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3个过程之中:一是大学专业学习过程。很多大学生因主体意识发展不充分,不能从实现主体性的角度来看待大学学习,学习动力主要来自于考试、获取学位等外部压力,学习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学到的知识、技能不广不深。而能力是知识和技能的广泛迁移,是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活学活用,很多大学生因为所学知识、技能有限,其就业能力的提高受到限制。二是社会实践过程。很多大学生没有意识到社会实践是很好的发现和提升其主体价值和主体能力的活动,从思想上不重视社会实践,对学校布置的社会实践采取应付的态度,甚至没有参加社会实践,而是开具假证明来换取学分,从而失去了提高就业能力的机会。三是求职过程。很多大学生由于没有强烈的主体意识,没有强烈的想通过工作发挥自己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愿望,造成求职动机不足,不能积极主动地寻求与珍惜就业机会,也经受不住求职带来的挫折,最终在求职过程中得到的实质性锻炼少,就业能力鲜有机会得以提升。
开发大学生主体意识以提升其就业能力的教育教学途径
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主体意识对其主体性的发展起到越来越强的影响作用,强烈的主体意识会促使个体努力提升自身能力以实现独立自主和自我价值。因此,高校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除了要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做好就业服务以外,还需特别重视大学生自身主体意识发展问题。高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促进大学生主体意识充分发展以提升其就业能力。
1.尊重和强调大学生的主体性
大学生处于生理发育成熟、心理和经济上渴望独立的阶段,他们普遍具有实现自身主体性的强烈愿望。但是因为实现完全独立的过程较艰辛,需要迎接巨大的挑战和付出艰辛的努力。所以很多大学生在追求独立的同时,又在回避独立,宁愿躲在父母的羽翼之下、淡化自己的主体意识,因此高校要创设尊重和强调大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和教学环境,推动大学生努力实现主体性。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独立个体看待大学生,为他们提供足够的能自主安排的时间和空间,采取平等沟通方式,避免将学生置于从属、顺从的地位。不要将大学生视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要充分发挥和调动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多创设强调大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环境,如多设计需要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多布置需要学生自己设计、规划的作业,多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多设置实验课。只有在尊重和强调大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和教学氛围里,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得到充分的强化和发展。
2.强化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主体意识
与国外大学生相比,我国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主体意识形成和发展相对滞后。大学生在就业方面主体意识的强弱,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他们的就业情况,因此需要强化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主体意识。高校可通过教育和教学让大学生从成人的角度认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激发他们对国家、社会、家庭和自身的责任感,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就业意识。高校可组织大学生观看反映工作、职业的纪实片,宣传职业对成人的意义,访谈职业成功的校友,从情感上唤起他们的成人感和就业愿望。同时,应在大学一年级就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强化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他们选择职业的自主性和发展职业的规划性。另外,高校应该配备职业发展规划指导教师,自入学起就开始帮助学生寻找自己的职业方向,并提供职业咨询服务,使大学生在校期间积蓄强烈的就业意识,并初步形成能付诸行动、实现主体价值的职业生涯规划。
3.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社会阅历少,不了解国情和社会,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能够认识和体会到自我存在的社会价值,因此社会实践活动是增强大学生主体意识的有效途径。高校需要将社会实践活动贯穿高等教育的全过程,探索产学研合作、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把社会实践作为‘第二课堂纳入教学计划,大力开展课外学术活动、科技活动和创新创业,确保学生参与有质量、有内容的社会实践”[10]。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抓落实。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思想上不重视社会实践,还有一些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困难很多,不愿意吃苦,采取回避态度。学校要向学生强调社会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并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鼓励和推动学生勇敢地迈出校门到社会上闯荡,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体验、比较、思考和探索,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增强主体意识。
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和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尤其是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从2008年起,我国教育部和科技部为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每年联合举办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11]。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西南大学构建了校学生创新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和大学生科技竞赛等三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平台,鼓励在校本科生在实践中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培养和提升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12]。中国海洋大学大力实施本科生研究发展计划(OUC-SRDP),吸引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在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等方面取得良好实效[13]。
本文系北京市人才强教骨干教师项目(PHR201008253)
参考文献:
[1]孙长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11):87-88.
[2]肖鸣政,陈昊,肖全英.从人力资源开发视角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中国人才,2009,(7):19-22.
[3]中国教育在线,http://career.eol.cn,麦可思,2012.11.02.
[4]大学生就业调查:2013年大学生就业状况究竟怎样,光明日报http://gov.rednet.cn/c/2014/01/28/3263682.htm 2014.1.28.
[5]中国新闻网 http://news.xinhuanet.com/yzyd/edu/20140127/c_119149442.htm.
[6]韩美兰,吴俊清.高校德育主体教育模式基本特征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4,(5):62-63.
[7]张进.提升就业能力: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7,(12):37-41.
[8]廉瑛.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成因及心理分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5):48-50.
[9]不想长大,大学毕业生找工作两个月换4单位.钱江晚报,2013(8).
[10]刘延东.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J].求是,2012,(10):3-9.
[11]教育部科技部联合举办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中国教育报,2012-11-26.
[12]华禹教育网,http://www.huaue.com,西南大学探索“五分”人才培养体系改革—让学生成为“不一样的人”,2013.9.28.
[13]教育部门户网站,http://www..edu.cn,中国海洋大学实施本科生研究发展计划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2013.4.9.
(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
[责任编辑:李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