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特级教师李仁甫课例《金岳霖先生》

    丁爱华

    2017年12月8日上午第四节课,有幸在江苏省盐城中学公开教学研讨活动中现场观摩了特级教师李仁甫执教的《金岳霖先生》一课。生成课堂,处处是风景,笔者饶有兴致地追随学生和李老师的脚步,经历了一次精彩的“生成”之旅。

    一、课堂,从学情调查开始

    “深度预学”是生成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内容生成的质量。具体过程是,学生在课前或课堂的部分时间里,通过教师的有效组织和管理,对学习内容进行自学,并逐渐达到愤悱状态。学生的裸读和原初感受所达到的理想状态叫“愤悱”。这种状态的酝酿和达成,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三大组织和管理措施——跟踪性检查、层递性要求和间作性设计。学生通过这样的深度预学,如果能够达成75%的学习效果,产生25%的困惑,那么他们在面对即将到来的课堂活动时,思维就会处于一种最佳的状态。当学生以这种状态走进课堂时,其主体性无疑是最强的,学习兴趣也必然是浓厚的。

    有了这样的提前预备,上课伊始,李老师就进行了一次实实在在的现场调查:“《金岳霖先生》这篇课文预习三次的同学请举手!”很多学生自豪地举起了手,李老师立即对他们进行了表扬。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学生对这节课充满了信心和期待。接下来李老师让他们合起书来回想课文所在的专题名,在学生说出是“慢慢走,欣赏啊”之后,李老师顺势指导这篇课文的学习方法,即专题名。就地取材,很切合,很艺术!

    二、汇学,让学习真正发生

    课堂是师生学习的地方,而不是老师霸占话语权、展示自我的“一言堂”。师生都是学习的主人,都是学习者,教师只是对话中“平等的首席”。较之传统型课堂,在生成语文课堂上,老师更多地是让学生站在前台展示和交流,自己则站到学生的后面,恰当地介入,有力地帮助,适当地强化,在和谐互动中发挥着动态助学者的智慧。

    在这节课上,李老师让学生就“说出你对文章欣赏的地方”这一主问题展开课堂教学。学生回答时先读出该部分内容,然后阐述欣赏的原因,李老师顺势让学生概括从中读出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点和描写人物的方法,从中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这真是一石三鸟,富有机智。而在赏析“捉跳蚤”一段时,师生更是慢慢慢慢走,仔仔细细地欣赏啊!首先是一位男生指出这是他欣赏的地方,说出喜欢的原因,即他从中读出了金岳霖先生的为人天真可爱,接着李老师让大家齐读这部分,用以强化印象,接着删掉了“了”和第二个“看”字,让学生再读,从细微处感受语言表达的不同,体验文章语言的生动和精准,然后老师朗读,让学生做相关动作,包括“甚为得意”的表情,在活动体验中感受到金先生那种处变不惊的从容心态,接下来通过改写这部分文字,再让学生进行比较,体悟作者刻画人物手法的高妙。一处描写,五个赏析的回合,学生印象深刻,听课老师过耳难忘。笔者想许多年后,那位配合老师的朗读做动作的学生一定会记得这个上课的细节,这个师生合作的美好瞬间!

    在学生关注文章第二段中的关键词“怪”字时,李老师让学生来个现场接力式填空,“我从‘怪中看出了什么?”“生活简朴”“不拘小节”“率真”“身体不佳”等等,学生的回答思维敏捷,课堂的节奏也走向激越。李老师随即让学生把目光聚焦在第二段最后一句上,“他就这样穿着黄夹克,微仰着脑袋,深一脚浅一脚地在联大新校舍的一条土路上走着。”顺势再加上“走着,走着”两句,让学生赏析其中的意味,思考“金先生走到哪里去”这个问题,实现文本的深度阅读。

    课堂汇学,群策群力,师生不断地在字里行间中寻找和发现,不断地向文本更深处漫溯,处处都有生成的精彩和惊喜!

    三、漂移,生成精彩的板块组合

    生成课堂的可能性虽然有若干种,但每一种情形都不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其规律性在于,每一种情形实际上都包括四个不同的次第相沿的环节——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切入和展开以及教师在此基础上的互联和聚焦。这种由四个不同的次第相沿的环节构成的情形被称为“板块”——为落实弹性预设的意图而设计的、主要由若干个非线性排列的独立板块构成的灵活性教学方案。教者在对学习内容进行全面、深入、延伸理解的基础上,头脑中预先形成一个个可以腾挪移动的相互独立的板块,根据课堂现场的情况,进行灵活的组合。

    在这节课上,学生交流了自己对课文欣赏的地方时,李老师着重引导学生聚焦于“透过文字看出金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这个问题上,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走到文字的背后,探究作者暗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在学生关注到课文中的其他人物时,李老师顺势让学生找出文中的相關文字,比如闻一多、朱自清、王浩等等,形成一种信息上的互联,探讨他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最终聚焦到“侧面烘托、众星拱月和善用闲笔”这样的讨论结果上来,然后补充介绍了从西南联大走出去的师生在各种领域取得的成就,让学生由对一位先生的了解进而认识西南联大这个特别的世界带来的深远影响,由小见大,由点及面,引导向文本的纵深处进发,实现文本的高质量阅读。

    整个课堂,行云流水,师生或漫步于文本之中,或驻足细赏一朵朵文句的“小花”(局部的描写),再把这些小花整合成花环(刻画的人物形象),再把花环放到一个世界里(西南联大),最后升华到一种精神的境界(独立自由的大学精神),层层升级,步步生成精彩!

    [作者通联:江苏滨海中学]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