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当代科技的社会功能

帅嘉文 刘大勇
【摘 要】科学技术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重要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及马克思主义继承者们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蓬勃发展,科技领域的革命性变革,使其“双刃剑”效应日益凸显。本文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分析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关于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思想,力求寻找一条顺应科学技术发展的正确道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07-0079-02
一、我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功能思想的形成
早在19世纪末,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思想,这种思想的产生与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条件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是分不开的。他们认为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来源于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社会生产的需要正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直接原因,其推动社会历史的变革和发展,但要谨慎注意科学技术带来的异化问题。在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逐渐形成、发展和完善的,是全体领导人科技思想的智慧结晶。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思想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技观为理论基础,进而对当代科技的发展概况进行归纳和总结,它们二者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功能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技社会功能思想。
二、当代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一)当代科学技术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1.当代科学技术促进社会物质生活发展
第一,推动生产关系变革。生产工具取代了手工业,使人们从整日劳动中解放出來,则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科技创新上,进而提高科技水平形成一个循环,达到一定节点后爆发科技革命。曾经一项科学研究表明,世界上的任意两个人,无论距离有多远,之间的联系都不超过六个人,这是旧时代无法比拟的。我们更多的是看到一个与原来不一样的世界,接触到比以前更便捷更科学的事物。
第二,促进生产力进步。科技进步来源于人类对生产力发展的渴望,为了生存和需求,原始人学会制造工具和武器,提高生产力便成了科学技术产生的最原始动力,同时科技发展反作用于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效率。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中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应证了这一点,而邓小平更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可见现代科学技术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在促进着生产力的发展。[1](P.88)
第三,提高劳动者素质。科技发展使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已经成为21世纪的必然趋势,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合理的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有机结合,最大化的促进生产力发展。青年兴旺国家才能越来越昌盛,科学技术能够有效的提升劳动者素质,若一个国家高素质人才比比皆是,那么这个国家就会更加繁荣富强。
2.当代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精神文明进步
第一,提高人的认知水平。科学技术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科技更是引导人类前行的坐标,随着人类对未知的渴望逐渐发展,科学真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在引导时间的过程中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
第二,改变人的认知方式。人类的认知方式取决于社会的发展水平。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2](P.82)长期以来人类思维受限,当遇到难以解释的事情,把一切归结于封建迷信。但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我们遇到的问题可以用科学技术来解释,对未来的预测也有理论依据证明。科学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的同时,人们的价值和道德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未知”的态度从畏惧到探究最后达到和谐相处的转变,这都得益于人类认知方式的改变。
第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人类社会中,人可以合理地享用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就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马克思一再强调对人的研究,科学技术也从各种角度表达了重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当代科学技术阻碍社会进步的消极影响
1.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产生负面功能的表现
第一,损害自然环境。现代科技发展过程中,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自然环境。工业革命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也就愈发严重,原始森林过度砍伐,石油煤矿无尽开采,稀有动植物被肆意捕杀,随之而来的是未知的自然灾害。除此之外,城市污染更加严重。目前,中国城市化日益发展,已经有很多大中型城市被污染重重包围。虽然相关政府已经出台相关政策,但是因为有很多人对保护自然环境不够重视致使环境污染问题迫在眉睫,时刻威胁人类的健康。
第二,漠视社会生活。虽然科技发展使网络更加智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便捷,但心灵的距离却越来越远,人类对现实社会更加陌生。另外恐怖组织利用科学技术研究化学武器,危害全球,这样的科技如果掌握在不法分子的手中,只顾一己私欲不顾他人生命安全,会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第三,忽略身体健康。当代社会科技发展,导致大量工人每天重复十几个小时的工作,只需要进行体力劳动即可,无需思维活动。人们会逐渐产生消极情绪,进而否定自我,更有甚者患有抑郁症、自杀等。人类科学调查显示,当代人与五十年前的人相比,身体素质及各项机能明显下降,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现代科技滋生懒惰,交通设备代替体力劳动,缺乏锻炼导致患病。
2.现代科学技术负面功能的防范措施
第一,建立健全法制建设。在很多欧美发达国家中,法制建设十分完善,对于破坏现象一旦发现必须受到严格处罚,甚至要付出更高代价。相比而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却不尽人意,中国在利用科学技术创造价值的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因此,国家和政府应大力加强法制力度,用法律保障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第二,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探究社会本源,我们就会清楚地认知科学技术既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危害人类生存的定时炸弹,如同科学技术对人类的报复等社会问题,其本质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存在的弊端。因此,当代社会要发挥人的价值作用,以人类为主要对象,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弘扬主旋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更广泛、更具体的教化中国人民的精神层面,成为广大人民的精神向导,从而有效地从思想上制约现代科学技术在社会的不合理应用。
三、当代科技发展的正确途径
(一)发展科学技术生态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学的学术路径则是从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研究,到将马克思主义列为一种倾向。”[3]加快科学技术整体前进步伐,通过科技创新,深刻把握自然规律,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研发集約型科学技术,积极开展对科学技术的绿色保护通道,研发高新技术的生态环境保护功能,不断减少科学技术带来的危害。树立科学技术生态理念,用科学技术来调整人际关系、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有序。
(二)深化科学技术体制性变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严峻的国内问题,四个全面以及五位一体等诸多战略布局都需要科学真理作为理论指南。但由于我国长时间创新型人才短缺,创新驱动战略停滞不前、基础素质教育贫乏等问题,导致深化科学技术体制改革迫在眉睫。当前我国加快促进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站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指导的基础之上,以创新机制为中心,以经济科技融合为基础,更加重视科研成果,坚决走自主创新道路,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加强科研教育建设,提高科技发展对于人们精神层面的影响作用。
(三)注重教育培养高质量人才
中国在普及教育和精准扶贫的同时,仍有许多偏远山区的人民无法享受到应有的社会保障,这就阻碍了全面小康的进程,难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21世纪既是科技的较量更是人才的竞争,不能完全依赖外来科技和人才对中国的援助扶持,立足于本国教育事业才是最为关键的,将教育培养人才工作提上日程才是当务之急,使青年一代有学上,有书读,这样的中国才会更加强大,更加繁荣富强。
新时代我们应坚持学习和运用马克思科技观理论,注重引导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理论宣传,充分发挥关于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积极作用,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 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3]马来平.试论当代科学社会学的马克思主义倾向[J]. 东岳论丛,2004,(6).
[责任编辑:马雅兰]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