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要求下对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思考
刘秋平
摘 要 根据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其性格与心理特征的关键形成时期,由于外部环境的判断的能力尚且匮乏,难以通过自身独立获得正确的认知和情感,身心有待进一步的成熟。在此阶段对小学生的德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是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任务,也是对其一生个性形成的负责。本文首先对小学班主任目前进行德育工作的现状详细的分析,然后根据当前新课改中德育工作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希望能通过对当前德育形式的探讨,为充实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内容做出贡献。
关键词 新课改 小学班主任 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由于我国应试教育制度的发展由来已久,学校重视学生学习成绩和忽视道德素养培育的现象十分严重。而小学生正处于性格与心理特征的关键形成时期,在此时培养学生的品德涵养和内在素质,是可以对其整个人生都起到重要的影响,所以作为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多的小学班主任,对学生的行为起着极大的示范效应,尤其要重视品德教育的教学方法,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既要贯穿于课堂之上,也应在平时就向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因此我国小学中的德育工作的核心力量就是班主任,小学班主任对德育工作的正确态度和积极思考是德育的基础。
1新课改后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现状
1.1师生缺乏及时有效地沟通
传统的课堂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缺少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的空间,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小学班主任肩负重要的思想品德教学的责任,然而,很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会加快教学的进度,只灌输理论上的道德观念,将本该进行的多媒体或时间教学换成理论课程的知识讲解。因此,课堂上学生亲身參与的机会少,缺少正向的师生互动,教师和学生都易产生枯燥感。而且学生接受道德观念过于被动,缺少积极性与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1.2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低
虽然新课改要求了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但是由于升学压力与课时的限制,当前学校对德育工作的态度仍然有所懈怠。尤其是小学班主任的教学压力更大,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关注程度较高,从而忽视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使得德育课程的课时被大大压缩了。尤其是传统观念下学生学校学习以成绩为判断标准,以至于从学生、家长到教师、学校都形成“重智轻德”的风气,没有意识到道德教育的缺失对青少年的一生都有极其不利的影响。因此我小学的德育现状需要改变观念,如果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得不到足够的重视,那么无论国家下达的政策力度有多大也难以纠正现实。
1.3教学方法依然落后学
传统的道德教育课堂上主要以教师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对于年纪较小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形式过于枯燥且很难理解道德理念文字背后的真实含义,导致了学生学习缺少兴趣,很难讲道德的正确概念消化理解。例如,小学班主任在教学时缺少对学生个体差异的重视,学生因为生活环境和认知能力的差别上,对道德的认知能力有着很大的差距,陈旧的教学方式中老师对德语课本中的内容进行一味的讲解,而学生的理解可能千差万别,有些学生理解能力较弱的很难跟上教师的进度,从而使得部分学生在学习时缺乏兴趣或者厌烦情绪,极大的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教学效果。
2对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完善意见
2.1开发有效的沟通方式
许多同学由于学习成绩不好,或者本身性格内向,在课堂上不能积极参与各种课堂活动。这样教师不仅仅无法关注到这些学生,学生也容易放松自己不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因此当班主任德育提问时应注意方式,设计更多讨论和案例的活动,使学生积极思考并主动参与互动,不应该过度在意答案是否完善准确,因为参与思考的过程更具有价值。同时,师生的积极互动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轻松的环境更有利于教师向学生传递价值观念。在小学德育教学中,要通过锻炼学生的实际情景下的反映,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内容的安排上多加入一些实践性比较强的内容,同时,教师还应正确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对所产生的现象细致观察,并进行认真记录。
2.2增加德育课程的课时
由于学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德育教育的课程往往被压缩甚至摒弃,严重影响着德育工作的展开。在小学课程的安排上,应该对道德教育课时的有所增加,这既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同时,小学班主任在教学中应加强自身的道德素质表现,以身作则地将道德教育在课堂上传播,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将道德教育融入学科教学课堂,使学生从多方渠道获得道德知识。
2.3教学理念与方法的创新
新课改对教学要求的不断增加,使小学班主任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强调将课堂还给学生,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道德教育课堂。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创新德育的教学策略,开拓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思维,使道德观的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并通过小组活动或课后讨论等形式,鼓励小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互助。只有学生们真正参与到道德的实践中,才能够理解品德素质的重要性和社会价值,从而使德育的引导性和实效性产生效果。做课堂学习的主人,就是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内的全部学习活动,不当旁观者。如果一堂课是一场戏,那么课堂内的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这场戏的一个角色,并且人人都应争唱主角。
3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道德观形成是一个漫长地不断形成新的认知的过程,这同样是一个青少年向心理成熟的过渡时期。班主任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的人,不仅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道德的榜样,营造正确的价值观环境,同时更应该重视德育课程的构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新课改要求的德育教学内容全面落实,使学生的身心成长更加健康积极。
参考文献
[1] 谭双.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亚太教育,2016(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