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实践

张志强++王国柱+++王兰珍
摘 要:构建符合研究生教育内在规律和高校自身特点的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与关键。本文在分析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结合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实践,提出了由质量过程管理系统、质量评估系统和质量激励系统构成的培养单位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并就各个系统管理措施的设计与实施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培养单位 质量保证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规模上看,我国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大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仍有较大差距。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成为我国新一轮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研究生教育质量是培养单位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的重要体现。纵观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史,高水平的培养单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与关键。构建符合研究生教育内在规律和高校自身特点的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是我国新一轮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结合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和研究生教育改革实践,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基本内涵、系统结构与主要措施。
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基本内涵
研究生教育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广义上讲,培养单位的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既包括学科结构、师资队伍、教学水平、科研水平、科研和专业实践创新平台等条件建设,也包括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学生管理、导师管理、奖助贷等制度建设。狭义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则主要是指研究生教育的制度建设、制度实施效果评价、奖惩激励措施构建等内容。研究生内部质量保证体系需要体现以下几方面内涵。
1.强化培养过程管理,突出创新能力培养
研究生教育质量形成于培养的全过程。通过强化过程管理,将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和培养关键环节始终置于监控状态,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强化过程管理要求学校对整个研究生招生、培养过程各环节的状态进行管理、监控和督导,其中包括优质生源选拔、招生面试、优化培养方案、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课程学习、实践环节、文献综述、选题和开题、中期考核、课题研究、毕业预答辩、毕业论文预审和隐名送审、答辩等环节。在培养过程中注重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以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
2.引导加强质量主体的职责和责任意识
在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实践中,培养院校是质量主体,而在质量主体里,导师队伍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导师的言传身教,对于研究生学术水平的提高和知识结构的完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直接责任人,不仅在于对研究生知识结构的构建和完善,对学术研究进行系统性的指导,而且对培养研究生严谨治学的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有直接影响。引导和加强质量主体的职责和责任意识对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3.建立质量控制与自我评估机制
建立有效的自我评估机制,根据自身的需要开展各种形式的自我评估,提高自我参与意识,是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重要保证。加强研究生质量控制,完善自我评估对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培养过程的状态评估、培养过程各个环节有效性评估、培养质量评估等,可以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调整制度,改进方案,达到优化培养过程,提高培养质量,并将评估结果与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年度考核等直接挂钩,强化评估结果的导向作用和激励功能。
4.建立评价反馈和质量激励机制
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要正常运行,需要有过程管理信息的正确反馈。建立多路的、高效的信息反馈通道,广泛、准确地收集反映研究生培养活动中的各种信息,及时发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研究对策,指导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有效管理。同时要将质量激励机制纳入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之中,依据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考核结果进行一系列的奖励和处罚,包括对导师、管理人员和研究生等不同群体的激励等。
上述四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构成一个有序和谐的多路控制系统,形成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总体结构。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实践措施
北京林业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把培养人才作为根本任务,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的生命线。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以来,学校在研究生教育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学校确立了新一轮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结合学校行业、学科、人才培养、社会需求特色鲜明的实际情况,以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目标,以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为主线,按照“质量优先、分类指导,优化结构、突出特色,系统设计、分步推进”的原则,全面深化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按照这一指导思想,学校将在稳定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同时,不断推进和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通过构建一流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面就按照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质量过程控制与管理系统、质量评估系统和质量奖惩激励三个系统,介绍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
1.质量过程控制与管理系统
拓展优质生源,优化招生选拔方式。以体现社会需求、学科需要和导师自主为出发点,扩大导师、学科、学院在研究生招生选拔中的自主权,形成以生源质量为主导的研究生选拔制度,从严掌握选拔标准与程序。加大接收校内外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提高统考生参加复试的比例,强化专业基础、培养潜力的考核,扩大复试成绩在录取中的比例。改革博士生招生选拔方式,降低定向就业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比例;优化硕博连读选拔评价办法,强化学术创新能力考察,扩大硕博连读生选拔比例,使其成为博士研究生的生源主体;扩大国家重点学科直博生选拔比例,推进优势学科直博生选拔;实施“申请—审核制”公开招考博士研究生。
全面修订培养方案,突出能力培养。培养方案是实现培养目标质量标准的纲领性文件和人才个性化培养的基础,它既是实施培养过程的指导性文件,也是进行培养质量控制、管理检查和课程建设等经费投入的主要依据。培养方案修订要以培养模式改革为牵引,明确学科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和定位,突出学术型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能力提升,建立统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体系。通过凝练学科专业方向,体现特色化培养;通过改革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提升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突出培养环节过程考核,大力强化研究生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
强化培养与学位授予质量控制。建立过程监控信息管理平台,监控记录培养过程各个环节的完成状况,重点跟踪检查未按要求完成培养环节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定期统计分析学科和导师的培养过程监控记录,重点跟踪培养进程完成较差的学科和导师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建立强化博士论文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学科综合考试)、学位论文预答辩的过程管理、效果评估与分流制度,实施博士论文专家预审制度和利用“研究生学位论文网上双盲评审系统”进行双盲审的制度,实现由研究方向与博士论文研究内容相吻合的评审专家进行盲审,达到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的目标。
健全分流淘汰机制。严格实行研究生毕业答辩与学位答辩分离的分流淘汰制度。学制期满的博士研究生,完成所有培养环节,达到学分要求,但未达到博士学位授予标准相关要求的可申请毕业答辩,达到硕士学位授予标准相关要求的也可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学制期满的硕士研究生,完成所有培养环节,达到学分要求,但未达到硕士学位授予标准相关要求的可申请毕业答辩。研究生毕业答辩后两年内可以申请1次学位答辩。
2.质量评估系统
培养过程专项评估。学校会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如招生工作、培养过程、学位论文质量、就业工作等的专项评估,为教育质量评级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研究生质量督导检查。进一步深化督导检查和管理,成立研究生教学与培养质量督导委员会,健全研究生管理督导制度,增强督导工作的科学性、权威性,将督导结果与研究生质量激励系统结合,强化督导委员会的智囊作用,不断更新督导思路、手段和方法,建立科学的督导运行机制,在培养过程的关键环节实行督导“一票否决”的淘汰制,真正提高督导效能,健全研究生质量监控体系。
学位论文定期抽检。实施学位论文定期抽检制度,委托第三方对往年已授予学位的学位论文进行指定和随机抽检,分析论文评审结果,掌握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状况。建立各级学位论文抽查结果、研究生学术不端与导师招生资格审核、学院招生计划下达的联动机制,实行严格的追责制度。通过实施学位论文抽检,可以进一步强化导师在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建设中的第一责任意识。
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是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目标控制及其执行效果的质量评价。根据培养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规范的要求,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制度和评估指标体系,制定自评估具体实施方案。积极参与学科水平评估、专业学位授权点水平评估。对于特色优势学科,逐渐探索开展国际评估。
建立学位论文评审申诉制度。为了维护学术评价的公正性,对博士预答辩、预审、双盲审、硕士论文双盲审,以及各级各类学位论文抽检结果有异议的,研究生或导师可提起申请,向学院(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出申诉,学院组织学位评定分委会对申诉事项作出裁定,对裁定不服的可向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申诉,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作出最终裁定。
3.质量奖惩激励系统
实施研究生招生计划动态配置。综合考虑学科建设、导师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质量等因素动态配置年度研究生招生计划。重点从导师培养研究生的科研经费保障、科研成果产出、指导研究生质量及毕业生就业质量等方面,统筹配置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将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招生计划下达的重要依据。评价确定导师当年的招生资格,并根据学校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结果等因素增加或削减当年学院、学科、导师的招生指标,激励责任心强、培养质量高的导师优先拥有招生资源,多出高水平科研成果。
改革导师管理模式,突出岗位任职能力。学校根据学科特点分类管理,以师德表现、学术水平、培养能力、培养质量、培养条件等为评价指标的导师招生资格年度审核办法,打破导师身份的终身制。通过推进副教授、讲师招收研究生改革,形成以研究生培养任职能力竞争招生计划的管理机制,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对在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查中出现“不合格”结果的导师,可作出停止其招生的强制性规定。真正实现对研究生导师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过渡。
质量控制与评估综合激励。将过程管理、专项评估和抽查、质量评估等质量保证体系的各环节的评价结果有机结合,制定质量控制与评估结果处理办法,评估抽检评估结果信息公开,对评价结果好的奖励、差的处罚,真正发挥质量保证体系的作用,使质量保证体系的各部分衔接成为有机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构成一个有序和谐的整体,提高和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
深化培养机制改革、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构建以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学业奖学金、优秀奖学金为主体的奖学金体系,完善以国家助学金、学校助学金、研究生“三助”制度及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助学金体系。强化研究生科研项目资助制,突出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体责任意识,深化学术型研究生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导师科研项目资助制,提高科研项目设置研究生助研岗位的支持力度与覆盖比例,提高愿意钻研、善于钻研学业的研究生待遇。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永恒主题。一方面要强化研究生教育主体的质量意识,构建严格规范的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和管理运行规范;另一方面也要着力培育先进的研究生培养质量文化,着力营造追求卓越、崇尚科学、人文情怀的大学文化和精神,激发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内生动力,实现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国防,陈智栋,赵希岳等.构建过程管理质量监控体系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J].当代教育科学,2010,(3):41-43.
[2] 林军,邓艳,王昆.研究生培养质量内部保证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69-71.
[3] 韩力,周雒维,唐炬等.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构建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2(增刊):13-16,23.
[4] 胡晓凤,沈致和.构建学院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保证体系探析[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24(6):18-22.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
[责任编辑:于 洋]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