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鞠党生

    中学教育不只是“传道授业”,还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语文教学同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关系究竟如何呢?下面从创新性思维能力的五种品质来作一些分析,看看阅读和写作同这些品质形成之间有什么联系。

    创新性思维的五种品质是,独立性、连动性、多向性、跨越性和综合性,任一种品质都与语言信息密切相关。

    先看独立性。思维之所以富有创新性,就是由于它不重复前人、众人的陈说旧见。古今中外,一切在人类思想史上留有痕迹的伟人,莫不强调“惟陈言之务去”,力争用最新最美的语言表述最新最美的思想。在这种语言思想形成的过程中,又有下述三种“因子”在起作用。一是“懷疑因子,只有善于怀疑,才能变未知为已知。优秀语文教师的经验证明,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培养学生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重要途径。可以从课内到课外、从文字到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察微审思,智力就在其中锤炼得特别精细深刻。二是“抗压因子”,独立思维就要超出众人,质疑权威,而众人和权威在个人的心理上是有压力的,所以要发挥独立性,就必然要抗压,该修正的就修正,该否定的就否定。三是“自变性因子”,即不固执己见,从善如流,主动否定自己。有的教师让学生就同一题材连写几篇文章,越写越出新意,或者让学生反复修改自己的作文,在修改过程中,认识也不断取得“由表及里、去粗存精”的收获。

    再看连动性。连动思维规律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顺向连动,鲁迅先生称赞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具有勇敢精神,我们从中受到启发,可以想到第二个、第三个吃螃蟹的人也是了不起的。如果只有第一个,“后不见来者”,那也不会在历史上留下痕迹。顺着这个方向还可以一直想下去。鲁迅先生又赞美了赛跑场上虽然落在后面但仍坚持跑到终点的人。可见,顺向连动可以由偶然到必然,从特异性到一般性,从一种必然性到多种必然性,做出具有突破性的新发现。二是逆向连动,看到一种现象后,立即想到它的反面,如果反过来,会怎么样,这样也会导致新认识的产生。因为不同事物互为因果,具有可逆性。论证方法中有反证,叙述中有间接描写,都是逆向连动思维方法在写作中的运用。三是横向连动,像闻一多的《静夜》诗,发现了“静夜”的许多特征,如“这灯光,这灯光漂白了的四壁……”,还有“钟摆摇来的一片闲适”,于是诗人便联想到特点与之相似、相关的事物,如“和平”、“幸福”,在与“战争”和“各种惨剧”对比之下发出了“我不能,我不能接受你的贿赂”的抗争的呼声。当然要有共同特征才能迁移,否则貌合神离,就会类比错误。如学生看见大修中的故宫某门上挂着“游客止步”的牌子,就写文说“想起了‘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这就是把两件没有共同特征的事情硬扯到了一起。

    三说多向性。这就是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想问题,广辟蹊径,择善而从。这主要依赖于以下四种思维:其一是“发散思维”。拿达·芬奇画蛋的故事来说,从达·芬奇学画的角度,可以写成才之路在于不畏艰苦、持之有恒;从老师的角度,可以谈严师出高徒;从绘画技巧的角度,又可以谈练好基本功的重要性。创造性思维能力越强的人,对同一个问题说出的答案越多越新。其二是“换元思维”。事物总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如果变换一下因素,就可能产生新的思路。一个学生家里住房狭窄,爸爸常常用火柴盒来形容,他听惯了这样的口头语,习以为常,丝毫没有以此来写点什么的想法。可是他读了《陋室铭》触动了灵感,就写下了《“火柴盒”记》,一下从全新的角度写出了小屋虽然狭窄,但一家人的心灵却很高尚。三是“转向思维”。思维在一个方向受阻,就马上转向另一个方向。这样多次转向,直到获得最后成功,真是越“逼”越“活”。如果对自己身材矮小感到苦恼,最好想想身材矮小而成大业的人。想想晏子使楚,面对对手对他身材矮小的侮辱,是怎样巧妙周旋、扬眉吐气的。四是“创优思维”。在已经得到一种思路的情况下,不感到满足,而是用心寻找更优的答案。有个学生写了一篇为女孩子鸣不平的文章,开始的题目是“为什么机会不均等”,接着换成“女同学天生比男同学笨吗”,再换成“给她们以平等的权利”,但都觉得不好,火药味太浓,尽是愤怒的呼叫,说理不够有力。后来,她想到,让一个女子取得与一个男子同等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不仅是在法律上,而且是在事实上、思想上。于是,最后把文章内容作了进一步的修改,题目也改为“愿1=1”。这个题目新颖,耐人寻味。

    四谈跨越性。保持较大的思维跨度,才能取得思维速度、思维广度和思维的灵活性。要取得速度,就要省略思维步骤,加大“前进跨度”。曹植为对付哥哥逼他七步成诗的刁难,运用比喻手法当即写成了“萁豆诗”,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从兄弟争斗到萁豆同根而相煎之间的思维跨越。要取得广度,就要加强“联想跨度”,有个学生看了熊猫只吃一种孟宗竹叶,以致缺少身体必需的其他营养造成死亡的消息,写了一篇作文,谈学习中的偏科现象不好。熊猫死亡和学习偏科之间谈不上什么逻辑联系,然而将“毫无关系”的事物联系起来,就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要取得灵活性,就要加强“转换跨度”,这种思维跨度已经超越了一般思维的“近区联想”,迅速完成了“虚体”与“实体”之间的转化,这正是创造性思维优于再现性思维的地方。

    最后谈综合性。新的突破离不开对他人思维成果的综合利用,这要求三种能力:一是“智慧杂交能力”。且不要认为对中学生讲这些还为时太早,其实不然.教材中的《眼睛和仿生学》,多次国际作文比赛获胜的作文,都是这种“智慧杂交”的结果。二是“思维统摄能力”。有一学生写的小诗《请别问这是为什么》,大意说:妈妈给我一盒糖,我舍不得吃把它珍藏着,请别问我这是为什么;以下多节,分别说到珍藏着一幅画,一件棉衣,都“请别问我这是为什么”,最后点明:我要把它们送给那个卖火柴的女孩。这首小诗的成功决非偶然,而是因为小作者在处理主题、题材和构思等方面,表现出了不同凡响的思维统摄能力。他不仅巧妙利用了世界童话名著《卖火柴的女孩》的人物、情节,而且连其中一个火炉(温)、一只烤鸭(饱)、一棵圣诞树(乐)、一位奶奶(爱)等细节也不轻易放过,而正好在对应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诗节:一件棉衣、一盒糖、一幅画和一位妈妈。于是在浩瀚的世界文学之林里又绽现了这株幼苗。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阅读和写作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甚至可以说,语文课比起其他学科来,在这方面是得天独厚的,因为它本身的性质决定它同思维的关系最密切: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维的直接现实。如果说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语文就是最紧密贴近这个智力核心的。只要不把现成语言材料当作教条去死记硬背,而是知其美(即创新性)还知其所以美,那么听说读写的任何一项,都是语言上的发明创造活动。自然科学上的发明创造在中学阶段要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大量实践,而语文方面进行创新性活动的条件要简易得多,机会要多得多,这又是语文课的一个得天独厚处。

    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让语文教学在开拓未来的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障碍并不来自外部,最主要的是语文教师本身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当前不利于思想解放的有如下两种认识。

    一是“中学语文教学不是造就作家,不能搞天才教育”。其实强调语文教学对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把学生个个培养成为作家,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再说文学创作和科学创造虽然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但是它们都需要创新性思维能力则是一致的,从不同学科培养这种共同需要的能力,不但目标一致,而且殊途可以同归,这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开拓型新人。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在语文教学中忌讳“作家”和“天才”?

    二是“自己身为语文教师,能有多少创新性思维成果”?连下水作文也很少发表,既然以身作则困难,何必侈谈创新。还是照本宣科传授知识稳妥。严于责己未必不好,但是须知“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人早就懂得,今天从科学发展的观点来看,从总体上说,岂只“不必”,简直是“必不贤于弟子”。在承认师必不如弟子的前提下,我们不自卑,不气馁,而是既脚踏实地又高瞻远瞩,把创造的智慧之泉源源不断引入学生的心灵,不仅不会感到惭愧,相反地自会收到甘为人梯、教学相长之乐。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首先,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校教育应该以生为本。在课堂教学中,我认为教师应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环境,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充分发展、张扬个性,这样创新的火花才能迸发出来。要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必须在以下两方面着力:1.教师扮演的角色要发生转变。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师在课堂上要亲切、温和,课堂下多与学生谈心,他们觉得你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才会向你敞开心扉,乐意发表自己的看法。2.要充分尊重学生。教师不但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而且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允许学生发言不准确,允许学生给老师指出错误,允许学生在某些方面做得比老师好。这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如同鸡蛋孵化,一旦达到一定的温度,创新的生命就会破壳而出。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求新精神。有批判才有创新。教师要训练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向老师说“不”,敢于向教材说“不”。

    再次,创设教学情境,注重对学生求异思维的训练。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创设能激活学生思维的教学情境,对于学生发表的不合教师意愿的看法,不要马上给予否定或批评,而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讨论,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总之,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对学生不断地潜移默化。只要教师敢于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变化各种教学手段,相信效果是会很明显的。

    (作者单位:海安高级中学)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