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残色变?合理使用的农药并不可怕
只要使用得当,农残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可怕。
许多农民购买农药时缺乏安全意识,喜欢购买杀虫效果好、价格低廉的农药,而高毒剧毒农药正具备了这样的特征。
为有效去除农药残留,宗鹏建议消费者要从固定、可靠的渠道购买果蔬,处理果蔬时坚持“清洗、去皮、烹饪”三原则。
谈农残色变?合理使用的农药并不可怕
草莓到底有没有毒?农药、化肥的广泛使用,是若干年来中国粮食持续增产,人民不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功臣”,现在就成了“过街老鼠”?有人说,生活是一所大学,具体在饮食吃喝,这所大学里还有很多课程需要修。
农药无疑是今年一个最热门的话题,有人甚至“谈农残色变”。
刚刚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将对农药的使用实行更严格的管理,鼓励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等国家规定的农作物。联想到前不久发生的山东即墨“毒西瓜”事件,公众都为此次国家出台的新政叫好。
那么,哪些是禁止使用的剧毒农药?蔬菜瓜果有了农残一定不安全吗?如何有效去除农残?很多消费者对这些尚有很多疑问。
记者通过采访食品安全专家和业内人士了解到,剧毒高毒农药确实危害大,但目前我国高毒农药使用量占比不足3%,百姓日常瓜果、蔬菜上的低毒、微毒农药,有残留并不等于一定不安全。只要使用得当,农残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可怕。
10种剧毒农药已禁用
“目前大田普遍用的是中毒和低毒农药,有机磷类剧毒农药也在使用,但已很少了。”刘东辰(化名)在辽宁沈阳市辽中县做农资生意已有17年,对玉米、水稻等大田的农药使用颇为熟悉。
据他了解,自国家规定到2011年底前禁止和淘汰苯线磷等10种剧毒农药开始,市场上稍有规模的农资公司都已转做中毒和低毒农药。经过几年市场沉淀,包括杀扑磷在内的12种未被禁止的剧毒高毒农药使用量已很小。
2011年农业部已禁止使用的10种剧毒高毒农药分别是:苯线磷、地虫硫磷、甲基硫环磷、磷化钙、磷化镁、磷化锌、硫线磷、蝇毒磷、治螟磷、特丁硫磷。另外,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目前也规定有数十种农药不得使用和限制使用。
刘东辰还举例说,像克百威目前是国家限制售卖的高毒农药之一。国家标准规定,每亩水田可使用1-2公斤的克百威进行病虫害防治,只要按照标准去做,就不会有农药残留。因为水稻生长周期长,克百威喷洒2个半月后可基本挥发掉。“稻子在成熟后期是不打药的,因此到收割时农药基本上没有残留。但即便这样,克百威也已经很少使用了。”
农业部数据显示,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禁用了33种高风险农药。目前高毒农药使用量占农药使用量的比重已降至3%,比本世纪初下降了30%。
农药本身没错 错在使用不当
对农药,公众最担心的无疑是它的危害。
研究表明,农药残留超标可能会导致不孕不育,影响儿童及青少年大脑和身体发育,也可能造成人体免疫力下降,引发胃肠道疾病及癌症。
有人会问,既然农药使用不好控制,为何不规定完全禁用农药?
事实上,完全不用农药并不现实,禁用农药将造成粮食减产甚至绝收,事关粮食安全。中国农业大学应用化学系教授王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其实,我国已禁用的一些高毒农药,在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依然在使用。“农药本身没有错,错在使用不当。”
比如“农业生产较分散、农民法律意识淡漠,比如防止病虫害加大剂量;不允许用在瓜果的农药却用了;用完之后要隔10天至1个月才能卖,结果却提前上市了”。
长期与农民打交道的刘东辰也发现,许多农民购买农药时缺乏安全意识,喜欢购买杀虫效果好、价格低廉的农药,而高毒剧毒农药正具备了这样的特征。
“许多低毒农药是生物农药,价格比普通农药会贵出20%左右。比如200毫升的高毒农药氯氰菊酯售价只有10元,生物农药会贵出15%。”刘东辰指出,滥用高毒剧毒农药的现象已有了很大改善,但市场上依然有小部分不负责任的企业向农民出售剧毒农药,“这就要看企业良心了,但这不是主流。”
用了农药的瓜果蔬菜得过安全期
刘东辰说,“高效低毒农药残留期有限,只有15到20天,在采收前的半个月之内是不允许使用的。”
农资经营者魏先生指出,农民在农药使用方面最大的误区就在于采摘时间。“比如黄瓜成熟后的采摘期为1-2天,而即使用了低毒农药,农残安全期要超过一个星期,不摘就老了,就会烂在地里,农民往往不等安全期农药挥发干净就采摘了。”
类似黄瓜这种存在农残超标风险的蔬菜还包括茄子、豆角、西红柿等作物。相较这些农产品,叶菜因生长周期比较一致,农残的情况相对较好。
魏先生还告诉记者,目前市面上出售的蔬菜、水果普遍都有低毒、微毒农药残留,这与果蔬售卖地点无关,无论是大商场超市,还是路边摊,都可能存在农药残留问题,甚至绿色产品也不能“幸免”。
残留不等于有害
农残普遍,是否意味着市面上售卖的果蔬都不安全?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派得伟业科技公司工程师宗鹏告诉记者,农药滥用确实存在,但不能代表主流。
“一般来说,像叶菜一类生产周期短的,一般不用农药,时令蔬菜农药也用得少,反季节蔬菜要多加注意。”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农业生产需要农药,使用农药后肯定会有残留,但一般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农业部此前的全国抽查数据显示,蔬菜农药残留合格率为96.8%,接近国际水平。
清晰去皮 去除农残
为有效去除农药残留,宗鹏建议消费者要从固定、可靠的渠道购买果蔬,处理果蔬时坚持“清洗、去皮、烹饪”三原则。
“清水已经足够,合格的蔬果清洗剂也没有问题;可以去皮的瓜果都要去皮;蔬菜烹饪前焯水不仅有助于减少农药残留,对于减少摄入草酸也有帮助。”
此外,宗鹏还建议尽量食用多种蔬果以分散风险。
另外,《食品与化学毒性》杂志2010年发表了比利时学者去除果蔬农残的研究报告,发现油炸可去除90%的农残,焯水和盐水浸泡的去农残率可接近80%。不过高温易破坏食物的营养成分,盐水也易破坏蔬果表皮细胞。
许多农民购买农药时缺乏安全意识,喜欢购买杀虫效果好、价格低廉的农药,而高毒剧毒农药正具备了这样的特征。
为有效去除农药残留,宗鹏建议消费者要从固定、可靠的渠道购买果蔬,处理果蔬时坚持“清洗、去皮、烹饪”三原则。
谈农残色变?合理使用的农药并不可怕
草莓到底有没有毒?农药、化肥的广泛使用,是若干年来中国粮食持续增产,人民不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功臣”,现在就成了“过街老鼠”?有人说,生活是一所大学,具体在饮食吃喝,这所大学里还有很多课程需要修。
农药无疑是今年一个最热门的话题,有人甚至“谈农残色变”。
刚刚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将对农药的使用实行更严格的管理,鼓励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等国家规定的农作物。联想到前不久发生的山东即墨“毒西瓜”事件,公众都为此次国家出台的新政叫好。
那么,哪些是禁止使用的剧毒农药?蔬菜瓜果有了农残一定不安全吗?如何有效去除农残?很多消费者对这些尚有很多疑问。
记者通过采访食品安全专家和业内人士了解到,剧毒高毒农药确实危害大,但目前我国高毒农药使用量占比不足3%,百姓日常瓜果、蔬菜上的低毒、微毒农药,有残留并不等于一定不安全。只要使用得当,农残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可怕。
10种剧毒农药已禁用
“目前大田普遍用的是中毒和低毒农药,有机磷类剧毒农药也在使用,但已很少了。”刘东辰(化名)在辽宁沈阳市辽中县做农资生意已有17年,对玉米、水稻等大田的农药使用颇为熟悉。
据他了解,自国家规定到2011年底前禁止和淘汰苯线磷等10种剧毒农药开始,市场上稍有规模的农资公司都已转做中毒和低毒农药。经过几年市场沉淀,包括杀扑磷在内的12种未被禁止的剧毒高毒农药使用量已很小。
2011年农业部已禁止使用的10种剧毒高毒农药分别是:苯线磷、地虫硫磷、甲基硫环磷、磷化钙、磷化镁、磷化锌、硫线磷、蝇毒磷、治螟磷、特丁硫磷。另外,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目前也规定有数十种农药不得使用和限制使用。
刘东辰还举例说,像克百威目前是国家限制售卖的高毒农药之一。国家标准规定,每亩水田可使用1-2公斤的克百威进行病虫害防治,只要按照标准去做,就不会有农药残留。因为水稻生长周期长,克百威喷洒2个半月后可基本挥发掉。“稻子在成熟后期是不打药的,因此到收割时农药基本上没有残留。但即便这样,克百威也已经很少使用了。”
农业部数据显示,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禁用了33种高风险农药。目前高毒农药使用量占农药使用量的比重已降至3%,比本世纪初下降了30%。
农药本身没错 错在使用不当
对农药,公众最担心的无疑是它的危害。
研究表明,农药残留超标可能会导致不孕不育,影响儿童及青少年大脑和身体发育,也可能造成人体免疫力下降,引发胃肠道疾病及癌症。
有人会问,既然农药使用不好控制,为何不规定完全禁用农药?
事实上,完全不用农药并不现实,禁用农药将造成粮食减产甚至绝收,事关粮食安全。中国农业大学应用化学系教授王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其实,我国已禁用的一些高毒农药,在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依然在使用。“农药本身没有错,错在使用不当。”
比如“农业生产较分散、农民法律意识淡漠,比如防止病虫害加大剂量;不允许用在瓜果的农药却用了;用完之后要隔10天至1个月才能卖,结果却提前上市了”。
长期与农民打交道的刘东辰也发现,许多农民购买农药时缺乏安全意识,喜欢购买杀虫效果好、价格低廉的农药,而高毒剧毒农药正具备了这样的特征。
“许多低毒农药是生物农药,价格比普通农药会贵出20%左右。比如200毫升的高毒农药氯氰菊酯售价只有10元,生物农药会贵出15%。”刘东辰指出,滥用高毒剧毒农药的现象已有了很大改善,但市场上依然有小部分不负责任的企业向农民出售剧毒农药,“这就要看企业良心了,但这不是主流。”
用了农药的瓜果蔬菜得过安全期
刘东辰说,“高效低毒农药残留期有限,只有15到20天,在采收前的半个月之内是不允许使用的。”
农资经营者魏先生指出,农民在农药使用方面最大的误区就在于采摘时间。“比如黄瓜成熟后的采摘期为1-2天,而即使用了低毒农药,农残安全期要超过一个星期,不摘就老了,就会烂在地里,农民往往不等安全期农药挥发干净就采摘了。”
类似黄瓜这种存在农残超标风险的蔬菜还包括茄子、豆角、西红柿等作物。相较这些农产品,叶菜因生长周期比较一致,农残的情况相对较好。
魏先生还告诉记者,目前市面上出售的蔬菜、水果普遍都有低毒、微毒农药残留,这与果蔬售卖地点无关,无论是大商场超市,还是路边摊,都可能存在农药残留问题,甚至绿色产品也不能“幸免”。
残留不等于有害
农残普遍,是否意味着市面上售卖的果蔬都不安全?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派得伟业科技公司工程师宗鹏告诉记者,农药滥用确实存在,但不能代表主流。
“一般来说,像叶菜一类生产周期短的,一般不用农药,时令蔬菜农药也用得少,反季节蔬菜要多加注意。”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农业生产需要农药,使用农药后肯定会有残留,但一般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农业部此前的全国抽查数据显示,蔬菜农药残留合格率为96.8%,接近国际水平。
清晰去皮 去除农残
为有效去除农药残留,宗鹏建议消费者要从固定、可靠的渠道购买果蔬,处理果蔬时坚持“清洗、去皮、烹饪”三原则。
“清水已经足够,合格的蔬果清洗剂也没有问题;可以去皮的瓜果都要去皮;蔬菜烹饪前焯水不仅有助于减少农药残留,对于减少摄入草酸也有帮助。”
此外,宗鹏还建议尽量食用多种蔬果以分散风险。
另外,《食品与化学毒性》杂志2010年发表了比利时学者去除果蔬农残的研究报告,发现油炸可去除90%的农残,焯水和盐水浸泡的去农残率可接近80%。不过高温易破坏食物的营养成分,盐水也易破坏蔬果表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