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理念引领下的小学教学改革实践

    周斌

    [摘 要]长春市朝阳区慧达小学在智慧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开展教学改革实践,从抓好、用好语文学科统编教材做起,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及成长规律,引导学生在学习体验中感悟传统文化的语言魅力,同时对学生实施道德品质养成教育。笔者把数学学科教学看作是语文学科读“非连续性文本”的延续,注重对数学逻辑思维的训练,使小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可能。同时,在艺术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天性与兴趣,以彰显五育并举并重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智慧教育;教学实践;五育并重;养成教育;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9)11-0100-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9.11.018

    慧达小学校是长春市朝阳区教育局在21世纪初为适应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而组建的一所改制学校。教师的配备比较合理,现有55名专任教师中,有特级教师1名、省“十佳教师”1名、省级“学科带头人”2名、省级“骨干教师”5名、省“学科新秀”2名及市级“骨干教师”9名、区级“骨干教师”10名、区“名教师”4名,优秀教师率在50%以上。

    多年前,学校在老校长的带领下,为使教育教学能适应儿童的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科研为先导,开展了以社会为依托,与社会相结合的系列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如生命教育的研究与改革、智慧教育的研究与改革等。近年来,学校在梳理原有智慧教育理念研究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重构智慧教育的实施框架——以把握方向、创建环境、提升学生整体品质、发展学生能力为核心,以敏感和顿悟为特征,以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结合并赋予教育以底蕴和张力。智慧教育应当是一种更为全面、丰富、多元、综合的教育,以完整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发展自身的智慧,进而构建起集自我组织、自我进化、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等特征为一体的教育体系。

    一、下好语文教学改革的先手棋,打牢学生做人的基础

    抓课堂教学是学校的主业,也是校领导班子的主要工作。当前,课堂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已经上升为全面育人的殿堂。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论语》中所谓的君子,不仅要有知识,还要讲“仁”与“礼”,有知识而没有道德的人是“小人”。当前,课堂中教师讲授知识有余,教学生做人方面则明显不足。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文化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中国特色发展理论,这为深化课堂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语文教学既带有知识性又带有人文性,拓展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能够为小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钮扣,打牢其人生的底色。因此,抓好语文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用文化来育人,是拉动学校教学整体持续改革的先手棋,也是学校改革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一)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育人,用好统编新教材

    统编语文教材中充盈着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例如,一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一个识字单元就是《天地人》和《金木水火土》;诵读的《三字经》中有“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等经典语句。而《天地人》中前三个字是“天地人”,后三个字是“你我他”,对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有了充分的概括;《金木水火土》的文本则表现了自然界中万物间的联系。这展示了我国古人的朴素辩证观,他们认为金木水火土5种物质是相生相克、相互转化的。

    学校教师在研读了相关文本,了解了相关文化背景后,为改变传统识字方法,设计了新的教学步骤:一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金木水火土5个生字要按这样的顺序排列;二是通过演示5种物质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金变成了斧头,可以伐木,所以木要怕金。木头变成了水坝拦住了水,所以水要怕木。水可以泼灭火,所以火要怕水。火会燃烧物质变成灰烬,所以土要怕火”的现象;三是教师告诉学生:“这五个生字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五行,我们祖先考虑到它们之间相互‘害怕的关系,所以这样排列。”这样的识字课不仅教了字,而且让学生领会了先人的智慧,赋予汉字教学传承文化的使命,使学生受到文化的感染、思想的熏陶,提升了人文精神。如此,教师把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化为让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把握知识,达到了先育人,后使人主动地掌握知识的目标。久而久之,学生的生命成长就会与语文教学中的美感教育结合起来,进而使之生成热爱生活、热爱学习语文的动力。

    (二)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拓展其思维

    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认为学生的人生阅历有限,知识面窄,总是迫不及待地“示范”“奉献”“分享”知识,采取满堂灌的方式,认为把教材上的内容讲完就是完成教学任务。其实,这违背了人的语言发展规律。语言专家认为,人的言语能力的发展是在“内部”与“外部”,“有用”与“无用”,“有为”与“无为”的相互作用和对其逐步认识的过程中达成的。儿童本真的言语欲求和冲动不需要太多的被教导,在自然状态下也能得到發展。因此,语文教育的过程就是把人类文化中蕴含的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转化为成长之中的儿童个体的内心需求。针对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好的语文教学能够给予个体认知事物的经历。笔者主张语文教学要改变从文本到文本的教学模式,要联系生活开展教学,触发生命的灵性。例如,学校中的一位语文任课教师为帮助学生理解“勾住了”一词,先说了一段充满了诗情画意之美的秋天感悟语:秋天的雨水有香甜的气味和美妙的声音,香甜的气味把我勾住了。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下被“勾住了”的感受。于是,甲生说,每天晚上,奶奶煮红烧肉的香味把我的脚勾住了。乙生说,一到玩具店,五花八门的玩具把我的心勾住了。丙生说,春天,校园里的鲜花把我的眼睛勾住了。这样的教学过程把学生的成长与其美感体验结合了起来,体现了生活教学的魅力。

    (三)写字教学与学生的道德成长相结合

    学校对写字课的基本要求是:一笔一划写好字,一生一世做好人。也就是要把写字与学生的身体成长、道德养成结合起来。学校把写字教学上升到书法的水准,使教学进入艺术的境界。汉字书写形式多样,能给人以艺术的美感。从用笔上来看,可分为硬笔书法与软笔书法;从字体上来看,可分为楷书、行书和草书。楷书规范工整,适合小学生学习,也符合学校写字课的基本要求,学校开展了硬软两种楷书教学。千百年来,汉字书法在传承过程中形成了欧、颜、柳、赵四大家。欧体严谨险峻,颜体浑朴稚拙,柳体骨力洞达,赵体典雅醇和、秀逸清丽。学生欣赏古人的书法之美,会感受到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产生写好字的兴趣。学校写字课的起始步骤,不是直接拿笔写字,而是摆正身子、练坐姿、练握笔的方式,练运笔与调整呼吸的方式。这会使学生体会到写字是在练身体、磨练意志、创造美。教师在教学生写“人”时会告诉学生,“人”字很简单,只有一撇一捺,但写好不容易:一撇是得到,一捺是付出,只有找到平衡点,或多付出一点的“人”字才是美的。这是一个朴素的道理,学生会在练习过程中体味人生。

    二、以编好校本教材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校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课堂上打牢学生的基础,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自主发展。从哲学层面来说,自主发展是一个人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过程——必须经过全面发展—深入发展—自主发展的过程。全面发展是自主发展的基础,强调的是自主发展的宽度;深入发展是自主发展的高阶性表现,强调的是自主发展的深度;自主发展是深度发展的延续和效益展示,体现的是发展的长度和韧性。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经验是,从培育人文精神出发,在美的感染中育人,进而完善人的发展。基本做法是读,在读中感悟、理解、掌握,在读中运用与创新。那么,这个“读”字,能不能用到其他学科,使其他学科教学也产生革命性的变化呢?学校能否在数学课上用“读”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如果这一尝试获得成功,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能为特色教学开辟新的出路。

    (一)强化教师的理论学习,编写整合知识体系的数学教材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的核心能力,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起来的,且现行小学数学教材在这方面又有很多问题。例如,教材从联系生活出发引出数学问题,但提炼不够,内容多且杂。同时,它注意了生活却未能处理好学习数学的内在逻辑,让人感到教材有点思路不清,且每节课的授课任务量又很大。笔者感到这正是改革的切入口,在对教材进行重新组合的基础上开展以培养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改革。编写教材的要求是,编一本突出一课一重点、一课一收获的,学生自己能读得下去、弄得明白、学得开心的校本数学教材“读数学”。通过校本教材来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尽管学校教师中优秀教师率达到了50%以上,但他们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教的方面的优秀教师,对编教材来说是门外汉,而对于用教材来培养小学生的读数学能力来说则更是无从下手。多数教师的观念依然停留在教书就是要教正确的答案层面上,停留在教书就是要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上。面对这种状况,笔者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如何认识基础教育的“基础”,“读数学”要培养学生的何种读书能力。

    学校组织教学骨干开展讨论,明确了基础教育的“基础”:以往认为基础教学的基础是知识、技能,教师们更愿意在传授知识方面下功夫。在当下的课堂教学中,知识、技能、能力三者之中应是能力排在首位;课堂教学过程中,知识是媒介,重点在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以读“非连续性文本”撬动教学改革,形成教学特色

    学校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外在形式就是突出“读”,延伸到数学教学中就是要会读“非连续性文本”——会读文字,还会读插图、表格、公式、书后习题、单元练习等。这种“非连续性文本”在生活中也是常见的,如工具、药品的安装说明书、广告等。也就是说,读可以打通学科间的界限,强化与生活的融通,真正培育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实施这样的教学改革是有风险的,传统的东西不会轻易地退出其长期存在的领域,且短期的功利主义也会随时作祟,同时家长的不理解也会导致旧有的教学模式的反弹。面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读数学”改革的方向不能改变,要做细工作,科学有序地推进。同时,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所为之一,就是要帮助教师确立对学校发展观的认同感,树立内在而非功利主义的价值观。例如,以参与“两弹一星”研究的科学家为榜样,不把教学改革看作能立竿见影地得到回报或获得奖赏的环节,而把其视为促进学生成长、促进自身成长,让学生能有更幸福的人生追求目标。学校发展的主力军是教师,学校教学改革的主力军也是教师,教师有了这种内在的价值观,在工作中就会有一种良好的心态,一种永不满足的渴望,一种发自内心的激情。

    有所作为之二,就是画好“读数学”的蓝图。“读数学”的蓝图分为两部分,一是组织编写“读数学”学习文本,打破读数学的障碍。文本的大致框架是:(1)要学习的数学文本材料。(2)读书指导,包括读文字、观察图片、表格等方面的指导及图片与文字、表格之间关系的指导。(3)数学文本中的数学原理与规律及思维操练。(4)数学规律的应用与实践,包括动手实践。在“读数学”文本中突出能让学生读懂,在读懂的基础上产生兴趣,进而提升思维品质,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宗旨。二是根据“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规律,进行深度教学改革:打破学科界限。在语文课中设计与主题相关的配图,使学生获得与课文主题一致的有用信息,更利于提高其对课文的体悟、理解与拓展,从而明确图片的作用。指导数学教师梳理教材,集中整合能形成序列化阅读的活动。例如,用分析主谓宾的方式讲解数学概念;用图片、表格说明数学运算方式,同时阐述数学原理与思维方式的运用。这可以使“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序列化、结构化。

    有所不为,则是指对于每位教师从何处下手研究改革教学,可不必过多干预:是从自编教材做起,还是从教学活动序列化做起,由教师自行选择;教学研究活动是采用实验法,还是叙事研究法,也由教师自行决定。在蓝图的指导下,学校组织定期交流,让教师自己找出办法与规律,同时帮助教师形成自身的教学特色,使教学活动更加鲜活。这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补教学短板,构建快乐学习的课堂,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近年来开展的教学改革,不仅突出以文化育人的主题,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注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这种教学改革是对学校教学短板的修补。

    (一)在绘画教学过程中塑造学生追求美好的愿望

    在绘画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要把握童心,让学生快乐自由地绘画,让其内心始终充盈着画好画美的愿望。在小学阶段,教师能否把握住儿童的心理,是能否引領学生快乐学习艺术学科的核心问题。例如,小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还没有正确的空间概念,更不能完整把握上下、左右、前后和空间的比例关系,让其在纸上表现一定深度的绘画素养是有困难的。因此,绘画好坏的标准不是像与不像,而是看其是否积极地表现熟悉的东西,是否有足够的想象力。同时,教师们也认识到,同龄儿童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在一个教学班中,要按照分层次教学的思路开展教学。对于擅长画的,要求要高些;对于不擅长画的,要求要低些。这可以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始终有画好画美的追求和愿望。

    (二)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艺术品味

    教师要在指导学生欣赏音乐及相关的活动中培育学生的艺术情趣。小学生的艺术素养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需要渐渐培养的。熏陶培养的最好办法是欣赏音乐。为此,学校改变了传统音乐课只是学唱歌的教学模式,把其变成欣赏音乐、舞蹈并参与表演的相关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感悟节奏、音高,了解高昂的、抒情的、快乐的、幽默的、悲伤的歌曲的表达方式,让学生了解舞美动作与队形的变化对歌曲表达效果的影响。如此,一堂音乐课便不再枯燥,学生得到了艺术的享受与熏陶,进而产生追求艺术的实际行动,渐渐形成有品位的艺术情趣。

    (三)在科技教学活动中培育学生的创造热情

    指导教师要在科技教学活动中引领学生感悟科技的奥妙,培育其热爱科学之情,树立其创造幸福未来的信心。面向未来把握现代科学技术,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方面。学校以往由于教学设施比较落后,不能为学生开展更多的科技实践活动,科技教学多数时间只是纸上谈兵。随着学校教育资源的更新,师生动手制作条件的成熟,教师开始更多地用新思維来开展教学,科技教学面貌为之一新。首先是对教材进行组合,既用国家编的《科学》教材,又用校编的《科技》教材。《科学》的教学重知识传授;《科技》的教学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把理论与实践结合了起来。例如,在讲解空气振动产生声音原理时,任课教师编写了教案“会吹哨的钮扣”:让学生将细绳穿过衣服上的钮扣孔,拉动细绳,便产生了声音。学生们在玩中获得了真知,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开始主动查阅有关空气振动的知识;有的学生了解到蚊子的叫声是蚊子通过震动翅膀而产生的声音。有些教师的科技方面的授课还能打破学科间的界限,与美术课联系在一起,使科学创造美不再是神话。例如,教材中有关于采集种子与树叶的内容。教师组织学生在秋天的校园里采集、观察树叶的纹路与颜色,并根据树叶的形状与色彩组合、搭配成树叶画。这使学生进一步懂得了事物之间的联系,见识了美的创造过程。

    (四)以科学的心理沟通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与学生之间积极、科学的心理沟通是提高学生学习幸福感的重要环节。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把学生的好奇视为错误,允许学生犯错误,更允许学生改正错误。如体育任课教师在讲述跑步方法时,一位淘气的学生提出横着跑的想法。教师听了他的发言后没有批评他,让他试着与其他同学比一比,以实践结果显示想法的对与错,同时告诉他在体育活动中也有横着跑的例子,如打篮球、排球等都要有横着跑的技巧。这种做法不仅教育了学生,而且深化了课堂内容,使学生了解了体育课堂以外的体育知识,同时更加喜欢体育活动。

    四、反思与展望

    在探索智慧教育的实践当中,笔者把培养教师探索教学规律进而享受循规而动的成功感,作为学校深化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指导教师探索规律的过程中,首先要让教师冲破思想的牢笼,开展“三破三立”——破“怕”字,立“敢”字;破“险”字,立“先” 字;破“看”字,立“干”字。同时提出了重点探索的三个方面——“教与学”“悟与品”“满与空”,这三个面的内容本质上是传统教学如何与现代教学相连接、如何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实现快乐学习的问题。教师们在探索中认识到,“教与学”是课堂活动的主要形式,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教是为了学,是为了“不教”。其中蕴含着这样的一条规律:人的成长无法代替,发展必须是主动的。为此,提出了“悟与品”的主张,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内升驱动力;“满与空”的主张不仅强调教学的效率,而且要求教学要能给学生带来美感。不同教师的教学工作年限与教学风格不同,其教学研究的重点可以自行选择。如此,探索教学规律就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一道风景线,积极效果越来越明显。例如,提高高年级的文言文授课效果始终是一个难题,有教师运用了感悟教学的方法就把难题破解了。他们引进了《世说新语》,书中有文言文,并配了小故事与插图。教师在指导学生读此文时,让他们先领悟各个故事中插图的含义,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有了极大的提高。

    (责任编辑:刘新才)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