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重构中的运用

王雄
【内容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师主体学生客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已经不能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主体间性理论被应用到了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地实现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在平等、互动的基础上交流与进步,促使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合理的开展。本文就主体间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主体间性 思想政治 教育理念 重构
主体间性理论是拉康针对主体性理论提出来的,对主体性理论有着相应的反驳。主体间性理论注重的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由于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将教师作为主体,将学生作为客体的主体性教学理念已经不能够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主体间性理念逐渐被应用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来,其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
一、主体间性理论下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1.以人为本
在应用主体间性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应对学生们的情感和思想进行有效的了解和把握,以对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不仅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身心状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也有利于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交流互动,从而能够达到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2.平等交流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会获得大量的信息,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基于主体间性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教师应对学生的好奇心和主体性进行充分的尊重,并与他们在平等的关系上进行交流互动。这不仅能够使教师能够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还能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和挖掘学生的主体性。与此同时,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能够使其通过良性互动获得相应的学习、沟通和影响。
3.联系实际
传统的主体性理论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只注重宏大理论层面上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离,也容易造成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相应的抵触心理。主体间性理论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的是在保证适度的系统理论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要联系实际,通过学习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这种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利益诉求的教育形式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4.客观公正
一些中学教师在进行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带有相应的观点和眼光使相应的教学内容不具有准确性和正确性。主体间性理论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师通过相应的教学材料,客观公正的向学生传递相应的信息,并让学生自己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比较。这不仅能使教师在教学中树立一个客观严谨的形象,也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学效果更加良好。
二、主体间性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运用
1.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现代教育理念中,学生是教学的核心主体。教师在运用主体间性理论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逐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首先,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让学生逐渐学会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教育,同时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以促进其自身的思想行为的逐步完善。其次,教师应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祖国的未来,应该为祖国发展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意识和各方面能力。此外,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同时,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其能够通过分析和学习形成良好的分辨能力,并使其能够逐渐树立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之间有效沟通和交流是主体间性理论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运用的基础,只有具备充分的沟通渠道,才能实现主体之间的了解和互动。首先,教师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教学活动中,通过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参与,从而促进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教师可以将讨论、反思等相关形式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实现与学生之间的更多互动。其次,教师通过组织相应的活动,创造更多的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渠道,如组织相应的辩论赛、专题讨论或者座谈会、社会实践等。此外,教师也可以应用现代化的手段与学生进行一系列的互动,如利用校园网络或者校园论坛等,从而能够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具体思想状况。
3.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
有了更多的师生之间的沟通渠道,师生之间的互动便可以更加频繁和高效。这既能让师生之间增加了解,也能让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甚至还能从学生身上学习到相应的内容。通过丰富多样的沟通渠道,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一些认知和想法向老师进行反映,教师便能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此外,师生互动能够促进相互学习。教师在充分了解了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思想意识的同时,要准确的表达出自己的相应看法,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解决。教师还可以通过互动,从学生身上学到相应的价值观念方面的东西。
三、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有着重要的影响,其教学效果也应依据相应要求和需要得到不断提高。只有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将主体间性理论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有利于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实现对学生主体的重视和尊重,也能有效推动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之间的沟通和互动。这就需要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运用各种形式和渠道,实现主体间性理论的相应要求。
【参考文献】
[1] 胡水. 走向主体间性: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反思与重构[J]. 教学与管理,2011(10):12-14.
[2] 李忠华. 主体间性下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模式的反思与重构[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1):242-243.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阳光初级中学)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