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X”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牛珩++廖福成++郭东旭
北京科技大学为了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特别是学术优势明显的冶金、材料领域未来的领军人物,于2007年创办了理科实验班。 理科实验班旨在加强学生的理科基础、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创出一套符合学校实际的“2+X”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是指前两年执行理科实验班的培养计划,强化理科基础,加强数理化、外语、计算机等基础知识的培养。“X”是指从第三年起,学生根据自身志愿进入学校重点学科的相关专业,执行专业培养计划,并安排学术导师,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分类培养。具体来说,可以分为:“2+2+4”模式—学生前两年完成理科实验班阶段的学习之后,经过自主申报、面试考核等环节提前确定博士研究生资格,在大三、大四阶段就可以为博士阶段的学习做充分的准备,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大四毕业前考核合格者最终确定直博生身份,在后续4年内完成博士阶段的学习;“2+2+2”模式—学生前两年完成理科实验班阶段的学习之后进入相关专业学习,成绩优秀的毕业生将被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2+2”模式—少部分学生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后直接就业。此外,学校鼓励并支持理科实验班学生到国内外其他大学或科研机构深造学习。
着眼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加强理论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广度与深度的关系是用来说明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的一个重要参数。从性质上说,广度与深度之间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它们之间一般不构成很大的矛盾。这是因为,一方面,一定的深度要以一定的广度为基础,越是要求高、精,就越需要博、大。以此类推:越是高级的应用,越需要基础的广博与厚实;越是要在一个专门领域内有高深的造诣,就越是要以多领域的知识和能力为依托。从目前学院人才培养的实际来看,工科各专业学生在大一、大二阶段的数理基础课往往只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大学物理”等科目,进入专业学习阶段,由于种种因素,学生往往只能关注几门重点的专业主干课,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之间也很难平衡。这会导致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时思维受限和缺乏创新意识。
北京科技大学理科实验班前两年执行理科实验班独特的培养计划,在这两年中,作为公共基础必修课,开设了与理科学生一样的“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基础物理”“基础物理实验”“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从第三年起,学生根据自身志愿进入学校重点学科的适当专业,执行该专业的培养计划,并安排学术导师,在导师指导下进行专业培养。
理科实验班的教学计划充分考虑到了知识深度与广度之间的协调和平衡,是经过充分调研、反复酝酿,由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部分学生代表共同制定的,既考虑到本科阶段的教育,又考虑到后续研究生阶段教育的连续性和持续性。相比于普通专业的培养计划,理科实验班的培养计划将整个人才培养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了系统和科学的规划。在时间上,着眼于本科阶段教育和后续的研究生阶段教育,将两个阶段统筹规划,系统设计。在空间上,充分考虑到“理科实验班”阶段与“专业学习”阶段的区别和联系,前两年的培养加强理科基础,并增设选修模块,开设部分专业的主干课程供学生选修,为学生进入专业学习做好必要的过渡。进入专业学习后,充分发挥学术导师的育人作用,指导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开展学术研究。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1.开放校内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平台,配套优秀师资力量
理科实验班学生可以在大一或大二时申请国家级、北京市级和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可以在全校范围内选择指导教师。目前,2007级~ 2010级理科实验班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学生占实验班总数的96%以上,申报的项目涵盖冶金、材料、信息、管理、数学、物理、机械等各专业,学生的参与率和国家级项目立项率都远远高于学校平均水平。
2.量身定制高水平学术讲座,提供进入一流实验室参与学术研究的机会
学校专门为理科实验班学生举办高水平学术讲座,还为学生进入主讲教师所在的一流实验室参与学术研究提供“绿色通道”。受邀者均为各学科领域专家(包括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千人计划学者和学术成就突出的教授),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能够与高水平学术大师面对面地交流探讨,不仅能提高自己的专业视野、激发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下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更新课堂教育理念,开展研究型教学
从创立之初,理科实验班的部分课程就大力开展研究型教学。通过学术研讨、查阅文献、论文答辩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目前,理科实验班的绝大部分基础理论课程都开展了研究型教学,其中“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数学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程力学”已经被建设成为学校的研究型教学示范课。
立足知识全球化的实际,提升和拓宽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
知识全球化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特别是近些年MOOC(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的兴起,成功高效地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全球共享,是学习方式和方法的突破性创新。知识全球化为新时期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契机,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如何在当下纷繁复杂的知识系统中筛选、甄别、提取有益的知识,是参与国际化知识竞争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良好的国际交流能力和宽阔的国际视野是知识全球化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新时期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北京科技大学理科实验班的培养计划中,强调了对学生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培养,开设了“国际理解”课,由学校负责国际交流的专家教授任主讲教师。培养计划还强化英语教学,在全校统一的英语课程之外,加开了“英语口语强化课”,训练学生应用的口语表达能力;每学期聘请外教全英文讲授一门专业课,拓展学生的专业思维和英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学校还为理科实验班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国内外交流、交换学习的机会。学生在本科阶段就有机会赴欧美、日韩等国家,以及台湾地区、国内知名高校进行为期3个月至一学期不等的学习体验。
贯彻“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为优秀人才成长创造适宜环境
1.成立理科实验班管理委员会,统筹协调教育资源
理科实验班管理委员会由校领导、教务部门领导、院系领导、任课教师代表、辅导员、班导师组成。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例会,共同调研、探讨、决策有关理科实验班建设的政策。
2.组建优秀的任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性教学团队
“2+X”的培养模式的设计和指导涉及多学科,需要相关部门、学院、教师的大力支持;为保证学生在前两年的培养过程中。能够打下坚实的理科基础,学校建立了一支由多名北京市教学名师牵头的高水平的“理科实验班”教师队伍;在学生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后,更是有千人计划入选者、杰出青年和长江学者等知名教授担任导师,为学生未来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精英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3.单独配备辅导员、班导师,加强对学生理想信念和专业学习的引导
辅导员、班导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的骨干力量,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深远的影响。学校理科实验班聘任学生工作经验丰富的专职辅导员担任理科实验班辅导员,聘任教学管理经验丰富、关心学生成长的教授长期担任班导师。为了保证对学生教育、指导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学校采取了固定辅导员、班导师的措施。在工作中,班导师与辅导员保持联动,共同参与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对学生课程学习、科技创新、专业选择、继续深造等问题给予有效指导,增强学生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和专业化。
本文系2012年度北京市人才培养共建项目“依托优势学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和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基金(项目编号:YJ2012-02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
[责任编辑:张 雯]
北京科技大学为了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特别是学术优势明显的冶金、材料领域未来的领军人物,于2007年创办了理科实验班。 理科实验班旨在加强学生的理科基础、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创出一套符合学校实际的“2+X”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是指前两年执行理科实验班的培养计划,强化理科基础,加强数理化、外语、计算机等基础知识的培养。“X”是指从第三年起,学生根据自身志愿进入学校重点学科的相关专业,执行专业培养计划,并安排学术导师,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分类培养。具体来说,可以分为:“2+2+4”模式—学生前两年完成理科实验班阶段的学习之后,经过自主申报、面试考核等环节提前确定博士研究生资格,在大三、大四阶段就可以为博士阶段的学习做充分的准备,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大四毕业前考核合格者最终确定直博生身份,在后续4年内完成博士阶段的学习;“2+2+2”模式—学生前两年完成理科实验班阶段的学习之后进入相关专业学习,成绩优秀的毕业生将被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2+2”模式—少部分学生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后直接就业。此外,学校鼓励并支持理科实验班学生到国内外其他大学或科研机构深造学习。
着眼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加强理论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广度与深度的关系是用来说明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的一个重要参数。从性质上说,广度与深度之间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它们之间一般不构成很大的矛盾。这是因为,一方面,一定的深度要以一定的广度为基础,越是要求高、精,就越需要博、大。以此类推:越是高级的应用,越需要基础的广博与厚实;越是要在一个专门领域内有高深的造诣,就越是要以多领域的知识和能力为依托。从目前学院人才培养的实际来看,工科各专业学生在大一、大二阶段的数理基础课往往只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大学物理”等科目,进入专业学习阶段,由于种种因素,学生往往只能关注几门重点的专业主干课,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之间也很难平衡。这会导致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时思维受限和缺乏创新意识。
北京科技大学理科实验班前两年执行理科实验班独特的培养计划,在这两年中,作为公共基础必修课,开设了与理科学生一样的“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基础物理”“基础物理实验”“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从第三年起,学生根据自身志愿进入学校重点学科的适当专业,执行该专业的培养计划,并安排学术导师,在导师指导下进行专业培养。
理科实验班的教学计划充分考虑到了知识深度与广度之间的协调和平衡,是经过充分调研、反复酝酿,由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部分学生代表共同制定的,既考虑到本科阶段的教育,又考虑到后续研究生阶段教育的连续性和持续性。相比于普通专业的培养计划,理科实验班的培养计划将整个人才培养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了系统和科学的规划。在时间上,着眼于本科阶段教育和后续的研究生阶段教育,将两个阶段统筹规划,系统设计。在空间上,充分考虑到“理科实验班”阶段与“专业学习”阶段的区别和联系,前两年的培养加强理科基础,并增设选修模块,开设部分专业的主干课程供学生选修,为学生进入专业学习做好必要的过渡。进入专业学习后,充分发挥学术导师的育人作用,指导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开展学术研究。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1.开放校内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平台,配套优秀师资力量
理科实验班学生可以在大一或大二时申请国家级、北京市级和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可以在全校范围内选择指导教师。目前,2007级~ 2010级理科实验班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学生占实验班总数的96%以上,申报的项目涵盖冶金、材料、信息、管理、数学、物理、机械等各专业,学生的参与率和国家级项目立项率都远远高于学校平均水平。
2.量身定制高水平学术讲座,提供进入一流实验室参与学术研究的机会
学校专门为理科实验班学生举办高水平学术讲座,还为学生进入主讲教师所在的一流实验室参与学术研究提供“绿色通道”。受邀者均为各学科领域专家(包括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千人计划学者和学术成就突出的教授),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能够与高水平学术大师面对面地交流探讨,不仅能提高自己的专业视野、激发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下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更新课堂教育理念,开展研究型教学
从创立之初,理科实验班的部分课程就大力开展研究型教学。通过学术研讨、查阅文献、论文答辩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目前,理科实验班的绝大部分基础理论课程都开展了研究型教学,其中“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数学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程力学”已经被建设成为学校的研究型教学示范课。
立足知识全球化的实际,提升和拓宽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
知识全球化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特别是近些年MOOC(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的兴起,成功高效地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全球共享,是学习方式和方法的突破性创新。知识全球化为新时期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契机,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如何在当下纷繁复杂的知识系统中筛选、甄别、提取有益的知识,是参与国际化知识竞争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良好的国际交流能力和宽阔的国际视野是知识全球化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新时期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北京科技大学理科实验班的培养计划中,强调了对学生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培养,开设了“国际理解”课,由学校负责国际交流的专家教授任主讲教师。培养计划还强化英语教学,在全校统一的英语课程之外,加开了“英语口语强化课”,训练学生应用的口语表达能力;每学期聘请外教全英文讲授一门专业课,拓展学生的专业思维和英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学校还为理科实验班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国内外交流、交换学习的机会。学生在本科阶段就有机会赴欧美、日韩等国家,以及台湾地区、国内知名高校进行为期3个月至一学期不等的学习体验。
贯彻“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为优秀人才成长创造适宜环境
1.成立理科实验班管理委员会,统筹协调教育资源
理科实验班管理委员会由校领导、教务部门领导、院系领导、任课教师代表、辅导员、班导师组成。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例会,共同调研、探讨、决策有关理科实验班建设的政策。
2.组建优秀的任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性教学团队
“2+X”的培养模式的设计和指导涉及多学科,需要相关部门、学院、教师的大力支持;为保证学生在前两年的培养过程中。能够打下坚实的理科基础,学校建立了一支由多名北京市教学名师牵头的高水平的“理科实验班”教师队伍;在学生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后,更是有千人计划入选者、杰出青年和长江学者等知名教授担任导师,为学生未来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精英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3.单独配备辅导员、班导师,加强对学生理想信念和专业学习的引导
辅导员、班导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的骨干力量,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深远的影响。学校理科实验班聘任学生工作经验丰富的专职辅导员担任理科实验班辅导员,聘任教学管理经验丰富、关心学生成长的教授长期担任班导师。为了保证对学生教育、指导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学校采取了固定辅导员、班导师的措施。在工作中,班导师与辅导员保持联动,共同参与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对学生课程学习、科技创新、专业选择、继续深造等问题给予有效指导,增强学生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和专业化。
本文系2012年度北京市人才培养共建项目“依托优势学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和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基金(项目编号:YJ2012-02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
[责任编辑:张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