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浮力秤(大班)

    郁玲玲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通过玩水游戏以及集体教学活动,已经积累了很多关于沉浮的感性经验,比如,哪些物体沉、哪些物体浮,或者怎样让沉下去的浮起来,让浮起来的沉下去等。不过大多数活动局限于关注沉浮的材料,而忽略“排水”这一科学现象。而“排水”正是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理的重要突破口,是隐藏在沉浮现象背后的一个值得探究的内容。

    于是,我设计、组织了这个制作浮力秤的科学探索活动,引导幼儿关注“排水”现象,激活幼儿的科学思维,在水位与入水物体重量之间建立联系,积累科学经验,生成更丰富的探究活动。

    “发现水位上升,关注排水现象”是幼儿跳一跳能够达到的目标。该活动把“水位”作为教学活动的线索,按照“发现水位变化——探究水位高低与物体轻重的关系——依据水位称重——发现水位记录的不同地方”的顺序来组织教学,让幼儿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探索之中,学习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活动中的纸杯、透明塑料水杯、水、小石块、夹子等材料简单易得。为了有利于幼儿观察、比较、判断、推理等,我对操作材料进行了筛选,排除了不必要的干扰。比如,把标记线画在盛水的容器外侧,这样就可以将水和标记线隔开。考虑到如果放入纸杯的材料不够多、不够重,容器里水位上升会很不明显,所以必须放入重量合适的材料才有利于观察水位的变化。但是,材料过多又容易转移孩子的注意。后来,我想到了阿基米德称金冠的故事,阿基米德进入浴缸时水溢出来的细节启发了我,如果盛水的容器小一些,那么水位的上升就会很明显。经过反复尝试,最后我确定用直径相差不大的透明塑料水杯和纸杯制作浮力秤,以确保探索活动的有效进行。为了让幼儿发现水位高低与物体轻重的关系,我准备了两种重量的材料:较重的小石块为30克左右,红夹子和蓝夹子均为18克,这样可确保三种材料的总重不会使纸杯沉到透明塑料水杯的杯底,而且每样材料放入纸杯后水位有明显变化。

    目标:

    1.探索水位高低与入水物体轻重的关系。

    2.尝试制作简易浮力秤,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称重的问题。

    3.对科技小制作产生兴趣,体验合作探索的乐趣。

    准备:

    1.透明塑料水杯(内装适量水,杯外侧竖着贴有白色和黄色的两根标签条),纸杯,小石块(30克左右),红色、蓝色两种夹子(均为18克)各一,红、蓝、黑色水彩笔;散装玉米(60克),袋装玉米(每袋50克)和自封空袋(分別贴有写着“50克”字样的标签)。以上所有材料每两人一份。

    2.PPT课件,用于水位上升演示、水位线记录演示、称玉米的步骤演示等。

    3.动画短片《曹冲称象》。

    过程:

    一、了解材料,产生兴趣

    教师出示装有少量水的透明塑料水杯和空纸杯,请幼儿猜测。

    师:把空纸杯放到水杯里,是会浮还是会沉?

    幼:会浮。

    师:你们都觉得会浮,我们一起来看看。(师幼共同验证。)

    师:为什么空纸杯会浮在水面上?

    幼:因为纸杯轻。

    师(小结):对,水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叫浮力,水的浮力能让东西浮在水面上。

    师:如果往纸杯里加些东西会怎么样呢?

    幼:会沉下去。

    师:你们的猜测对不对呢?请去玩一玩、看一看。

    (析:该环节让幼儿通过猜测对操作结果进行预判,有助于他们在操作过程中集中注意,仔细观察和比较,增强操作的目的性。)

    二、操作探索,获取经验

    (一)探索纸杯沉浮,发现水位变化

    1.明确要求。

    师:两人一组,把篮子里的小石块、红夹子、蓝夹子三个物体都放到纸杯里,仔细观察纸杯和水有什么变化。注意不用手压纸杯。

    2.第一次操作。

    3.交流讨论,关注重点。

    师:你们在操作中发现了什么?

    幼:纸杯往下沉了很多。

    师:有没有沉到最底下?

    幼:没有。

    师:纸杯还是浮在水中。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发现吗?水有没有发生变化?

    幼:水往上了。

    师:是吗?我也来放一放,请你们仔细观察,等会儿说说发现了什么。

    (教师演示PPT课件,幼儿集体观察纸杯下沉的同时水位上升的现象。)

    师:水面原来在透明杯子的什么地方?现在在透明杯子的什么地方?

    师:为什么水面会升高?

    幼:因为纸杯往下沉了。

    幼:纸杯里的东西越重,水面就会升得越高。

    师(小结):原来纸杯里放进东西后变重了,会往下沉一些,水杯里的水被压得没地方去,只能往上爬,水面就升高了。

    (析:幼儿操作后,教师利用PPT课件动态演示纸杯下降和水位上升,有助于幼儿回忆操作过程中的发现,重点关注水位的变化,并分析、判断、推导水位与入水物体重量的关系。)

    (二)记录水位高低,比较物体轻重

    1.观察猜测。

    师:刚才我们把小石块、红夹子、蓝夹子全都放进了纸杯里,如果每次只放一个,你觉得哪一个会让水面升得最高?

    幼:小石块会让水面升得最高。

    师:为什么?

    幼:我觉得小石块最重。

    2.明确要求。

    师:你们猜得对不对呢?需要去玩一玩,请你们边玩边把每一个物体让水面升高的位置记录下来,在水杯外白色标签纸上齐水面的地方画一根短线。(教师播放PPT课件动态演示水位线的记录。)

    师:我为你们准备了黑色、红色、蓝色三种颜色的笔用来画标记线,猜猜我为什么要准备三种颜色的笔?

    幼:黑色笔记录小石块让水面升高的位置,红色笔记录红夹子让水面升高的位置,蓝色笔记录蓝夹子让水面升高的位置。

    师:对,一种颜色对应一个物体让水面升高的位置。

    师:那你们就试一试,把每一个物体让水面升高的位置记录下来,再比一比。

    3.第二次操作,记录并比较水位高度。

    (教师提醒幼儿将透明塑料水杯放在桌上,在水杯外齐水面的地方画一根短线作记录。)

    4.展示记录,交流结果。

    师:哪种颜色的标记线高?哪种颜色的标记线低?

    幼:黑色的标记线最高,红色和蓝色的标记线一样高。

    师:这三根线能告诉我们什么秘密呢?

    幼:小石块重,红夹子和蓝夹子轻。

    师:红线和蓝线一样高又说明了什么?

    幼:红夹子和蓝夹子一样重。

    师(小结):黑色标记线比红色标记线和蓝色标记线都高,说明小石块最重;红色标记线和蓝色标记线一样高,说明红夹子和蓝夹子一样重。你们根据水位的高低来比较物体的轻重,还能知道是不是一样重,很棒!

    (析:记录水面升高的位置,目的在于帮助幼儿重点关注排水现象,并在水位高低与物体重量之间建立联系,由此推导出新经验“水位高,物体重;水位低,物体轻;水位一样高,物体一样重”,为下一个环节解决实际的称重问题提供思路。)

    三、迁移经验,解决问题

    1.教师出示袋装玉米和散装玉米,交代任务。

    师:现在要交给你们一个任务:这是宠物超市的袋装玉米样品,每袋重50克,还需要再装几袋。怎样利用纸杯和透明塑料水杯从这些散装的玉米中称出50克的玉米呢?

    2.师幼讨论并梳理操作步骤。

    (教师播放PPT课件演示称玉米的步骤:把50克小包装样品袋放入纸杯——水面升高后在透明塑料水杯外齐水面的地方画标记线——取走小包装样品——将散装玉米慢慢加入纸杯——直到透明塑料水杯中的水面与刚才画的标记线齐平,就称出了重50克的玉米——把纸杯中的玉米倒入空袋。)

    3.幼儿操作。

    师:两人一组,看哪一组合作得好,称得快。

    4.总结提炼。

    师:你们刚才用透明塑料水杯和纸杯帮助宠物超市解决了一个问题,称出了50克重的玉米。其实两个杯子加上水也是一种秤,可以利用水的浮力来称东西,我们叫它浮力秤。

    师:今天我们制作了称50克重量的浮力秤,以后我們在科学区、在家里可以继续研究,做出能称不同重量的浮力秤。

    (析:利用“水位一样高的物体一样重”这个新经验去解决实际情境中的称重问题,既可以培养幼儿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获得成就感,又可以促使他们将新经验与生活实际相联接,从而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四、欣赏故事,拓展思维

    1.观看动画短片《曹冲称象》。

    师:用水的浮力解决称重的问题很早就有人做了。在古代,有个人要称大象的重量,但由于大象太重了,没有那么大的秤,所以称不了。这时,有个叫曹冲的小朋友想出了称大象的好办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曹冲是怎么称大象重量的。(幼儿观看动画片。)

    2.交流讨论。

    师:曹冲是怎么称象的?

    师:曹冲称象的办法和我们刚才称玉米的方法一样吗?

    幼:一样。

    师:什么地方一样?

    幼:都是在水里称的。

    幼:我们是在水杯上做标记线,曹冲是在船舷上做标记线。

    师:曹冲称象和我们称玉米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哪里不一样呢?

    师(小结):曹冲称象和我们称玉米都是利用水的浮力来称重,我们的纸杯和透明塑料水杯是一个小浮力秤,那么船和小河就是一个大浮力秤。我们今天的小浮力秤是在透明塑料水杯上做标记的,如果我们要和曹冲一样,那么应该在哪里做标记呢?这个问题有点难,你们以后可以慢慢想想,动手试试。

    (析:通过“小朋友称玉米”与“曹冲称象”两种“浮力秤”材料的对比,让幼儿产生认知冲突,由此产生新的探究兴趣。)

    延伸活动:

    在科学区投放材料,供幼儿继续探究、制作能称不同重量的浮力秤。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