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隐藏表达的显示路径与审美素养的提升

    陈阿永

    在人教版高中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教学中,由于阅历的限制和跨文化理解能力的缺失,很多学生对小说的解读失于浅表化,甚或误读,难以领略到其美在何处。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挖掘文本内涵,把握小说的审美特质,真正理解外国小说的艺术魅力,进而促进其审美核心素养的提升呢?笔者认为,外国小说语言的隐藏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有必要通过深度阅读,引导学生梳理小说隐藏表达的言语特征,掌握小说隐藏内容的显示路径,以提高文本深度阅读的能力,促进审美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隐藏表达的言语形式

    小说的隐含表达带来了艺术的张力和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但如果不了解常见的隐藏表达的言语特征,则读者很可能无法抵达文本的深处,从而妨碍其深度的理解。下面以教材选文《礼拜二午睡时刻》为例就小说隐藏表达的几种情况进行梳理。

    1.答非所问的断裂

    在小说对话中,人物有时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有时又要掩饰自己的思想,在心口的矛盾冲突中,可能会出现答非所问的断裂,从而带来了小说内容表达的隐藏性。“从小说内容和艺术的有机构成整体性考虑,人物言语(也包括叙事脉络)的连贯是小说的基本特征,而断裂只是确立这一基本特征前提的非常态。非常态是常态的补充,借此补充凸显常态的现实性和合理性。”①如:

    神父吁了一口气。

    “您从来没有想过要把他引上正道吗?”

    女人签完字回答说:

    “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人。”

    细读对话,我们发现,神父问的是母亲,母亲回答的是儿子,一问一答似乎答非所问。答非所问的近似断裂的处理,反而更应引起读者分析其和连贯的深层次的复杂关系。因此,要使其连贯不断裂,我们必须探究上下文的内容。女人在说自己的儿子“非常好”的时候,听者,神父,也包括读者,可能都会有疑问:他是个小偷,有道德缺陷,怎么就非常好了?联系下文:

    那个女人还是神色自如的继续说:“我告诉过他不要偷人家的东西吃,他很听我的话。过去他当拳击手,有时候叫人打得三天起不来床。”

    “他没有办法,把牙全都拔掉了。”女孩子插嘴说。

    “是的,”母亲证实说,“那时候,我每吃一口饭,都好像看到礼拜六晚上她们打我儿子的那个样子。”

    我们看到,儿子是个拳击手,为了减轻重拳把牙打掉和咬到舌头的痛苦,他“把牙全都拔掉了”,他活得很努力很艰辛。母亲在证实中说:“我告诉过他不要偷人家的东西,他很听我的话”,而如果我们把“吃”这个字删除,再读一遍,我们发现,原文强调了“吃”,偷东西是为了吃,为了活下去。

    联系著名的拉古迪亚的拷问:“一个人为钱犯罪,这个人有罪;一个人为面包犯罪,这个社会有罪。”当我们学会从弱者的生存境遇出发去看待社会犯罪问题,我们明白了穷人并没有偷窃的权利,但社会却有帮助他们让他们免于饿死的义务。至此,我们发现母亲的回答和神父的问话似断实连,母亲不认为儿子有品行的问题,不认为自己教育失职。也只有这样的深入探究,才不会使我们的文本解读停留在母爱的伟大及母爱有超越世俗道德的力量,从而引导每个人不管对众好生,还是对众恶生,都应怀有宽容的大悲悯情怀和关爱民生的济世情怀。

    所以,理解这种答非所问的逻辑断裂,以及其他形态的言语断裂,应学会上下勾连,把它放在上下文的连贯中整体考虑,并在深入思考中揭示主题。

    2.言语的非常态

    言说本质上受制于人的思维,说话人冷静时的言语可控,或者冲动时的言语不可控,可能是言说者的自因或外部闯入的他因导致,要探寻其中合理的因果逻辑,应回归文本,从相关段落寻找合理解释。如:

    “你要是还有什么事,现在赶快做好!”女人说,“往后就是渴死了,你也别喝水。尤其不许哭。”

    女孩子点点头。

    母亲的严厉是一种突变。我们先看看课文的第二段:

    “你最好把车窗关上,要不,你会弄得满头都是煤灰的。”

    母亲让女儿关窗,是用建议的方式,而且还说明她建议关车窗的理由。这是一个慈爱的母亲,但是慈爱的母亲为什么突然变得严厉近乎粗暴?什么情况引发了母亲的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应该在哪里找呢?联系上下文提供的信息:火车到站了,到达小镇了。也就是说,在母亲命令女儿的时候,火车快要到站了。火车到站和母亲对女儿的要求是因果关系。因为到站了,所以她让女孩把鞋穿上,把头梳好,有什么事赶快做好。这很好理解。但是,如果停留在这个层次,我们还是没有真正深入女人隐藏的内心世界。我们必须继续追问为什么“尤其不许哭”。因为亲人去世而悲痛哭泣不是很正常的情感表达吗?不许哭就是不许悲伤吗?母亲是要求女兒不要悲伤吗?当我们给这个句子添加上下文的火车到站的信息,就可以把母亲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一些。“到站了,到了小镇尤其不许哭。”母亲其实是要求女儿到小镇了不许哭,不要在镇上的人面前哭。母亲是要求女儿不在外人面前哭,不要把悲伤表现出来。这和母亲在火车上的镇定安详是一致的。内心的真实情感不想外露出来,不想让别人看到。也只有分析到这里,我们才能把这种非常态与小说整体连贯起来,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坚强而自尊的母亲形象。强烈的自尊使她压抑着她内心真实的情感。不能哭,不仅是母亲对女儿的要求,更是母亲对自己的要求。

    而另一句话,也是最不好理解的一句:“往后就是渴死了,你也别喝水。”母亲对女儿的这种命令看起来很无理。我们说,言为心声。母亲无理命令的背后更多的是她内心世界的反应。当我们设身处地地想想,如果你是文中的她,你的内心是怎样的?你可能在想什么?人?事?物?小镇对于母亲是陌生的。到站了,要去找神父拿钥匙,怎么应对神父?能不能见到儿子的坟墓?路上可能还会遇到什么?到小镇了,儿子的墓就在这里,儿子的葬身之地又引发她内心的丧子之痛……这些想法有对未知的焦虑,有一直压抑在心的丧子之痛,还有对世俗目光的担忧,所有这些焦虑、悲痛、担忧形成一种重压,压得母亲喘不过气来。而强烈的自尊又不允许她嚎啕大哭,释放压力。因此,这一无理的命令的非常态表达,其实就是母亲内心压抑的一种短暂的宣泄。母亲不仅带着巨大的丧子之痛来到小镇,还顶着世俗的压力来祭奠人们眼中的小偷儿子。我们要能理解母亲强硬的语气背后包裹着痛苦、压抑和焦虑的心。

    而下文当小女孩“目不转睛地瞅着母亲。她母亲也用慈祥的目光看了她一眼”。母亲这时候又恢复了常态。可见,女人的反常明显是受到某种干扰,这种干扰带来的情绪突变真实地反映了母亲复杂压抑的心理状况,体现出人物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增加了叙事的波澜,最终使人物形象更鲜明丰富生动。

    因此,只有当我们把非常态与常态的因果链条连贯起来,使言说外在和言说内涵整体契合,我们才能真正读懂文本。

    3.对话与潜对话

    小说是用形象说话,往往不把话说尽,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要读懂小说,就要读懂人物对话的弦外之音。孙绍振老师说过,“凡是写得精彩的对话,都有这种心口误差的特点,正是这种心与口不一致的地方,人物的对话显出了立体感,”“对话的最高艺术效果是由对话和潜对话的错位结构造成的,”“人物内心的复杂变幻本来是要用言外之意去提示的,”“没有‘潜在对话的对话是没有人物心理的立体感的”。②如:

    “等到太阳落山再去吧!”神父说。

    “会把你们晒坏的,”神父的妹妹在客厅深处一动也不动地说,“等一等,我借给你们一把阳伞。”

    “谢谢!”那个妇女回答说,“我们这样很好。”

    她挽着小姑娘的手朝大街走去。

    女人用“我们这样很好”拒绝了神父、神父妹妹的劝挽,也就是告诉神父和神父妹妹,“我们这样很好,没事的,请不必担心!”而细细品读“这样”一词,其中的潜对话更丰富,可以是对小镇围观的居民说的——“我们拿着花去祭奠亲人,这样很好,你们看什么呢”;还可以是女人对女儿和自己的鼓励,“我们就是要这样从前门光明正大的走出去,这样很好,看他们能怎么样”。面对这场无形的审问,女人的这句话流露出了其勇敢、坚毅和自信的性格。

    因此,人物言语的简洁反而更应引发读者对文字的理性玩味,使读者思考言外之意。有时我们会停留在表面一致的逻辑分析,而真正要深入解读文本,我们要关注小说的对话与潜对话,要追求外在逻辑和内在逻辑、客观逻辑和主观逻辑的一致,要以立体化视野来分析人物言行举止间的整体协调。

    二、隐藏内容的显示路径

    文学文本往往突破单向度的思维方式和单一的表达功能,以更具综合功能的语言力量,使得整体与部分、各部分间的关系趋于复杂和多面。而小说中人物对话是对现实生活对话的模拟,其中必然体现现实对话的特征。“现实对话包含两部分,一是人际交往中真实可感的言语对话,由语音、词汇、语法等要素构成,另一部分是隐藏于概念意义、命题意义之外,但又确实为语言单位的音和义所承载的隐性意义,即我们所说的言外之意,包括说话者通过该语言单位传递给听话者的各种间接信息,如言语意图、说话者的情感和态度等,听话者不可能由字面意义直接整合而获得,必须结合语境进行语用推理才能获得。”③下面以《礼拜二午睡时刻》为例,分析小说文本隐藏内容的显示路径。

    1.抓关键词,删改比对

    抓住句中动词、形容词或副词,通过删改对比分析,有助于显示句段隐藏的含义。

    那个女人好像还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她透过纱门朝大街上看了看,然后从女孩子的手里把鲜花夺过去,就向大门走去。

    当我们把“好像”删掉,句子呈现的意思是女人不知道外面的事。没删掉,就是女人知道,“好像”点明她是故意装作不知道的。由此可以看出女人面对围观人群的镇定。当我们把“夺”换成“拿”,表达效果明显不同。“夺”,是用力拿过来,“夺”更有一种力量,毅然决然地、坚决的、不容改变的力量。由此可以看出母亲坚定的、愤怒的、勇敢的内心,面对小镇居民,她故意从前门走出去,拿着鲜花,有着向小镇居民、向这个冷漠的社会发出挑战的意味。

    2.挖掘细节,寻找矛盾

    细节是小说教学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显示隐藏的重要抓手。挖掘细节,寻找矛盾,可以现微知旨。上文我们在分析母亲神色自如地说“我告诉过他不要偷人家的东西吃”这句话时,抓住“吃”这个细节,因为它关系到偷东西的性质界定,也因为这个细节,小说关注那些苦难的人的悲悯情怀的主题得以彰显。

    3.结合语境,探寻因果

    从语言分析再到语境分析,有助于探寻小说的因果链条,有助于显示隐藏的真相。上文我们在分析母亲为什么对小女孩的态度变得严厉近乎粗暴的时候,就是联系上下文去寻找因果真相的,火车加快速度驶向目的地,越来越接近目的地,这种外在环境的变化导致母亲心理环境的更大变化。

    4.投入情境,设身处地

    当我们想象并投入到小说人物的各种情境之中,细听其言,想象其人,探究其心,隐藏将得以显示。如分析“我们这样很好”一句时,我们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你是文中的她,你是怎么想的。借助联想、想象,投入情境,就能真切地感受到文本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不僅能理解人物的语言,而且能深入理解到人物语言的潜台词。

    5.整体把握,关联局部

    当女人不动声色地说她就是上礼拜在这儿被人打死的那个小偷的母亲时,“神父打量了她一眼”,为什么“打量”?学生的回答大多指向神父的“好奇”“惊讶”,他们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去解读“打量”,这是想当然的思维惯性。主要是没有整体把握,整体感悟的自觉,没有以整体的视角来处理文本的局部关系。联系后文,神父问女人:“您从来没有想过要把他引上正道吗?”神父的话里涉及了两个人“您”“他”,神父做了两个认定,也即神父的言外之意有两点:您的儿子是走邪道的小偷,您作为小偷的母亲是失职的。这是正式的道德审问。我们把这句话与刚才神父的打量联系起来,我们会发现神父这个打量不是好奇,不是一个普通人面对另一个陌生人的仔细观察,而是一个具有宗教神权的人对一个世俗认为道德有亏的小偷的母亲的审视。这样的局部需要以整体视野来解读,需要在局部与局部的互相组合中阐释。又如,母亲眼中的儿子是非常好的人,即使在听到儿子因偷窃而被人打死之后也没有怀疑过。正因为她信任儿子,所以在神父审问的时候,她一直维护她的儿子。这种信任成为一种信念,支撑着母亲的坚强和尊严,也让母亲变得无惧与无畏。这样我们就能够理解前文女人的眼神,“两眼直直地盯着神父”,也许她在说:“不要这样看我,我儿子不是坏人”。我们要从整体上才能理解母亲这一神态。因此,以整体的视野解读文本的局部关系,不仅要联系段落前后的句段,还要联系全文的其他段落,把表面的矛盾与内在的逻辑连贯起来,在这种逻辑的寻找中揭示潜在的主题意义。

    三、善于显示隐藏表达,促进审美素养提升

    现代叙事学和接受美学认为,小说作为一门叙事艺术,其叙事法则必须以审美价值的实现为宗旨,其叙事艺术的目的在于创设文本的“召唤结构”以唤起读者的审美期待,而小说审美价值的最终实现也有赖于读者阅读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正如接受美学创立者之一尧斯所认为的,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本身,不只是作者所赋予的,或作品本身所囊括的,而是包括读者阅读所增补和丰富的。④隐藏表达作为一种艺术手段,使得作品具有了丰富的“召唤性”,有着丰富的审美效果,但这需要读者去“显示”,去进一步完善。隐藏与显示的过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学审美鉴赏活动。小说阅读是培养学生审美鉴赏力的重要载体,通过深度阅读让学生成为一个文学作品的审美者和阐释者,学会将隐藏表达进行显示,有利于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促进其审美素养的提升。

    1.把握隐藏表达的简约与张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杰出的小说具有深广的审美张力空间,当表层简约的语义表达隐藏着深层的内心动作,人物的口头表达与人物的内心情感形成对比,二者的反差造成了张力效果。正如母亲一句“你要是还有什么事,现在赶快做好”,让我们感受到慈爱的母亲突如其来的声色俱厉,感受到了情感多样组合的张力效果。“显示”的过程,是学生从文本塑造的意境中获得诸如担忧、恐惧、不安等复杂情感的过程,是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閱历的过程,有利于提升学生自身的审美感知力。

    2.挖掘隐藏表达的悬念与留白,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隐藏可以说是一种留白艺术。“从理论上说,小说中呈现的任何一位对象,只要没有正面描写的,都有可能是一种留白艺术的体现”。⑤人物的语言只是人物心情的一种线索,隐藏表达下的情感克制与叙述空白,给读者留下很多疑问,制造阅读悬念的同时,也可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审美想象。母亲外在是“不动声色”“神色自如”,内心是悲伤痛苦,恐惧不安,内外的对比度越是强烈,就越能激活读者的想象力和理解力。这样的“显示”过程,就是丰富审美想象力的过程。

    3.体味隐藏艺术的含蓄与丰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审美理解和创造力

    小说的隐藏,是一种含蓄表达。没有对隐藏内容的显示,我们就会停留在对文本表层意义的理解上。正如《礼拜二午睡时刻》,如果没有对文中隐藏的“显示”,学生可能停留在对超越世俗道德的母爱的感知上,不能理解小说所表达的人道主义的悲悯情怀。隐藏的含蓄美和丰富性,要求读者听出文本的弦外之音,悟出文本的言外之意,这种“显示”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审美理解和创造力。

    总之,理解隐藏艺术,掌握显示的路径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细读文本的功夫及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使其可以更快、更好地融入到文学作品中,从而促进其审美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①⑤詹丹.《阅读教学与文本解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第174-175页、第136页。

    ②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381页。

    ③周之畅.《对外汉语教材中言外之意现象的考察》,《现代语文》,2013年第9期。

    ④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64-71页。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校本研究课题“促进审美核心素养提升的高中小说深度阅读教学实践研究”(编号:FJJKXB19-40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通联:福建南安第一中学]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