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论断看资本主义的历史与命运

摘 要 “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实践基础是人类社会的现实发展,它有规律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趋势和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两个必然”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然而,资本主义发展至今已有500多年,资本主义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不断调整自我发展方式以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展现出资本主义的活力和生机。面对这一现实情况,我们必须重新回头理解这一理论的本质内涵,以便坚定我们社会主义信念,接受现实的质疑和挑战,正本清源。
关键词 “两个必然” “两个绝不会” 资本主义 历史命运
作者简介:王楠楠,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2.234一、剥削性质的资本主义是不稳定的
可以说,资本主义从诞生起就充满了剥夺。资本主义在原始阶段通过暴力手段进行原始积累,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只要使用暴力就可以将贫苦农民的土地掠夺过来,摇身一变,成了“庞大的有产者”。历史上,“圈地运动”最为典型。同时美洲新大陆的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也使欧洲资产阶级开始了疯狂的殖民掠夺。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也处处充满剥夺味道。比如资本家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却不付相应佣金,对雇佣工人进行剥削,掠夺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另外,小资本也被大资本剥削掠夺,这里是通过资本集中来实现的。当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阶段,它的剥削程度变得更高更强,出现了各具特色的资本主义形式。在金融资本垄断阶段,资本的剥夺充满了全球性和无止境的贪欲本质,这就决定了资本它不满足于对国内的统治和剥削,而且还要穷凶极恶地对外扩张。当资本主义发展到与国家相结合,资本主义剥削更加具有隐蔽性。
由此,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历史告诉我们: 资本从来不是依靠勤俭和节欲而增值的,而是充满了剥夺。我们不否认剥夺生产资料能加速资本主义发展的积极作用,但是这种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夺在为资本家提供的大量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同时,也造成了阶级对立。当这种阶级对立快到了不可缓和的程度,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
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这期间,工人暴动和罢工层出不穷,因为那段时间正是资本主义剥削和压迫最为沉重的时候。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内在动因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的深刻论断不是凭空想象的,是建立在他对资本主义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的。这一深刻认识就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就是基本矛盾慢慢积累的全过程。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形式和剥削手段的发展已经注定这一矛盾不会自动缓解和消除。只要有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垄断,这个基本矛盾总会被激化,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动荡和不安,乃至崩塌。
除了这一基本矛盾外,资本主义发展还存在生产目的与生产手段之间矛盾、生产条件和实现条件之间的矛盾。比如,生产目的和生产手段的矛盾体现在资本主义扩大了规模,但是价值增值却减少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因此资本家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产品的社会价值却降低了,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了,资本的利润率降低了,这也解释了为了很多工厂资本扩大了生产规模,但是挣的钱却变少了。但是资本家却不会因此而收手,最终导致的就是生产过剩。生产过剩的积聚发展将会周期性地破坏社会生产力和社会资源的使用,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样的,生产条件和实现条件之间的矛盾表现在资本主义社会消费落后于社会生产,这会使社会总产品的实现、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出现困难,进一步阻碍社会再生产的正常发展。
资本主义的双重矛盾表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并不能相匹配,甚至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此,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必须要打破现有的桎梏,用更高级的生产力表现形式来代替它,更高级的形式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可以得见,资本主义照着这样的模式发展下去,离衰退的时刻也越来越近了。三、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延续了发展动力
首先,资本主义的每一次经济危机和波动都是在倒逼资本主义进行自我调整,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要适应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在这些变革中,尤以资本占有形式的历次变革最为明显。资本的占有形式从最初单个私人占有向更高层次的占有發展,它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从单个私人资本向社会化程度更高的国有资本和国际资本的发展转变,这是资本主义发展形态不断变化的过程,也是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变化的历程。这些资本主义形态的出现展示了资本主义内在强大的改革和修复能力。
其次,除了调整生产关系外,资本主义还在其他方面做了一些调整。比如调节了劳资关系,对劳资关系的调整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阶级之间的矛盾。另外,资本主义也不断自我扬弃,吸收社会主义的优势,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最有名的就是“罗斯福新政”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盛行的“凯恩斯主义”。四、“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并不过时,仍将预示着资本主义的最终归宿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起来,匹配起来。由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辨证研究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关系内容,充分理解这一本质内涵的基础上,阐明了封建主义被资本主义所取代的科学论断。当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也会出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相容的内在矛盾,由此,遵循马克思指出的社会发展规律,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必将发生微妙的变化。在发现这一规律的基础上,马克思首先肯定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在反思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以及资本主义该何去何从。在其所作的《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当一个社会的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已经不能完好地匹配当时的生产力时,那么等到这个旧社会所容纳的社会生产力全部释放出来的时候,等到这个旧社会中孕育的新的更高的社会关系和物质条件都足够成熟且可以发挥作用时,那么旧的生产关系必将走向解体,能够适应当前生产力的新的生产关系会应运而生。因此,用马克思的原话讲:“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敲响了。”这句话就是在揭示生产资料占有形式和社会生产力的辨证关系。只要资本主义还存在一天,那么生产资料私有制就不会凭空消失。只要资本家想扩大生产,扩大剩余价值的想法还存在一天,资本主义的剥削就不会减少,资本主义矛盾就不会自我消除。因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资本主义危机和矛盾的不断刺激下,这个外壳终将会被炸毁,新的生产关系终将会到来。
那么,资本主义什么时候才能被社会主义所取代?针对这一问题,马克思用他的“两个绝不会”论断作出了科学的解答。在这里,我们必须要看到“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辨证的统一关系。“两个必然”是社会形态的历史命运论断,而“两个绝不会”则是实现历史命运要达到的必然要求。为此,我们必须在深刻领悟“两个绝不会”的本质内涵的基础上,才能理解社会主义何时才能取代资本主义。
在“两个绝不会”的论断中,社会的发展应基于两个必要因素。其一,旧的生产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其二,新的社会生产关系还不够成熟。在这样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时,旧社会仍将苟延残喘,继续存在一段时间。按照马克思的理论,我们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个社会要灭亡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两个绝不会”同样给出了解答。首先,旧社会中存在的所有生产力的发挥已经到了上限,不存在能够推动旧的生产力向前的因素;再者,在旧社会中已经孕育出成熟的新的社会生产关系,且能够在新的生产力中发挥作用。在这两个条件同时具备的基础上,一个旧的社会形态必然会被新的社会形态所取代。因此,如果没有这样新的更高层级的社会生产关系存在,那么旧社会依然会保持它现有的状态,停滞不前。按照这样的逻辑分析,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资本主义发展了500多年还没有走向灭亡。在它的旧的生产力还没消耗殆尽,新的社会关系还未孕育成熟之前,在两个条件未能同时满足之前,资本主义是不会灭亡的,它仍会延续一段较长的时间。这就好比我们的封建主义延续了2000多年才最终被宣告灭亡。为此,实现“两个必然”的美好愿望是需要时间和历史条件的,它不取决于人的美好憧憬,它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实践中。五、结语
资本主义的现实发展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这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性质决定的,马克思所做出的“两个不然”的论断也基于此。但是,正如马克思在提出“两个不然”论断13年之后,又提出“两个绝不会”来补充完善一样,我们要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要预见和把握资本主义未来发展的新态势。既不要忽视“两个绝不会”,也要坚信“两个必然”,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的“必然性”和“长期性”结合起来分析,理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辨证关系,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
参考文献:
[1]肖細明、贺祥林.国内“两个必然”理论研究综述.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7(2).
[2]王彦青.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两个决不会”思想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5.
[3]魏强、孙来斌.“两个必然”理论逻辑的文本还原——《共产党宣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维度解读.教学与研究.2014(6).
[4]袁琳.论“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2(5).
[5]吴雄丞.“两个必然”的原理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高校理论战线.2008(3).
[6]刘建军.《共产党宣言》中的“两个必然”论断及其当代阐释.江西社会科学.2008(2).
[7]梅荣政、张乾元.“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内在统一.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3).
[8]叶庆丰.“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论断及其当代意义.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1).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