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人的需要
摘 要 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等生理层面的物质需要,还包括社会需要以及更高级的精神需要。人的需要与人内在结构的三个层面相统一,彰显了人性的完整性。马克思主义人学关于人的需要的思想,对正确、全面、深刻认识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有重大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 马克思 人 需要 以人为本
作者简介:李莹波,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哲学。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2.233
马克思虽然没有专门论述人的问题的著作,但是通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一系列经典著作阐述了他的人学思想。其中,“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出发点。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就人的需要而言,“现实的人”的需要包含人的生理需要、社会需要、精神需要等,我们详细分析如下。一、人的生命活动与生理需要
(一)生理需要是人作为个体生物的自然属性的体现
马克思认为,人与动物一样,都有生理需要。生理需要主要指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马克思指出:“必要的需要就是本身归结为自然主体的那种个人的需要。” 具体讲,生理需要既包括人自身的肉体再生产的需要,也包括种族繁衍的需要。
(二)生理需要是人的其他一切需要的前提
满足生理需要就要从事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美的规律”的理论,认为人的生产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即人的生产一方面受到外在的“任何物种的尺度”的制约,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受到人自身“内在固有的尺度”的制约。也就是说,动物的生产集聚在本能层面,受制于物种自身的本能规律而无法逾越。但是,人类的生产受人类活动主观合目的性的指导,这样一来,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就是人类对自然界进行物质改造的过程,就是自然被人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不仅改造了外在自然,人自身的内在自然也在劳动中不断完善和发达,人的主体性地位以及人对对象的驾驭能力在不断提高。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指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他指出这是马克思发现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显然,生理需要是人类其他各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产生的原始基础。在物质资料生产中,生理需要会不断得到满足,而生理需要的满足会促使人类追求诸如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方面的更高一层的需要,精神需要。同时,随着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就算是生理需要也会随之而发生新的变化。如人类对食物的涉猎、对营养的摄取,由生食变成熟食等;获取满足生理需要所需的物质资料的手段也在变化。如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依靠出卖劳动力获取满足生理需要的基本的物質资料,而资本家却通过剥削手段、通过榨取剩余价值而获取满足生理需要的基本的物质资料等。二、人的生活活动与社会需要
(一)生活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是人类发展、延续的基础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谈到了人的需要与人的本性问题。他指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所以他们必须要发生相互关系。” 马克思认为,人作为个体的生活需要比人的类本质更为根本。但是,为了满足个体的生活需要就必须有一种新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即社会性劳动。人是现实的个人,同时也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果说生命活动的直接动力是生理需要的满足,而生活活动却表现出对生命活动和生理需要的超越,它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就是说,人不仅求生存更求发展,而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以及人类解放更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奋斗目标。
人要满足生理需要,就必须从事劳动和生产。但要从事劳动和生产,又使人必须超出单纯维持自身生存的需要限度,把生产放诸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这样一来,人在生活活动中不仅改造自然界,完善人自身而促使外在自然与人的内在自然这两个自然的“人化”,还促进社会发展,人的需要也因此由生理需要升格为社会需要。人类劳动的二重性因而得以彰显,即劳动不仅是低级的谋生存的工具和手段,劳动更有推动社会发展,建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意义。
(二)社会需要是人的社会性的体现
人生活在社会中,必然构成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社会关系中,人的行为受到政治、经济、法律、规章制度、社会习俗、社会文化等的制约。因而,社会需要与人的内在结构的三个层面都密切相关。第一个层面是生理层面,这里略而不论;第二个层面是心理层面,第三个层面是社会历史文化层面。
所谓心理层面,是指人对外物的把握总是在感知、表象、记忆、情感、想象、理解中加以把握的。
所谓社会历史文化层面,是指人作为社会存在物,不断感受社会文化,使之内化为自己的结构。在人的社会历史文化结构中,包括了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因素。
社会需要包括真实的需要和虚假的需要。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所诱发的某些需要是虚假的,不利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的异化,导致人的需要不符合人类生存的真实需求;而共产主义社会,人的需要与人的生存的真实需求相吻合,人的需要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人的需要的满足也表现了人的自我实现。三、人的精神生产活动与精神需要
所谓精神生产活动,是指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这里,我们依然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著述出发,对精神生产活动的某些环节展开讨论。
(一)人有多种精神需要
人不仅有物质生产活动与生理需要、社会需要,更有精神生产活动与精神需要。精神需要包括人的科学探究需要、道德实践需要、审美创造需要等,即真、善、美的需要。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与世界建构的关系也是复杂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将人的发展划分为三大形态:“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的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社会财富这一基础的自由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阶段创造条件。” 就第三种形态而言,人已经超越了人与人的依赖关系以及人对物的依赖关系,人的个性发展本身,将成为财富的主要尺度。在人发展的第三大形态中,人的生活展现出多样化的特色,除了参加富有创造性的劳动活动以外,还要参加政治活动、科学活动、文化活动、娱乐活动、体育活动、旅游活动等,这时,“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精神生产和精神需要转变为人的需要和活动的主要形式。
(二)人的精神需要具有特殊性
特殊性在哪里?在谈到人的需要时,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认为,人的快感需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感官上的快适引起的快感;第二种是善的事物引起的快感;第三种是欣赏美的事物引起的快感,如人们面对一朵红花产生的快感。康德指出前两种快感都涉及利害,只有第三种快感,才是一种无利害的、普遍的、形式的合目的性的、必然的审美快感。原因在于,逻辑判断与审美判断不同,逻辑判断的主词与宾词都是概念,都包含有一定的意义;而在审美判断中,主词只涉及形式,宾词也只是人的主观感受。因此,审美的快感不涉及利害,是一种无功利的、无目的性的快感。
据此而言,涉及利害的快感源自于人对对象作出逻辑判断,而作出逻辑判断也是人的需要之一。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辩证法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同样关注人的需要。他认为人类生存包括各种不同层次的需要,包括生理的、经济的需要,政治的、法律的需要,宗教等精神活动需要,科學艺术活动的需要等。具体而言,人的需要很复杂很丰富。
从纵深地层次上讲,包括生理层面与非生理的价值层面,从横向的广度上讲,包括的内容又很多。
通过对照解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等著作,认真分析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思想可知,马克思显然与康德及黑格尔不同,他从历史唯物主义和人的实践本质出发,讨论了人的精神需要的动态发展的特征以及精神生产的相对独立性。
首先,精神生产和精神需要受到物质生产的制约,物质生产活动为精神生产和精神需要提供物质保障。
其次,精神生产具有相对独立性,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水平并不同步,始终保持着“精神的自律”,是主体的个性的自由创造活动。
最后,精神需要是人的需要的高级形态,最终表现为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彰显了人性是完整的。即人是现实性、理想性、超越性三位一体的人,是在社会历史发展不同阶段不断完善的人。
总之,“人的精神需要贯穿在人的发展的各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人的精神需要总是伴随物质需要的发展,最终超越物质需要,达到人自身境界的全面提升。” 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内涵丰富而深刻,在当前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实践价值。将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社会矛盾的科学论断结合起来,构建新的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的人的需要理论,必能裨益于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
注释: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20,10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574.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1961.504.
王么玲.人的精神需要与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界.2012(4).8.
关键词 马克思 人 需要 以人为本
作者简介:李莹波,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哲学。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2.233
马克思虽然没有专门论述人的问题的著作,但是通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一系列经典著作阐述了他的人学思想。其中,“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出发点。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就人的需要而言,“现实的人”的需要包含人的生理需要、社会需要、精神需要等,我们详细分析如下。一、人的生命活动与生理需要
(一)生理需要是人作为个体生物的自然属性的体现
马克思认为,人与动物一样,都有生理需要。生理需要主要指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马克思指出:“必要的需要就是本身归结为自然主体的那种个人的需要。” 具体讲,生理需要既包括人自身的肉体再生产的需要,也包括种族繁衍的需要。
(二)生理需要是人的其他一切需要的前提
满足生理需要就要从事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美的规律”的理论,认为人的生产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即人的生产一方面受到外在的“任何物种的尺度”的制约,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受到人自身“内在固有的尺度”的制约。也就是说,动物的生产集聚在本能层面,受制于物种自身的本能规律而无法逾越。但是,人类的生产受人类活动主观合目的性的指导,这样一来,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就是人类对自然界进行物质改造的过程,就是自然被人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不仅改造了外在自然,人自身的内在自然也在劳动中不断完善和发达,人的主体性地位以及人对对象的驾驭能力在不断提高。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指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他指出这是马克思发现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显然,生理需要是人类其他各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产生的原始基础。在物质资料生产中,生理需要会不断得到满足,而生理需要的满足会促使人类追求诸如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方面的更高一层的需要,精神需要。同时,随着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就算是生理需要也会随之而发生新的变化。如人类对食物的涉猎、对营养的摄取,由生食变成熟食等;获取满足生理需要所需的物质资料的手段也在变化。如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依靠出卖劳动力获取满足生理需要的基本的物質资料,而资本家却通过剥削手段、通过榨取剩余价值而获取满足生理需要的基本的物质资料等。二、人的生活活动与社会需要
(一)生活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是人类发展、延续的基础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谈到了人的需要与人的本性问题。他指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所以他们必须要发生相互关系。” 马克思认为,人作为个体的生活需要比人的类本质更为根本。但是,为了满足个体的生活需要就必须有一种新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即社会性劳动。人是现实的个人,同时也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果说生命活动的直接动力是生理需要的满足,而生活活动却表现出对生命活动和生理需要的超越,它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就是说,人不仅求生存更求发展,而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以及人类解放更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奋斗目标。
人要满足生理需要,就必须从事劳动和生产。但要从事劳动和生产,又使人必须超出单纯维持自身生存的需要限度,把生产放诸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这样一来,人在生活活动中不仅改造自然界,完善人自身而促使外在自然与人的内在自然这两个自然的“人化”,还促进社会发展,人的需要也因此由生理需要升格为社会需要。人类劳动的二重性因而得以彰显,即劳动不仅是低级的谋生存的工具和手段,劳动更有推动社会发展,建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意义。
(二)社会需要是人的社会性的体现
人生活在社会中,必然构成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社会关系中,人的行为受到政治、经济、法律、规章制度、社会习俗、社会文化等的制约。因而,社会需要与人的内在结构的三个层面都密切相关。第一个层面是生理层面,这里略而不论;第二个层面是心理层面,第三个层面是社会历史文化层面。
所谓心理层面,是指人对外物的把握总是在感知、表象、记忆、情感、想象、理解中加以把握的。
所谓社会历史文化层面,是指人作为社会存在物,不断感受社会文化,使之内化为自己的结构。在人的社会历史文化结构中,包括了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因素。
社会需要包括真实的需要和虚假的需要。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所诱发的某些需要是虚假的,不利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的异化,导致人的需要不符合人类生存的真实需求;而共产主义社会,人的需要与人的生存的真实需求相吻合,人的需要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人的需要的满足也表现了人的自我实现。三、人的精神生产活动与精神需要
所谓精神生产活动,是指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这里,我们依然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著述出发,对精神生产活动的某些环节展开讨论。
(一)人有多种精神需要
人不仅有物质生产活动与生理需要、社会需要,更有精神生产活动与精神需要。精神需要包括人的科学探究需要、道德实践需要、审美创造需要等,即真、善、美的需要。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与世界建构的关系也是复杂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将人的发展划分为三大形态:“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的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社会财富这一基础的自由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阶段创造条件。” 就第三种形态而言,人已经超越了人与人的依赖关系以及人对物的依赖关系,人的个性发展本身,将成为财富的主要尺度。在人发展的第三大形态中,人的生活展现出多样化的特色,除了参加富有创造性的劳动活动以外,还要参加政治活动、科学活动、文化活动、娱乐活动、体育活动、旅游活动等,这时,“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精神生产和精神需要转变为人的需要和活动的主要形式。
(二)人的精神需要具有特殊性
特殊性在哪里?在谈到人的需要时,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认为,人的快感需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感官上的快适引起的快感;第二种是善的事物引起的快感;第三种是欣赏美的事物引起的快感,如人们面对一朵红花产生的快感。康德指出前两种快感都涉及利害,只有第三种快感,才是一种无利害的、普遍的、形式的合目的性的、必然的审美快感。原因在于,逻辑判断与审美判断不同,逻辑判断的主词与宾词都是概念,都包含有一定的意义;而在审美判断中,主词只涉及形式,宾词也只是人的主观感受。因此,审美的快感不涉及利害,是一种无功利的、无目的性的快感。
据此而言,涉及利害的快感源自于人对对象作出逻辑判断,而作出逻辑判断也是人的需要之一。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辩证法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同样关注人的需要。他认为人类生存包括各种不同层次的需要,包括生理的、经济的需要,政治的、法律的需要,宗教等精神活动需要,科學艺术活动的需要等。具体而言,人的需要很复杂很丰富。
从纵深地层次上讲,包括生理层面与非生理的价值层面,从横向的广度上讲,包括的内容又很多。
通过对照解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等著作,认真分析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思想可知,马克思显然与康德及黑格尔不同,他从历史唯物主义和人的实践本质出发,讨论了人的精神需要的动态发展的特征以及精神生产的相对独立性。
首先,精神生产和精神需要受到物质生产的制约,物质生产活动为精神生产和精神需要提供物质保障。
其次,精神生产具有相对独立性,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水平并不同步,始终保持着“精神的自律”,是主体的个性的自由创造活动。
最后,精神需要是人的需要的高级形态,最终表现为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彰显了人性是完整的。即人是现实性、理想性、超越性三位一体的人,是在社会历史发展不同阶段不断完善的人。
总之,“人的精神需要贯穿在人的发展的各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人的精神需要总是伴随物质需要的发展,最终超越物质需要,达到人自身境界的全面提升。” 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内涵丰富而深刻,在当前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实践价值。将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社会矛盾的科学论断结合起来,构建新的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的人的需要理论,必能裨益于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
注释: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20,10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574.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1961.504.
王么玲.人的精神需要与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界.20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