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使命 以党建的成效促学校事业发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自2007年以来,学校党委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北京普通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以下简称《基本标准》)为要求,强本固基,以《党建创新工程》和《和谐校园创新工程》为抓手,不断创新理念和方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将党的建设成效体现在领导学校事业发展中。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群众满意度为98.7%,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民主测评“好”与“较好”的为96.3%。
牢记使命,夯实爱国荣校的思想基础
一是抓好党委中心组学习。每年分别制定理论中心组和教职工学习计划,通过集中学习、辅导学习、在线自学等多种方式,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坚定信念,筑牢思想政治基础,并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主阵地。二是认真开展干部培训。以“深学理论、精学业务、广学知识”为导向,创新干部培训品牌。始终立足加强干部思想建设来思考,始终围绕促进学校中心工作来设计,始终着眼提升干部能力建设来实践,分类分层,做好理想信念、国际视野、岗位职责、综合知识四类培训。三是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每月举行1次基层党委书记集中学习会,校领导和基层干部同学习、同思考。组织党员和广大师生开展读书会,举办读书论坛;培养航空航天情怀,增强报国信念。2013年,学校党委被评为北京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示范点。
真抓实干,推进又好又快的事业发展
一是提升战略规划。从全局视角审时度势,把握机遇,确定航空航天信息融合的办学特色,提出培育创新人才、引育高端人才、引领科技发展、拓展国际合作的战略架构,规划了学校三步走发展路径和实现空天信融合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二是强化学科建设。学校现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在2012年一级学科评估中,13个进入全国高校前10名,2个位列全国第一,形成了“优势工科、扎实理科、精品文科”的高水平学科发展态势。三是促进创新发展。始终瞄准学术前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组建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形成国家战略重器,深度参与国家重大专项。积极推进协同创新,成为教育部“2011计划”首批确定的协同创新中心。2004年以来,学校获得了8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一等奖,2013年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创造了新的辉煌。四是提高教学质量。坚持立德树人,以提高质量为抓手,建立并完善理、工、文和国际化四类教育实践改革试验区,打造一批工程实践基地、科技创新基地、文化艺术公共场馆,持续扩大国际交流,形成“科学基础、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国际视野”的培养体系。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7项。全校85%的科研成果有学生参与,522名在校学生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75人成为18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奖署名获奖人。
团结进取,凝聚敢于担当的智慧力量
一是认真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班子成员中一半来自其他兄弟高校,45%有国外留学经历,有4名院士,大家本着“讲团结、守纪律、真干事、有作为”的履职理念,和谐相处、团结奋进。书记、校长遇事及时沟通协商,互相配合,班子成员和气共事,不拆台、多补台,以团结的力量出智慧、出成效。二是坚持制度化的议事决策机制。1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单周召开1次常委会、双周召开1次校长办公会,及时议事,把事议透,做到民主决策;凡涉及“三重一大”事项,在提交决策前都进行科学论证和评估,做到科学决策。三是始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廉洁办学、勤政理教”的理念,认真落实廉政责任制,做到廉政任务部署、领导干部责任、部门工作实施、纪委协调监督四个到位,全面推进以权力结构科学化配置、权力运行规范化监督、廉政风险信息化防控为内容的三个体系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四是转变作风为民办实事。每年制定并落实“为师生拟办的重要实事”的折子工程,6年来,共为教职工办理重要实事64项。2013年,建立了师生综合服务大厅。同时落实了保障性住房项目,进一步改善了民生。
强本固基, 抓好机制健全的基层建设
一是加强基层领导。目前,在学院分党委书记中,有高级职称的达82.9%。教工党支部书记副教授以上超过80%,大多数都兼任了行政职务。二是完善工作机制。5年来,3次较大程度地开展了《基本标准》达标检查验收工作,规范基层组织的制度化建设,提高党建工作整体水平。认真组织两年一度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的评选活动。表彰教师“共产党员十杰”和学生“共产党员十佳”。三是优化组织设置。积极推广在学科组、责任教授团队等设立党支部的新模式,建立了近60个纵向研究生党支部,并试点本硕一体化学生党支部。在本科生中形成“低年级按年级建党支部,高年级按班建党支部”的格局,并选配学术造诣高、有威信的党员教授担任支部指导教师。四是做好党员发展。截至2013年12月,本科生党员比例为16%,研究生党员比例为59.8%,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党员比例为71.8%。
6年来,学校有9个基层党组织被评为北京市级或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获得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奖5项。2013年获北京高校基层党支部活动创新案例征集评选一等奖。《党建创新工程》入选中组部创先争优典型案例。
深化改革,建设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
一是完善制度体系,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落实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将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落实到干部选任全过程。从干部选任总体要求、选拔形式、选任程序、管理使用、业绩考核、选任监督等方面制定了相应制度,确定考察对象和决定任用干部试行“两次差额票决”,开展人选岗位适应度测评,推进多岗位培养锻炼干部,落实干部任期制和试用期制,实行“一把手双述职”制度等。形成科学规范、配套衔接、有效制衡、监督有力的选人用人工作制度体系。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建设好党政领导干部、专家人才、学生辅导员等“三支队伍”。在学院分党委书记中,双肩挑干部占68%。在专家人才队伍建设上,培养党员专家榜样群体,充分发挥其在做人、做事、做学问方面的特殊影响力和号召力。学校95.6%的一级重点学科责任教授是党员,80%的“973计划”首席专家和“863计划”负责人是党员,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负责人,以及国家级科技成果奖第一获奖人100%是党员。三是坚持党管人才,倡导“崇尚知识,尊重人才”的理念,努力打造一支“学问担当人师,品行堪称楷模”的人才队伍。2013年,又有3人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新增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2人,在校获聘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已达81人,高端人才占师资队伍比例居高校前列。
2011年,学校在中组部选人用人工作专项检查中,3项指标满意率平均为95.8%。2012年,校党委在中组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座谈会上作了交流发言。2014年,校党委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作了大会发言。
立德树人,培育人文滋养的文化品牌
一是营造人文滋养的环境。总结凝练师生广泛认同的北航精神、办学理念、校风校训等学校核心价值理念,陆续新建了航空航天博物馆、艺术馆、音乐厅、校史馆、科技创新馆等一批文化设施,建设了《北航星》《世纪之声》《军工文化长廊》《科学精神主题园》等公共艺术和文化景观。二是打造典型引路的品牌。举办“我爱我师”“感动北航人物”“三育人标兵”和“师德标兵”评选活动等,开展“北航大讲堂”活动。三是开展文化育人的实践。广泛开展“中国梦·青年志”系列主题活动,宣传杰出校友罗阳的事迹,传递青春正能量。举办学术人生论坛,促进学风建设。举办高品位的文化艺术展出,组织经典型的音乐艺术演出,开展艺术家驻校讲学活动等,谱写了育人新篇章。学校文化建设成果先后获教育部优秀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在第20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党委作了《实施文化培育工程,推进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大会发言。
以人为本,构筑人景祥和的和谐校园
一是夯实稳定平安基础。坚持落实稳定责任制,做好思想动态分析和舆情判断,打造信息集成、宣传教育、排查防控、应急处置、制度规范的维稳和平安体系,推进科技创安,严格保密制度。2012年,学校通过平安校园验收,并被评为“示范校”。二是实施和谐校园建设。继实施《党建创新工程》之后,学校党委根据新情况新特点,制定了《和谐校园创建工程》,统筹文化校园、民主校园、法治校园、平安校园、温馨校园五大校园建设。以党建为引领,规划校园文化示范区建设,拓展学校民主管理的有效机制,推进依法办学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创建平安校园,营造服务师生发展和成长的温馨环境,把党的建设成效落实在服务学校的发展和服务师生的根本利益上。
[责任编辑:蔡桂兰]
自2007年以来,学校党委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北京普通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以下简称《基本标准》)为要求,强本固基,以《党建创新工程》和《和谐校园创新工程》为抓手,不断创新理念和方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将党的建设成效体现在领导学校事业发展中。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群众满意度为98.7%,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民主测评“好”与“较好”的为96.3%。
牢记使命,夯实爱国荣校的思想基础
一是抓好党委中心组学习。每年分别制定理论中心组和教职工学习计划,通过集中学习、辅导学习、在线自学等多种方式,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坚定信念,筑牢思想政治基础,并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主阵地。二是认真开展干部培训。以“深学理论、精学业务、广学知识”为导向,创新干部培训品牌。始终立足加强干部思想建设来思考,始终围绕促进学校中心工作来设计,始终着眼提升干部能力建设来实践,分类分层,做好理想信念、国际视野、岗位职责、综合知识四类培训。三是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每月举行1次基层党委书记集中学习会,校领导和基层干部同学习、同思考。组织党员和广大师生开展读书会,举办读书论坛;培养航空航天情怀,增强报国信念。2013年,学校党委被评为北京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示范点。
真抓实干,推进又好又快的事业发展
一是提升战略规划。从全局视角审时度势,把握机遇,确定航空航天信息融合的办学特色,提出培育创新人才、引育高端人才、引领科技发展、拓展国际合作的战略架构,规划了学校三步走发展路径和实现空天信融合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二是强化学科建设。学校现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在2012年一级学科评估中,13个进入全国高校前10名,2个位列全国第一,形成了“优势工科、扎实理科、精品文科”的高水平学科发展态势。三是促进创新发展。始终瞄准学术前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组建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形成国家战略重器,深度参与国家重大专项。积极推进协同创新,成为教育部“2011计划”首批确定的协同创新中心。2004年以来,学校获得了8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一等奖,2013年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创造了新的辉煌。四是提高教学质量。坚持立德树人,以提高质量为抓手,建立并完善理、工、文和国际化四类教育实践改革试验区,打造一批工程实践基地、科技创新基地、文化艺术公共场馆,持续扩大国际交流,形成“科学基础、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国际视野”的培养体系。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7项。全校85%的科研成果有学生参与,522名在校学生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75人成为18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奖署名获奖人。
团结进取,凝聚敢于担当的智慧力量
一是认真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班子成员中一半来自其他兄弟高校,45%有国外留学经历,有4名院士,大家本着“讲团结、守纪律、真干事、有作为”的履职理念,和谐相处、团结奋进。书记、校长遇事及时沟通协商,互相配合,班子成员和气共事,不拆台、多补台,以团结的力量出智慧、出成效。二是坚持制度化的议事决策机制。1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单周召开1次常委会、双周召开1次校长办公会,及时议事,把事议透,做到民主决策;凡涉及“三重一大”事项,在提交决策前都进行科学论证和评估,做到科学决策。三是始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廉洁办学、勤政理教”的理念,认真落实廉政责任制,做到廉政任务部署、领导干部责任、部门工作实施、纪委协调监督四个到位,全面推进以权力结构科学化配置、权力运行规范化监督、廉政风险信息化防控为内容的三个体系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四是转变作风为民办实事。每年制定并落实“为师生拟办的重要实事”的折子工程,6年来,共为教职工办理重要实事64项。2013年,建立了师生综合服务大厅。同时落实了保障性住房项目,进一步改善了民生。
强本固基, 抓好机制健全的基层建设
一是加强基层领导。目前,在学院分党委书记中,有高级职称的达82.9%。教工党支部书记副教授以上超过80%,大多数都兼任了行政职务。二是完善工作机制。5年来,3次较大程度地开展了《基本标准》达标检查验收工作,规范基层组织的制度化建设,提高党建工作整体水平。认真组织两年一度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的评选活动。表彰教师“共产党员十杰”和学生“共产党员十佳”。三是优化组织设置。积极推广在学科组、责任教授团队等设立党支部的新模式,建立了近60个纵向研究生党支部,并试点本硕一体化学生党支部。在本科生中形成“低年级按年级建党支部,高年级按班建党支部”的格局,并选配学术造诣高、有威信的党员教授担任支部指导教师。四是做好党员发展。截至2013年12月,本科生党员比例为16%,研究生党员比例为59.8%,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党员比例为71.8%。
6年来,学校有9个基层党组织被评为北京市级或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获得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奖5项。2013年获北京高校基层党支部活动创新案例征集评选一等奖。《党建创新工程》入选中组部创先争优典型案例。
深化改革,建设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
一是完善制度体系,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落实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将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落实到干部选任全过程。从干部选任总体要求、选拔形式、选任程序、管理使用、业绩考核、选任监督等方面制定了相应制度,确定考察对象和决定任用干部试行“两次差额票决”,开展人选岗位适应度测评,推进多岗位培养锻炼干部,落实干部任期制和试用期制,实行“一把手双述职”制度等。形成科学规范、配套衔接、有效制衡、监督有力的选人用人工作制度体系。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建设好党政领导干部、专家人才、学生辅导员等“三支队伍”。在学院分党委书记中,双肩挑干部占68%。在专家人才队伍建设上,培养党员专家榜样群体,充分发挥其在做人、做事、做学问方面的特殊影响力和号召力。学校95.6%的一级重点学科责任教授是党员,80%的“973计划”首席专家和“863计划”负责人是党员,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负责人,以及国家级科技成果奖第一获奖人100%是党员。三是坚持党管人才,倡导“崇尚知识,尊重人才”的理念,努力打造一支“学问担当人师,品行堪称楷模”的人才队伍。2013年,又有3人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新增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2人,在校获聘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已达81人,高端人才占师资队伍比例居高校前列。
2011年,学校在中组部选人用人工作专项检查中,3项指标满意率平均为95.8%。2012年,校党委在中组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座谈会上作了交流发言。2014年,校党委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作了大会发言。
立德树人,培育人文滋养的文化品牌
一是营造人文滋养的环境。总结凝练师生广泛认同的北航精神、办学理念、校风校训等学校核心价值理念,陆续新建了航空航天博物馆、艺术馆、音乐厅、校史馆、科技创新馆等一批文化设施,建设了《北航星》《世纪之声》《军工文化长廊》《科学精神主题园》等公共艺术和文化景观。二是打造典型引路的品牌。举办“我爱我师”“感动北航人物”“三育人标兵”和“师德标兵”评选活动等,开展“北航大讲堂”活动。三是开展文化育人的实践。广泛开展“中国梦·青年志”系列主题活动,宣传杰出校友罗阳的事迹,传递青春正能量。举办学术人生论坛,促进学风建设。举办高品位的文化艺术展出,组织经典型的音乐艺术演出,开展艺术家驻校讲学活动等,谱写了育人新篇章。学校文化建设成果先后获教育部优秀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在第20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党委作了《实施文化培育工程,推进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大会发言。
以人为本,构筑人景祥和的和谐校园
一是夯实稳定平安基础。坚持落实稳定责任制,做好思想动态分析和舆情判断,打造信息集成、宣传教育、排查防控、应急处置、制度规范的维稳和平安体系,推进科技创安,严格保密制度。2012年,学校通过平安校园验收,并被评为“示范校”。二是实施和谐校园建设。继实施《党建创新工程》之后,学校党委根据新情况新特点,制定了《和谐校园创建工程》,统筹文化校园、民主校园、法治校园、平安校园、温馨校园五大校园建设。以党建为引领,规划校园文化示范区建设,拓展学校民主管理的有效机制,推进依法办学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创建平安校园,营造服务师生发展和成长的温馨环境,把党的建设成效落实在服务学校的发展和服务师生的根本利益上。
[责任编辑:蔡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