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

    黄静

    内容摘要:新时代下,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校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仅能够促进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还能够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品格。对此,本文着重指出高中阶段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及内容,分析高中阶段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意义,提出高中阶段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策略。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目标 内容 渗透 高中校园

    在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较为发达的现代生活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生活节奏、生活方式的变革中,逐渐被人们从“纸媒”中遗忘,“速食节奏”的阅读使得优秀传统文化被淡忘在教育过程中。目前,高中校园传统文化教育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待完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合力有待加强等等。为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迫切需要在高中阶段深入对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研究。

    一.高中阶段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及内容

    (一)教育目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是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完善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育他们的理想人格,提升他们的政治素养。所以,高中语文教学中,首先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进而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其次,要让学生主动的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教育内容

    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情,传统文化教育的侧重点都各有不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渗透也都应该由浅入深,阶梯式加深难度。如果说小学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例如说汉语、写汉字、诵古诗,初中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例如认识基本国情和多民族国家文化,那么高中阶段主要是通过学生阅读篇幅较长的国学经典作品来提高学生的古典文学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通过学生接触和体验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民族风尚,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和文化自信。

    二.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中优秀传统文化渗透意义

    (一)拓展学生知识面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底蕴深厚,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值得我们后辈人们继续传承与弘扬。而教育领域是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场所,基于当代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认识缺失现象,有必要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各门课程中,尤其是语文课程体系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知晓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汲取先辈人民智慧,拓展学生知识面,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本土文化,进而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弘扬与延续。

    (二)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人生,还能够促进学生高尚品德的形成,进而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受到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在当前高中课堂教学中,还是能够看到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影子,导致学生学习文化课程知识兴趣不佳。而將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课堂教学中,能够创新教师单一授课模式,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文化课程的相融合,丰富高中文化课程教材内容,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使学生在探究、思考、体验知识中,对知识有所感悟,进而培养学生人文核心素养。

    三.高中教育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策略

    (一)紧跟时代,丰富课程教材中的人文内容

    作为传统文化渗透的主阵地,语文、历史、政治、美术、音乐等人文课程的教材内容拓展对文化渗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课程教学中,要立足于各课程的教材内容,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出发点,构建教学活动,丰富教材内容,使学生在活动中,去感悟、认知优秀传统文化,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中,高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发展需要,结合教材内容,选取适合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中,丰富教材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了解、知晓优秀传统文化,进而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三语文知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教师要提前整合知识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梁山好汉”知识,还原历史背景,让学生去观看,加深学生对课文内涵的理解,知晓林冲人物事迹,使学生受到感染,教师在将知识内容讲解给学生,等学生对知识有所掌握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教学问题,开展教学讨论活动,让学生围绕知识内容去探究、分析知识,使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有所掌握,进而丰富学生知识体系。

    (二)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

    在高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渗透挖掘各课程教学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营造一个优秀传统文化氛围,进而提升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事实上,高中语文、政治、历史教材中蕴含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只要教师肯去挖掘,加以运用,以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熏陶学生,都能从不同层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展辩论活动,明晰教学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去挖掘课文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进而实现高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中国建筑的特征》知识中,教师提前整合知识,将知识分成模块化,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制作教学课件,明确辩论主题:“中国建筑具有自己的特征吗?”之后将教学课件与辩论题目一同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借助课件进行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收集相关的建筑资料,挖掘建筑在我国发展史的变迁,做好辩论准备工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分成正方、反方,让学生去探究我国建筑传统文化内容,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在探讨中,知晓问题优秀传统建筑文化,进而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三)面向课外,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延伸到生活

    1.诵读经典提升人文素养

    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课堂教学同时,还需要将内容延伸到课外教学中,拓展到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中熏陶、教育学生。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传统经典文化书籍,最好与高中教材内容相融合,在知识解决中设置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优秀传统文化作品,找寻其中的答案,丰富学生知识体系。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网络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让学生进行广泛阅读,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与文化鉴赏能力,进而加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观看优秀传统文化节目,如《百家讲坛》,进而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2.依托活动践行传统文化

    要让传统文化渗透到教育教学中,不仅是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意义,还要从内心认同和接受传统文化,碱性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所以,在高中的教育教学中,首先要充分依托校园文化资源和主题活动,积极营造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氛围,如在学生社团活动中开设书法社团、国画社团、茶道社团、剪纸社团等,通过活动来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其次,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来践行传统文化,巩固学生课内所学同时,增加社会体验和积累个人生活经验。如开展重阳敬老活动感受传统孝道,开展“3.5学雷锋活动”感受爱国敬业的奉献精神。

    3.实施家校联盟弘扬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仅依靠校内的力量远远不过,需要家庭和社会共同的参与。学校可以通过家校论坛、家校联盟、家长会等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家长通过言传身教,营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如果家长能够在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给予孩子正確引导和帮助,就会使孩子从内心认同传统文化,并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良好的家训、家规、家教、家风都可以引导学生潜移默化的增强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

    综上所述,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值得我们后辈人们继续传承与弘扬。在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增强教育教学趣味性和多样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进而提升学生鉴赏优秀传统文化能力。可见,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教育教学过程,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知识面,提升人文素养,同时也是课程改革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廖灵琳.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地域文化——以福建西部宁化县客家文化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5):227.

    [2]彭蔚亮.许慎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的交融与发展——以河南省漯河市许慎文化的教学应用为例[J].河南农业,2018(06):31-33.

    [3]任强.论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选编原则——以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例[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02):131-135.

    [4]完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指导纲要[N]——中国教育报,2014,04,02(3).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坪山高级中学)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