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理学学科教学的点滴思考
梁广交 李昌吉 桑吉才旦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国家对教育的关注与投入与日俱增。特别是对一些教育比较落后的地区进行重点关注。四川藏区地处我国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与教育水平上与发达城市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国家对于人才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视的,特别是在科技昌达、人才辈出、开发创新的当下,理工科学科及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更是祖国未来的中流砥柱,他们的专业学习程度及教育成长对我国的社会发展有着重大作用。但是,目前四川藏区无论在教育设施、基础设备、教师资源、地区环境、语言障碍、教育文化背景等条件,都还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趋势,学理科的教学模式存在较大弊端,非常不利于理学人才的培养。因此,本文首先探讨了四川藏区理学学科教育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六个方面提出提高藏族理科教育教学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藏区 理学学科教学 对策 建议
西部大开发的实施,给我国西部藏族地区带来了非常大的经济发展,极大地改善了教育水平以及人文环境。但是藏族地区地理环境、气候、交通、人口分布等因素,致使优质教育资源匮乏,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所以,藏族地区的教育还需要政府经济上大力的支持,同时,还应该加大藏区的师资队伍的建设,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教育设备,号召藏族人民努力学习理科文化,为我国研究型人才的产出提供更多的保障。
一、藏区理学学科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方面
1.对藏族教育认识的狭隘意识与局限性
受藏族传统文化以及地域因素的影响,在大部分民众的心目中,将藏族教育理解为单纯的藏语言文字的教学,从而忽略了双语理科教学,也造成了今天藏区少数民族文科学生比例远远大于全国在校大学生文科学生的比例。这种现象又进一步在家庭与社会中固化了藏族教育文科化的意识。甚至民族地区的部分领导干部由于不能正确理解双语教育的基本内涵,对“一类模式”和“二类模式”的教育功能理解不透彻,对教学语言和语言教学的关系、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教学的关系认识不清,导致教学中只强调藏族学生学习汉语,忽视藏语言文字的学习使用和藏族文化传承;或只注重藏语言文字教学,忽略加强汉语教学,导致“双语不双”。
2.对学习理学学科知识的认识不到位
民族地区理科教育的问题历来已久,问题在教育内部,但根源在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长期形成的就业结构和社会语言环境。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重文轻理。传统的知识体系中,虽然有理科专业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五明学众的医方明与工巧明,但与当下的理科学科的知识构架与基础理论上有一定距离;没有认识到能用母语学习理学知识并可以进行双语转换,也没有理解到理学对科学现代化建设起着重要作用。意识决定行动,在这种意识下,藏区少数民族基础教育中学生理科等学科学习困难突出、教学质量不高,学生普遍放弃理科而选文科。“理工科问题”造成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不合理,使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面临更为严峻的就业困境,恶性循环现象突出。
(二)教学方面
1.非语言类学科的双语师资量少质差
虽然,目前四川部分藏族地区实施了用母语传授非语言类学科的教学原则,但双语教师队伍不能适应双语教育发展的要求:一是双语教师学科不配套,一类模式非语言类学科教师所学专业与任教学科错配(专业不对口)现象非常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提高;二是双语教师实际教学能力偏低,学科专业知识水平不高。另外,还存在部分四川藏族地区没有按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办学,即使有国家通用语的专业知识好的外地的教师,但是却不能与学生语言沟通,导致非语言类学科教育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2.不重视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改革
虽然新课改在不断深入,但是身处偏远地区的教师平时观摩学习、交流、培养培训机会少,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跟上新课改要求进行教学改革,还是以满堂灌的旧教学观念为主,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缺少积极主动性,对于理科类的学习更是缺少思考性,没有自己思考的问题就不会形成学生自身的知识,这是藏族教师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3.对新课程标准要求没有很好地掌握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虽然藏族地区部分教师已经在实行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注重学生学习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地对其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的教育与培养,而且注重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但是,教师对于新课程的标准要求还是没有理解到位,对于学生在兴趣方面、阅读方面、实际操作方面都没有进行切实的教学活动实施。教师为了让基础薄弱的藏族学生更好地巩固理科类知识,不断给其布置各个章节的练习题目,学生在如此巨大的学习任务中难以抽出时间去主动思考与探索,学生的学习理科的兴趣难以培养。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教学方法,很难提高教学质量。
二、提高藏族教育教学的对策和建议
(一)按教育规律和认知规律办好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的良好实现能够大幅度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及综合能力的提高。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是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关键阶段,其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基础教育阶段必须按教育规律和认知规律办学。在实际教学中以民族语言和国家通用语言为语言媒介工具,根据儿童的优势语言和不同阶段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环境,设计与之相适应的双语教学模式,以提升民族地区儿童理科素养为中心任务,从形式、内容、目标等方面科学地开展理科双语教学,不断优化双语教学实施的每个环节,扎实推进民族地区理科基礎教育的发展。
(二)加强对在职教师的专业知识培训
数学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关联能力等,对学生的整体性学习素养和能力都能有一个很大的提高。而数学教师是中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经济较为落后的藏区与经济发达的地区相比,不仅师资资源缺少,而且数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够牢固,数学教师则在本身素养以及专业知识能力上比较低。所以,学校要对在职的教师的专业岗位进行合理调设,然后对专业技能较为薄弱的教师进行团队培训。学校可以让专业知识能力强的教师负责管理教师团队,对团队进行专业分类,定期进行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教师素养培训、授课技巧培训等,这对于教师团队的综合能力将会有很大的提高。随着现在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相关的教师团队管理者应该开设一个网上教师培训系统,既能够进行实时在线沟通,通过网上信息传播,还能让在藏区教育的教师关注社会热点教育,从而给学生的学习教育带来时代性、多变性、灵活性。
(三)正确引导学生学习理学学科,培养应用型人才
理学学科包括的专业范围比较广,学生在选择相关理科专业的时候,需要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目标来定,可供选择的专业有数学专业、生物物理学、海洋生物学、化学等。学习理科类的知识都是以学生从小学习的数学知识为基础的,因此,在教育和培养学生学习理科的过程中,应该培养其目标和兴趣,根据其喜欢的学科来专一性学习。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有正确的学习理科思想观念,还要使其明白学习理科学科的意义,并通过不断的动手操作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够让藏区的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得到提升。
(四)民族高校抓好中小学数学双语卓越教师的培养
为了提高民族高校的整体教育效率,民族高校对在校师范生应该进行数学双语卓越教师的培养,才能让入职的教师更好地适应以后的教学生活。首先,应该对教师的双语表达能力进行培养,使其能够与少数民族的学生进行交流,并且能够达到听、说、读、写、教无障碍地流畅程度,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强化其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双语对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类知识进行思维逻辑上地讲解,能够融会贯通地讲授并分析所学专业的知识。其次,培养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其培养目标为:(1)在不同的活动环境下,能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切换,对学生活动进行组织和管理,能够利用藏语创设教学环境和进行活动管理,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2)在高中阶段能够用汉语与藏语的结合剖析概念性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实验操作问题。第三,培养教师跨文化研究的能力,以解决民族学生因文化差异导致的学习困难问题。
(五)民族地区高校的师范类非语言学科可运用汉语教学,但需要独立建班
在藏区的民族高校中,对非语言类学科的教学要实行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有条件的学校实施双语教学;第二种是没有条件的学校实施基础课程用双语教学,专业核心课程用国家通用语教学,因为藏区一类模式的高中生均过了少數民族汉语水平等级测试三级(即MHK三级),所以大学阶段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可以用汉语授课。
(六)正确引导非语言类学科的民族高考学生到普通高校去深造
普通高校与民族高校主要的区别就是学生的源不同,民族高校里大多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而普通高校的学生多数是位于一般经济水平发展比较好,教育设施也是比较好的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所以,要想藏区的学生在教育上更好地提高能力水平,教师要考虑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应引导学生到更好的教育环境中去学习,才能为藏区的孩子提供一个美好的未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四川藏区作为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人口分布稀疏,学校设立点少,教育设备远远落后于比发达地区,再加上当地藏族人民对理科知识认知的粗浅,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藏族地区的理科教育需要从多方入手解决,从政策的制定、财力的投入、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以及社会就业与民众的思想意识等,综合立体、全面融合并进,才能扭转当下藏区理科教学不如人意的落后局面。这是一个浩大的综合工程,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钟立品.藏区青年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以四川藏区民族班为个案[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7,(03):174.
[2]梁芳.新课程背景下藏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15,(4):65.
[3]梁芳.藏区高中数学与大学数学教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中央民族大学理学院藏族班为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5,(2):64.
[4]余忠淑.一类模式下汉语文教育策略思考——以甘孜藏区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3):116.
[5]邓锦,陈树高.藏区教育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基础教育参考,2011,(21):73.
本文系四川省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改革项目(藏汉双语卓越初中数学教师培养模式综合改革2017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