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出称谓的翻译问题
洪顺建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这是浙江省初中《语文》第一册课文《咏雪》(选自《世说新语·言语》)的原文。我在浙江省首届“智慧型教师高级研训班”上听一位青年女教师将这么一篇短短的文章上成一堂课,而且是一堂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其教学水平颇多可圈可点之处。但从“教材处理与把握”角度看,她对最后一句只是直译了事,我却觉得她没有注意到“后出称谓”的翻译问题,而这是文言文翻译应当注意的重要问题。
所谓“后出称谓”,指的是文言文叙述人物事迹时提前使用了这个人物后来才有的称谓。在《咏雪》中,“谢太傅”即是一个“后出称谓”,因为“太傅”系谢安死后所获之官,谢安生前并不知道他会有这么一个官职。在《咏雪》中,谢安最后发现吟出“未若柳絮因风起”妙语的人是谁呢?“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其中“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是一個“后出称谓”,即谢道韫“咏絮”之才之展露,是在她尚未嫁给王凝之为妻之少女时代(即使她嫁给王凝之为妻了,王凝之也并不是一开始就担任左将军的);否则,出之于成年妇人之口,其才能就未必会那样令人称道了!
据我所见,文言文中“后出称谓”的翻译问题有两种情况四个方面:
第一种,发生在作者叙述中,即“后出称谓”是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加以交代的。但这又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可以《咏雪》中谢道韫的“左将军王凝之妻”身份为例,它和《咏雪》中所叙述的事情存在时态混淆的问题,就是把后来发生的事情提前到叙述中来,导致因果关系的变化,如果翻译时不小心地加以叙事还原,就会让人摸不着头脑。参照《晋书》中《谢安传》和《列女传》等篇的记载,谢安虽和王导同为东晋两大名相,但他却是40多岁“始有仕进志”。在此之前,他“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支遁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谢安召集儿女子侄讲论文义,就在此一时期。所以,《咏雪》最后一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理当翻译成“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后来嫁给王凝之为妻,王凝之后来担任过左将军职务”。
另一方面,可以《鸿门宴》中“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为例,“留侯”是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之后给张良的爵位,是鸿门宴后五年发生的事情。司马迁在叙述鸿门宴时,把这一“后出称谓”提早使用起来,无非是表示他对张良的敬意,和《鸿门宴》所叙述的事情虽也存在时态混淆的问题,但却不会颠倒因果关系。所以,“素善留侯张良”可以照字面直译,但最好是稍加叙事还原,翻译成“一向和后来被封为留侯的张良关系友善”。《咏雪》中“谢太傅”的翻译也应当如此处理。
第二种,发生在人物行为中,即“后出称谓”是作者笔下人物在行动过程中提早使用某种称谓的。这也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真实发生”的,从封建礼治角度说就是“僭称”。如《鸿门宴》中,项羽并未称王,但鸿门宴前张良和刘邦谈话时称其为“项王”,樊哙闯帐和张良留谢都当面称其为“大王”,而刘邦本来自始至终、人前人后都称其为“将军”,但如厕时吩咐张良留谢也称项羽为“项王”。凡此种种,都可以照字面直译,但教学时需要指出这都是恭维讨好,故意抬高对方,表现了刘邦阵营为了骗取信任,不惜牺牲个人尊严来委曲求全、善于韬晦权变的性格。至于项伯、范增等人也称项羽为“项王”或“君王”,表现的是对项羽的拥戴之情。还应该注意:《鸿门宴》中,刘邦也并未称王,但张良和他私下谈话时,却都始终呼其为“大王”(“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大王来何操?”),与外人相对则称“沛公”(“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不胜杯杓”),这也可以照字面直译,但必须明确这既表现出张良对刘邦的拥戴之情,又表现了他随机应变的外交才能。
另一方面,是“不可能发生”的,从创作态度角度说就是“戏说”。元末散曲家睢景臣所作《 [般涉调·哨遍 ] 高祖还乡》是这方面的典范。睢景臣从《史记·高祖本纪》中所记刘邦少年时的无赖行为生发开去,从另一个角度,以一个曾经与刘邦有过瓜葛的农民的口吻,用辛辣幽默的民间语言揭露他发迹以前是流氓,不是龙种,进而勾画出这个流氓皇帝衣锦还乡的场面。结尾曰:“谁肯把你揪捉住?白什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似乎刘邦是为了赖帐才改名换姓称作汉高祖的。其实,“高祖”是刘邦的谥号“高帝”和庙号“太祖”的合称,这是刘邦生前所不可能知道因而也不可能运用的称谓。所以这一句很不合情理,当然也可以照字面直译,但要指出这一笔用得非常出奇、有趣:一则是因为这个尊号已为大家所熟悉,这里借用一下;二则活人为了赖债,竟然要用死人的尊号,不仅具有强烈的讽刺意义,也增加了喜剧的效果,让人忍俊不禁,又感到痛快淋漓,使作品充满了喜剧色彩。
(作者单位:金华市孝顺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