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北京市属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现状的研究与思考
文/王旭东+赵隽咏
关键词:市属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职能
市属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定位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颁布实施,要求高校“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近几年,大部分北京市属高校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有的高校则明确提出要“立足北京,服务北京”,使其所培养的人才适应首都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进入“十二五”时期以来,市属各高校以人才资源和科技资源为基础,主动拓展服务首都经济、文化发展的途径,取得了显著效果。
例如,北京物资学院在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学校将更加紧密地依托物流和流通行业,进一步加强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拓展继续教育和社会培训市场,努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科研服务社会水平,为国家物流业振兴规划的实施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北京服装学院“立足北京、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以“科学、艺术、时尚”为学术取向,创新服装科技、引领服装文化,为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北京建筑大学坚持“以服务求发展,以贡献求支持”,主动对接首都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世界城市的需求,全面推进服务首都计划,为首都城乡建设提供人才支持、科技支持和智力支持,增强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北京农学院则在“十一五”期间就明确了“立足首都、服务三农、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创建并实施“政产学研推”服务新农村建设特色的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由此可见,市属高校的办学理念越来越适应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越来越注重利用人才培养和科学创新的优势拓展其服务社会的职能,这一方面是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内涵的深刻理解,是对《纲要》提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的回应;另一方面也是市属高校对特色办学的战略思考,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这种选择更符合学校的实际,也更有利于充分发挥高校在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教战略中的作用。
开放合作,为社会提供人才服务
1.与企业合作,提高毕业生服务社会的能力
为了使高校毕业生更好地与社会对接,市属高校积极地与各类企业合作,深入到企业,使其所培养的人才更了解企业,毕业后能更快地适应企业环境,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例如,北京服装学院与北京爱慕集团合作建立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班”,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与北京燕山石化公司合作培养人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与中兴通讯联合培养“3G网络通信工程师”,北京物资学院与中都物流有限公司联合培养“中都物流经理”等,从这些实验班里走出的毕业生由于准备充分、适应力强,能够实现与这些企业的“零对接”,有利于为企业减少岗前培训成本,从而深受企业青睐。
在联合培养的过程中,合作在教学各环节体现为多种形式,有的学校在毕业设计环节,从企业聘请校外导师参与指导本科生,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有的学校鼓励学生在合作单位以顶岗实习的方式完成毕业实习或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有的学校则直接将企业家请进校园承担部分课程任务以宣传企业文化;还有的学校与企业联合开发课程,在课程教学中帮助企业提前物色或定向培养优秀人才。例如,北京物资学院在2010年与正大集团联合开发了一门选修课程“正大RMT(零售精英)”,面向二、三年级学生,该课程将正大企业大学的零售业基础课程融入学校的培养方案,在不影响其他正常教学计划的原则下安排选修此课的学生在易初莲花超市门店轮岗实践,企业在课程教学中遴选出重点培养对象,帮助他们以实际操作积累经验,使其毕业后能胜任部门主管的岗位要求,个别学生由于表现突出提前被公司确定为录用人选。
这些项目有的以学校为主体,企业配合或协助学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的则直接以企业需求为主导,学校以契约、协议等形式完成企业制定的“人才订单”,为企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两种方式都体现了地方高校服务行业企业发展的学科和专业优势,其中,企业的参与度是影响学校为社会提供人才服务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企业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越高,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越能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要,将来创造的效益就越大,学校对社会的服务力度也就越大。
在校企合作办学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政府和高校的主管部门始终予以关注,通过加强指导和提供政策支持,为双方的合作搭建平台。2007年,国家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北京市教委及时响应,指导各北京高校开展了市、校两级项目库建设,其中,“校外人才培养基地”项目旨在引导并支持北京地区的企事业单位与高校开展全面合作,共同建设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使高校的学科、专业与企业、研究院所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既为北京高校搭建学生实习实践平台,同时也为校企合作办学的推进搭建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
2.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引导教师主动服务社会
高校所拥有的教学人员和科研人员本身就是丰富的人才资源,他们掌握本专业领域内最先进的理论和最前沿的技术。但是,如何引导高校教师主动走出校门,服务社会?这与高校人才激励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密不可分。有些学校开始思考和探索如何通过发挥政策的指挥棒作用启发和引导教师,为教师服务社会的实践指明方向。
北京农学院在教师职称序列中设置了农业技术推广教授(副教授),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旨在推进学校社会服务功能与效率的可持续创新发展,以适应首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向综合化和整体化的需要。农业技术推广教授以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为依托,以农村、农民的需求为导向,配合地方政府和基地所在村镇,引入、推广相关科技成果和技术,促进农民增收。考核时推广教授需提供产品应用证明、技术应用证明、产值增加证明、现场鉴定、技术推广获奖和媒体报道数量等,学校根据考核结果对推广教授提供两年的经费支持,从第三年起由成果推广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中发放技术推广教授的绩效工资。
北京物资学院出台了《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办法》,为教师挂职提供了政策保障:一是把挂职作为教师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二是挂职期间在生活方面给予适当补助;三是根据企业需要适当调整上课时间;四是根据离家远近和专业对口调整安排挂职单位;五是加大宣传表彰力度。此举有利于提高教师社会实践能力措施的落实和学校拓展社会服务职能的实质性推进。办法实施一年来,学校共有82名教师报名赴企事业单位挂职,占44岁以下青年教师总数的31%,参加挂职锻炼的青年教师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素质,而且更是推动了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3.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为社会提供人才培育服务
北京市属高校利用学科和专业优势不断拓展人才培养范围和提高培养水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例如,北京服装学院积极发挥“首都服装业人才培养中心”的职能,开展了北京纺织服装业高级经理人、设计师的培训工作。北京农学院与北京首农集团合作既培养本科生,又培养专业硕士,学校组建的推广教授队伍和大学生村官“百名专家顾问团”在“十一五”期间举办农民科技培训、非农专业毕业“村官”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450多场次,培训36,000余人次,学校荣获“北京市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首都医科大学主持完成的“首都农村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农村医学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在农村医疗服务和农村医疗人才培养方面所作的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2008年,该项目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还有的学校的二级教学单位直接与企事业单位对接,承担短期培训项目,如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都承担过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培训任务。2010年,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还与廊坊交通局签订了物流培训合作协议,培训学员主要是廊坊交通局的局机关和各处室的领导及相关人员共45人,课程单独开班,学员进校学习,采用“教师授课+企业家授课+企业实践+政府机构学习+实验室实操”的模式,充分满足了委托方的需求。
开拓创新,为社会提供科技服务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属高校发挥学科和专业优势,在首都经济发展的相关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建立科研机构或研发平台
市属高校均在校内建有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或研发中心,除承担学校科学研究的任务之外,还为社会相关领域提供科技服务或技术支持。例如,北京服装学院建有“北京市服装材料研究开发与评价重点实验室”“首都服饰文化与服装产业研究基地”“服装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3个市级科研机构,其中“首都服饰文化与服装产业研究基地”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和北京市教委联合建立的首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之一,该基地自2004年9月成立以来承担了几十项国际合作、国家级、省部级及其他各级研究项目,开展服装设计、服饰文化、艺术设计、服装市场营销、服装国际贸易、服装企业管理、服装品牌策略、北京国际时装之都建设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2.承担横向课题或重大研发任务
经初步调查统计,北京市属高校“十一五”期间所承担的横向课题占学校课题总数(校内课题除外)的50%左右。横向课题由于与企业对接紧密,针对性强,研究成果转化快,经济效益明显,更能突显出高校服务社会的科技优势。同时,市属高校由于其属地性质,在首都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关键时期主动承担起重要的科技创新和特殊的研发任务。
3.发挥智囊作用,提供政策与决策咨询服务
高校的学科和专业优势使其有条件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智囊团,为政府以及产业行业发展提供政策与决策咨询服务。例如,北京服装学院2007年~ 2009年连续3年编制完成《北京服装产业发展白皮书》,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向社会公布准确翔实的产业信息;北京物资学院应邀成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生产资料流通术语》起草单位,参与制定行业标准,规范生产资料流通领域的常用术语。
市属高校服务首都发展的问题与思考
就现状而言,市属高校对于拓展社会服务职能的认识虽然越来越清晰,但对发展社会服务的认识还比较肤浅,仍有一些学校只关心人才培养的规模和层次,只关注科学研究课题的数量和论文数量,学校与区域社会的实质性互动较少。当前一些学校开展的社会服务,也带有比较明显的功利色彩,有的项目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也不高。总体而言,市属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拓展工作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究其原因:首先,是体制机制的建设问题。多数高校没有建立起相应的体制机制,学校的机构设置中没有针对、协调社会服务的部门,目前所进行的社会服务工作多数是院系或者教授直接与服务对象之间的联系,有的学校由学校办公室、发展规划办公室或产业研究等职能部门兼管,与社会的主要沟通渠道往往还得通过人际关系,学校制定的评价考核标准仍然是以文章为重,对于社会服务没有具体的指标。
其次,是学校服务于社会的综合实力问题。由于办学观念、指导思想、思想境界、开拓精神以及实际措施等方面还存在着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市属高校社会服务的开展。部分高校虽然开始重视为社会服务,但往往过分注重“有偿”而遮盖了其本来面目,贬损了它的真实意义,导致高校内外相当一部分人以狭隘的、功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高校的社会服务,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有偿”与“创收”上,为了“适应”社会的多样性需求与现实需要,高等教育难免会在世俗的要求面前沦落为社会的附庸,这导致了高校乃至整个社会对高校服务功能的误解。
最后,是社会认可度的问题。尽管市属高校在服务首都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品牌优势和“亲缘”优势,但人们对其服务能力、水平层次方面的信赖感还不够。要把这种理论上的、潜在的优势转化为实践的、现实的优势,既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又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过程。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拓展的模式与体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DFA090219
参考文献:
[1] 刘晖,孙毅颖.从大众化到普及化:北京高等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 王旭东.社会服务,地方高校的边界在哪里[N].光明日报,2013-9-(14).
[责任编辑:张 雯]
关键词:市属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职能
市属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定位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颁布实施,要求高校“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近几年,大部分北京市属高校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有的高校则明确提出要“立足北京,服务北京”,使其所培养的人才适应首都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进入“十二五”时期以来,市属各高校以人才资源和科技资源为基础,主动拓展服务首都经济、文化发展的途径,取得了显著效果。
例如,北京物资学院在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学校将更加紧密地依托物流和流通行业,进一步加强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拓展继续教育和社会培训市场,努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科研服务社会水平,为国家物流业振兴规划的实施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北京服装学院“立足北京、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以“科学、艺术、时尚”为学术取向,创新服装科技、引领服装文化,为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北京建筑大学坚持“以服务求发展,以贡献求支持”,主动对接首都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世界城市的需求,全面推进服务首都计划,为首都城乡建设提供人才支持、科技支持和智力支持,增强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北京农学院则在“十一五”期间就明确了“立足首都、服务三农、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创建并实施“政产学研推”服务新农村建设特色的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由此可见,市属高校的办学理念越来越适应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越来越注重利用人才培养和科学创新的优势拓展其服务社会的职能,这一方面是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内涵的深刻理解,是对《纲要》提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的回应;另一方面也是市属高校对特色办学的战略思考,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这种选择更符合学校的实际,也更有利于充分发挥高校在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教战略中的作用。
开放合作,为社会提供人才服务
1.与企业合作,提高毕业生服务社会的能力
为了使高校毕业生更好地与社会对接,市属高校积极地与各类企业合作,深入到企业,使其所培养的人才更了解企业,毕业后能更快地适应企业环境,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例如,北京服装学院与北京爱慕集团合作建立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班”,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与北京燕山石化公司合作培养人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与中兴通讯联合培养“3G网络通信工程师”,北京物资学院与中都物流有限公司联合培养“中都物流经理”等,从这些实验班里走出的毕业生由于准备充分、适应力强,能够实现与这些企业的“零对接”,有利于为企业减少岗前培训成本,从而深受企业青睐。
在联合培养的过程中,合作在教学各环节体现为多种形式,有的学校在毕业设计环节,从企业聘请校外导师参与指导本科生,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有的学校鼓励学生在合作单位以顶岗实习的方式完成毕业实习或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有的学校则直接将企业家请进校园承担部分课程任务以宣传企业文化;还有的学校与企业联合开发课程,在课程教学中帮助企业提前物色或定向培养优秀人才。例如,北京物资学院在2010年与正大集团联合开发了一门选修课程“正大RMT(零售精英)”,面向二、三年级学生,该课程将正大企业大学的零售业基础课程融入学校的培养方案,在不影响其他正常教学计划的原则下安排选修此课的学生在易初莲花超市门店轮岗实践,企业在课程教学中遴选出重点培养对象,帮助他们以实际操作积累经验,使其毕业后能胜任部门主管的岗位要求,个别学生由于表现突出提前被公司确定为录用人选。
这些项目有的以学校为主体,企业配合或协助学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的则直接以企业需求为主导,学校以契约、协议等形式完成企业制定的“人才订单”,为企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两种方式都体现了地方高校服务行业企业发展的学科和专业优势,其中,企业的参与度是影响学校为社会提供人才服务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企业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越高,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越能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要,将来创造的效益就越大,学校对社会的服务力度也就越大。
在校企合作办学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政府和高校的主管部门始终予以关注,通过加强指导和提供政策支持,为双方的合作搭建平台。2007年,国家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北京市教委及时响应,指导各北京高校开展了市、校两级项目库建设,其中,“校外人才培养基地”项目旨在引导并支持北京地区的企事业单位与高校开展全面合作,共同建设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使高校的学科、专业与企业、研究院所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既为北京高校搭建学生实习实践平台,同时也为校企合作办学的推进搭建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
2.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引导教师主动服务社会
高校所拥有的教学人员和科研人员本身就是丰富的人才资源,他们掌握本专业领域内最先进的理论和最前沿的技术。但是,如何引导高校教师主动走出校门,服务社会?这与高校人才激励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密不可分。有些学校开始思考和探索如何通过发挥政策的指挥棒作用启发和引导教师,为教师服务社会的实践指明方向。
北京农学院在教师职称序列中设置了农业技术推广教授(副教授),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旨在推进学校社会服务功能与效率的可持续创新发展,以适应首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向综合化和整体化的需要。农业技术推广教授以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为依托,以农村、农民的需求为导向,配合地方政府和基地所在村镇,引入、推广相关科技成果和技术,促进农民增收。考核时推广教授需提供产品应用证明、技术应用证明、产值增加证明、现场鉴定、技术推广获奖和媒体报道数量等,学校根据考核结果对推广教授提供两年的经费支持,从第三年起由成果推广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中发放技术推广教授的绩效工资。
北京物资学院出台了《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办法》,为教师挂职提供了政策保障:一是把挂职作为教师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二是挂职期间在生活方面给予适当补助;三是根据企业需要适当调整上课时间;四是根据离家远近和专业对口调整安排挂职单位;五是加大宣传表彰力度。此举有利于提高教师社会实践能力措施的落实和学校拓展社会服务职能的实质性推进。办法实施一年来,学校共有82名教师报名赴企事业单位挂职,占44岁以下青年教师总数的31%,参加挂职锻炼的青年教师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素质,而且更是推动了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3.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为社会提供人才培育服务
北京市属高校利用学科和专业优势不断拓展人才培养范围和提高培养水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例如,北京服装学院积极发挥“首都服装业人才培养中心”的职能,开展了北京纺织服装业高级经理人、设计师的培训工作。北京农学院与北京首农集团合作既培养本科生,又培养专业硕士,学校组建的推广教授队伍和大学生村官“百名专家顾问团”在“十一五”期间举办农民科技培训、非农专业毕业“村官”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450多场次,培训36,000余人次,学校荣获“北京市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首都医科大学主持完成的“首都农村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农村医学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在农村医疗服务和农村医疗人才培养方面所作的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2008年,该项目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还有的学校的二级教学单位直接与企事业单位对接,承担短期培训项目,如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都承担过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培训任务。2010年,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还与廊坊交通局签订了物流培训合作协议,培训学员主要是廊坊交通局的局机关和各处室的领导及相关人员共45人,课程单独开班,学员进校学习,采用“教师授课+企业家授课+企业实践+政府机构学习+实验室实操”的模式,充分满足了委托方的需求。
开拓创新,为社会提供科技服务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属高校发挥学科和专业优势,在首都经济发展的相关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建立科研机构或研发平台
市属高校均在校内建有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或研发中心,除承担学校科学研究的任务之外,还为社会相关领域提供科技服务或技术支持。例如,北京服装学院建有“北京市服装材料研究开发与评价重点实验室”“首都服饰文化与服装产业研究基地”“服装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3个市级科研机构,其中“首都服饰文化与服装产业研究基地”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和北京市教委联合建立的首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之一,该基地自2004年9月成立以来承担了几十项国际合作、国家级、省部级及其他各级研究项目,开展服装设计、服饰文化、艺术设计、服装市场营销、服装国际贸易、服装企业管理、服装品牌策略、北京国际时装之都建设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2.承担横向课题或重大研发任务
经初步调查统计,北京市属高校“十一五”期间所承担的横向课题占学校课题总数(校内课题除外)的50%左右。横向课题由于与企业对接紧密,针对性强,研究成果转化快,经济效益明显,更能突显出高校服务社会的科技优势。同时,市属高校由于其属地性质,在首都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关键时期主动承担起重要的科技创新和特殊的研发任务。
3.发挥智囊作用,提供政策与决策咨询服务
高校的学科和专业优势使其有条件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智囊团,为政府以及产业行业发展提供政策与决策咨询服务。例如,北京服装学院2007年~ 2009年连续3年编制完成《北京服装产业发展白皮书》,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向社会公布准确翔实的产业信息;北京物资学院应邀成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生产资料流通术语》起草单位,参与制定行业标准,规范生产资料流通领域的常用术语。
市属高校服务首都发展的问题与思考
就现状而言,市属高校对于拓展社会服务职能的认识虽然越来越清晰,但对发展社会服务的认识还比较肤浅,仍有一些学校只关心人才培养的规模和层次,只关注科学研究课题的数量和论文数量,学校与区域社会的实质性互动较少。当前一些学校开展的社会服务,也带有比较明显的功利色彩,有的项目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也不高。总体而言,市属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拓展工作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究其原因:首先,是体制机制的建设问题。多数高校没有建立起相应的体制机制,学校的机构设置中没有针对、协调社会服务的部门,目前所进行的社会服务工作多数是院系或者教授直接与服务对象之间的联系,有的学校由学校办公室、发展规划办公室或产业研究等职能部门兼管,与社会的主要沟通渠道往往还得通过人际关系,学校制定的评价考核标准仍然是以文章为重,对于社会服务没有具体的指标。
其次,是学校服务于社会的综合实力问题。由于办学观念、指导思想、思想境界、开拓精神以及实际措施等方面还存在着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市属高校社会服务的开展。部分高校虽然开始重视为社会服务,但往往过分注重“有偿”而遮盖了其本来面目,贬损了它的真实意义,导致高校内外相当一部分人以狭隘的、功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高校的社会服务,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有偿”与“创收”上,为了“适应”社会的多样性需求与现实需要,高等教育难免会在世俗的要求面前沦落为社会的附庸,这导致了高校乃至整个社会对高校服务功能的误解。
最后,是社会认可度的问题。尽管市属高校在服务首都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品牌优势和“亲缘”优势,但人们对其服务能力、水平层次方面的信赖感还不够。要把这种理论上的、潜在的优势转化为实践的、现实的优势,既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又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过程。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拓展的模式与体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DFA090219
参考文献:
[1] 刘晖,孙毅颖.从大众化到普及化:北京高等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 王旭东.社会服务,地方高校的边界在哪里[N].光明日报,2013-9-(14).
[责任编辑:张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