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利用儿童音乐剧活动课程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初探

    柳艳

    摘 要:音乐剧作为一种大型的综合艺术形式,儿童在音乐剧的创作、排练、表演中,既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提高音乐知识和技能,又能学到音乐艺术之外知识,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核心素养的提高提供了有效途径。文章对如何利用音乐剧活动课程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音乐剧 学生核心素养

    一、研究背景

    学生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核心素养并不是先天秉承的,只有通过教育和学习才能得到发展。作为教师,不但要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学会生活,更要培养健全的人格、优良的品质,让学生成为一个阳光、向上、快乐的人。学生核心素养,对学生提出了加强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高要求。那么,能否选择一种综合艺术形式,通过有效地音乐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呢?我校选择了儿童音乐剧活动课程这一艺术形式进行初探。

    二、小学音乐剧研究初探

    (一)关于在小学阶段开展音乐剧活动课程的可行性思考

    音乐剧,早期译称为歌舞剧,是一种舞台艺术形式,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舞蹈。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等的紧密结合,把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不难看出,音乐剧是一种综合的艺术表演形式。在小学阶段,它涵盖了音乐、舞蹈、戏剧、美术、语文、劳动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内容,是一种多学科结合的综合实践课程。能否让学生尝试进行音乐剧的创作与表演,以提告他们的综合素养?

    1.学生学习能力的思考

    在小学低、高年段中,我们选择了高年级段开始活动。高年级段学生已具有初步的音乐知识和能力,而其他学科的能力也在随着学习不断地积累和提高。在高年级段,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探究能力也不断地增强。所以,我们的课程选择在小学五年级实施。

    2.音乐剧素材的思考

    由于是第一次在五年级尝试进行音乐剧的编演,所以在选材上,选择了相对短小、简单、可以进一步发展故事情节的歌曲——《小青蛙找家》。这是四年级下册中的一首歌曲,歌曲短小,旋律简单,演唱、演奏、表演难度都不大。

    (二)音乐剧的实施

    1.第一阶段:音乐剧的音乐素材的准备及分工

    在第一课时里,我们引导学生根据歌词的意思创设如下情境:盛夏的池塘里开满了荷花,一群小青蛙快乐地生活着。并用《小青蛙找家》这首歌曲的旋律,配上了新的歌词,“几只小青蛙,呱!抓呀抓害虫,呱!扑扑,呱呱。扑扑,呱呱!小青蛙抓到了虫!”引导学生用齐唱、对唱、轮唱等演唱方法,来表现小青蛙抓到害虫的愉快心情。之后,故事情节发生变化,黑心的商贩来到池塘里,抓走了几只青蛙弟弟。教师出示新的歌词“小青蛙弟弟,哇!不小心被抓,哇!扑扑,呱呱。扑扑,呱呱!小青蛙心悲哀。”课堂上,学生体会青蛙的心情,讨论如何通过改变音乐力度、速度、调性来改变歌曲的情绪。此时,学生学习了这首歌曲的旋律。懂得了音乐的力度、速度、调性等诸多音乐要素决定了歌曲的情绪;了解并掌握了齐唱、对唱、轮唱等演唱方法。这首作品学生已掌握了比较丰富的音乐材料。

    2.第二阶段:编写剧本

    在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喜好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后,首先完成的是剧本的编写。由编剧将自己设计的故事框架和本组同学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同组同学提出自己的建议,编剧综合大家的建议后进行剧本的文字编写。

    通过学生的剧本交流,可以看出学生对故事的编写早已经超出教师最初提供的故事框架,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剧本内容充满了童趣。在剧本的编写上学生考虑到对角色的对白、神态、动作的描写。

    3.第三阶段:道具的制作

    根据剧本中角色的需要,学生开始动手制作道具。在道具的制作过程中,学生发现除了表示角色身份的道具(如:服饰、头饰)外,为了舞台效果更丰富,还可以制作舞台上的布景道具。有的组做了荷叶、石头、树木;有的组在黑板上画上主题图;有的组充分利用班班通设备,制作了幻灯片……通过对道具的制作,学生理解了音乐剧中服装、布景等舞台美术对音乐剧中角色及情感表达的作用。

    4.第四阶段:排练

    在完成前三个阶段后,音乐剧课程进行到第四阶段:排练和演出。在排练中,每个小组的导演负责演员的排练。有的小组还有音乐副导演,负责对乐器演奏和歌唱的排练、指挥。

    在歌唱排练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主唱的声音达不到原版伴奏音乐的音高,当学生发现这个问题时,乐器组立即决定,背景音乐改用钢琴降调弹奏主旋律,尤克里里加入念白处的节奏处。经过排练,学生发现人声与乐器演奏出的旋律音高相同,声响效果就更和谐了,尤克里里的加入,也让音乐的表现层次更丰富。

    三、音乐剧活动课程后的思考

    (一)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我们认为,审美教育是教育者借助审美媒介,开展审美活动,以提高学生审美修养,完善审美心理结构,从而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审美教育的实施并非灌输给学生美学方面的理性知识,而是通过活动和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审美活動,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审美的愉悦体验,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音乐剧的实践就是一种活动,由于它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且学生是艺术实践主体,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对实践活动进行评价和改进,不断完善音乐剧以达到他们的审美预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提高了学生艺术表现能力

    音乐剧作为一种大型的综合艺术形式,儿童在音乐剧的创作、排练、表演,既可以在澘移默化中培养和提高音乐知识和技能,又能学到音乐艺术之外知识,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的提高提供了有效途径。

    (三)加强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儿童音乐剧的教学注重的是实践活动,它具有即兴创造性(很多时候是边活动边创造),在不断实践中不断创造。纸上谈兵或仅凭老师一个人的智慧是得不到好的效果的,也达不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在儿童音乐剧教学中要敢于让学生自己去创作,去表现,去实践,而不是老师一个人唱独角戏,活动主体应是学生,教师只起到指导和组织作用,要从学生的实际才能和生活感悟出发,让学生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做出决定,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独立实践能力。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