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晰边界确定规则”
姜佳颖
摘 要: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家长群已成为家校联系的重要枢纽。班主任应当发挥主导作用,明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权责边界以及家长群的定位,制定明确的运营规则,防止异化,从而促进家校关系和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长群; 家校关系; 权责边界; 规则
中图分类号:G206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2-065-001
近年来,随着QQ、微信等即时社交工具的发展,家长群几乎成为每个班级的“标配”。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长群的弊端也显现出来了,一些家长群出现了“异化”,成为了部分老师和家长的“负担”。
家长群的“异化”,也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
比如北京一所中学的班主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吐槽”,本来用于方便家长和学校沟通的渠道,变成了老师的隐形负担:“自从进了微信群,每天都是家长会,总有点不完的未读信息,觉得自己最近得了‘手机恐惧症”。换位到家长角度,同样压力不少,有人就将这些异化的家长群进行了总结,称之为“负担群”、“马屁群”、“攀比群”、“广告群”。
那家长群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呢?对此,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郁琴芳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其实家长群就是双刃剑。微信群让每个人都有发声的渠道,不像以前,有的家长就算有想法,也不太会引起关注。正因如此,这也很容易成为舆论发源地,一件小事也会变成一个事件。”
因此对老师而言,家长群处理得好就是家校纽带,处理不好就是“导火索”。
那么如何发挥家长群的作用,作为班级文化缔造者和家校关系维系人的班主任,应当要发挥引导作用,并与家长达成共识和默契,制定公约与规则,共同运营好家长群,使其成为促进家校关系和学生成长的催化剂和强大动力。
一、明确家长群的定位
首先,需要明确无论是QQ群,还是微信群,这只是一种通讯工具,不能代替面对面的交流。归根到底,它只是老师与家长之间更为便利的一个交流渠道,而不是全部。这种即时通信平台上呈现出来的文字交流,有时候未必能准确传达双方的语气、姿态,遇到一些特殊情况难免会产生理解上的偏差,反倒容易出现误解。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家长群也是一个公共平台。家长群虽然是虚拟的,但“围观”效应是客观存在的,涉及个别学生的表现和思想状况等内容,一旦在群里沟通,就由个体层面扩大到了公共层面,很容易让当事人尴尬或者产生额外的压力。
其次,需要明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边界。学校教育以共性为主,家庭教育则应以素养、个性化培养为重,两者之间不能混淆责任。家校互动则是让家长和学校各自扮演好角色,学校应当认识到,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而不是干涉、包办、代替学校教育;家长则需要关注和配合学校教育,但不能过度参与、监督和代劳。只有明晰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边界,才能避免家长群异化为“负担群”。
二、管理家长群的原则
1.保护隐私原则
既然家长群是一个公共平台,那就必须要注意保护学生和家长的隐私。涉及到个人的信息应当避免在家长群中发布,而应通过私聊、电话或者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单独进行。比如,在家长群中点名批评孩子、公布成绩以及排名等信息,既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也会引起家长的反感和不舒服。
2.公平原则
家长群是家校联系的纽带,也是家长的交流平台和学生的展示平台。班主任在群里发布的任何信息都会对学生和家长产生影响,因此,班主任无论在线上和线下都必须要保持公平。比如,在家长群中及时分享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状态,既能促进交流,也能树立典型,发挥示范作用。但是如果每次只发布优等生或表现优异的学生的照片,那有些家长永远也看不到自己孩子的照片出现在班级群中,无形中就会打击大部分家长和学生的积极性。班主任应当尽量做到“雨露均沾”,既要树立“优等生”的典型,也要积极发现普通学生和“差等生”的进步和闪光点,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平等的班级氛围。
3.规范原则
家长的诉求和想法大多属于个性表达,而家长群是面向全体学生家长的,因此制定家长群的运营规则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家长群公约”的方式,确定全体家长在群里需共同遵守的规则,比如,“家长群公约”中可以规定不准发广告等与教育无关的内容,明确要求家长不要在群里说感谢的话,不能在群里询问孩子的情况,孩子之间有纠纷不要在群里交流,而应当与班主任沟通,老师在群里发布的通知应当注明是否需要回复等等。这样通过规则的确立,就能避免家长群异化为“攀比群”、“马屁群”、“广告群”,从而减轻家长和教师的负担。
4.民主原则
任何规则的良好遵守和执行,必定是建立在广泛接受的基础上,也就是说是通过民主产生的最大民意。家长群的管理也同样如此,“家长群公约”必须是民主产生的,这样才能发挥最大效力,得以良好执行。因此,家长群的建立时机也是有技巧和策略的。有位班主任就在网上分享了他的经验和做法,他认为必须要在第一次家长会上和家长做出详细说明交流之后,再让家长扫码加入群。笔者认为十分具有借鉴意义,因为家长群的管理也是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延伸,必须要让全体家长充分了解自己的治班理念、班级建设,赢得共识之后,“家长群公约”才能更具生命力和接受度。
三、家长群管理应当避免的几个误区
1.避免让家长群成为“校外课堂”
避免通过家长群为学生布置作业,因为作业通过微信群分发到家长手中,做完后再通过微信群上传,相当于公开了每个人的作业,所以家长们都想尽一切办法帮孩子把作业做得漂亮,甚至直接代劳。这样就会对家长造成压力,继而转化为孩子的课业负担。
2.避免“发号施令”式的说话方式
有些老师由于任务繁杂,在群里把事情交代完家长就撒手不管了,这样就很容易让家长产生“学校推卸责任,家长承担学校教育”的误解,从而影响家校关系。因此,班主任在家长群中应当注意说话方式,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要防止家长群“异化”,从而发挥出其即时通讯平台功效,家长和学校应当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家长必须有清楚认识,学校也必须做好本职工作,既不能滥用家长群,也不能因为发生了一些不好的现象就“因噎废食”。其根本在于厘清各自的角色和權责边界,制定明确的交流规则,从而构建起互相信任、互相促进的良性家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