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文化对大学文化建设的作用探析
文/张树辉
摘 要:高校是开展志愿服务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青年志愿者的主力军。以大学生志愿者为主体,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大学生志愿文化,与大学文化在起源上具有共生性,在特征上具有相通性,在功能上具有一致性,二者相融共生、相互促进,发挥出价值导向、精神凝聚、以文化人、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本文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345”模式为例,深入探讨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对大学文化建设的多重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文化大学文化相融共生“345”模式
随着1993年共青团中央正式启动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高校逐渐成为开展志愿服务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日益成为青年志愿者的主力军。大学生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活动全面开展、志愿服务意识深入人心,孕育产生出当代中国大学生志愿文化。大学生志愿文化与大学文化同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在起源上具有共生性,在特征上具有相通性,在功能上具有一致性,二者相融共生、相互促进,发挥出价值导向、精神凝聚、以文化人、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
当代中国大学生志愿文化发源与内涵探究
志愿服务事业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中国,与学雷锋活动有机融合,在民政、共青团系统的大力推动下,经由基层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的实践创造,在全国范围广泛开展起来。从2001年开始,党和国家逐渐把志愿服务事业确定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载体、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力量、推动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并作出总体部署,加强组织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实现长足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中。志愿服务队伍由以青年为主向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转变,志愿服务活动由以阶段性为主向常态化、多元化、品牌化转变,志愿服务管理由松散型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转变,志愿文化也初步孕育生成。
志愿服务事业在中国的蓬勃发展,离不开高校党团组织的强力推动,也离不开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参与。社会发展的广泛需求,高校党团组织的强大动员能力和健全的组织体系,校园人文环境的开放、自由,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主体倾向、社会参与的主动意识、对道德意识和公民精神的自觉反思,都推动了青年志愿者工作成为新时期共青团的重要品牌,使得参与志愿服务成为当代大学生喜爱和接受的精神时尚。团组织主导建立的青年志愿者协会,以及各类学生自发成立的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在高校蓬勃发展,一大批高素质、专业化的志愿者人才资源在高校培育成长,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有序开展,从学校向社会延伸,从关注弱势人群向关注社会、关注自然拓展,覆盖社区服务、扶贫济困、助老助残、西部开发、大型活动、环境保护、抢险救灾、社会管理、文化建设、海外服务等诸多领域。
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深入发展的进程中,经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对雷锋精神的传承,对西方志愿文化的解构与扬弃,对大学精神的融通与互动,逐渐形成了当代中国大学生志愿文化。大学生志愿文化以大学生志愿者为主体,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内核,以利他、自愿、无偿为基本特征,是具有高校和青年学生显著特征的志愿服务文化。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历史发展轨迹表明,当代中国大学生志愿文化具有其鲜明特征:一是建立在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基础上。雷锋精神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志愿服务具有“利他”的共同特征。学雷锋活动是我国最具有志愿服务特征的行动,为以后志愿服务事业在中国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二是对西方志愿文化的整合扬弃。一方面吸收西方志愿文化中的先进因素,如重视志愿者与被服务群体双方需求的满足,将志愿服务视为公民意识的具体体现,将“责任”作为坚持参与志愿服务的主要动力;另一方面改变西方以宗教作为志愿服务精神支撑的做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友善、仁爱、奉献作为参与志愿服务的重要推动力,充分发挥学生党团组织在志愿服务中的带头作用,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为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条件支持。三是把思想引领、实践育人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要导向。把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实现自我发展有机结合,与大学精神中共有和凸显的人文情怀以及社会责任有机融通,使大学生志愿服务从个体的自发走向群体的自觉。四是与大学生群体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精神需求、兴趣爱好、行为选择上呈现出的许多新特点、新变化有机互动,使大学生志愿文化成为青年文化的一部分。
大学生志愿文化与大学文化的互动关系分析
文化是大学之魂。同为社会文化形态,大学生志愿文化与大学文化具有文化属性上的一些共同点,都是文化主体与客体在人类已有的文化基础上长期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是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同时,二者又共同存在于大学这片土壤之上,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从起源上看,大学生志愿文化与大学文化具有共生性。大学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本质意义上讲是一种文化的存在。现代大学起源于欧洲,最初发轫于教会附设的各种文法学校。后来文法学校的教师组成行会,逐步从教会中独立出来,自主办学,就形成了现代大学的雏形。而现代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现代志愿服务发端于西方,起源于19世纪初“工业革命”时期宗教性的慈善服务。此后,志愿服务逐渐得到欧美国家政府的重视和鼓励,并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扩大成为由政府和志愿服务社团所举办的广泛性的社会服务工作。在志愿服务发展过程中,大学为其提供了有力的专业指导和人力资源,而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发展又带动了大学社会工作等学科专业的发展。由此可见,大学和志愿服务之间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大学文化。大学文化以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为主体,以知识和学科专业为基础,是大学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大学生志愿文化与大学文化在主体上有一定的交叉性,直接带来二者的共育共生。
从特征上看,大学生志愿文化与大学文化具有相通性。大学文化具有综合性、多元性、批判性和前沿性的基本特征,“是追求真理的文化,是严谨求实的文化,是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的文化,是崇尚学术自由的文化,是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文化,是崇尚道德的文化,是大度包容的文化,是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大学生志愿文化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价值取向,倡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强调对社会、对国家的个体责任感,注重在志愿服务中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重视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有需要的群体。从一定意义上讲,大学生志愿文化的培育和发展,丰富了大学文化的内容;而大学文化所具有的丰富内涵、深厚底蕴和系统体系,又为大学生志愿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营养。
从功能上看,大学生志愿文化与大学文化具有一致性。文化功能论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特定的功能,文化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的需求而产生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生志愿文化在功能上具有一致性,以大学为依托,共同作用于文化主体,进而影响社会存在。第一,大学生志愿文化与大学文化都具有价值导向功能。二者所建立起的自身价值观念系统、行为标准规范、运行体制机制等,对整个社会都具有价值引领作用,能带动整个社会和公众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可以看到,大学对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的文化养育与市民修养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学生志愿服务也从单纯的公益事业逐渐成为服务社会治理、融洽人际关系、培育公民精神、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第二,大学生志愿文化与大学文化都具有精神凝聚功能。大学文化承载着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学术传统,凝聚着大学师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映射着大学的精神气质和文化风格,具有强大的精神凝聚作用。大学生志愿文化包涵的价值观念、志愿者精神、行为方式等能够激发大学生对志愿者身份、志愿服务活动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群体的向心力和内聚力,为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支柱。第三,大学生志愿文化与大学文化都具有以文化人的功能。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是全方位的、全过程的,而大学生志愿文化融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价值观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技能教育等于一体,全方位地渗透到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具有综合性的育人功能。第四,大学生志愿文化与大学文化都具有文化整合与传承功能。中国大学文化整合了古代高等教育文化传统和西方现代大学文化传统,在推进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塑造着现代中国文化的形态。而大学生志愿文化的发展过程伴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雷锋精神、西方志愿文化、青年文化的传承、借鉴、吸收和整合。
虽然两者具有较为广泛的共生、相通和一致性,但从文化建构角度看,大学生志愿文化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它不是大学文化的附庸,与大学文化建设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大学生志愿文化的发展,有力推动了大学文化建设。大学生志愿者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精力、热情和专长,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通过参与社会活动,服务社会、公众生产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志愿服务行为,体现公民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的良好形象,既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发展,也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实践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公民意识、公共精神也得到充分培养,这大大提升了师生文明素质、升华了校园文明形象,为推动大学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大学生志愿组织的成熟壮大、志愿服务活动的创新拓展,也带来志愿者招募选拔、培训管理体系、志愿服务活动激励机制、管理制度的不断健全完善,这既是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大学制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品牌化、常态化的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成为大学与社会有机互动的重要渠道,而且也成为大学发挥文明高地的辐射带动作用、知识殿堂的文化引领作用的重要载体。志愿文化所倡导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既与“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中华传统一脉相承,又与雷锋精神等时代精神相互呼应,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反映了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要求,这为大学精神文化的培育提供了丰富营养。另一方面,大学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为大学生志愿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大学文化是在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中不断向前发展的,具有求同存异、兼容并包的特质,具有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举的传统。大学的教学科研资源、校园文化阵地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要物质依托。师生所具有的人文精神、责任意识、公民素养、专业技能,是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发展的沃土。大学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也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激励机制,注入了精神动力。
以大学生志愿文化推动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建校以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按照党中央提出“培养年轻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合格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干部”的要求,确立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提出了“政治素质高,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培养目标。随着志愿服务在中国的发展,学校深入挖掘志愿服务精神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关系,积极培育蕴含志愿服务精神和人文公益情怀的特色大学文化,大力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345”模式:
“3”,即三个源动力。一是从大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出发,把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二是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要求出发,把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价值准则和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三是从办好人民满意大学的宏大目标出发,把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培养人才与服务社会相统一的重要抓手。
“4”,即四个支柱。一是以立德树人为价值导向。探索建立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的志愿工作机制。二是以“服务学习”为理论指导,吸收、引进“服务学习”教育思想,用“服务学习”的课程取向和理论体系指导志愿服务,推动志愿服务与专业学习的相融相通。“服务学习”是将服务与学习融合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它基于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透过计划性服务与结构化反思过程,使服务者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同时满足被服务者需求,达成互惠的结果。三是以社会工作专业为学科支撑,把“助人自助”的社工理念与志愿服务精神有机融合,发挥学校社会工作学院在师资、专业知识、实务经验、服务能力、合作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四是以学术研究为发展驱动,深入开展志愿服务领域理论研究,成立中国志愿服务信息资料研究中心,推出了《北京志愿服务模式研究》《中国志愿服务辞典》《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与世界同行:全球化下的志愿服务》等研究成果,用研究成果提升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5”,即五个方面的举措。一是课程化设计,纳入教育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将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纳入本科教学计划。自2012年开始,面向全校开设“服务学习”通识类课程,通过服务体验、课堂授课、小组讨论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服务中学习,在学习中服务”,促进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心和对服务群体的关怀,全面提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和能力。二是组织化管理,有效整合志愿服务力量。充分发挥团学组织优势,把志愿服务与党建团建结合,先后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类团队成立临时党支部和临时团支部,探索把参与志愿服务情况作为学生党员发展的考察指标之一。团委成立志愿者工作中心,规范志愿者管理体系,围绕“志愿者、项目、资源”等要素有机整合校内外公益组织资源和志愿服务力量。以北京市志愿者管理平台“志愿北京”为依托,建立《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志愿者数据库》,加强志愿者动员方式、服务内容、服务网络和工作资源整合的社会化,形成强大合力,确保志愿服务深入、持久地开展。学校进一步加强志愿服务管理制度建设,出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志愿者注册管理条例(试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志愿者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分层分类做好志愿者的招募注册、教育培训、评价激励以及项目管理、活动策划等工作。三是社团化运行,发挥志愿服务类社团的骨干作用。以青年志愿者协会、西部之窗协会、绿色青春环保协会、红十字协会、雷锋协会等5家志愿服务学生社团为骨干,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淀,学校学生社团工作基本形成推动学术理论类社团实践化、兴趣类社团公益化,社团活动志愿化、志愿服务常态化的发展思路,带领并引导大学生在“公益成长”的道路上不断远行。四是项目化整合,加强志愿服务活动专业化、品牌化建设。目前,学校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志愿服务品牌:培育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品牌,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临终关怀”项目、西部之窗协会的“大学生支教助学行动”项目、青少系的“中学讲团课”项目、团友会的“中小学挂职团委书记”项目都成为其中的代表项目,学校连续11年荣获“首都高校社会实践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培育“大学生志愿西部计划”志愿服务品牌,11年不断线选拔输送优秀大学生志愿者,从中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陈允广;以组建北京首个关心校园安全的志愿服务队伍—平安校园志愿者总队为契机,打造校园安全志愿服务品牌;依托青年志愿者协会、雷锋协会等社团组织和社会工作学院,常年坚持到北京市第五福利院、松堂临终关怀医院、福寿轩敬老院、海淀区精神康复中心等机构开展敬老爱老专业志愿服务活动,打造敬老志愿服务品牌。五是多元化合作,与国际组织、政府机构、社会力量开展广泛的项目合作。2008年至今,学校与香港理工大学、香港青年发展基金会合作举办“成长向导”志愿服务计划,服务北京市5所打工子弟学校。从2009年起,连续3年承办北京市社会建设专项资金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学习伙伴”志愿服务项目,并于2013年获得“第二届中国公益慈善(实施)项目大赛”金奖。自2011年起,连续3年举办中国志愿服务发展论坛、中国高校专业志愿服务发展论坛。与民政部、香港李嘉诚基金会合作,举办“重生行动”社会心理支持服务计划,并获评为“2011年十佳高校专业志愿服务项目”。与粤港青年交流促进会合作,组织香港青少年开展北京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学习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杨福家.大学的使命与文化内涵[J].现代教育论坛,2008,(2).
[2]张澄.中国志愿文化的形成路径探析[J].管理观察,2013,(20).
[3]陶倩.志愿文化:从自在走向自觉[J].思想理论教育,2012,(15).
[责任编辑:蔡桂兰]
摘 要:高校是开展志愿服务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青年志愿者的主力军。以大学生志愿者为主体,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大学生志愿文化,与大学文化在起源上具有共生性,在特征上具有相通性,在功能上具有一致性,二者相融共生、相互促进,发挥出价值导向、精神凝聚、以文化人、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本文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345”模式为例,深入探讨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对大学文化建设的多重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文化大学文化相融共生“345”模式
随着1993年共青团中央正式启动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高校逐渐成为开展志愿服务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日益成为青年志愿者的主力军。大学生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活动全面开展、志愿服务意识深入人心,孕育产生出当代中国大学生志愿文化。大学生志愿文化与大学文化同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在起源上具有共生性,在特征上具有相通性,在功能上具有一致性,二者相融共生、相互促进,发挥出价值导向、精神凝聚、以文化人、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
当代中国大学生志愿文化发源与内涵探究
志愿服务事业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中国,与学雷锋活动有机融合,在民政、共青团系统的大力推动下,经由基层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的实践创造,在全国范围广泛开展起来。从2001年开始,党和国家逐渐把志愿服务事业确定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载体、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力量、推动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并作出总体部署,加强组织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实现长足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中。志愿服务队伍由以青年为主向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转变,志愿服务活动由以阶段性为主向常态化、多元化、品牌化转变,志愿服务管理由松散型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转变,志愿文化也初步孕育生成。
志愿服务事业在中国的蓬勃发展,离不开高校党团组织的强力推动,也离不开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参与。社会发展的广泛需求,高校党团组织的强大动员能力和健全的组织体系,校园人文环境的开放、自由,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主体倾向、社会参与的主动意识、对道德意识和公民精神的自觉反思,都推动了青年志愿者工作成为新时期共青团的重要品牌,使得参与志愿服务成为当代大学生喜爱和接受的精神时尚。团组织主导建立的青年志愿者协会,以及各类学生自发成立的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在高校蓬勃发展,一大批高素质、专业化的志愿者人才资源在高校培育成长,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有序开展,从学校向社会延伸,从关注弱势人群向关注社会、关注自然拓展,覆盖社区服务、扶贫济困、助老助残、西部开发、大型活动、环境保护、抢险救灾、社会管理、文化建设、海外服务等诸多领域。
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深入发展的进程中,经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对雷锋精神的传承,对西方志愿文化的解构与扬弃,对大学精神的融通与互动,逐渐形成了当代中国大学生志愿文化。大学生志愿文化以大学生志愿者为主体,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内核,以利他、自愿、无偿为基本特征,是具有高校和青年学生显著特征的志愿服务文化。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历史发展轨迹表明,当代中国大学生志愿文化具有其鲜明特征:一是建立在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基础上。雷锋精神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志愿服务具有“利他”的共同特征。学雷锋活动是我国最具有志愿服务特征的行动,为以后志愿服务事业在中国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二是对西方志愿文化的整合扬弃。一方面吸收西方志愿文化中的先进因素,如重视志愿者与被服务群体双方需求的满足,将志愿服务视为公民意识的具体体现,将“责任”作为坚持参与志愿服务的主要动力;另一方面改变西方以宗教作为志愿服务精神支撑的做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友善、仁爱、奉献作为参与志愿服务的重要推动力,充分发挥学生党团组织在志愿服务中的带头作用,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为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条件支持。三是把思想引领、实践育人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要导向。把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实现自我发展有机结合,与大学精神中共有和凸显的人文情怀以及社会责任有机融通,使大学生志愿服务从个体的自发走向群体的自觉。四是与大学生群体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精神需求、兴趣爱好、行为选择上呈现出的许多新特点、新变化有机互动,使大学生志愿文化成为青年文化的一部分。
大学生志愿文化与大学文化的互动关系分析
文化是大学之魂。同为社会文化形态,大学生志愿文化与大学文化具有文化属性上的一些共同点,都是文化主体与客体在人类已有的文化基础上长期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是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同时,二者又共同存在于大学这片土壤之上,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从起源上看,大学生志愿文化与大学文化具有共生性。大学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本质意义上讲是一种文化的存在。现代大学起源于欧洲,最初发轫于教会附设的各种文法学校。后来文法学校的教师组成行会,逐步从教会中独立出来,自主办学,就形成了现代大学的雏形。而现代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现代志愿服务发端于西方,起源于19世纪初“工业革命”时期宗教性的慈善服务。此后,志愿服务逐渐得到欧美国家政府的重视和鼓励,并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扩大成为由政府和志愿服务社团所举办的广泛性的社会服务工作。在志愿服务发展过程中,大学为其提供了有力的专业指导和人力资源,而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发展又带动了大学社会工作等学科专业的发展。由此可见,大学和志愿服务之间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大学文化。大学文化以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为主体,以知识和学科专业为基础,是大学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大学生志愿文化与大学文化在主体上有一定的交叉性,直接带来二者的共育共生。
从特征上看,大学生志愿文化与大学文化具有相通性。大学文化具有综合性、多元性、批判性和前沿性的基本特征,“是追求真理的文化,是严谨求实的文化,是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的文化,是崇尚学术自由的文化,是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文化,是崇尚道德的文化,是大度包容的文化,是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大学生志愿文化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价值取向,倡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强调对社会、对国家的个体责任感,注重在志愿服务中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重视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有需要的群体。从一定意义上讲,大学生志愿文化的培育和发展,丰富了大学文化的内容;而大学文化所具有的丰富内涵、深厚底蕴和系统体系,又为大学生志愿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营养。
从功能上看,大学生志愿文化与大学文化具有一致性。文化功能论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特定的功能,文化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的需求而产生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生志愿文化在功能上具有一致性,以大学为依托,共同作用于文化主体,进而影响社会存在。第一,大学生志愿文化与大学文化都具有价值导向功能。二者所建立起的自身价值观念系统、行为标准规范、运行体制机制等,对整个社会都具有价值引领作用,能带动整个社会和公众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可以看到,大学对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的文化养育与市民修养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学生志愿服务也从单纯的公益事业逐渐成为服务社会治理、融洽人际关系、培育公民精神、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第二,大学生志愿文化与大学文化都具有精神凝聚功能。大学文化承载着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学术传统,凝聚着大学师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映射着大学的精神气质和文化风格,具有强大的精神凝聚作用。大学生志愿文化包涵的价值观念、志愿者精神、行为方式等能够激发大学生对志愿者身份、志愿服务活动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群体的向心力和内聚力,为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支柱。第三,大学生志愿文化与大学文化都具有以文化人的功能。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是全方位的、全过程的,而大学生志愿文化融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价值观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技能教育等于一体,全方位地渗透到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具有综合性的育人功能。第四,大学生志愿文化与大学文化都具有文化整合与传承功能。中国大学文化整合了古代高等教育文化传统和西方现代大学文化传统,在推进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塑造着现代中国文化的形态。而大学生志愿文化的发展过程伴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雷锋精神、西方志愿文化、青年文化的传承、借鉴、吸收和整合。
虽然两者具有较为广泛的共生、相通和一致性,但从文化建构角度看,大学生志愿文化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它不是大学文化的附庸,与大学文化建设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大学生志愿文化的发展,有力推动了大学文化建设。大学生志愿者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精力、热情和专长,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通过参与社会活动,服务社会、公众生产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志愿服务行为,体现公民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的良好形象,既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发展,也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实践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公民意识、公共精神也得到充分培养,这大大提升了师生文明素质、升华了校园文明形象,为推动大学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大学生志愿组织的成熟壮大、志愿服务活动的创新拓展,也带来志愿者招募选拔、培训管理体系、志愿服务活动激励机制、管理制度的不断健全完善,这既是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大学制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品牌化、常态化的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成为大学与社会有机互动的重要渠道,而且也成为大学发挥文明高地的辐射带动作用、知识殿堂的文化引领作用的重要载体。志愿文化所倡导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既与“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中华传统一脉相承,又与雷锋精神等时代精神相互呼应,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反映了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要求,这为大学精神文化的培育提供了丰富营养。另一方面,大学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为大学生志愿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大学文化是在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中不断向前发展的,具有求同存异、兼容并包的特质,具有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举的传统。大学的教学科研资源、校园文化阵地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要物质依托。师生所具有的人文精神、责任意识、公民素养、专业技能,是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发展的沃土。大学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也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激励机制,注入了精神动力。
以大学生志愿文化推动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建校以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按照党中央提出“培养年轻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合格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干部”的要求,确立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提出了“政治素质高,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培养目标。随着志愿服务在中国的发展,学校深入挖掘志愿服务精神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关系,积极培育蕴含志愿服务精神和人文公益情怀的特色大学文化,大力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345”模式:
“3”,即三个源动力。一是从大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出发,把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二是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要求出发,把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价值准则和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三是从办好人民满意大学的宏大目标出发,把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培养人才与服务社会相统一的重要抓手。
“4”,即四个支柱。一是以立德树人为价值导向。探索建立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的志愿工作机制。二是以“服务学习”为理论指导,吸收、引进“服务学习”教育思想,用“服务学习”的课程取向和理论体系指导志愿服务,推动志愿服务与专业学习的相融相通。“服务学习”是将服务与学习融合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它基于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透过计划性服务与结构化反思过程,使服务者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同时满足被服务者需求,达成互惠的结果。三是以社会工作专业为学科支撑,把“助人自助”的社工理念与志愿服务精神有机融合,发挥学校社会工作学院在师资、专业知识、实务经验、服务能力、合作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四是以学术研究为发展驱动,深入开展志愿服务领域理论研究,成立中国志愿服务信息资料研究中心,推出了《北京志愿服务模式研究》《中国志愿服务辞典》《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与世界同行:全球化下的志愿服务》等研究成果,用研究成果提升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5”,即五个方面的举措。一是课程化设计,纳入教育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将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纳入本科教学计划。自2012年开始,面向全校开设“服务学习”通识类课程,通过服务体验、课堂授课、小组讨论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服务中学习,在学习中服务”,促进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心和对服务群体的关怀,全面提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和能力。二是组织化管理,有效整合志愿服务力量。充分发挥团学组织优势,把志愿服务与党建团建结合,先后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类团队成立临时党支部和临时团支部,探索把参与志愿服务情况作为学生党员发展的考察指标之一。团委成立志愿者工作中心,规范志愿者管理体系,围绕“志愿者、项目、资源”等要素有机整合校内外公益组织资源和志愿服务力量。以北京市志愿者管理平台“志愿北京”为依托,建立《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志愿者数据库》,加强志愿者动员方式、服务内容、服务网络和工作资源整合的社会化,形成强大合力,确保志愿服务深入、持久地开展。学校进一步加强志愿服务管理制度建设,出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志愿者注册管理条例(试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志愿者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分层分类做好志愿者的招募注册、教育培训、评价激励以及项目管理、活动策划等工作。三是社团化运行,发挥志愿服务类社团的骨干作用。以青年志愿者协会、西部之窗协会、绿色青春环保协会、红十字协会、雷锋协会等5家志愿服务学生社团为骨干,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淀,学校学生社团工作基本形成推动学术理论类社团实践化、兴趣类社团公益化,社团活动志愿化、志愿服务常态化的发展思路,带领并引导大学生在“公益成长”的道路上不断远行。四是项目化整合,加强志愿服务活动专业化、品牌化建设。目前,学校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志愿服务品牌:培育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品牌,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临终关怀”项目、西部之窗协会的“大学生支教助学行动”项目、青少系的“中学讲团课”项目、团友会的“中小学挂职团委书记”项目都成为其中的代表项目,学校连续11年荣获“首都高校社会实践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培育“大学生志愿西部计划”志愿服务品牌,11年不断线选拔输送优秀大学生志愿者,从中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陈允广;以组建北京首个关心校园安全的志愿服务队伍—平安校园志愿者总队为契机,打造校园安全志愿服务品牌;依托青年志愿者协会、雷锋协会等社团组织和社会工作学院,常年坚持到北京市第五福利院、松堂临终关怀医院、福寿轩敬老院、海淀区精神康复中心等机构开展敬老爱老专业志愿服务活动,打造敬老志愿服务品牌。五是多元化合作,与国际组织、政府机构、社会力量开展广泛的项目合作。2008年至今,学校与香港理工大学、香港青年发展基金会合作举办“成长向导”志愿服务计划,服务北京市5所打工子弟学校。从2009年起,连续3年承办北京市社会建设专项资金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学习伙伴”志愿服务项目,并于2013年获得“第二届中国公益慈善(实施)项目大赛”金奖。自2011年起,连续3年举办中国志愿服务发展论坛、中国高校专业志愿服务发展论坛。与民政部、香港李嘉诚基金会合作,举办“重生行动”社会心理支持服务计划,并获评为“2011年十佳高校专业志愿服务项目”。与粤港青年交流促进会合作,组织香港青少年开展北京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学习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杨福家.大学的使命与文化内涵[J].现代教育论坛,2008,(2).
[2]张澄.中国志愿文化的形成路径探析[J].管理观察,2013,(20).
[3]陶倩.志愿文化:从自在走向自觉[J].思想理论教育,2012,(15).
[责任编辑:蔡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