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心打开
翟宁
〔关键词〕倾听;沟通;理解;家庭教育
我们先来看两组生活场景:
场景一
星期日早上五点半,小芳早早地起了床,她是学校鼓乐队的成员,今天要去参加一个比赛,老师要求学生六点钟到校化妆作准备。临出门时,父亲拦住了她。
父亲:“那么早去哪儿?”
女儿:“昨天不是跟你说了吗,我们今天要去比赛。”
父亲:“什么比赛,我看你又是想出去疯玩。”
女儿有点着急:“没有,我真的要去参加比赛,不信你打电话问老师。”
父亲:“不要骗我,我从来没有见你上学这么积极过。”
女儿大声嚷道:“谁骗你了。让你去问老师,你去啊。”说完,哭着跑了出去。
“我看你是越来越不像话了,学会撒谎了,看你回来我不打断你的腿。”父亲在门口恶狠狠地骂道。
场景二
这次期中考试,小溪的数学成绩下降很多,妈妈很着急,就给小溪报了一个数学辅导班。晚上,妈妈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小溪。
妈妈:“小溪,妈妈给你报了一个数学辅导班,听说里面的老师教得特别棒,明天你去上课吧。”
小溪:“不去。”
妈妈:“为什么不去,你知道一节课多少钱吗?”
小溪:“爱多少钱多少钱,关我什么事。”
妈妈:“这孩子,妈妈可都是为你好,你看你的数学成绩,都考成什么样子了,再不补一补,就要垫底了。”
小溪不耐烦了:“我再说一遍,我不去。”
“你怎么这么不理解大人呢,我辛辛苦苦为了谁,还不都是为了你。”妈妈的声音有点哽咽。
可是,眼泪并没有挽回什么,只听“砰”的一声,小溪把自己房间的门重重地关上了,妈妈伤心地倒在椅子上。
我问其他家长:“这两位家长的做法有问题吗?”家长一脸疑惑:“没有问题,有什么问题啊,我们平常就是这样做的。”是啊,太多的家长已经习惯了这样做,使得习惯成为自然。家长为了让孩子们过得更幸福,每天马不停蹄地工作,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一下自己的教育是否存在问题。
如果小芳的父亲遇到小溪的母亲,他们一定会达成共识: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难管了,搞不懂他们的心里在想什么,他们处处和父母作对,却不知道父母才是对他们最好的人。没有人怀疑父母是对孩子最好的人,可是他们的好却让孩子倍感压力和痛苦。为什么父母的做法往往适得其反呢?
心理专家武志红举过一个例子,他家的阿姨看到他的头上有一根白头发,就想替他拔掉,但他说不用拔。阿姨好像没听见,伸手就去拔,他再次强调不用拔。阿姨摆事实,讲道理,告诉他还是拔了好。武志红充满耐心地说不用拔。阿姨黯然离去。过了很长时间,武志红以为阿姨走了,没料想,阿姨又悄然而至说还是拔掉的好,武志红彻底晕倒。
后来,武志红总结道:“我的感觉是,她封闭了自己的心,切断了自己的感受。她是个非常好的人,这次也特别想对我好。然而,因为心是关闭的,她根本就没接受到我发去的信息。她用头脑判断我需要什么,然后像强迫症一样地去改变我,并且认定我就需要这个。结果是,我一遍遍澄清,她却听不到我的意思。”
有些父母和这个阿姨何其类似。在和孩子交流时,他们头脑中固有的观念如铜墙铁壁般坚不可摧,他们固执地认定孩子就是在欺骗,无论他如何解释;他们坚信孩子不懂大人的心,却从未与孩子有过心灵沟通。这样的交流如何能打开孩子的话匣子,更别奢望了解孩子的内心。
一个初三的男孩神情忧郁地走进心理咨询室,他告诉我最近睡眠很不好,晚上总是莫名其妙地醒来,有时一个晚上醒来十几次,醒来后又很难睡着;有时在跳绳的时候还会出现心慌、心绞痛。他把自己的情况告诉父母,父母却认为他是为了逃避学习而在找借口,于是开始苦口婆心地轮番对他进行说服教育。父母只相信自己的经验,却无视男孩的黑眼圈和恹恹欲睡的神情。这个男孩对父母很失望,也很绝望,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人高马大的他坐在那里泪流满面。
我常对家长说,你要学会倾听孩子。家长疑惑地说,“我听了啊。”他们是听了,可是只是“listen”而没有“hear”,因为没有心的参与。在和孩子交流时,他们的心是封闭的,他们太喜欢主观臆测并将结论视为真理。就像一个人久久地待在一座紧闭房门和窗户的老房子里,世事更迭,斗转星移,都与他无关,他的世界只停留在记忆里。在交流中,没有心的参与,就像干涸的土地渴望雨水的滋润,盼来的却只是电闪雷鸣;就像萧索的冷冬里寂寞的枯枝,没有生命。
我在周末带两岁的儿子去逛超市,超市里推销酸奶的阿姨给了他一小杯免费试喝的酸奶,儿子很珍惜这一小杯酸奶,双手捧着纸杯,小心翼翼地送到嘴边,细细地抿着。喝完后,他要把纸杯扔到垃圾桶里。这时,我们已经离开了酸奶区来到了卖米的地方,米柜旁边就有一个垃圾桶,可是他不扔。他嘴里喊着“阿姨”,身体挣扎着向试喝酸奶的地方用力,我明白他想把这个纸杯扔到分发酸奶的阿姨脚下的垃圾桶里。老公不同意,说他那样做是想再要一杯,不能惯着他这个臭毛病。我不顾老公的反对,带儿子回到酸奶区,他认真地把纸杯扔到阿姨脚下的垃圾桶里,然后很满意地让我抱着离开了,没有流露出丝毫再要一杯的意思。
大人常常自以为是,总是急匆匆地下个结论,而不肯去跟随孩子发现事情的真相。如果我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这样对待他,冤枉、控制、指责,无中生有,日复一日地不停上演,孩子被压抑的情绪就会不断累积,在心中一点点沉淀,慢慢地就形成一个毒瘤,这个毒瘤毁掉了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毁掉了他们对世界的美好憧憬和希望,却不断滋生出屈辱感和挫败感,让他们觉得自己越来越可怜,越来越无助,越来越绝望,自尊感不断地降低。
央视记者柴静在《看见》一书里有一章写的是《双城的创伤》,记录了甘肃武威地区六个孩子接连自杀的故事。事件发生后,父母、政府部门和公安局都在寻找孩子自杀的原因,貌似找到了,可是事实上那根本不是最真实的原因。柴静帮我们揭开了谜底,让我们看到了事情的真相,那就是孩子深深的无助和绝望。如果在事情发生之前,有人去倾听他们,理解他们,也许他们就不会选择这样决绝的方式。可是,很遗憾,在他们的生活中,大人是不可以信任的。事实也的确如此,当记者问一个当事人的父母,孩子会不会是因为情感的纠葛导致的自杀,那个孩子的父母说,“不会的,六年级的学生最大也不超过14岁,哪来的情感纠葛,他们还不懂得。”是孩子不懂,还是大人不懂?当存在都被否定,又谈何理解?
我们都希望孩子长得更高,更健康,学习成绩更好,行为习惯更符合我们的要求。为了这些,我们不遗余力,却很少顾及孩子的感受和需要。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但不是简单复制,我们不能把他们当作一张白纸,在上面挥毫泼墨,绘制我们的蓝图;也不可以把他们当作一块木头,精雕细琢成我们期望的样子。孩子应该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扇扇窗,打开它们,我们会欣赏到与众不同的美景。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新华中学,深圳,518109)
编辑 / 李益倩 终校 / 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