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报告
朱军
为了解当代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现状,更好地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我们于4月25日至4月30日在全校在校学生中进行了一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大型问卷调查。参加此次问卷调查的有15个班级,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82份,回收率为96.4﹪,调查采用无记名单项选择题的方式进行,现将问卷调查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当代未成年人的主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
1.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
72.8%未成年人认为“作为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87%的青少年对“国家强盛、民族振兴有信心”;当问到“你最想在职业学校里学到什么?”时,46%的同学回答为“过硬的专业知识”,37.7%同学回答为“良好的社会活动能力”;当问到“如果你将来赚了一大笔钱或者得到一大笔遗产,该怎么处置?”时,61.6%同学回答是“办一个企业”,这充分说明大多数未成年人具有较强的爱国情怀、民族意识和创业意识,有正确的理想信念。
2.价值观念与社会对未成年人要求基本一致
57.6%的同学表示“买东西时,如果售货员多找了钱会主动退还”;在向社会献爱心活动中,50%的同学表现积极;74.5%同学认为现在有必要提倡“勤俭节约”;对你怎么看待“大公无私”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观点时,51.4%同学表示“应该努力做到”;79.4%的同学认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是必要的;60%的同学认为思想品德和知识一样重要。
3.有较强的法律、法规意识和维权意识,敢于同社会上的不良行为和丑恶现象作斗争
2.4%的同学法律意识很强;当问及“如果在商场中买到了伪劣产品你会怎么处理”时27.3%的同学表示立即拨打12315投诉电话,56%的同学表示会到商场要求退货;72.6%的同学表示外出遇到红灯时能遵守交通法规;当问到“如果有同学或朋友喊你去打架,你会怎么样?”时,50.4%同学表示这是违法的,不去。
4.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63.9%同学认为使用文明用语是对现代人的起码要求;62%的同学表示当看到宿舍水龙头流水或长明灯现象时会主动去关掉;40.6%同学认为“见义勇为而负伤甚至丧命的人”是英雄行为值得学习;47.9%同学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还是讲究诚信的,31.7%同学表示别人诚信与否我管不了,但是我要讲诚信。65.1%同学认为自己是个有责任感的人。
5.热爱祖国,关注社会
74.6%的同学认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十分必要;65%的同学了解国徽的含义;75.7%同学知道国歌歌名;19.9%的同学认为现在社会很腐败,75.9%的同学认为现在社会有些地方有些领域腐败;68%的同学认为现在社会道德滑坡现象严重;74.8%同学认为现在的社会风气一般。说明青年学生满怀爱国热情,对社会比较关注,且所关注的问题有一定的层次和水平。
6.对自身思想道德培养环境的评价比较客观公正
从未成年人对授课老师师德的总体评价看,25.3%的同学回答是满意的,53.9%的同学回答为比较满意;从未成年人对德育课的评价看,有25.3%的同学对德育课是满意的,48.7%同学表示比较满意;从未成年人对社会环境的评价看,38.7%同学认为铜陵的社会治安比较好;45.5%同学对学校周围的环境秩序比较满意;从未成年人对家庭教育的评价看,47.5%的同学认为父母在自己面前以身作则;52%的同学表示父母能尊重他的隐私;47%的同学认为父母了解自己的交友状况并给予指导;44.3%的同学表示父母非常关心自己,34%的同学表示父母经常教育自己。
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一是一些同学不求上进,对参加社会活动不关心:20.5%学生对自己上的专业课满意度无所谓;对学校开展的科技、文体等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从不参与的占6%,偶尔参与的占50.8%;对学校、社区开展的公益活动,从不参与的占10.7%,偶尔参与的占44.3%;12.4%同学表示考试从不作弊;23.8%同学表示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打游戏;17.2%的同学上网的目的是因为无聊;19.5%的同学认为中专生谈恋爱是因为满足好奇心、10%的同学认为谈恋爱是因为寻求精神动力。
二是一些同学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法律意识淡漠:对“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57.6%的同学认为这一观点也对也不对;“如果有同学或朋友喊你去打架,你会怎么样?”14.5%同学表示要讲义气一定去;“对于家庭方面的困惑与烦恼,你可能采用什么方式解决?”24%的同学回答是不跟任何人提起,39.2%同学表示求助于朋友、亲戚。
三是缺乏自信心,心理压力加大,对个人前途表示担忧:“47.9% 的同学对未来的前途感到迷惘;51.2%的同学感觉最苦恼的问题是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前途未卜;40.8%同学认为自己最大的心理压力是过于担心自己的前途”。这充分说明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目的不明,因而学习缺乏动力。
四是少数同学追求金钱和享受,缺乏吃苦精神:32.9%的同学选择职业的标准是经济收入高;29.4%的同学择业标准是工作条件好;对“如果将来赚了一大笔钱或得到一大笔遗产该怎么处置时?25%的同学表示自己享用或者留给子孙”,4.5%同学认为没有必要提倡“勤俭节约”。
五是自制力不强,沉湎于网络:15%的同学上网成瘾,平均每周上网超过20小时以上;个别同学承认自己对网络上的黄色、暴力等不良内容的抵制力比较弱。
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教育理念失衡,重智轻德现象使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弱化、软化
当今教育过分强调智育,强调考试的功能,使教育的其他功能不断的淡化、弱化,片面追求分数,致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弱化、软化现象在所难免。调查显示:19.2%同学认为自己感觉最苦恼的问题是校内竞争激烈,学习紧张;24.2%同学认为自己遭受的最大挫折是学习成绩不理想。长期以来,在重智轻德人才观影响下,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老师、家长等评价学校的主要指标还是智育,还是分数第一,虽然新课改以后有所改善,但智育第一的格局并没有改变。德育工作并没有放到学校教育应有的位置,导致智育与德育“一手硬一手软”。
2.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家庭教育简单粗暴
一是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贪污受贿,拜金主义等社会丑恶现象,对未成年人思想具有极大的腐蚀。二是影视文化的负面影响。一些影视作品、报刊以粗俗取代文明,将无视道德规范美化为个性解放,将玩世不恭称颂为活得洒脱,充斥着色情、打斗、凶杀与暴力场面,使一些学生盲目模仿,危害极大。三是是贫富差距拉大,使得一些青少年产生信仰危机和价值观混乱。
3.家庭教育的影响
一是教育方法不当,一些父母教育方法简单,往往以钱物代替对子女的表扬和奖励,以打骂代替对子女的批评和约束。二是重智轻德。家长平时只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忽视对子女的思想教育,使得孩子从小就形成一些不良思想和行为习惯。三是部分家长自身素质不高,身体力行不够,与孩子沟通不够,影响对子女的教育。
4.主管青少年工作的有关部门配合失调,监管乏力
我国虽然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政府主管部门也制定了详细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职责任务分工,但一些部门工作不够扎实,各自为政,协调配合不好,没有形成合力。现在涉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部门有教育、公安、共青团、妇联、工商、文化、广电、关工委、文明办等多家部门,但就是没有一家是牵头单位,也没有定期分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问题的体制机制。各家开展活动都是想到哪做到哪,零打碎敲,不成体系,不成规模,收效甚微。在活动内容上,缺乏新意,缺少针对性,实践活动缺乏创新,特别是对网络和短信缺乏健全的监管体系和有效的监管措施,未成年人涉足不健康场所和受到有害短信伤害现象屡见不鲜,社会环境整治任重道远。
5.青少年活动场所远远不够,活动单调匮乏
由于在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德育基地维护,特殊未成年人救助等方面,资金投入不足,青少年活动场所严重匮乏,影响了工作的开展。已有的活动场所多数是收费的,物价部门不准许学校收取此类费用,连过去每学期每生五元的电影费也取消了,学生自己又不愿交,于是,这些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动,学校迫于无奈只好取消。在此情况下,许多学生课余时间只有到游戏室、网吧等营业性场所去打发时光,因缺乏辨别力、意志力和自制力,不少学生受黄色、暴力影响很大,有不少人因此走上歧途。
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一定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者单位:安徽省铜陵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为了解当代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现状,更好地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我们于4月25日至4月30日在全校在校学生中进行了一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大型问卷调查。参加此次问卷调查的有15个班级,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82份,回收率为96.4﹪,调查采用无记名单项选择题的方式进行,现将问卷调查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当代未成年人的主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
1.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
72.8%未成年人认为“作为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87%的青少年对“国家强盛、民族振兴有信心”;当问到“你最想在职业学校里学到什么?”时,46%的同学回答为“过硬的专业知识”,37.7%同学回答为“良好的社会活动能力”;当问到“如果你将来赚了一大笔钱或者得到一大笔遗产,该怎么处置?”时,61.6%同学回答是“办一个企业”,这充分说明大多数未成年人具有较强的爱国情怀、民族意识和创业意识,有正确的理想信念。
2.价值观念与社会对未成年人要求基本一致
57.6%的同学表示“买东西时,如果售货员多找了钱会主动退还”;在向社会献爱心活动中,50%的同学表现积极;74.5%同学认为现在有必要提倡“勤俭节约”;对你怎么看待“大公无私”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观点时,51.4%同学表示“应该努力做到”;79.4%的同学认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是必要的;60%的同学认为思想品德和知识一样重要。
3.有较强的法律、法规意识和维权意识,敢于同社会上的不良行为和丑恶现象作斗争
2.4%的同学法律意识很强;当问及“如果在商场中买到了伪劣产品你会怎么处理”时27.3%的同学表示立即拨打12315投诉电话,56%的同学表示会到商场要求退货;72.6%的同学表示外出遇到红灯时能遵守交通法规;当问到“如果有同学或朋友喊你去打架,你会怎么样?”时,50.4%同学表示这是违法的,不去。
4.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63.9%同学认为使用文明用语是对现代人的起码要求;62%的同学表示当看到宿舍水龙头流水或长明灯现象时会主动去关掉;40.6%同学认为“见义勇为而负伤甚至丧命的人”是英雄行为值得学习;47.9%同学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还是讲究诚信的,31.7%同学表示别人诚信与否我管不了,但是我要讲诚信。65.1%同学认为自己是个有责任感的人。
5.热爱祖国,关注社会
74.6%的同学认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十分必要;65%的同学了解国徽的含义;75.7%同学知道国歌歌名;19.9%的同学认为现在社会很腐败,75.9%的同学认为现在社会有些地方有些领域腐败;68%的同学认为现在社会道德滑坡现象严重;74.8%同学认为现在的社会风气一般。说明青年学生满怀爱国热情,对社会比较关注,且所关注的问题有一定的层次和水平。
6.对自身思想道德培养环境的评价比较客观公正
从未成年人对授课老师师德的总体评价看,25.3%的同学回答是满意的,53.9%的同学回答为比较满意;从未成年人对德育课的评价看,有25.3%的同学对德育课是满意的,48.7%同学表示比较满意;从未成年人对社会环境的评价看,38.7%同学认为铜陵的社会治安比较好;45.5%同学对学校周围的环境秩序比较满意;从未成年人对家庭教育的评价看,47.5%的同学认为父母在自己面前以身作则;52%的同学表示父母能尊重他的隐私;47%的同学认为父母了解自己的交友状况并给予指导;44.3%的同学表示父母非常关心自己,34%的同学表示父母经常教育自己。
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一是一些同学不求上进,对参加社会活动不关心:20.5%学生对自己上的专业课满意度无所谓;对学校开展的科技、文体等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从不参与的占6%,偶尔参与的占50.8%;对学校、社区开展的公益活动,从不参与的占10.7%,偶尔参与的占44.3%;12.4%同学表示考试从不作弊;23.8%同学表示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打游戏;17.2%的同学上网的目的是因为无聊;19.5%的同学认为中专生谈恋爱是因为满足好奇心、10%的同学认为谈恋爱是因为寻求精神动力。
二是一些同学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法律意识淡漠:对“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57.6%的同学认为这一观点也对也不对;“如果有同学或朋友喊你去打架,你会怎么样?”14.5%同学表示要讲义气一定去;“对于家庭方面的困惑与烦恼,你可能采用什么方式解决?”24%的同学回答是不跟任何人提起,39.2%同学表示求助于朋友、亲戚。
三是缺乏自信心,心理压力加大,对个人前途表示担忧:“47.9% 的同学对未来的前途感到迷惘;51.2%的同学感觉最苦恼的问题是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前途未卜;40.8%同学认为自己最大的心理压力是过于担心自己的前途”。这充分说明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目的不明,因而学习缺乏动力。
四是少数同学追求金钱和享受,缺乏吃苦精神:32.9%的同学选择职业的标准是经济收入高;29.4%的同学择业标准是工作条件好;对“如果将来赚了一大笔钱或得到一大笔遗产该怎么处置时?25%的同学表示自己享用或者留给子孙”,4.5%同学认为没有必要提倡“勤俭节约”。
五是自制力不强,沉湎于网络:15%的同学上网成瘾,平均每周上网超过20小时以上;个别同学承认自己对网络上的黄色、暴力等不良内容的抵制力比较弱。
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教育理念失衡,重智轻德现象使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弱化、软化
当今教育过分强调智育,强调考试的功能,使教育的其他功能不断的淡化、弱化,片面追求分数,致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弱化、软化现象在所难免。调查显示:19.2%同学认为自己感觉最苦恼的问题是校内竞争激烈,学习紧张;24.2%同学认为自己遭受的最大挫折是学习成绩不理想。长期以来,在重智轻德人才观影响下,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老师、家长等评价学校的主要指标还是智育,还是分数第一,虽然新课改以后有所改善,但智育第一的格局并没有改变。德育工作并没有放到学校教育应有的位置,导致智育与德育“一手硬一手软”。
2.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家庭教育简单粗暴
一是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贪污受贿,拜金主义等社会丑恶现象,对未成年人思想具有极大的腐蚀。二是影视文化的负面影响。一些影视作品、报刊以粗俗取代文明,将无视道德规范美化为个性解放,将玩世不恭称颂为活得洒脱,充斥着色情、打斗、凶杀与暴力场面,使一些学生盲目模仿,危害极大。三是是贫富差距拉大,使得一些青少年产生信仰危机和价值观混乱。
3.家庭教育的影响
一是教育方法不当,一些父母教育方法简单,往往以钱物代替对子女的表扬和奖励,以打骂代替对子女的批评和约束。二是重智轻德。家长平时只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忽视对子女的思想教育,使得孩子从小就形成一些不良思想和行为习惯。三是部分家长自身素质不高,身体力行不够,与孩子沟通不够,影响对子女的教育。
4.主管青少年工作的有关部门配合失调,监管乏力
我国虽然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政府主管部门也制定了详细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职责任务分工,但一些部门工作不够扎实,各自为政,协调配合不好,没有形成合力。现在涉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部门有教育、公安、共青团、妇联、工商、文化、广电、关工委、文明办等多家部门,但就是没有一家是牵头单位,也没有定期分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问题的体制机制。各家开展活动都是想到哪做到哪,零打碎敲,不成体系,不成规模,收效甚微。在活动内容上,缺乏新意,缺少针对性,实践活动缺乏创新,特别是对网络和短信缺乏健全的监管体系和有效的监管措施,未成年人涉足不健康场所和受到有害短信伤害现象屡见不鲜,社会环境整治任重道远。
5.青少年活动场所远远不够,活动单调匮乏
由于在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德育基地维护,特殊未成年人救助等方面,资金投入不足,青少年活动场所严重匮乏,影响了工作的开展。已有的活动场所多数是收费的,物价部门不准许学校收取此类费用,连过去每学期每生五元的电影费也取消了,学生自己又不愿交,于是,这些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动,学校迫于无奈只好取消。在此情况下,许多学生课余时间只有到游戏室、网吧等营业性场所去打发时光,因缺乏辨别力、意志力和自制力,不少学生受黄色、暴力影响很大,有不少人因此走上歧途。
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一定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者单位:安徽省铜陵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