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渗透家国情怀观念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摘 要:家国情怀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一种强家报国的志向;它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笔者以统编教科书“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为例,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体验、讨论、思考,并将家国情怀观念潜移默化地根植于学生的心中。
关键词:初中历史;家国情怀;德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9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18-0081-02
引 言
家国情怀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教师培育学生情感与人格的关键,然而这一核心素养往往是课堂教学中最容易忽略的部分。家国情怀的落实,需要每一位历史教师对此有深入的理解与体会,进而将其准确地传达给学生。笔者以“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一课为例,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家国情怀,结合中学生自身发展的阶段特点,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一、优化教学设计,提炼教学主题
学习历史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从历史发展脉络中汲取经验和教训,还要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客观的价值导向。历史教學的目标不仅是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还要以学生情感目标的实现为中心。因此,无论是知识的铺垫,还是对知识的认知方法的指引运用,都以对学生的情感触动为最终指向。根据目标的不同,教师应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而不是按照教材所提供的顺序呈现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提炼教学主题是实施课程标准的关键所在,是课堂教学的主线。提炼教学主题有助于学生在思考问题中有明确的突破方向和延伸空间。对于本课而言,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中国历史上遭到的一次最大规模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的严重危险。这种国破家亡的危难时刻,激发出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使中国人民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因此,注重家国情怀观念的渗透就是本课的教学主题。
本课教学设计的前半段环节需要做好充分的铺垫,营造课堂气氛,形成紧密的节奏感。教师可利用有节奏的连续的短流程教学来保持学生的情绪,通过语言、图片、材料的变化,使学生的情绪逐渐接近适合引出高潮的状态。在授课前,教师需要思考是否已经充分准备好能够激起学生情绪反应的材料,在传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同时,能否与学生原有的情绪顺利对接。如果学生的情绪从一开始就朝着教师预定的方向发展,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未发生偏离,将会对本节课所带来的情感经历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但如果整节课是在同一种情绪的延续中进行的,学生会很容易感觉到知识结构的单调。如何防止学生出现情感倦怠或逆反心理成为教师授课中必须考虑的问题。笔者在本课教学过程中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每一步的教学活动保持着好奇与期待。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注意提问的深度与角度,每个问题之间应存在层层递进的关系。例如,在出示历史材料时,问题可以设置为“这段材料有哪句话或哪些话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留下深刻的印象”是问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需要一个过程,教师需要先叩开学生感性认识的大门,然后通过师生交流,引导学生逐步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会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充分挖掘资源,合理利用教材
历史教材是历史课程资源最为核心的内容,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教材资源是最为可贵的资源,灵活运用教材中呈现的教学资源,可以减少教师查阅资料、筛选资料的时间,从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分析学情及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上。但是对需要突出强调的部分,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入课外资源,利用图片、文字、视频、音乐等多种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将历史教材与课外历史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呈现出最优的教学效果[1]。
历史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初中生对国家的认识往往从家乡开始,因此本课将展示沈阳残历碑图片作为课前导入。作为沈阳标志性建筑物的残历碑是这座城市成长历史中不可抹灭的一段记忆。对于实地参观过九一八纪念馆的沈阳学生而言,以此为切入点更易激发其情感共鸣,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历史有更多的好奇心。在分析日本对中国发动战争的原因时,笔者播放了《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的视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到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之前,日本国内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如资源贫乏、国内爆发经济和政治危机、企图称霸世界等,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整个事件的起因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介绍日本侵华罪行时,笔者让学生观看了几组图片(充斥街头的难民、亲眼看着儿子被炸死的父母等 ),这些图片给了学生极大的视觉冲击,使其深刻体会到“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心情,结合悲伤的歌曲《松花江上》,营造课堂氛围,将学生带入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形成本课的第一个情感共鸣。随后,笔者让学生谈谈看完照片后的感受,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东北的罪恶史实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一首代表全国人民心声的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应运而生。歌词中的“我们万众一心”,正是当时所有爱国人士的真实、强烈的呼求。而先辈们也正是按照歌词中所体现的那般,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构筑起一道道坚固的城墙。在介绍完歌曲的相关历史信息后,笔者请学生全体起立齐唱国歌,再次感受当时广大人民群众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怒吼声,由此形成本课第二个情感共鸣。音乐配合教师的讲解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思考起点与环境,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心底的爱国之情。
三、创设历史情境,活化历史人物
最丰富、最有用的营养莫过于人物的智慧和精神品质。教师用说教的方式讲解人物的精神品质肯定是行不通的,因为任何的说教都是空洞的,而且还极易让学生产生反感。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具体内容,全面分析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准确判断历史人物的精神品质,准确把握人物精神品质的内涵。
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东北出現了抗日义勇军、抗日游击队、抗日联军,与日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带领学生重点了解了赵一曼烈士和杨靖宇将军。首先,笔者请学生讲述课前收集的关于杨靖宇抗日的故事,其次,请一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赵一曼的家书。通过讲述抗日英雄的故事,学生对这场战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共产党人身上感受到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奋斗不息、不畏艰难险阻、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的革命品质。
日军侵占东北三省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各界民众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痛感“国权凌夷,疆土日蹙”,于1936年12月12日毅然发动西安事变,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在讲述西安事变时,笔者创设了历史情境,提示学生思考:假如你是当时的张学良与杨虎城,你会不会和他们一样做出“兵谏”蒋介石的选择?引导学生分析张学良、杨虎城作为蒋介石的部将,为什么敢以下犯上发动“兵谏”?并提出思考的问题:在民族大义与个人安危之间进行选择时,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抉择?经过交流讨论,学生会从张学良、杨虎城的身上体会到更多的正义感和责任感,进而激发出心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每个人的命运都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历史不只是一连串激动人心的事件,还是人类群体的故事,有时候我们人生中的一个选择,也许就会影响历史的发展。在历史发展的关键节点上,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像杨靖宇、赵一曼这样的爱国英雄存在,中华民族才实现了独立与解放。
四、联系实际生活,注重情感疏导
教师既要在教学中向学生传授正确的知识,又要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情感教育的元素蕴含在教学内容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寻找其中蕴含的能量与智慧,并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
一个优秀的民族必定是一个牢记历史的民族,面对这样一段屈辱的历史,学生一定感慨万千。在课堂的最后,笔者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学完本课的感受。此时,学生的情绪达到最高潮,他们用激昂的言语表达着对日本罪恶侵略行为的愤恨,同时也对日本这个国家心存怨恨。此时,笔者需要正确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爱国之心,人皆有之,作为公民最朴素的情感表达,理应得到尊重与赞赏,但是失去了对法律底线的恪守,激情就会变成恶魔。因此,在课堂上,笔者提醒学生客观看待外界不负责任的舆论,坚持理性爱国,有序地抒发爱国热情。对于本课而言,要使学生有深刻的反思,教师先要进行自我反思,以使用恰如其分的课堂资源,做出顺势自然的引导。教师的反思要达到一定的深度与高度,否则本课很容易在学生愤怒的情绪中变成一堂发泄课。因此,在课堂的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情感疏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家国情怀绝不是狂热狭隘的民族主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我们谴责侵略者的残暴,是要唤起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相比残酷的战争而言,今天的和平环境更加来之不易,我们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结 语
总而言之,家国情怀不是一句口号,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踏踏实实地践行。新时代的历史教学需要唤醒学生心底的家国情怀,让其成为学生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底色”。对于学生而言,家国情怀的观念是在学习中慢慢内化而逐渐形成的,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去积累,更深的思维去沉淀。
[参考文献]
何勇.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刍议[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01):150.
作者简介:王作鑫(1991.8—),男,黑龙江双鸭山人,研究生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