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道德观在当代的重要价值

沈鑫 陈政
【摘 要】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考察,批判了资产阶级道德观的虚伪性,全面阐述了马克思道德观的定义、特征、基本观点和基本范畴等。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系统梳理马克思的道德观,对当代我国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道德观;重要价值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05-0007-02
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马克思的道德观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以无产阶级为阶级立场,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思想,而马克思道德观作为马克思理论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规范个人行为调和利益矛盾
马克思的道德观作为意识形态范畴,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相处需要一种科学的道德观作为引领,从而达到和谐共处的状态。因此,研究马克思的道德观对个人的道德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统一
为了满足生存发展的条件,每个人都有利益的需要,都享有追求利益的权利,这是一种必然的社会现象。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不同的利益观致使人们在解决社会经济问题时采取的手段和方式不同,进而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为了解决不同利益观造成的分歧矛盾就需要以马克思道德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第一,肯定物质利益在社会进程中的作用,大力发展生产力。道德的产生起源于生产力的发展,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小部分人占有大量社会财富便出现了阶级,造成贫富两极分化,人与人之间出现了不平等。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时候道德产生了,道德是利益的反映,由生产力决定。因此,在一个社会里,占主导地位的道德观必由占主导地位的阶级决定,道德与一定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离不开物质利益的发展,肯定人们追求利益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
第二,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道义要求。马克思肯定人的价值,认为必须使人们的私人利益符合全人类的利益,因为只有实现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能得到满足[1]。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时不能损人利己,不能损害集体的利益,要以集体利益为重,把实现人民利益作为最高道德目标。道德建设的主体是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忽略道德建设。尤其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既要统筹全局利益又要考虑局部利益,建立良好的市场道德秩序,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要以集体利益为先,只有实现集体利益才能实现个人利益。党和政府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走群众路线,以人为本。
第三,努力实现国家、人民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最终一致性。社会主义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凝聚人心,引领社会发展,以主流价值观规范人们的思想,调和人们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矛盾。马克思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各种利益关系日趋复杂,不同的利益主体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可能带来非理性、非道德的竞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谋求利益的方式和手段日益增多,国内外经济往来频繁,利益矛盾不断增加,迫切需要以马克思道德观为指导。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统一,提倡集体主义利益至上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个人利益。每个社会成员在为他人和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自我价值也会得到实现。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也是马克思的道德观的时代体现。一个人的价值观决定着一个人行为处事的方式,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决定着整个社会的精神风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不仅需要国家和社会层面做出努力,公民层面更是核心价值观践行成败的关键环节。
第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弘扬主旋律。马克思经典著作关于道德的阶级性和历史性的论述告诉我们,不同时期道德的内容是不同的,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内交流日益频繁,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碰撞融合,国际环境纷繁复杂,面临各种意识形态的干扰,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弘扬主旋律,坚持发展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维护我国文化安全。
第二,坚持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马克思的道德观指出在对待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时候要以集体利益为先,只有以正确的利益观为指导,为祖国和人民而服务,以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为先,才能使自己的人生价值更崇高完美。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主体对利益的追求会产生竞争与摩擦,我们提倡公平竞争,以合理合法的方式发展经济,杜绝违法违纪损人利己的行为,要始终以集体利益的发展为首要原则。
第三,以人为本,精準扶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马克思全部理论是围绕人为中心展开的,以人为本是马克思道德观的核心。道德建设必须以“现实的人”的活动为出发点,以“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为终极目标。道德建设过程中要发挥人道主义精神,把人的价值放在首位,关心民生,着力解决养老问题,空巢老人问题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精准扶贫是新时代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提高社会底层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 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指导社会实践活动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伴随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暴露出许多社会弊病。人类为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忽视道德原则,增加了社会的冷漠和残酷事件的发生。规范市民道德准则,除了运用法律的强制力量监督指导个体行为之外,更需要一种内心约束力量,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通过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用隐形的道德力量规范实践活动,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一)发挥道德作为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
首先,发挥道德的认识功能。马克思认为,包括道德在内的社会意识形态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同时,道德作为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道德作为社会共同体约定成俗的一种规范,使道德主体认识自己应履行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当个人做出违反道德的行为时人们会集体谴责,促进道德规范向更加成熟方向发展。
其次,发挥道德的教化功能。马克思认为道德的实践本质是“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精神交往。当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被道德主体所认同,变成自己的内心信念时,就会变成一种道德自觉,成为一种理性和自律精神,使自己的道德情操和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最后,发挥道德的激励功能。道德精神能够不断的激励道德主体规范道德行为,奋发向上。用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精神鼓舞人们的精神世界,推动生产实践的发展,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实现整个社会的繁荣进步。
(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马克思的道德观包含丰富的自由、平等、公正等道德基本范畴的论述,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发展,同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时代价值。
由于市场经济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不足,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损人利己、搞非法经营等不良行为。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良心、友情、诚信和道德等人性光辉的代名词打上了标签,变成可以买卖等价交换的商品,由此诱发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从而造成经济行为失范,市场秩序混乱的现象[2]。因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仅仅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还不够,还需以马克思道德观规范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人们的行为。将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事业紧密联系起来,发挥道德作为意识形态引领的正向作用,规范人们的实践活动,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折射出伟大的道德光辉。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之下,重视道德力量的引领作用,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法治是通过法律强制性手段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是行为主体外部客观存在的一套机制约束人们的不法行为,法律是他律,不能从根源上杜绝违法行为[3]。因此,需要以一种道德教化的方式规范行为主体的意识形态达到主观意识上拒绝不法行为的发生。以马克思道德观为指导,发挥道德的辅助作用,外在的法律制约与内在的道德约束并驾齐驱,法律触角无法深入的角落通过道德引领主观意识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定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道德作为意识形态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示性,提高全体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发挥道德的调控和导向作用。社会主义工业化迅速发展的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工业化与市场化大步向前迈进的同时,亟需建立新的市场经济道德秩序,规范市场竞争市场准入有序进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呼吁正确的道德观念,“以德治国”呼唤道德建设。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化和一体化的趋势,社会意识形态处于落后阶段跟不上经济水平的发展脚步,暴露出许多局部争端。随着全球问题突出,资源环境破坏,贫富差距扩大等等社会问题造成人们为追求一己私利道德观念滑坡。因此,从马克思道德观视角出发,进行“以德治国”研究,通过发挥本国的文化软实力,增强自身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才能使中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涂大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以为人民谋利益为 中心[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6,(5).
[2]齐建国.中国经济 “新常态” 的语境解析[J].西部论 坛,2015,(1).
[3]习近平.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带 动全党全国共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J].人民检察, 2015,(4).
[责任编辑:秦 超]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