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团长”的“沪”团故事
王若宇
一场倒春寒,让黄浦江畔最繁华的城市按下了“暂停键”。来自全国各地的“急行军”纷纷驰援上海。但是,由于小区均已封控,这些驰援物资送达居民的“最后一公里”并没那幺顺利。稳保供就是稳民生,在战疫最吃紧的阶段,有这样一群女性,凭借敏锐、细致和认真,首先站了出来。
4月5日下午,上海某社区群里的刘美美询问:“现在还能买到蔬菜吗?”群里的住户纷纷附和。按照原本的计划,浦西的小区应该在当天解封,但是新的通知却表示解封时间待定,这让仅囤积了五天蔬菜肉品的居民们不得不考虑购置生活物资。“大家当时都不知道怎幺买菜,于是我就主动开始找渠道。”
刘美美是一家医美公司的销售,对于购买蔬菜的渠道并不熟悉,通过网上搜索信息,她发现崇明岛有符合配送资质的菜农。经过联系,刘美美了解到需要购买1000斤蔬菜(50份)才能起送。看着家里仅剩的一棵娃娃菜,她决定试一试。刘美美主动拉了一个“蔬菜团”微信群,并邀请了之前表示有购买需求的住户。建群第一天,只有二十六人参与了团购。初战未捷,看着微信群里的接龙名单,刘美美有些沮丧。第二天下午,又有很多人加入了“蔬菜团”,名单刚一超过五十人,刘美美就立刻联系了菜农。她使用了微信小程序,每个参与团购的人都可以直接付款并留下地址和联系方式。此时,她又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参与团购的还有其他小区的住户。因为货车只会运到单个小区,其他小区的居民没有凑够单,是无法配送的。经过多次协调,刘美美把这部分钱退还,并多买了几份菜。
如果说操心“成团购买”就已经颇费心神,凌晨的配送时间则让刘美美不得不昼夜颠倒。刘美美曾在新闻中看见保供物资被误拿的情况,因此,在货车到达小区门口前,她就早早到达门口接应,并核对数目,在群内发布信息让购买者领取蔬菜,确保大家安全稳妥地获取生活物资。
李婷是参与这次团购的一名“团员”。随着团购管控政策进一步规范,每次团购都要向社区居委会报备,李婷所在社区的居委会仅有六名女同志,无法按照上级要求将区域外的货物搬运到小区楼下,因此,李婷主动报名成为一名团购志愿者,虽然力气不够,但能开车在小区里分配物资。后来,机缘巧合下,刘婷成为小区里的一名“宝妈团团长”。
团购群里,一名宝妈犯了难:“家里有个刚满周岁的孩子,尿不湿和奶粉都不多了,这可怎幺办?”群里的宝妈们纷纷建言献策:“把旧衣服剪裁成尿布大小的布块,垫到尿不湿里就可以将就使用。”尿不湿可以将就,而奶粉缺货却让人着急。每家小朋友需要的奶粉品牌、规格都有区别,少量营业的母婴商店也是按箱起送。迫于实际需要,刘婷在群里询问了各个宝妈有没有开团的想法。和刘美美的“蔬菜团”不同,“宝妈团”需求量并不大,等了三四天才勉强凑团成功。李婷和供货商联系后,先行垫付了这批婴儿保供物品的费用。到货后,李婷将物品挨家挨户送到楼下,再联系团员下楼领取。
作为一家儿童服装企业的白领,李婷本来希望能团购一些菜品就心满意足了,后来,因为热心和责任心成为一名志愿者,最后成为“团长”。虽然团购的量不算大,但却解决了急需母婴用品的问题。李婷说:“我觉得特别有成就感。”现在的“宝妈团”群里,都在讨论着教育孩子的问题,原本互不相识的邻里,却因为一起拼过团而熟络了起来。
随着团购越来越普遍,一些问题凸显了出来。与刘美美、李婷生活在一个小区的詹思敏,也组织起了“鸡蛋团”。不过,在所有“团员”支付好款项后,供应商却爽约了。供应商表示,同小区有人以每份鸡蛋加价5元的价格收购了所有的鸡蛋,于是就把詹思敏团购的订单取消了。詹思敏很生气,但是被封控在小区内的她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后来,在邻里互助群中,出现了更高价格的鸡蛋团购产品,由于无法确定产品的来源,这件事只能不了了之。经过这次情况,有人开始对“团长”产生了质疑,认为他们就是为了赚钱。詹思敏不服气地说:“个别案例并不能代表所有人。”她把情况反映给居委会后,居委会对团购进行了整饬,所有物资经过审核“团长”资质、价格等要素之后才准予团购。经过四五天的筹备,詹思敏终于成功地团下了三千个鸡蛋,并第一时间分发给了“团员”们。
“团长”把团购的物品送到楼下
4月23日,时隔十二天,小区里再次出现了一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原本已进入解封倒计时的社区,又重新进入到新的封控循环。按照防疫要求,“团长”们暂停了物资团购。没有“团长”们发出的接龙,群里也安安静静,就像是没有存在过一样——他们安静,是因为不再担心物资匮乏,也不再担心没有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堵点和痛点。因为他们相信,在不久之后,曾经给他们支持的“团长”们又要重新投入“团购”战场,用自己朴素的善意支撑起社区里的安宁和稳定。“团长”们同样也在用自己的力量,稳定着邻里的情绪,告诉着他们: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许宵雪 185073547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