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的伦理意蕴及其实现的价值引领

摘 要:美好生活是“善”的生活,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和谐,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当代中国,必须以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的发展伦理理念,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共享分配伦理理念,以简约适度、绿色消费的消费伦理理念引领美好生活的实现。面对百年未有的世界大变局,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实现美好生活,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弘扬奋斗精神。
关键词:美好生活;伦理;价值引领;社会主要矛盾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8)10-0088-07
当代中国已经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什么是美好生活、如何实现美好生活,成为时代的热点课题。伦理道德以实践精神把握世界,引领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伦理学要履行关怀现实、引领生活的神圣使命,就必须深入研究美好生活及其实现的伦理意蕴,以充分发挥伦理道德的价值导航作用,使人们更好地把握美好生活的真谛,并推动国家为实现美好生活建立新的发展伦理理念,增强个体在实现美好生活中的责任感。
一、美好生活是“善”的生活
人的现实存在是一种有限的存在,但人总要超出自身的限制,追求理想的目标,向往美好的生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思想家以其深邃的理念和超人的智慧勾勒了一幅幅理想社会的画面,描绘了人类美好生活的图景。这些图景表达了人们的愿望,凝聚着智慧,更折射出道德价值观念的光辉。美好生活是“善”的生活,是值得人们为之追求的奋斗目标,需要在思考中把握其真谛。
黑格尔在他的《哲学史讲演录》中指出:“在古代哲学史中,苏格拉底的特出贡献,就是他建立了一个新的概念,亦即他把伦理学加进了哲学,而过去哲学是只考察自然的。”①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主要研究自然及其规律,而苏格拉底则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使它进入城邦,甚至进入家庭,使哲学开始关注生活和道德。苏格拉底认为,人应该追求美好的生活,但美好的生活是“善”的生活,因此必须深入探讨什么是值得追求的“善”的生活。苏格拉底指出,生活中“有两道泉在我们身侧涌流着;一道泉是快乐,可以比作蜜泉;另一道是智慧,是一付清凉剂……我们必须设法由这两种造成无以复加的可口合剂”②。他认为,“善”的生活是和谐的生活,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结合。在古希腊伦理思想史上,对于“善”的生活有着不同的观点,犬儒学派与斯多葛学派强调禁欲,昔勒尼学派和伊壁鸠鲁学派崇尚快乐,但从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看,苏格拉底将“善”的生活建立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结合的基础上,具有更多的合理性。
中国古代社会对美好生活的理解和向往集中地体现在“大同社会”这一美好理想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③“大同社会”充满着“天下为公”的精神和“仁爱”的情怀,成为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追求美好生活的蓝图。
中西方文化在道德价值观上有着不同的特点,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而中华文化以家国为本位。在对什么是“善”的生活的思考中,也打上了中西文化的不同烙印。在苏格拉底的思考中,其着重的是个体的“善”,即个体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而中国儒家的“大同社会”,突出的则是家国的“善”。因此,必须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全面把握“善”的生活的内涵。
美好生活是“善”的生活,是理想的生活。它超越现实,但又植根于现实。它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标识的体现,也是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它的内容和形式也会发生变化。换言之,美好生活不仅具有民族性,而且具有时代性。随着经济的巨大发展,中国已经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改善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日益广泛,美好生活的内容有了新的特点。这种美好生活以“和谐”为道德价值核心,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1.美好生活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和谐
物质生活的需求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础。邓小平说:“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④社会主义就要使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要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愿望,首先必须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人民对物质生活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绝大多数人不仅摆脱了贫困,而且过上了小康生活。在物质生活达到新的水平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就是:在物质生活水平得到较好满足的情况下,我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的满足,渴望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和谐的美好生活。例如,国内外旅游受到国人的青睐,就是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的一种体现。中国旅游者的足迹不仅遍布中国的名山大川,而且走出国门,足迹遍布世界各大洲。中国旅游研究院、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13051万人次,已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地位。⑤“世界真精彩,我想去看看”是广大中国旅游者的心声。大千世界的风土人情,吸引着中国旅游者走出国门,去满足自己对世界的好奇心和精神愿望。在物质产品充裕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甚至有人在媒体上惊呼“从物质中获得幸福的时代已经结束”。“占有物质很难再刺激我们的感官,让我们获得长久的满足。在新的时代,比起金钱和物质,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充实感。從实物中获得的满足感只能持续很短的时间,但是我们宝贵的经历以及从中获得的知识,将永久地入驻我们的生命。”⑥
2.美好生活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人并不是抽象地栖息在社会以外的东西。人具有社会性,在一定的社会共同体中生活,相互之间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体验,深深地打上了民族文化的烙印。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中,社会关系的核心是伦理关系。“礼之用,和为贵。”⑦中国人民在追求美好生活中充满着对和谐的伦理关系的憧憬,渴望家庭和谐、社会和谐。
在中国社会的大发展中,人们呼唤公平正义,在民主法治的基础上建设和谐美好生活。当代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已经迈出了重大步伐,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与日益增长的社会要求相比,还显得不平衡、不充分。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出现了大调整。在这种大调整中,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纠纷与矛盾呈现出多发和复杂的特征,甚至容易引起比较尖锐的冲突,这会直接影响社会的和谐与人民群众的生活体验。以民主法治为基础,减少或解决这些人际关系之间的矛盾,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出的“友善”要求,对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使人们过上美好生活,有着重要的引领价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心灵的互动,是充满感情的。人与人之间多一点友善,多一点温暖,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利于造就美好生活的生活氛围。在当前中国贫富差距拉大的情况下,提倡仁爱之心,多做慈善公益,关心弱势群体,能够更好地化解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特别是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之间的对立情绪,有利于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
3.美好生活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的生活离不开大自然,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活在美好的自然环境中能使人产生愉悦和幸福的感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寄托着人类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美好的生活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然而,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人与自然界的紧张关系不断加剧。人类在发展科技和生产力的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但也受到了自然界的报复,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一定的破坏。
美好的生活需要美丽的自然环境,更需要有利于人类的健康生活。在进入小康社会后,人民对健康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希望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享用绿色的食物。但肆虐中国北方的雾霾,给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添上了阴影;水资源的污染,带来了人民健康的隐忧;餐桌上的食物,即使是美味的,但不是“绿色”的,也难以受到人们的推崇。追求美好生活,保护生态环境,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没有生态环境的保护,就没有人民美好的生活。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离开了健康的身体,美好的生活就是一句空话,而获得健康的身体则需要绿色的生态环境。医学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多种危及生命与健康的严重疾病都与环境污染有关。只有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减少生态环境污染,才能有利于人类的身体健康,人民才能获得美好生活和享受美好生活。
二、伦理理念:实现美好生活的价值引领
美好生活是通过社会的不断发展才得以实现的,而社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伦理理念的引领。以什么样的伦理理念来引领美好生活,是一个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问题。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一个大课题。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文从发展伦理、分配伦理和消费伦理三个方面切入进行探讨。
1.以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的发展伦理引领美好生活的实现
人的生活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上的,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物质产品才能生存发展,为此,发展经济满足人們的物质生活需求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是一个从低层次走向高层次的发展过程。在温饱问题得到稳定解决后,必须在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使人民有更多的美好生活的获得感。这一重要变化,要求社会不仅要从量上满足人民的需要,而且要从更高的质上满足人民的需要;不仅要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要更多地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等多方面的需要。应该特别指出的是,目前人民迫切要求满足生态环境方面的需求。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不争的事实,但也应该看到,生态环境状况不尽如人意,成为社会发展中的短板。要解决这一短板,必须在发展伦理理念上达成共识,即离开了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与美好生活的需求是背道而驰的。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关系,着力推进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是社会发展理性而又正确的选择。在科技高度发展、生产力高度发达的21世纪的今天,这两者的关系在世界各国发展中都是不可回避的问题,特别是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国,解决这一问题更具迫切性。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是美好生活的大敌。过去,中国为了解决粮食问题,不得不毁林开荒、毁草开荒、填湖造地。如今,温饱问题稳定解决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条件和能力也已经具备了,保护生态环境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习近平同志提出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要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统一起来,“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⑧。这一新发展理念的最根本的目的是让人民过上“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好生活。这一新的发展理念的贯彻,必须建立在“四梁八柱”的基础上,必须纳入制度化和法治化的轨道。通过制度安排,“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加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监管,推进环境保护督查,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⑨。同时,要加强保护生态文明的文化建设,形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风尚,要使更多的公民自觉地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环境意识,使更多的公民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践行者和推动者。
2.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共享分配伦理理念引领美好生活的实现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⑩这里的人民是指全体人民。追求美好生活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全体人民共同享有的神圣权利。改革开放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努力,其取得的发展成果要更多惠及全体人民,让全体人民过上美好生活。这里的共享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公平正义的伦理原则,也是凝聚全社会力量、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聪明才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共享分配伦理理念的实质是:改革开放不仅要解决“蛋糕”做大的问题,而且要解决如何分好不断做大的“蛋糕”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分好“蛋糕”的问题日益成为广大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必须根据中国的国情进行深入研究。
中国是一个大国,地域广阔,各个地区的发展状况差距较大。东部沿海地区交通便利,经济发展的基础较好,并且得风气之先,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先行者,人民生活水平较高。而中西部等地区受地理条件、发展基础和历史文化等因素的限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民生活水平在全国排位较低。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实行“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搞活了经济,改变了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但这一政策的最终目的和价值指归是让“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让全体人民过上美好的生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共享发展的理念,它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就共享的覆盖面而言是“全民共享”;就共享的内容而言是“全面共享”;就共享的实践途径而言是“共建共享”;就共享的推进进程而言是“渐进共享”。從“先富带动后富”到“共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伦理理念不断演进,它反映了社会生活的迅速发展,并引领着社会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要落实共享发展理念,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必须做好制度安排。在分配制度上,为了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就需要扩大中等收入阶层,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这种分配格局的形成是一个渐进过程,必须立足国情,根据经济发展的水平设计共享政策。在当前,要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坚决打赢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攻坚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有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向美好生活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但2018年中国农村贫困人数还有3000万左右,要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任务还很艰巨。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必须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3.以简约适度、绿色消费的消费伦理理念引领美好生活的实现
消费总是与人类生活相伴随。人们向往美好的生活,往往是与渴望更多更好的消费联系在一起的。然而,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消费的无限量增加,必然加大对地球的压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的消费需求几乎都能获得满足。当“买买买”的商业喧嚣不绝于耳的时候,我们几乎没有理由反对将现代社会定义为消费社会。当我们将美好生活更多地与大量消费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这样的消费也在侵蚀着并可能摧残着实现美好生活的环境。正如著名企业家马云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发表演讲时说的:“如果地球病了,没有人会健康。”B11
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要求人们更多地消费,以拉动经济,为美好生活提供物质保障;另一方面,享受美好、健康的生活又需要保护生态环境,反对消费主义。如何用正确的消费伦理理念来引领美好生活的实现,是人类在21世纪追求美好生活时必须面对同时又需要认真解决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必须采取“鼓励消费和引导消费相结合”的方针,确立和践行“简约适度、绿色消费”的消费伦理理念。
所谓“简约适度”,就是在伦理观念上要把握好“度”,以利于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让人们真正过上美好的生活。坚持“简约适度”理念,要反对过度消费,因为它是一种不合理的消费,它“超过了个人合理的份额,占用了他人或后代的资源,也损害了自身的健康、生活的完善和个人的发展”B12。坚持“简约适度”理念,要提倡简单、节约的生活方式,减少消费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坚持“简约适度”理念,也要提倡辩证思维,节约要适度。对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升级换代的消费,不能一概采取排斥的态度,否则,不仅对经济发展不利,也会影响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同时还会阻碍美好生活前进的步伐。适度消费在不同的群体中有不同的含义:老年人经历了物质匮乏的计划经济年代,形成了精打细算、崇尚节约的消费伦理观念,为了提高他们晚年的生活质量,应该更多地鼓励他们在有经济能力的情况下多消费一些;而青年人生活在改革开放后的时代,经济收入往往超过前辈,但他们追求消费时尚,不少人沦为“月光族”,对他们应该强调反对消费主义和过度消费。
引领美好生活的消费伦理理念,不仅涉及消费数量的多寡,还包括消费对象和消费方式的选择。提倡绿色消费伦理理念,不仅是要求抑制消费数量的无限制增长、不合理增长,也包括消费中要更多地选择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消费对象和消费方式。从消费对象来说,应该减少资源的消耗,特别是不可再生的水资源、矿藏资源的消费。在消费方式的选择上,应该选择资源占用少的消费方式。例如,在城市交通出行方式上,应该更多地选择资源占用少的公共交通。共享单车体现了低碳、环保的特点,只要加强管理和规范,它就能在城市环境保护、便利市民交通出行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美好生活的实现需要奋斗精神
美好生活作为心中的愿景,具有理想性。美好生活在转化为现实的过程中,必须诉诸行动,必须弘扬奋斗精神。当代中国已经进入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二位,但中国人口众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处于世界中下游。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中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让全体人民过上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因此,奋斗精神不可丢。特别是当前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正在上升,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以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功崇惟志,业广惟勤。”B13弘扬为实现美好生活的奋斗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奋斗精神源于责任和担当
美好生活的实现,必须动员人民,广泛汇聚民智,最大程度地激发民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的生动局面,使每个人都能认识到自己应有的责任和担当。责任意识是人的自觉意识,当主体将这种意识转化为行动时,其体现就是履行责任、承担责任,就是担当。担当就要积极有为,奋斗精神就在其中。责任、担当和奋斗精神是三位一体的,是认识、行动和态度的统一。
责任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关系。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个人,客观上必然要对他人、对社会负有一定的责任,承担一定的义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特别是在近现代史上,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民的美好生活不懈奋斗,体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当前中国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必须正确认识中国梦和个人梦的关系,增强创造美好生活的社会责任意识。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人的梦,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休戚相关。只有国家好、民族好,每个家庭、每个人才会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为实现中国梦的奋斗过程中,每个人都拥有让人生出彩的机会,都拥有梦想成真的机会。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创造美好生活,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责任意识是道德境界的体现。那些为社会所推崇、为人们所敬仰的英雄模范人物,都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的道德境界是高尚的,他们的优秀事迹是感人的。“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你要索取,我要索取,向誰索取?”劳模的这段话,掷地有声。在追求和建设美好生活的过程中,需要大力宣传和弘扬劳模精神,激发社会的正能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活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人们的道德境界具有不同的层次。社会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但也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让崇德向善的精神成为社会的主流,让为建设美好生活多做贡献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要求。
社会成员立足本职工作、做好本职工作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基本形式和基本途径。比起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生活,美好生活是更高质量的生活,对各行各业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美好生活不仅要有更精致的物质产品,而且要有更优良的服务质量,这更需要从业者具有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国家提倡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在提高从业者素质的过程中也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2.奋斗精神需要道德意志的支撑
在为实现美好生活的奋斗过程中总会遇到风风雨雨,经历艰难险阻,前进道路是不平坦的。尽管40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伟大的成绩,但在向着新的、更高目标前进的过程中,我们依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对可能产生的困难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进入2018年后,不确定的国际局势特别是美国挑起的贸易战,对中国的发展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我们必须坚决地、认真地应对挑战。中国人民向往美好生活,要实现美好生活,就必须以坚韧不拔的道德意志发展好自己。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B14道德意志对于献身伟大事业的人来说,是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有了一大批坚定地为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人,美好的社会理想就能实现。社会是在矛盾中前进的,在困难和险阻面前,是畏惧不前、临阵退缩,还是坚韧不拔、奋勇向前,是对人们的道德意志的一场严峻的考验。改革开放的40年,是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高歌猛进的40年,也是不断战胜艰难险阻的40年。困难和险阻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人类美好生活不可能唾手可得,它离不开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正是有了这种奋斗精神,我国的改革开放才有了世界瞩目的成就。
毛泽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B15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B16“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B17在改革开放取得伟大胜利的今天,我们依然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以百折不挠的道德意志,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使全体中国人民获得更多的福祉。
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我们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虽然美国挑起贸易战给中国的外部环境带来了变数,对中国的经济贸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它改变不了我国所处的历史机遇期。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的主题没有变,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不会变。长期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积累的经济基础,是我们应对国际环境发生变化的强大底蕴。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中国曾面临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两次考验。在与这两次金融危机的搏斗中,中国增强了应对外部重大风险和重大挑战的能力,孕育了不屈不挠的团结奋斗精神。面临当前外部环境的变化,我们要将压力变为动力,激发斗志,凝聚力量,提高关键核心技术的国际竞争力,让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再上一个台阶,为实现美好的生活而不懈奋斗。
3.奋斗精神体现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中
劳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也是实现美好生活的现实基础。动员千百万人民群众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奋斗,就是要在脚踏实地的劳动中“撸起袖子加油干”。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在创造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中,勤劳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在当代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勤劳美德依然没有过时。在实现美好生活的奋斗过程中,必须弘扬勤劳这一优秀传统美德。然而,近段时间,互联网上“佛风”劲吹,“佛系青年”与时尚流行结缘受到人们的追捧。所谓“佛系青年”,指的是缺乏奋斗精神、安于闲散生活的一些青年。这些青年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与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相左,与为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的精神是相违背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必须重视这一问题,并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教育。
美好的生活是用诚实劳动的汗水浇灌的。“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B18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应该做一个诚实的劳动者。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場经济,利益的机制激发了千百万人的劳动积极性。美好生活是一盏灯,引领着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但也在利益的天平上考验着人的良心。有些人见利忘义,弄虚作假,突破了道德的底线,甚至突破了法律的红线,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走入了误区,甚至跌入了罪恶的深渊。社会呼唤诚实的劳动,我们要努力让个人生活的道路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过上美好的生活。
劳动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例如创造性劳动和非创造性劳动等。无论是哪一类型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是值得尊重的,但创造性劳动更能体现出人的本质力量。从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满足来分析,创造性劳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要求人们不断奋斗,用创造性的劳动突破原有的社会生产方式,来实现美好生活的图景。在当代中国,当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后,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人民的主要愿景时,社会提供给个人的消费品必须升级换代,那些具有创新含量的商品和服务就会受到人民群众的青睐。面对一些国家对我国进口高科技产品的封锁和打压,我们必须发扬创新精神,集中资源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将外部的压力转化为提高国际竞争的内生动力。创造性劳动让未来的生活更美好!
注释
①[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商务印书馆,1960年,第42页。
②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193页。
③《礼记·礼运》。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25页。
⑤《2017年中国出境旅游大数据报告》,中文互联网数据资讯中心,http://www.199it.com/archives/695529.html,2018年3月2日。
⑥《从物质中获得幸福的时代已经结束》,搜狐网,http://www.sohu.com/a/222112608_272205,2018年2月10日。
⑦《论语·学而》。
⑧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209、396页。
⑩B16B1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4、67、46页。
B11马云:《如果地球病了 没有人会健康》,新浪网,http://tech.sina.com.cn/i/2015-12-06/doc-ifxmihae9063129.shtml,2015年12月6日。
B12周中之:《用文明健康的消费伦理引领新时代美好生活的追求》,《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
B13《尚书·周书》。
B14《孟子·告子下》。
B15《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38—1439页。
B1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5页。
责任编辑:思 齐
Ethical Implication of Good Life and Its Value Guidance
Zhou Zhongzhi
Abstract:A good life is a harmony between material life and spiritual life, a harmony between people and a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n contemporary China where the major social contradictions have changed, we must take the ethical concept of development in harmony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 ethical concept of sharing distribution with equity and justice as the core, and the ethical concept of consumption with simplicity, moderation and green consumption as the guide to the realization of a better life. In the face of the unprecedented changes in the world in a century, we must carry out great struggle and carry forward the spirit of struggle in order to meet various risks and challenges and realize a better life.
Key words:good life; ethics; value guidance; major social contradiction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