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要形成一种“风尚”

原绿色
文化,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但文化究竟是什么,都包括哪些内容,恐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校文化也一样,说丰富就无所不包,从物质、制度、理念到行为等,似乎和学校相关的所有人和事,都承载着所谓的文化。但是,文化似乎又很“虚”,总感觉应该是游离于这些物质表象和载体之外的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不甚具体但大家又自觉遵守,说不明但大家又感觉存在的有约束力、有普遍价值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必须是一个精神王国,而只有当学校出现了一个‘精神王国的时候,学校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最宝贵的是学校精神,它是学校文化的灵魂,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精神是文化的“上层建筑”,反映的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我认为,文化就应该形成一种“风尚”。
首先,学校文化要让所有与学校相关的人认识和认同。
现在,学校文化是学校的一个脸面,每到一所学校,都会给你介绍所谓的学校文化,特别是一些理念性的东西,包括教育思想、校训、教风、学风、办校愿景等。校长往往说得天花乱坠,听者听得也很激动,可是学校自己的老师却云里雾里。如果再去问与学校密切相关的师生和家长,很多都不了解、更说不清这种“学校文化”是什么意思。我觉得,这样的文化,只是校长脑子里的文化,或写在学校计划里、贴在墙上的表面文化,不管校长设计得多好,其实并不能称之为学校文化,只不过是一种虚假的装饰而已。学校文化应该是所有与学校相关的人(包括家长和其他关心支持学校的人)都认知并认同的,这样才能成为学校师生的共识,为大家所共同恪守并自觉践行和追求。学校文化应该经历一个从师生中来到师生中去的过程,应该在动员师生认真总结学校自身历史的基础上集思广益,梳理、归纳出一个大家都认可的东西。而且整理出来后,还要把它回归到学校师生中去,让师生认识、认可、认同,内化为他们自己的东西,成为一种群体性的精神特质,这才能称之为文化。
优秀的校长总会和师生融为一体,总会适时地把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学校愿景等学校文化和师生交流、分享,形成共识。比如,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的文化核心是“以爱育爱”,李烈校长已经通过各种方式让这种理念深入到每一个教职工心里去了。基于这样的认识,所以我总是努力把自己的想法和学校教职工交流,就是希望能让大家都了解学校文化、了解发展方向,都能自觉适应并主动调整成长和工作思路,形成合力效应。包括我校的家教文化、课堂文化、学生自主管理的文化等,正在逐步形成一种学校“特质”。
其次,文化要形成积极向上的一种风俗。
学校文化不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的东西,也不是大家了解了、认同了就够了,更重要的是要转化为师生的工作标准、行为习惯、处事方法、思维特性,也就是要影响和决定师生的行走方式,形成一种风俗。这种风俗,大家不仅认同,而且自觉践行,遇事就成为一种大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这就是说,学校不仅要尽可能地宣讲学校文化,让每一个师生员工都了解、知道、认同,深入人心,而且要创造条件,落实制度,培养习惯,让全体师生不但认识、认可学校文化,而且形成一种风俗,形成一种自觉的习惯,把学校文化当成行为处事的标尺。
优秀的校长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气象,教职员工身上都会带着他们的文化印记,包括整体精神面貌,也包括某一方面的特色文化。比如,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是名校,该校教师身上那种敬业、进取、好学、上进的特质非常明显。我们经常戏称,他们有一种“主体文化”,每个教师都很有主体性,也就是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一说工作就兴奋异常。这就是他们多年来坚持每周有一天学习日养成的那种学习和上进的风气在每个教职员工身上打下的烙印,每个人都在自觉追求进步。又如,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值日师生在值日时看到进入校园的每一位师生都要点头微笑,并用“家人好”打招呼问候,这就是“以爱育爱”落实到师生言行上的表现。还有,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教师很注重个性修饰,每个教师都穿着干净、整洁、大方,该校从建立之初就很注重树立形象,学校的环境一尘不染,工作状态井然有序,展现的是教育的优雅。如果在人群里能很自然地判断出一所学校的人来,这个学校的文化就形成了。
但是,有积极向上的文化,也有消极落后的文化。个别学校之所以工作上不去,主要是形成了一种消极的“风俗”,教职工的思想风气、工作作风都有待改进,这就需要校长智慧地破旧立新,用基本的制度去规范师生的言行,用积极的思想和感情去感化和影响师生,用正面典型去树立标杆,用学先进和奖励先进等方法去激发更多的师生积极向上,去弘扬正气。很多智慧的校长都能找到很好的突破点,牵住牛鼻子,牵一发而动全身。洋思中学原来也是一所落后的农村中学,他们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收到奇效,一举扭转了落后局面。这是用课堂文化带动学校整体文化。曾经濒临倒闭的杜郎口中学也是以课程改革为抓手,以课堂上学生自学、小组学习、学生展示等来改变师生关系,让教学成绩出现奇效,从这一点上突破,带动学校从落后到先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杜郎口文化”。安阳市殷都区北蒙小学充分利用自己校园面积大的优势,狠抓校园绿化、美化,把学校建成了学生喜爱的“百草园”,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村学校文化,让这所学校成为殷都区的一个窗口学校。
最后,文化要有引领的“时尚性”。
文化,有先进的,也有过时的,学校文化不能抱残守缺,不能止步不前。风俗不能成为制约学校发展、师生进步的因素,不能成为落后文化。学校文化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要有时尚性,能引领师生精神成长。
一个学校,如果没有让教职工“提神”的东西,这个学校就会落伍。所以,校长要有前瞻的眼光,在坚守自己优秀文化的同时,要不断吸纳新的东西,树立新的风气,然后注入学校文化中,让学校文化有时代气息,并引领时尚。
很多学校都在积极追求从优秀走向卓越,既坚守自己的优秀传统,又不断发展创新,让学校永远处于领先的地位。北京十一学校在多年优秀学校文化积累的基础上,2014年推出的课程文化就引领了时尚。该校把国家课程校本化,每门课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成A、B、C三类,分别在不同的教室上,取消了班级建制。每个学生一张课表,学生根据自己每门学科的实际程度到相应的学科教室走班上课,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让所有师生都感觉到了教育改革的潮流和方向,都自觉成为这场改革中的生力军,形成了一种以学定教、为每个学生负责的时尚的学校文化。2014年伊始,教育部就在该校召开了关于课程改革的新闻发布会。江苏省新苏师范附小从《易经》中受到启发,提出“养生式”管理文化,推出阳光教师、阳光学生、阳光家长的评选活动,很好地关注到当今社会人们压力大、心理负担重的问题。让大家都阳光起来,也就成为一种时尚。
学校如果能形成一种优秀的风尚,这个学校才算真正拥有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也就是有了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特质和标志,这个学校肯定能成为一所好学校。所以,校长必须时时反观自己学校的文化,是不是真正落地了,要及时了解师生的言行和精神状态,让师生认同学校文化。只要师生都认可学校的文化,遵守学校的制度,追逐积极向上的时尚文化,学校就一定会生机勃勃,前景光明。
(责 编 再 澜)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