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应急管理研究
何翰杰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伴随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日益壮大的规模,同时轨道交通是解决超大城市的交通问题的最佳绿色出行解决方案。随着轨道交通线网的延伸,同时增加了卫星城市与主城区间以及线网内部的客流量,也是得轨道交通运输的客流密度处于高度饱和状态。在高密度的行车间隔与高饱和度的客流密度情况下,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穩定状态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运营带来了潜在的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企业中,生产场所的安全有序管理及应急处置能力十分重要,本文对当前我国轨道交通运营车站的应急管理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促进我国轨道交通运输的应急管理。
关键词:轨道交通;应急管理;管控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体量的不断壮大、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的线网不断延伸,我们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在高峰期客流密度处于高密度的饱和状态下,应急管理的问题尤其重要。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我们必须努力解决,不能以先发展后治理的方式对待,应以科学战略发展观去巩固我们发展的成果,切实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发展的胜利果实,这样才能最终落实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才能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的同时,伴随发展过程中的产生的一些问题,我们需要正视和努力解决,因此,需要我们着力解决已发现的问题。
应急管理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单位的首要任务,运营企业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和方针,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乘客出行的重要交通运输载体,“安全、准点、快捷、舒适”作为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追求的企业发展目标,也是人民所希望的,同时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城市轨道交通处于客流高密度的地下空间,一旦发生安全事件及事故,或将会造成人员的伤亡事件和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财产损失,在极端情况下或将会扰乱社会及危害社会安全,换句话说安全事故就是灾难,所以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应急管理尤其重要。
一、构建完善的现场管理架构
车站管理人员组织做好车站综治工作,成立综合治理小镇,同时担任车站综合治理小组组长。与地铁警务人员、保洁班、商铺等驻站单位协调合作,定期召开小组会议,确保合作、协调畅顺,发挥常驻人员的群防群治作用。同时实行车站逐级负责制,在紧急情况下,中心站长、副站长、值班站长可调动车站保洁人员、维修人员、地铁警务人员、保洁班、商铺等在车站范围内的所有其他工作人员,参与应急处置。
二、建立以安全为主导的应急管理制度
制定发生涉及突发事件时的处理原则、预防管理、信息报告、现场处理、运营组织、应急响应、人员支援、乘客疏散、后勤保障、事件调查、事后恢复、奖惩等应急管理工作的制度建设和规章的修订。制度建设和规章的修订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降低、预防和减少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导致的突发事件的发生,最大程度的有效控制、减少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安全事件对公众产生的严重危害,有效指引在突发安全事件发生期间的应对处置预案,有效地保护轨道交通运营场所乘客安全、站内设施设备安全、运营管理单位员工生命安全,确保快处理、快开通的运营处置目标。在切实落实做好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应急突发事件的防范与现场处置工作,确保有效、及时、安全有序及妥善应对及处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场所的应急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地降低人员伤亡和企业的财产损失,保护国有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确保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及附属设备设施的安全有序、新线建设、资源等业务工作的良好秩序,制定现场处置预案。
三、坚持科学有效的应急管理方针
坚持科学制定政策,以人为本的方针,当城市轨道交通发生突发事件时,贯彻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全力投入,采取积极的措施和既定的预案,尽最大的努力减少人员的伤亡和国有财产的损失。利用先进的技术,实行科学民主决策,提高救援效率,避免次生、伴生灾害发生。
统一指挥、逐级负责。城市轨道运营单位参与应急救援的单位在应急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下,实行现场总指挥总体负责制,各单位和个人必须听从执行现场总指挥的指令,逐级负责,做到各司其职、分级负责。
各司其职、团结协作。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场所发生突发事件及安全事件时,事件发生现场管理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应急处置并进行自救,并将相关情况及时通报上级单位。同时,在现场处置期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单位各专业需紧密配合、团结协作、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形成有力的作战单元,确保突发事件能有效处置、现场信息能准确有效上传下达,保证运营突发事件能得到有效处置为目标。
勤练基本功,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需对运营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及充足的防范措施,应把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及措施落实到日常的管理当中,努力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运营场所基础管理工作,做好预警机制分析,做好应急预案的有效性校验,落实应急演练常态化,建立起有效的应急处置体系,将轨道交通运营场所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做到快处理、快开通,减少对乘客及运营产生的影响。
四、制定有效的现场处置预案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应及时对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修订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修订涉及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应急处置程序、主要处置措施、应急响应分级等内容进行编写,修订工作应当参照应急预案编制程序进行。现场处置预案是对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提前认识,并对相关应对办法进行规范,保证在相关事故发生时能做出最快响应,降低事故对车站安全运营造成的影响。现场处置预案应依据已建立的组织结构,对相关事故的处理任务进行细分,形成统一高效的现场应急处理方案。
五、做好员工的应急处置培训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场所的单位负责人是应急安全管理教育的第一责任人,需要根据本单位的特性和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对员工的培训,同时需校验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同时利用传统媒体、宣传栏、站长接待日、广告、自媒体、车站的显示终端和列车车厢的显示终端向乘客及员工广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应急处置能力、避险、自纠和配合现场做好应急处置的常识宣讲。同时应结合自身业务,制订年度应急培训计划,开展自救、互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培训,组织应急抢险队伍进行突发事件处置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另外,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不管是新业务的培训还是旧知识的回炉,管理人员都要有针对性并注重培训的质量。所以每天的交接班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并且还要注意的是管理人员不能把员工的请教当作自己额外的负担或敷衍了事。只有当一个团体没有人掉队时,才能共同进步,同时建立制定完善的培训管理考核制度,针对轨道交通管理场所的业务特性,为员工量身定做一套培训体系,确保人人过关,个个掌握,并结合培训体系推进落实跟踪制度,从业务基础源头上降低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因素。同时根据统计表明,几乎每一起事故都摆脱不了“人”的因素,即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员工的失职有关,因此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是势在必行的。员工的安全意识能很好的体现出运营的服务的品质。对新入司的员工开展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部门级、站室级),并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强化安全意识和教育,加强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场所员工养成安全行为的习惯,用安全思想引导安全行为,让安全教育为安全运营护航。同时重点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安全思想教育,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并层层落实岗位责任,明确各岗人员应该履行的安全职责。
六、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现场风险管控
在日常管理中,现场各项生产要素的任何变化都会对安全生产带来不可捉摸的影响。通过对以往安全管理经验的总结和提炼,我们积极预想生产要素中“变化”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按照“预想、规范、培训、评估、实施”的步骤,加强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的防控。
在作业程序发生变化时“21天的时间能够培养出一种良好的操作习惯”。我们在长期执行重复作业的过程中,养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如突然改变了某一个程序或作业步骤,操作者本人的正常操作习惯被打破,容易出现人为误操作的安全事件。
当现场作业环境发生变化时,在作业环境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改变,必定会带来新的安全风险。现场人员如果对风险认知不足,采取措施不充分,事故就不可避免的发生。如运营结束后的施工作业可能为次日运营带来安全隐患,因此运营前检查是行车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
当设备或设备的功能调整或设备故障时,日常的操作习惯将会发生改变。若设备发生故障,设备的本质安全功能可能失去保障,安全交由操作者来把控,将风险留给现场。因此工作人员要加强对设备特性的学习,掌握设备故障时可能存在的隐患和风险,在故障发生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当岗位发生改变时,安全风险也随之改变,此时要求工作人员将原有的操作习惯或操作技能进行同步调整。个人的岗位发生变化时,从管理上需要对新岗位人员进行风险意识教育,开展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评估,以满足新岗位的需求。因此在行车岗位上,我们每个员工都是关键人员。
当工作氛围发生变化时,作业人员的心态最容易发生动摇和变化,思想隐患是最大的安全隐患。个人思想上的波动可能会影响周围的同事,在岗位上难以集中精神,在安全关键点的把控上容易放松警惕,从而导致发生事故或事件。
七、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处理及反思
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处理及反思是车站安全管理模式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安全事件发生之后,需要立即采取措施,最大程度减轻其后果。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做好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处理及反思,能促进相关人员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安全管理模式的推进和创新,保证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日后运行的更安全有序。
八、结语
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增加了城市间以及内部的客流量,也使得运输方式有了不小的发展,运营方式也越来越趋向于多样化,不仅是国外还有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和地区也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各方面都旨在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国现在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就是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列车运行方案以及列车的发展和载客能力等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不仅对于我们是息息相关的,对于清晰的认识到我国现在的发展情况和及时的根据问题找出措施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当前发展形势之下,国内外的城市交通发展大多需要从交通运营的管理层面进行研究,包括了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所有权的归属问题和投入的资金多少问题进行预算和研究,只有运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并结合一些实地的考察来进行成本投入的预算,才能不断的对现有的体制进行优化和改革,减少其中的弊端。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我国现在的监测系统还不是很完善,因此对于客流的动向以及分配还不是很合理,我们可以寻求技术上的支持,通过完善城市视频监测系统,来保证我们对市民出行的动向的掌握。最后,我们只有加大对科研投入的力度,提高研究的效率,充分的发挥出我们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方便快捷的特点,使得发展的市场更加宽广。在我国颁布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城市交通行车的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地寻找合适的方法来优化此产业的结构,我们可以通过减少每辆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的车辆的消耗度并结合市民的出行路线和一些时间的数据进行分析,进行实体化建模,从而提高轨道交通车站应急管理水平,在保证效益的同时也可以实现安全、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安全管理制度.廣州地铁内部管理资料,2014,03.
[2]刘建仁.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模式讨论[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2,09:112-113.
[3]刘建仁.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模式[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2,08:240-241.
[4]王艳艳.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探讨[J].科技信息,2010,34: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