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任务驱动”教学,培养数学“研学”能力

    丁胤骥

    [摘? 要] 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是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推动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一种教学方式. 文章基于初中数学教学实情,对任务驱动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及作用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以期提升学生的数学“研学”能力.?摇

    [关键词] 任务驱动;初中数学;研学能力

    所谓数学“研学”能力,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研学”能力,是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能够有效落实生本理念的教学模式,其所建立的基础在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以任务作为教学发展主线. 和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存在显著不同,“任务驱动法”不再是教师基于教材展开的直接传输,但能够有效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学习状态. 通过任务驱动,教师不再以台前的身份呈现,而是退居幕后,此时学习的主角成为学生,这对于培养他们的数学“研学”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借助预习任务,驱动“研学”动力

    所谓预习任务,就是在正式学习开始之前,由学生自主提前完成对所学内容的学习. 传统模式下的预习相对简单,学生或浏览文本内容,或背诵记忆概念、定理等,显然这种预习方式仍停留在浅显的表层,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进一步深化. 而任务驱动预习,其效果不会停留在浅显的“是什么”这一层面,其能引发学生主动探寻的欲望,让其渴望了解“为什么”,这样学生才能知其所以然.对于预习任务的设计,首先需要隐藏教材直观呈现的结论,也需要对教材中的陈述方式进行改变,通过设疑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以此驱动学生的数学“研学”动力.

    例如,教学“勾股定理”之前,可为学生设计以下预习任务:选择多元的举措,自主搜集推演勾股定理的方法,并从中选择一种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方法,在课堂和其他同学分享. 这一任务布置之后,学生在课下展开了积极的搜集和整理,且对具体的推演方法也展开了进一步的深入探索. 无论学生所选择的方法如何,都能做到清晰准确地讲解,能和大家分享个人收获. 之后,笔者组织学生展开小组探讨,着重谈一谈所搜集的方法的优势以及不足,成功地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做足情感铺垫. 在课堂分享过程中,学生们得到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因此也会对具体的推演方法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不仅顺利地完成了教师所布置的预习任务,而且在动手操作以及交流分享的过程中深化了认知.

    预习是开展数学学习的关键支架,有助于深化学生的思维,还能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期待,是课堂正式学习前的先行环节. 上述预习任务中,学生紧扣推演方法展开了深入的数学思考以及探究.

    基于板块任务,引导“研学”探究

    所谓数学“研学”探究能力,是指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或者是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由学生自主生发的心理特质,具有明显的稳定性以及发展性. 为了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学力,需要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形成有效启发,而且能够促使其展开更深层面的数学探究. 梅里尔在阐述这一教学原理的过程中,提出需要关注“任务水准”,简单地说,就是当学生基于主观参与问题研究或者任务承担时,才有助于学习的发生. 巧设串联知识结构的任务块,能够确保任务设置的层次性以及结构性,并以此驱动学生展开更深层面的数学探究,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以阶梯式提升.

    例如教学“多边形及其内角和”,因为学生已经具备了小学阶段的学习经验,因此可以使用拼角以及量角法等不同的方式,但是具体的验证过程,学生大都不够明晰,也不了解其间的严谨性. 虽然小学阶段的学习能够为初中的自主研究提供相应的基础,但是在进入初中阶段之后,针对三角形以及多边形内角和的证明,很显然要比小学阶段的验证更严谨、更具有逻辑性特点. 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不仅丰富而且繁杂,如果严格遵循教材的呈现方式展开教学,并不利于对知识进行统整以及系统化,所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创设串联知识结构的任务块,以此驱动学生的数学探究.

    任务一:通过作平行线的方法,自主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 (设置这一任务的目的就是为了唤醒学生的已有认知,展开逻辑证明)

    任务二:以三角形的内角和为基础,探究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并完成证明.

    任务三:自主推导五边形、六边形等的内角和.

    任务四:如果是n边形,其内角和为多少?你会选择怎样的证明方法?

    上述四个任务,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串联在一起之后形成了一个具有统一性的整体. 这种相互关联的任务模块,真正实现了对分散数学知识的有机统整,实现了知识的结构化以及系统化,不仅能够完善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而且能够更有效地驱动深入探究,突显思考的深刻性.

    基于课后任务,引发“研学”反思

    荷兰著名的数学教育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在数学思维活动中,反思是最关键的核心和动力所在. 所以基于任务驱动的反思,不仅可以置于课前预习环节,也可以置于课堂教学的中间环节,还可以将其放置于课后以及课外. 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反思以及自主运用,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研学活力,还有助于促进思维的深刻,当学生能够主动灵活地运用相关数学知识时,才能使其呈现动态化以及灵活化等特点.

    例如,教学“勾股定理”的过程中,教材呈现的是直角三角形瓷砖,通过观察,学生可以借助方格证明等方式来证明. 对勾股定理形成初步的了解之后,可以为学生设置以下课后探究任务:一,借助课外资源,搜集不同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二,基于勾股定理解决相关问题,如折叠、最短距离等. 这两项任务的布置立刻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而且借助网络资源收集了多元的验证方法,比如欧几里得证明方法以及加菲尔德证明方法等. 虽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曾遭遇困难,但这种探究任务的布置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数学视角,能够将课堂的数学学习成功地延伸至课外. 当然也可以充分利用现下最为流行的各种社交软件,组织学生展开数学探讨,也可以求助于教师,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也能够塑造优质的品格和精神.

    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认为,当下的教育并非是为了向学生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应当唤醒人类的创造力量. 任务的设置如同酵母,能够充分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唤醒他们的学习意识,使其在任务的驱动下自主展开思考和学习. 这不仅能够落实生本理念,也突出强调核心素养;不仅成功地改变了被动的学习状态,还有助于提升数学研发力以及创新思维.

相关文章!
  • 改进演示实验,提高演示实验教

    曹雪梅众所周知,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的灵魂,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教学实践证明,化学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

  • 素质教育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性

    杨天摘要:进入21世纪之后,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而在职业教育中,许多学生和家长错误的认为职业教育的本质就

  • 质谱法测定水中溶解氙的含量及

    李军杰+刘汉彬 张佳+韩娟+金贵善+张建锋<br />
    <br />
    <br />
    <br />
    摘要 利用设计的一套水样中提取并分离Xe的装置,与稀有气体质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