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达外衣下裹藏的悲苦心灵
董 荟
苏轼的前后《赤壁赋》是中国文学史上两颗明珠。尤其是《前赤壁赋》更是将诗情、画意、哲学三者统一,展现了一幅空灵的山水画卷,一个超脱的美学境界,如同遥远的烛光,摇曳千年,令后人赞叹吟唱,百读不厌。
众多的语文教材都选用了《前赤壁赋》,几乎所有参考书均将课文的感情线索梳理为“乐——悲——乐”的脉络。初秋之夜,清风送爽,明月高悬,泛舟大江,美酒佳朋,怎一个“乐”字了得!然而随着客吹洞箫,其声如泣,乐极生悲;接着在主客问答中悟出人生哲理,方才转悲为喜,“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人们提到苏轼,总是用“旷达”来概括他的性格。诚然,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人格最为高贵,最有魅力的文学家之一,但是笔者在备课之时,却读出了《前赤壁赋》中全然是一个“悲”字!
月明之夜,泛舟大江,是悲寂的放逐;扣舷而歌,洞箫幽幽,是悲苦的抒怀;主客问答,追思英雄,是悲凉的追问;枕藉舟中,放浪形骸,是悲伤的逃遁。
苏轼因“乌台诗案”从湖州太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其中历程并非皇帝大笔挥一个“谪”字这样简单。回眸历史,苏轼走向黄州坎坷艰难的仕途、在黄州倍受冷淡以及劫后余生的惊惶凄苦,我们可以做这样的解读:在《前赤壁赋》中,他旷达的外衣下裹藏的是一颗悲苦的心灵。
首先,让我们再陪同苏轼走一段黄州之路吧。
借诗句讥刺新法,甚至讽刺当今皇上,这罪名怎么了得!“乌台诗案”使苏轼从湖州太守沦为阶下之囚,关押御史台中的100多天,他在牢狱中受尽小人的折磨和凌辱。当时和他关押在一起的官员这样写苏轼被刑讯逼供的惨状:“遥怜北户吴兴守,诟辱通宵不忍闻。”令苏轼胆寒的是构陷他罪名的不仅有平时巴结逢迎的僚属、一直敬重的前辈,还有他昔日的好友。苏轼为人率真,不谙官场的潜规则,因此被人抓了那么多把柄。而“乌台诗案”的内幕被弟弟苏辙一语道破天机:“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是啊,才高八斗,名播八方,你以诗词独步天下,那就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从你诗词中找茬,让你起舞再弄清影,让你聊发少年之狂,让你枝上柳绵吹少!就带罪到黄州做一个团练副使去吧!
在踯躅走向黄州的途中,经洞庭湖和长江之时,苏东坡几次欲投水自杀,均因看守太严没有成功。所以我们心目中一向乐呵呵的东坡与实际是有出入的。
再看苏轼在黄州的境遇吧。
东坡到黄州,初寓定慧寺,后迁临皋亭,居无定所,受到监管而又无实质性的公务,许多朋友均因害怕惹火烧身对他恐避之不及。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之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才惊四座、名满天下的苏学士却经常被醉汉打骂,在黄州没有几个人认识他;“有书与之亦不答”,体现了怎样的世态炎凉,他将寂寞寄给信得过的朋友,却换不回任何温暖的回应。
黄州的苏东坡只能将无可言告的孤苦隐藏于山水之间,因此在《前赤壁赋》中“泛舟于赤壁之下”,虽然眼前清风白露相伴,高山流水相依,月色天光为友,他与客把酒却并非言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东坡并非在黄州徜徉山水,飘飘欲仙,而是若真能羽化,多想乘风而去!即使无法超脱,他也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愿望,远离是非,远离宵小。
此时他就是怀王放逐的屈子,即使扣舷而歌,唱的也是“美人之思”。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两句歌词均明显采用《离骚》的笔法,苏轼以屈原自比,用香木做桨,用痴情做帆,翘首以待贤君的赏识。因此清人李扶九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然而“多情却被无情恼”,东坡在黄州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浮生一日凉”。
当痛苦无法承受之时,人总是苦苦寻找自我救赎的良方。东坡找到了,那就是道家的哲学。国学大师南怀瑾有过这样一个比喻:“道家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此时的苏轼正遭遇灵魂上的苦痛和消沉,这种消沉借《前赤壁赋》中“客”之口传达出来,东坡试图以老庄哲学中的“齐物论”来阐明:人世间的得失、荣辱、忧乐不足为念,而应尽情享受眼前的清风明月,且享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欢娱。但是苏轼并没有将自己的灵魂从痛苦中拯救出来,虽然“客喜而笑”,这只是暂时性的遗忘苦闷,这与曹操的“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与李白的“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借酒浇愁同出一辙。
最后一点是《前赤壁赋》中借客之口表达了对一代英雄曹操的追思,这不禁令人想起《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东坡对周瑜的仰慕,以及“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感慨,我们不难看出,东坡多想效仿古代豪杰趁早建功立业,施展才华,实现抱负。
《前赤壁赋》写成之后,苏轼曾经将这篇文章寄给一位知己好友,特写信叮嘱:“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进一步印证了他的这篇文字是隐藏着不遇贤君赏识,只好消极避世的牢骚的。
因此,我们不能用“旷达”二字简单概括东坡的精神,东坡不是没有旷达,旷达的是习惯,悲苦的却是寂寞无告的灵魂。
(作者单位:闵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