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影子教育二元结构问题的研究

孙聪 金文旺 蒋承
摘 要: 当前,影子教育的发展引起了国家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我国中学阶段影子教育和学生升学之间的关系因一线城市与一般县级城镇的差异而存在比较明显的二元结构差异。研究发现,虽然多数教师、学生和家长在主观上认为影子教育参与情况对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结果并没有太大的直接帮助,但是影子教育的实际支出、形式和质量在一线城市和一般县级城镇之间已经呈现出非常显著的差异。影子教育的这种二元结构特征从长期来看将间接影响中学生的升学机会,因此,需要在相关政策调整中予以高度重视。
关键词: 影子教育;学生升学;二元结构
中图分类号:G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0751(2018)09-0083-03
一、问题的提出
在常规性、公益性的学校教育以外,针对学生在校所修科目的收费性课外补习服务,在教育学理论上被称为影子教育。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教育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影子教育顺应时代浪潮,率先在中国一二线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快速发展起来。近年来,影子教育在三四线城市及其周边农村地区也开始获得巨大的市场空间。各种补习班、培训机构正在深刻影响着这些地方的教育生态和民众生活。对此,各级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课外补习行为和教育市场进行引导和规范,但就课外补习的禁与疏、利与弊之讨论依旧是广大民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史蒂文森和贝克将影子教育定义为“发生在正规学校教育之外,旨在提高学生学业表现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① 。马克·贝磊进一步提出,“私有性”“补充性”“学术类科目补习”这三个特性对影子教育的概念界定具有关键性影响。 ?② 对于中国的影子教育,相关研究文献越来越多,但是概念界定不尽相同。本文从影子教育的特点出发对其内涵作如下界定:一是就影子教育的存在空间而言,影子教育涵盖广义的补习教育范畴,非正式组织的家教、机构化的校外培训、网络授课等均包含在此范畴中;二是就影子教育的教学内容而言,影子教育大多类似于中小学课程,主要以文化课如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为主,以提高学业成绩为目的,服务于应试和升学,但不包括中学阶段主流學校开设的一些文体类课程,如声乐、美术、体育等;三是就影子教育面向的对象而言,影子教育以在校中小学学生为主体;四是就影子教育的实现形式而言,影子教育是由家庭自费购买的额外的教育服务,教师或校外机构提供课外补习主要是基于营利目的。因此,本文中的影子教育不包括由各类社会人员或公益组织提供的免费补习活动。
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学界涌现出大量影子教育相关主题的研究文献,从多个视角对影子教育进行了深入剖析。以往研究的选题范围较广,且存在内容和研究方法上的差异,但不论是研究影子教育在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地域差异、差异原因,还是研究影子教育带来的社会影响,都与本文所关心的核心问题——影子教育与升学机会和教育公平的关系密切相关。对于“为什么影子教育会加剧教育不公平”这一问题的理解,以往的学界主流解释是,因为拥有不同资源的学生可能因接受不同程度(支出、质量、形式、强度等) 的影子教育而直接影响其学习成绩和升入优质学校的机会。但是,关于不同程度的影子教育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结果,已有研究并未对此作进一步的解答。
目前,学界仅有少数实证研究分析了影子教育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并得出相对一致的结论,即由于各学科具有不同特点与学习要求,初中生参加学术类课外补习在不同程度上有助于提高语数外部分单科成绩。 ?③ 已有研究成果为本文的案例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仍存在若干明显的不足。比如,研究对象选择层面,案例研究多为义务教育阶段,缺乏高中阶段的相关研究,有关一线城市和一般县级城镇之间影子教育发展状态对比的研究更加匮乏;研究方法层面,以往的质性研究对教师、家长和学生心理层面的访谈研究也有待深入;研究结论层面,以往的相关研究成果没有指明影子教育到底会不会影响以及在何等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升学结果,更没有指明这种影响在地区之间的地域差异。本文希望通过深度访谈的质性研究,多角度呈现我国中学阶段影子教育对学生升学的影响。
初中升高中在我国现行教育体系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受到学校、学生、家长的共同关注。因此,本文中的学生升学问题主要是指中学生升入高中的升学机会差异。在我国中学阶段,影子教育如何影响学生升学机会以及这种影响在城乡之间有何差异,是本文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文中涉及的调查对象为北京市某区与河北省某县两所高中在读的高一年级学生,在文中主要用“初中毕业后能否就读于省重点高中”来指称学生升学的机会差异。通过对当前城乡影子教育发展现状的梳理分析,本文期望能够促进社会各界对影子教育与主流学校教育之间联动关系的重视和反思。
二、我国影子教育的发展现状
研究表明,在中学阶段,一般的县级城镇与一线城市之间影子教育发展状况存在很大的差异。一线城市影子教育的投入、形式和质量等都比一般县级城镇有明显优势。在不同地区,学生、教师和家长对影子教育成效的评价也不尽相同,但在主观上普遍不认为影子教育直接改善了升学结果。事实上,由于区域差异的存在,影子教育通过不同的形式和路径间接影响着学生的升学机会。
一般县级城镇中学的教师、学生和家长普遍对校外影子教育的成效持消极态度,影子教育有“向内转”的趋势。县级城镇学生升学压力大,课内负担重,休息时间少,除了假期学生可能有机会参加补习外,平时学校留给学生进行课外补习的时间几乎没有。对于县级城镇中学生的课外补习,参与者更多的是出于对空闲时间的一种消磨应付态度,加上县级城镇补习机构的补习教师教学能力普遍偏低,而且很多都是普通大学刚毕业没找到满意工作的人,一线中学教师没有时间去补习机构任教,纪律上也不被允许,因此补习效果很难得到保障。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县级城镇中学生很少参与课外补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学校出于应试压力把周末都排满了课程,学生根本没有多余闲暇时间参与课外机构组织的补习。同时,老师和学生都觉得学校组织的课程效果更有保障,从这个角度看,学校提供的课程其实包含了一种特殊的“内生影子教育”。
一线城市的老师、学生和家长普遍认为,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影子教育的成效。不同于县级城镇,在北京等一线城市中学教育领域的影子教育几乎都由社会机构提供,这些教育机构积聚着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同时,学校的教学时间安排相对比较宽松,给学生释放了充足的课外补习参与时间。这种情况下,如果学生不具备参加课外补习的自主意愿,或者每周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应对课外补习任务,就很容易对课外补习产生厌烦情绪,即使客观上补习会促进平时考试成绩和排名的提升,也会导致课堂效率的下降和学习心态的波动;相反,如果学生主动参与课外补习,并且态度端正、勤奋踏实,就能够利用影子教育助力自身的学习成绩。这充分说明,在教育资源聚集的大城市,影子教育具备影响升学机会的能力,但具体的影响成效取决于学生和家长的参与态度和表现。因此,影子教育对中学生学业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利用得好,影子教育有更大可能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但是,由于市场的逐利性和部分家长的功利心态,一线城市的影子教育资源不断聚集和升级,学生的课外补习负担不断加重,学生反而容易产生逆反和疲惫心理,并直接影响补习效果。
一线城市中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好,有条件花费高额的补习费用,请优秀的教师参与课外补习,而且一线城市的影子教育形式多元,可供学生选择的机会也很多。县级城镇中学生大多家境一般,难以支付超出家庭支付能力的高额课外补习费用。在这样的经济条件下,县级城镇中学对于校外社会机构组织的影子教育的态度更多地是针对学生假期闲暇时间的一种临时性安排,教师、家长和学生都对其效果持消极态度。但如果是学校组织并强制要求参加的补习,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补习效果相对会更好。因此,县级城镇社会机构组织的影子教育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校外补习并不能给学生带来学习成绩的直接提升,但是校内的补习作为一种特殊的内生的影子教育,客观上带来了升学机会的优化。但是,很多学生和家长因影子教育而陷入“经济贫困导致教育贫困,教育贫困导致代际贫困”的怪圈,确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 ?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深化发展,一线城市课外补习教育的机构化、规模化、产业化特征日益明顯,甚至取得了合法化或半合法化的身份,走出了主流教育的“阴影”,影子教育存在的空间也在逐渐扩展。然而,县级城镇的课外补习却呈现一种“向内转”的趋势:一些地区由社会和市场配置的课外教学资源被学校课内教学所分担,而由于所在地区升学压力大,加之学校的战略定位,学校利用本属于学生的休息时间继续组织集体教学活动,甚至对一些“冲刺尖子生”进行集中补习,这些校内补习被日益内化为学校的日常教学安排。目前,我国县级城镇中学“内生影子教育”现象愈演愈烈,本质上还是要归因于应试教育的体制压力和全社会的功利教育观念。
三、推动我国影子教育健康发展的建议
第一,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快推进新一轮高考改革,实现以“多元录取、综合评价”为核心宗旨的改革方案的落地,注重测量和评价中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发展潜能,不以高考成绩作为升学选拔的唯一依据,从源头上引导学校、家长和学生逐渐摒弃应试教育思维,理性选择影子教育。同时,针对县级城镇“内生影子教育”,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要继续加大高校招生对基层的政策扶持力度,缓解农村学生和县级城镇高中的升学压力。自2012年起,教育部等五部门共同制定了“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2014年教育部还要求重点高校的农村专项招生规模不低于高校年度本科招生规模的2%。 ?⑤ 这些计划和政策使县级城镇的基础教育竞争压力得到相对的释放,有利于防止中学生校内补习负担过重。
第二,在教育欠发达的一般县级城镇,地方政府应扭转教育政绩观念,不以考取清华、北大的人数作为考核高中学校办学业绩的唯一指标;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出台明确的政策,限制日渐强化的中学校内补习,并严格监督政策的落实过程。同时,还要加大基层的高考新改革政策宣传力度,引入优质社会服务提升农村生源在“新高考”中的竞争力。相较于一线城市,无论是区位便捷性,还是信息资源的获得,县级城镇在政策解读和招生宣传上都存在明显的劣势。为了应对“新高考”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挑战,地方政府应加大教育财政对基层地区中学发展的扶持力度,通过政府购买第三方社会服务的方式,鼓励校企合作,助力农村生源竞争力的提升,而不是仅仅依靠强化课内补习的单一方式。
第三,在教育发达的一线城市,针对常规学校,尤其是公办学校,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监督,出台具体措施规范和细化学校和教师的常规教学任务,敦促中学教师更多地承担学校教育教书育人的责任。针对课外补习机构,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资质审查,取缔不合规格的教育机构的营业资格,并制定详实的管理规范,在补习费用、课程、师资、运营安全等各个环节制定标准并严格把关,不断提高补习服务的质量,为家长和学生营造良好的影子教育参与环境。学生和家长在影子教育参与方面应秉持“拒绝盲从,理性消费”的原则,努力做到“适度补习、精准补习”,警惕校外补习负担过重的危害。
在高考改革的新形势下,影子教育的市场空间在加速扩展。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充分考虑影子教育的二元结构发展差异,针对不同地区影子教育发展的实际状况,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期更好地规范影子教育的市场秩序,协调好影子教育和常规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
感谢实地调研过程中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白一平和米拉·居尼斯的帮助。
?注释
①参见Stevenson B.L, Baker B.P. Shadow education and allocation in formal schooling: transition to university in Japa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 1992, Vol.97, No.6, pp.1639-1657.
②参见马克·贝磊、刘钧燕:《影子教育:现状与分析》,《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年第3期。
③参见薛海平:《从学校教育到影子教育:教育竞争与社会再生产》,《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5年第3期;Guochang ZHAO. Can money'buy'schooling achievement?Evidence from 19 Chinese cities. ?China Economic Review , 2015, Vol.35, pp.83-104;胡咏梅等:《影子教育是否扩大教育结果的不均等——基于PISA 2012上海数据的经验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年第3期;薛海平:《课外补习、学习成绩与社会再生产》,《教育与经济》2016年第2期。
④參见杨颖秀:《怎样治理“影子教育”乱象》,《人民论坛》2018年第14期。
⑤参见《教育部关于做好2017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s180/s3011/201705/t20170510_304229.html,2017年5月10日。
A Study on the Dual Structure of Shadow Education in China
Sun Cong?? Jin Wenwang?? Jiang Cheng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extracurricular tutoring, namely shadow education, has aroused great concern of the country and all walks of lif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hadow education and students′ further education in middle school in China is obviously different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eveloped regions and the undeveloped areas. The study finds that although most teachers, students and parents subjectively believe that the participation of shadow education does not directly contribute to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results, the actual expenditure, form and quality of shadow education have shown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developed and undeveloped regions. In the long run, the dual structure of shadow education will indirectly affect the opportunity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entrance to higher educati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it in the adjustment of relevant policies.
Key words: shadow education; student enrollment; dual structure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